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3中国生理学会心血管生理学术会议
2013中国生理学会心血管生理学术会议

2013中国生理学会心血管生理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沈阳
  • 出版时间: 2013-09-23

主办单位:中国生理学会循环生理学专业委员会

会议文集:2013中国生理学会心血管生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通过Overlapping PCR法构建Flag与EGFP双标记表达质粒pcDNA3.1-Flag-hBK-EGFP (Flag-hBK-EGFP),使用电生理、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方法研究该表达质粒在研究BKca通道转运功能中的应用.rn 方法:以pcDNA3.1-hBK为模板,使用Overlapping PCR分别将Flag标签插入到BKca通道胞外环S1-S2区域和EGFP连接到BKca通道的C端(胞内),构建Flag与EGFP双标记表达质粒Flag-hBK-EGFP.将Flag-hBK-EGFP通过脂质体转染至HEK-293细胞,构建稳定的表达系。进而使用膜片钳技术验证其电生理学特性,Western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其在细胞中的定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在细胞膜上的表达(使用不透膜处理,荧光二抗检测Flag的荧光强度)及占细胞总表达量(GFP的荧光强度)的比例。rn 结果:表达质粒Flag-hBK-EGFP测序正确。 Westernblot能够检测到相应的蛋白表达,通道的电生理学特性与不带Flag和EGFP标签的基本一致;免疫荧光法能够检测到通道在细胞中的表达与定位,能够明显的看出通道在细胞膜上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也能检测通道在细胞膜上的表达并能计算得到膜上的表达比例。rn 结论:成功构建稳定表达的Flag与EGFP双标记表达质粒Flag-hBK-EGFP的HEK-293细胞系,并具有不带标签的BKCa通道相似的电生理学特性,可以很好的用于通道蛋白转运研究。
  •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拟通过构建定向敲除小鼠气道上皮细胞RUNX1敲除小鼠模型,探索RUNX1对小鼠肺发育的影响以及RUXN1在LPS诱导致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rn 方法:利用SP-C/CRE/loxP重组系统在一定时间特异性地敲除小鼠肺气道上皮细胞RUNX1,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组织免疫化学技术检测肺组织中RUXN1的表达,用HE染色法观察胎肺形态学发育情况;同时在RUNX1定向敲除小鼠出生后8周通过气管滴注LPS诱导致急性肺损伤,观察小鼠的生存情况;采用ELISA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方法分别检测小鼠肺组织匀浆中炎症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蛋白、mRNA表达水平.rn 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敲除组小鼠肺部RUNX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定向敲除小鼠气道上皮细胞中RLTNX1小鼠模型构建成功。2. HE染色结果提示定向敲除RL1NX 1基因可能不影响小鼠肺大体形态发育。3.定向敲除RUNX1后LPS诱导致急性肺损伤,小鼠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小鼠的生存能力明显降低。4.与对照组相比,敲除RUNX 1后LPS诱导致急性肺损伤,IL-β和TNF-α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rn 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RLTNX1肺部定向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证实特异性降低小鼠肺部RUNX1的表达基本不影响肺组织形态发育,但RUNX1可能在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降低RI1NX1的表达可促进肺部炎症反应并降低小鼠生存能力。
  • 摘要:目的:本研究以人的心房肌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细胞膜片钳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比较PKC对窦性心律(SR)组和AF组SK2通道电流的调控差异,旨在研究AF时PKC的功能变化对SK2的调控作用。rn 方法:分AF组和SR组,通过电生理实验、蛋白水平测定实验观察SK2电流的变化和PKC蛋白表达水平。rn 结果:两组相比:AF组SK2通道电流密度明显大于SR组;AF时PKC对SK2通道活动的抑制作用强于SR组;AF时外源性加入PKC的激活剂PMA可以加强对SK2的抑制作用,机体可能通过某种机制下调PKC的蛋白水平,最终导致SK2通道电流的增加;AF时外钙内流对SK2功能的调控作用强于SR组;PKC对SK2的调控作用可能与状态相关。rn 结论:PKC对SK2通道的调控参与了心房电重构过程,可能是RF发生和维持基础之一。
  • 摘要:目的:本研究利用快速心房调搏诱导大鼠心房颤动(房颤)模型,探讨房颤发作的年龄性别差异及可能机制.rn 方法:将49只SD大鼠按性别(雌性、雄性)和年龄(3月龄和14月龄)分成四组:成年雌性组(n=16)、成年雄性组(n=15)、老年雌性组(n=9)以及老年雄性组(n=9).动物以戊巴比妥钠麻醉后,用针电极刺入四肢皮下,食道电极导管经食道插入,同步记录体表心电图和食道电图,以食道电图显示出高大正向的A波和低平负向的V波时,固定食道导管,用于心房程序刺激.行电生理学检测,观察房颤诱发率(房颤发作的次数与总的刺激次数的百分比)、房颤持续时间以及房颤发作的次数。电生理检查结束后,处死动物,取右心耳组织做Masson染色;取左心耳组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缝隙连接蛋白Cx43非磷酸化和磷酸化表达。rn 结果:与成年雌性组相比,成年雄性组房颤诱发率显著增高;与老年雌性组相比,老年雄性组房颤诱发率显著降低;四组间磷酸化Cx43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非磷酸化Cx43的含量随着年龄增加而明显增多,且老年雌性组的含量较老年雄性组更多。rn 结论:快速心房起搏的大鼠房颤模型中,房颤的发生有明显年龄性别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诱发显著增高,而雌性增加更为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及非磷酸化Cx43含量增加有关。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ET-1受体拮抗剂对慢性间歇性低氧(CIH)所致高血压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揭示ETA和ETB受体在CIH诱导的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也为临床选择应用ET-1受体拮抗剂防治CIH诱发的高血压提供实验依据.选择应用ET-1受体拮抗剂防治CIH诱发的高血压提供实验依据。rn 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常氧对照组,CIH组,CIH+BQ123组,CIH+BQ88组和CIH+BQ123+BQ788组,每组各8只。采用间歇性低氧舱建立间歇性低氧动物模型。在造模期间各组大鼠每2日尾静脉注射给予不同药物干预。造模后进行大鼠尾动脉收缩压,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并采用HE染色观察左室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技术测定左室心肌组织ET-1,ETA和ETB蛋白含量变化。rn 结果:与常氧对照组比较,CIH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LVSP均显著升高经药物干预后,CIH+BQ 123组和CIH+BQ123+BQ788组均可降低尾动脉收缩压和LVSP,经药物干预后CIH+BQ 123组和CIH+BQ123+BQ788组组织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而CIH+BQ788组组织病变程度则明显加重。rn 结论:ETA受体拮抗剂BQ123以及ETA受体拮抗剂BQ123和ETB受体拮抗剂BQ788联合应用均可降低CIH所致高血压,有效调节血流动力学LuSP指标,调节ET-1和ETA蛋白含量,对CIH所致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以细胞骨架及黏附相关分子Zyxin为切入点,旨在探究细胞骨架系统与vWF分泌之间的关系。rn 方法:构建了一系列作用于细胞膜下的细胞骨架相关分子的shRNA,包括Zyxin, Paxillin, Vinculin等,分别特异性地降低其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量,之后将所得的内皮细胞以Forskolin等多种因子刺激,并用ELISA的方法测量vWF的分泌量,从而判断各种目标分子的影响。通过细胞免疫荧光的手段,观察细胞中vWF刺激前后的变化。rn 结果:发现Zyxin相对于其他候选分子,其表达量降低会导致内皮细胞在ForskoIin, Epinephrine等刺激因子作用下的vWF分泌量明显降低。Zyxin在刺激后的磷酸化水平受到PKA,而非Epac的调节,并特异性的与细胞中一类肌动蛋白myosin-9形成复合物,从而影响vWF的分泌。rn 结论:通过一系列分子、细胞和生化水平的实验,首次发现在内皮细胞中,Zyxin受到cAMP-PKA通路的调控,并可能通过肌动蛋白myosin-9影响vWF分泌的过程,从而调节内皮细胞vWF的释放。
  • 摘要:目的:本实验旨在阐明大鼠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中L型钙通道 (Cavl.2)亚单位、 亚单位及calpastatin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rn 方法:分别采用左冠状动脉结扎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和低氧培养法制备H9c2细胞缺氧模型。应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大鼠心功能变化:分别应用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析正常和缺血区组织以及低氧培养细胞中L型钙通道、亚单位及calpastat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不同组间Cav1.2和calpastatin蛋白分布和表达变化情况。rn 结果:(1)大鼠心肌缺血模型中,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心肌缺血术后1w到4w,射血分数((EF)和室壁增厚率(WT)均显著下降。Cav1.2 mRNA水平在大鼠心肌缺血后6h、2w和4w分别下降了约33%、29%和19%,而calpastatin的mRNA水平在缺血后不同时间未见明显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发现Cavl.2和。alpastatin蛋白水平在缺血1w开始表达下调,随缺血时间延长表达下降更为明显。免疫组化研究发现,Cav1.2和calpastatin蛋白在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呈中等强度表达,而在缺血后不同时间表达强度均有所减弱。(2) H9c2细胞低氧处理6h, Cav1.2 mRNA表达明显下降,至低氧48h时其mRNA水平降至对照组的5%左右,而Cavl.2蛋白水平在低氧24h时略有减少,低氧48h时其蛋白水平约为对照组的1/2aL型钙通道亚单位mRNA水平在低氧至48h过程中略有升高,而其蛋白水平在低氧24h时显著下降,低氧48h时表达几乎不可见。Calpastatin mRNA水平在低氧处理6h开始下降,低氧48h时降至对照组的10%左右。而其蛋白水平在低氧48h时显著下降。rn 结论:大鼠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中L型钙通道、亚单位及其调节蛋白calpastatin的表达减少可能是损伤后心功能异常的分子基础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甲基-β-环糊精(MβCD)特异性破坏肺动脉(PAs)平滑肌细胞胞膜窖,对多种激动剂诱发肺高压(PH)大鼠PAs收缩张力的不同影响.rn 方法:SD大鼠分别采用慢性低氧(CH)和MCT一次性腹腔注射法建立PH模型,观察正常(CON组)及PH模型(CH组和MCT组)大鼠PAs去内皮血管环分别经MβCD (7mM) 37℃孵育1h后,不同激动剂对其收缩效应的影响.rn 结果:破坏胞膜窖结构不影响电压门控离子通道通透性,对KCl诱发的血管收缩无作用;破坏胞膜窖结构可部分阻断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降低PE诱发的血管收缩;破坏胞膜窖结构可部分抑制SOCE,降低PH大鼠CPA诱发的血管收缩。rn 结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电压门控离子通道与胞膜窖结构无直接相关,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SOCC)可能存在或部分存在于平滑肌细胞胞膜窖。PH大鼠增强的平滑肌细胞SOCE与胞膜窖结构完整性密切相关。
  • 摘要:目的:化学刺激白色脂肪组织(WAT)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和血压升高,称之为脂肪传入反射(adipose afferent reflex,AAR).肥胖大鼠AAR增强,在肥胖高血压大鼠的交感神经激活中起重要作用.下丘脑室旁核(PVN)是AAR调节和整合的重要中枢核团.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VN中黑皮质素受体(MCR)在调节AAR中的作用和机制.rn 方法:实验采用350-400gSD大鼠,麻醉状态下记录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和平均动脉压(MAP)。在右侧腹股沟WAT内四个部位注射辣椒素(每个注射点8nmol,8μl,2min )引起AAR,以辣椒素引起的RSNA和MAP变化评价AAR。rn 结果:MC3/4R激动剂melanotanII(MTII)增强RSNA和AAR,而MC3/4R拮抗剂SHU9119或选择性的 MC4R拮抗剂HS024减弱RSNA和AAR,并可消除MTII的效应。cAMP模拟剂db-cAMP增强RSNA和AAR,而腺营酸环化酶抑制剂SQ22536和PKA抑制剂Rp-cAMP抑制RSNA和AAR, SQ22536或Rp-cAMP预处理消除MTII引起的RSNA和AAR增强效应。WAT注射辣椒素或PVN微量注射MTII升高PVN中cAMP水平。rn 结论:激活PVN中MC3/4R增强交感神经活动和AAR,其效应是通过cAMP-PKA通路介导的。
  • 摘要:目的:研究IK1激动剂zacopride对大鼠心肌梗塞后心室重构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rn 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选取80只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其余10只为假手术(Sham)组,只穿线不结扎.将造模成功且24h后仍存活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心肌梗死组(MI组):每日腹腔内注射2ml生理盐水;②Zacopride组:每日腹腔内注射zacopride(15μg/kg/day,溶于2ml生理盐水);③氯喹(Chloroquine)组:每日腹腔内注射Chloroquine (0.1mg/kg/day,溶于2ml生理盐水);④Zaco+Chlo组:每日腹腔注射zacopride和Chloroquine,剂量同前,溶于2ml生理盐水,Sham组每日腹腔注射2ml生理盐水.组每日腹腔注射2m1生理盐水。手术24h后开始给药,连续给药4周。4周后进行各指标的检测。rn 结果: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检测大鼠心功能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MI组大鼠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明显下降,而zacopride明显改善大鼠心功能,其中zacopride组大鼠LVEDD和LVESD明显降低,而EF和FS明显升高(p<0.05),相反,Zaco+Chlo联合给药组大鼠心功能没有明显改善。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相一致,zacopride组大鼠LVSP和±dP/dtmax明显高于MI组,而LVEDP明显降低(p<0.01);与MI组相比,zacopride组大鼠左心室指数明显降低,梗死边缘区细胞横径明显缩短;梗死边缘区胶原沉积明显减少,Ⅰ、Ⅲ型胶原表达降低;Western-blot检测梗死边缘区心肠-mTOR和p-p70S6降低。rn 结论:Ik1激动剂zacopride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的心功能,降低基质胶原沉积,且改善左室心肌肥大:zacopride抗心室重构作用与抑制肥大因子p-p70S6及抑制mTOR-p70S6信号通路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对Ouabain(或H2O2)致人多巴胺能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损伤的保护及抗凋亡作用的研究.rn 方法:培养SH-SY5Y细胞,建立Ouabain致SH-SY5Y细胞损伤模型,和H2O2致SH-SY5Y细胞氧化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Ouabain(或H2O2)组、KCl 组、MK801组、K-asp(15mM,25mM,50mM,75mM)组,各药物与Ouabain(或H2O2)共孵育的时间分为6、24、48小时3个时间点.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Nissl染色观察细胞尼氏小体的变化,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电镜观察细胞器的变化。rn 结果:MTT比色法显示100μM的Ouabain降低了SH-SY5Y细胞的存活率,作用24小时25mMKC1和25mMK-asp的保护作用显著,作用48小时15mM和25mMK-asp的细胞存活率高于25mMKCI; DAPI染色结果显示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Ouabain使SH-SYSY细胞的凋亡率逐渐升高,25mMK-asp表现出保护作用;Nissl染色结果表明Ouabain组的染色淡染,25mMK-asp组染色加深,改善了细胞尼氏小体的活性;在透射光下观察到在24和48小时Ouabain组的细胞体积变小,25mMK-asp能够抑制细胞体积变小;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H202使SH-SY5Y细胞的凋亡率升高,25mMK-asp组凋亡率显著降低:电镜下,Ouabain组的细胞器破坏严重,细胞核碎裂,25mMK-asp明显改善细胞器的形态。rn 结论:门冬氨酸钾对Ouabain诱导的SH-SY5Y损伤有保护作用,同时对H2O2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摘要:目的:探索钙激活氯通道ANO1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作用.rn 方法:取正常WKY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胸腹主动脉及肠系膜小动脉,抽屉蛋白;取来自同处的动脉,做血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抽提蛋白.将蛋白在SDS-PAGE上分离,做Western Blotting,用抗ANO1抗体,染出ANO1条带.用糖昔酶处理含有ANO1的蛋白提取液,然后做Western Blotting,检测ANO1分子量的变化。用血管紧张素Ⅱ处理血管平滑肌细胞,观察ANO1的表达(WesternBlotting)。用膜片钳的方法记录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全细胞钙激活氯电流。rn 结果:(1)SHR大鼠的血管平滑肌ANO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鼠:(2)SHR大鼠的血管平滑肌原代培养细胞ANO1的表达仍然高于正常大鼠:(3)SHR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全细胞钙激活氯电流比对照的增强;(4)糖苷酶处理血管平滑肌的蛋白提取液,可使ANO1蛋白的分子量降低25kDa。rn 结论:SHR大鼠的血管平滑肌高表达钙激活氯通道ANO1。
  • 摘要:目的:高位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慢性期会出现自主神经反射异常(autonomic dysreflexia,AD),表现为直肠、膀胱刺激诱发血压急剧性升高,而且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baroreflex sensitivity, BRS)明显减退.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心血管反射中枢孤束核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机制在介导SCI导致的AD的作用,为SCI慢性期AD引起血压急剧升高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rn 方法:采用SD大鼠T4脊髓横断模型,分为SCI组(n=8),假手术组(n=8),观察SCI后1-6周两组BRS差异;SCI慢性期((6周)通过直肠刺激诱发AD,与假手术组比较直肠刺激前后BRS变化:SCI组大鼠孤束核微量注射AT1R阻滞剂氯沙坦前后计算BRS变化并进行直肠刺激观察血压变化;去窦弓神经后重复上述实验观察氯沙坦作用是否被去除;假手术大鼠第四脑室灌注AngⅡ前后观察直肠刺激时BRS及血压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大鼠孤束核AT1R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AngⅡ含量。rn 结果:SCI组脊髓横断后1-6周BRS较损伤前及假手术组均明显减弱,AD时BRS被抑制(p<0.05); SCI组大鼠孤束核微量注射氯沙坦后BRS显著增强且AD引起的血压升高被明显抑制,去窦弓神经后这种作用被消除(p<0.05);假手术大鼠第四脑室微量灌注AngⅡ后BRS被抑制,直肠刺激血压明显升高(p<0.05); SCI组大鼠AT1R表达及AngⅡ含量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rn 结论:SCI慢性期孤束核AngⅡ机制被激活,抑制BRS从而参与AD时血压的急剧升高,孤束核阻断AT1R可以拮抗此类作用。
  • 摘要:目的:ET-1是一种有效的血管收缩肽,可引起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在血管功能异常和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ET-1的生物学效应由两种受体类型进行转导,分别为ETA和ETB受体.本研究探讨慢性间歇性低氧对ET-1诱导离体大鼠肠系膜动脉收缩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rn 方法:实验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氧组、正常氧去内皮组、间歇性低氧组、间歇性低氧去内皮组;制备大鼠慢性间歇性低氧模型(每天8h,持续21天):分离大鼠肠系膜动脉,采用组织浴槽血管环技术,观察不同处理下各组大鼠对ET1诱导的肠系膜动脉收缩作用。rn 结果:(1)大鼠肠系膜动脉对ET1诱导的收缩呈剂量依赖性增强。(2)与正常氧大鼠相比,去除内皮和间歇性低氧均能使肠系膜动脉对ET 1的敏感性增强(P<0.01),与正常去内皮组相比,间歇性低氧大鼠肠系膜动脉对ET1的敏感性明显减弱(P<0.01)。(3)对于不同组的大鼠,相同浓度的BQ123 (ETA受体阻断剂)均能完全阻断ET1诱导的肠系膜动脉收缩。(4) BQ788(ETB受体阻断剂)部分抑制ET1诱导的肠系膜动脉收缩,与正常氧大鼠相比,去除内皮和间歇性低氧均能使这种抑制作用加强(P<0.05),与正常去内皮组相比,间歇性低氧组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P<0.01)。(4)在内皮完整情况下,预先应用NOS抑制剂L-NAME可显著加强ET1诱导的血管收缩,间歇性低氧后,L-NAME对ET1诱导的收缩产生抑制作用。rn 结论:ET1主要通过E介受体介导肠系膜动脉收缩;慢性间歇性低氧对ET1诱导离体肠系膜动脉收缩产生的效应是部分内皮依赖的,而且可能与ETB受体和NOS相关。
  • 摘要:目的:花生四烯酸代谢在内皮细胞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但DNA甲基化对其影响目前鲜有报道.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索DNA甲基化对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间平衡的影响.rn 方法:首先通过预测发现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中的部分酶具有可发生甲基化的潜力.随后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LC-MS/MS对经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azacytidine(4μm)处理过72h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LJVEC)进行代谢组学研究,检测细胞及细胞上清中花生四烯酸COX,LOX及CYP450三大代谢通路中的酶促代谢产物(TXB2, PGE2,PGD2,5-HETE,15-HETE,19-HETE,LTA4,LTB4,5,6-/8,9-/11,12/14,15-EET等,共32种)的含量,并且使用QPCR的方法通过对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的重要酶基因表达的测量进一步解释代谢组学的结果。rn 结果:1、首先预测发现COX通路中有包括PTGDS,TBXAS1,CBR1,CBR3等10个酶,LOX通路有包括GPX1,GPX3,GPX7等8个酶可能受甲基化调控,而CYP450通路只有4个酶可能受甲基化调控。2、与对照组比较,通过LC-MS/MS检测发现S-azacytidine处理组细胞中花生四烯酸代谢谱明显发生变化,其中TXB2(TEXAS 1的代谢产物),PGE2(PTGES2的代谢产物),PGD2及PGJ2(PTGDS的代谢产物)和PGF2a(CBRI及CBR3的代谢产物)的含量显著升高:15-HETE(GPX1,GPX3,GPX7)的代谢产物的含量略有增高;11,12-EET及14,15-EET(sEH的代谢产物)的含量降低;而细胞上清中的代谢谱无明显差异。3、与对照组比较,QPCR检测发现5-azacytidine可以显著增高HUVECs中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关键酶TGXAS1, PTGES2,PTGDS,CBRI,CBR3,GPX1,GPX3,GPX7及sEH的基因表达水平。rn 结论:DNA甲基化通过调控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关键酶的表达影响花生四烯酸三大代谢通路间的平衡。
  •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血液中雌二醇含量确定阴道涂片方法的可靠性,并探讨生理周期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rn 方法:①将雌性大鼠通过阴道涂片方法分为动情前期组、动情期组、动情后期、动情间期组,经腹主动脉取血,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液中雌二醇的含量;②大鼠离体心脏进行Langendorff灌流,通过阴道涂片方法将雌性大鼠分为动情前期组、动情期组、动情后期组、动情间期组,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40min再灌注60min),观察每组缺血前及再灌注期间心率和冠脉流量,测定灌流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含量,并以TTC法测定梗死面积.rn 结果:①暂定血液中雌二醇含量大于125pmol/L为动情前期,动情前期组(n=5)检验阴道涂片方法的可靠性为100%,动情期组(n=6)的可靠性为83.33%,动情后期组(n=5)的可靠性为100%,动情间期组(n=5)的可靠性为100%;②不同生理周期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冠脉流量和心率无显著性差异;与动情间期组(n=6)相比,动情前期组(n=6)再灌注10分钟和15分钟的灌流液中LDH含量显著降低(P<0.05) ,动情期组(n=7)再灌注5分钟、10分钟和15分钟的灌流液中LDH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动情间期组相比,动情前期组再灌注15分钟的灌流液中CK含量均显著降低(P<0.001) ;与动情间期组相比,动情前期组的梗死面积百分比显著性降低(P<0.001)。rn 结论:①采用阴道涂片方法鉴定雌性大鼠生理周期基本可靠:②通过对HR、CF、LDH、CK和梗死面积五个指标的观察,雌性大鼠在动情前期和动情期不易造成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在动情后期和间期容易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为了确保在用雌性大鼠做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实验时,不受雌二醇的影响,应选择动情后期和动情间期的雌性大鼠。
  • 摘要:目的:观测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 (CX43)结构与通道功能的影响,并观测CX43通道关闭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关系.rn 方法:采用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硫磺素S荧光法区分心肌组织切片的梗死区、边界区与正常区,并确定缝隙连接蛋白CX43、zonula occludens-1(ZO-1)与钙粘着蛋白(N-cadherin)分布的改变.分离具有缝隙连接的心肌细胞,观测在缺氧条件下,CX43通道对荧光分子通透性的变化.rn 结果:硫磺素S荧光法可有效鉴别缺血一在灌注心肌组织切片的分区,在此基础上,发现荧光标记CX43的分布亦可区分心肌的梗死区、边界区与正常区。缺血-再灌注导致梗死区心肌细胞CX43与磷酸化CX43表达明显降低,ZO-1与钙粘着蛋白表达亦降低。蛋白印迹却显示,梗死区、边界区与正常区心肌CX43表达未改变。这些提示缺血一再灌注引起梗死区心肌CX43蛋白分子发生构象改变。在分离的单心肌细胞,缺氧30min使CX43表达明显降低。在缺氧条件下,荧光分子碘化乙咤通过心肌细胞缝隙连接CX43通道的速度明显降低,通过时间显著延长。在大鼠离体灌流心脏,CX43通道关闭剂辛醇显著降低缺血一再灌注诱发的心律失常。rn 结论:缺血一再灌注可导致心肌CX43蛋白分子发生构象改变,使CX43通道关闭,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发挥自我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高血压大鼠室旁核(PVN)中salusin-β通过循环精氨酸加压素(AVP)升高血压并通过延髓头端腹外侧部(RVLM)的AVP增强交感神经活动和血压.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高血压大鼠RVLM中salusin-β对血压和交感神经活动的调节作用与机制.rn 方法:采用SD雄性大鼠制作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作为对照。造模4周后在乌拉坦和α-氯醛糖麻醉下进行急性实验,记录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和平均动脉压(MAP)。rn 结果:2K1C大鼠RVLM中salusin-β样阳性神经元增多,2K1C大鼠RVLM微量注射salusin-p增加RSNA和MAP.其效应可被抗salusin-β抗体、超氧阴离子清除剂PEG-SOD或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所消除。假手术组大鼠RVLM应用salusin-β或抗salusin-β抗体无显著效应。Salusin-β增加2K1C大鼠RVLM中NAD(P)H氧化酶活性和超氧阴离子水平。RVLM微量注射或静脉注射AVP的V1受体拮抗剂(AAVP)预处理并不能阻断RVLM中salusin-β的效应。RVLM微量注射salusin-β或抗salusin-β抗体对RVLM和血浆AVP水平均无显著影响。rn 结论:高血压大鼠RVLM中salusin-β增强交感神经活动和升高血压,其效应不是通过AVP,而是通过RVLM中NAD(P)H氧化酶起源的超氧阴离子介导的。
  • 摘要:Salusin-β是2003年发现的由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生物活性肽.近年来对salusin-β的作用与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中枢和外周的salusin-β均在在高血压发病中的起重要作用.肾血管性高血压(2K1C)大鼠室旁核(PVN)中salusin-β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多,PVN应用外源性salusin-β剂量依赖性地增强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增加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而抗-salusin-βIgG降低RSNA和MAP,并消除salusin-β的效应;PVN注射salusin-β增加2K1C大鼠血浆AV,水平,但对Sham大鼠血浆AVP水平无显著影响。静脉注射AVP的V1受体拮抗剂AAVP消除PVN注射salusin-β引起的RSNA、MAP和HR效应; 2K1C大鼠PVN应用超氧阴离子清除剂PEG-SOD,NAD(P)H氧化酶抑制剂或PKC抑制剂CLC预处理消除PVN中salusin-β的效应,但ATI受体拮抗剂losartan或Mas受体拮抗剂A-779对salusin-β的效应无显著影响。2K1C大鼠RVLM中salusin-β样阳性神经元增多,RVLM应用外源性salusin-β剂量依赖性增加RSNA和MAP,其效应可被抗salusin-β抗体、PEG-SOD或apocynin所消除,而Sham大鼠RVLM应用salusin-β或抗salusin-β抗体无显著效应。正常大鼠尾静脉注射携带salusin-β基因的慢病毒引起salusin-β过表达,血浆salusin-β水平升高,血压持续大幅度升高,接近2K1C动物模型的高血压水平。表明外周循环中升高的salusin-β水平在高血压发病与心血管重构中起重要作用。
  • 摘要:明确其定向分化的关键环节和调控机制,并建立稳定高效、经济简便地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为所需的不同阶段的心肌细胞是实现其应用价值的关键前提之一.近年来通过筛选一系列的生长因子和小分子化合物,发展了促进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高效形成心血管前体细胞( cardiovascular progenitor cells, CVPCs)和心肌细胞的方法,证明CVPCs具有分化为形成心脏的三类主要心血管谱系的能力,即可形成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并且无论移植新鲜转化的还是长期扩增后的CVPCs都未观察到肿瘤的形成。此外,发现了促进心肌细胞成熟的小分子化合物及作用环节和机制,进一步揭示了细胞外微环境对于多能干细胞向心肌前体细胞和心肌细胞分化的重要调控作用,所建立的分化体系和获得的各阶段的心肌细胞,有助于开展心脏早期发育、药物筛选、心肌再生和心脏疾病模型的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外源性H2S后处理对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涉及ATF6活化的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rn 方法:以F12培养液孵育细胞,并置于37℃、5%CO2、 94%N2及饱和湿度条件下进行缺氧培养12小时,再用含10% FBS高糖型DMEM培养液置换F12培养液,于5%CO2及37℃、饱和湿度条件下行细胞复氧培养4小时建立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实验分为:常氧对照组,缺氧复氧(H/R)损伤组,NaHS(200μmol/L)后处理组,H2S合成酶抑制剂PAG组及H/R十NaHS+LY294002 (PI3K阻断剂)组。通过检测培养液乳酸脱氢酶活性,以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CSEmRNA表达水平,研究H2S后处理对缺翱复氧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ATF6,GRP78蛋白表达量,研究H2S后处理H/R细胞保护作用与内质网应激间关系。rn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R服组培养液内LDH活性明显升高;CSE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50ATF6和GRP78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升高。rn 结论:外源性H2S后处理对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涉及H2S激活PI3K信号激酶进而活化ATF6通路的内质网应激。
  •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Mfn2介导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rn 方法:以生长因子FGF,PDGFBB,及EGF刺激HELA细胞或人平滑肌细胞(HAVSMC)增殖,real-timePCR及western blot观察Mfn2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腺病毒携带Mfn2 shRNA感染细胞以敲低Mfn2蛋白表达,24小时无血清培养使细胞周期同步化后,10%血清或0.2%血清刺激细胞,CCK8试剂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状态:海马动态呼吸仪检测敲低Mfn2后细胞线粒体呼吸、对底物氧化能力、以及糖酵解的变化。冰冻或使用nocodozale使细胞微管结构解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fn2敲低后,细胞微管重聚过程中线粒体及微管的变化。rn 结果:生长因子刺激细胞2小时后,Mfn2 mRNA表达短暂上升,随后,从4小时开始逐渐下降,至24小时Mfn2 mRNA水平显著降低。腺病毒携带Mfn2 shRNA转染细胞可有效敲低Mfn2蛋白表达水平。尽管用10%血清刺激细胞时Mfn2敲低细胞与对照细胞相比其增殖速度无明显差异,但0.2%血清刺激细胞时,Mfn2 shRNA转染细胞的增殖速度显著降低。线粒体呼吸功能检测结果显示,敲低Mfn2后,细胞产生ATP时的耗氧减少,细胞糖酵解的能力降低,细胞对底物丙酮酸钠的氧化能力降低,提示Mfn2降低导致细胞处于低耗能状态。此外,敲低Mfn2后细胞内自噬显著增加。并且,Mfn2敲低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微管解聚后重聚的速度降低。rn 结论:细胞增殖活跃时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表达水平降低,降低的Mfn2对细胞增殖起反馈抑制作用。Mfn2降低抑制细胞增殖的可能作用机制:Mfn2表达量降低抑制了细胞的能量代谢,并通过增加细胞的自噬进一步降低细胞能量代谢,从而抑制细胞微管重聚,并进而抑制细胞的生长。
  • 摘要:目的:力学敏感性离子通道(mechano-sensitive ion channels)是心肌细胞的力学感受器之一.瞬时感受器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离子通道C亚族(TRPC)蛋白TRPC1表达上调会导致病理性心肌肥大及心衰.尽管研究证实TRPC1通道是力学敏感性离子通道,但其力学门控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为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力学刺激直接激活TRPC1离子通道的机制.rn 方法:培养乳鼠原代心肌细胞,将其培养在能加载牵张刺激的的力学刺激装置中,给予牵张刺激.rn 结果:(1)力学刺激能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发生肥大的表型改变。(2)单纯的力学刺激即能使心肌细胞膜上的力学感受器(mechanosensor)G偶联蛋白受体一血管紧张素Ⅱ的Ⅰ型受体(AT1R)与力学敏感的离子通道TRPC1之间发生偶联,且偶联程度与心肌细胞肥大程度呈正相关。(3)心肌细胞受到牵张力学刺激并发生肥大表型改变、TRPC1与AT1R发生祸联后,其TRPC1通道处于激活状态,且TRPC1依赖的Ca2+信号通路激活。(4)在压力超负荷所致的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中,也观察到TRPC1与AT1R发生祸联,形成复合物。rn 结论:心肌细胞受到力学刺激后,TRPC1离子通道与G偶联蛋白受体一AT1R两者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物,并因此激活TRPC1蛋白,引起Ca2+内流,从而引起细胞肥大。
  • 摘要:目的:探索游离脂肪酸是否可以诱导心肌细胞发生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rn 方法:本研究以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为靶细胞,用200μmol/L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刺激24h以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并且在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stress,ERS)的阻断剂普伐他汀和激动剂毒胡萝卜素预处理的基础上再用PA干预24h以进行机制探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 qPCR法检测necroptosi:标志基因一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receptor (TNFRSF)-interacting serine-threonine kinase1, RIPKl)及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 (receptor (TNFRSF)-interacting serine-threonine kinase 3, RIPK3), ERS标志基因GRP78,CHOP的表达水平。rn 结果:200Eunol/L浓度的棕搁酸作用H9c2心肌细胞24小时后,心肌细胞necroptosis标志基因RIPK 1, RIPK3表达明显增加(P<0.05); ERS基因GRP78, CHOP表达明显增加(P<0.05)。使用Necrostatin-1(necroptosis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2小时,再用200pmoUL棕搁酸作用心肌细胞24小时,和棕桐酸单独处理的心肌细胞比,其RIPK1、RIPK3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同样,GRP78, CHOP基因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ERS阻断剂普伐他丁预处理能明显降低心肌细胞RIPKI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而应用ERS激动剂毒胡萝卜素预处理能显著增加RIPK1及RIPK3 mRNA表达水平。rn 结论:棕搁酸可能引起H9c2心肌细胞发生necroptosis,同时necroptosis的发生可能与ERS信号通路相关。
  • 摘要:目的:平滑肌细胞凋亡是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形成的关键环节,但是潜在机制不清.既往研究认为内质网应激(Endoplasrnic Reticulum Stress,ERS)介导的凋亡参与了心血管疾病过程.本研究旨在观察ERS介导的凋亡在AAA发病中的作用。rn 方法:收集行腹主动脉瘤切除术的AAA患者的瘤标本,以正常血管作为对照,免疫组化方法观察ERS的标志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 (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78,GRP78)和GRP-94的蛋白表达,TUNEL检测观察AAA病变处的凋亡;以AngII(1000ng/kg per minute)灌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 ApoE-/-)小鼠四周建立AAA模型,以ERS抑制剂牛黄熊去氧胆酸(taurine-conjugatedursodeoxycholic acid TUDCA)干预,分为模型组和ERS抑制剂干预四周组,以生理盐水灌注组作为对照。rn 结果:人和小鼠的AAA病变处,ERS的标志分子GRP-78和GRP-94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凋亡分子半肤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 (caspase-12)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 CHOP)显著增加;ERS抑制剂显著减轻小鼠AAA的直径和弹力纤维断裂,显著减轻平滑肌细胞凋亡,caspase-12和CHOP的表达显著减少。rn 结论:ERS在人和小鼠AAA形成中被激活,抑制ERS减轻小鼠AAA的形成和平滑肌细胞凋亡,因此ERS可能是AAA的潜在治疗靶点。
  • 摘要:目的:室旁核(PVN)中salusin-β增加高血压大鼠的交感活动和血压,但对正常大鼠无显著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PVN中salusin-β在高血压大鼠调控交感活动及血压的分子机制及其信号通路.rn 方法:采用SD雄性大鼠制作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作为对照.造模4周后在乌拉坦和α-氯醛糖麻醉下进行急性实验,记录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和平均动脉压(MAP).rn 结果:2K1C大鼠PVN微量注射salusin-β引起RSNA增强和MAP升高的效应可被超氧阴离子清除剂PEG-SOD. 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或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chloride (CLC)预处理所消除。ATE受体拮抗剂losartan或Mas受体拮抗剂A-779预处理对salusin-β的效应无显著影响。PVN微量注射salusin-β增加2K1C大鼠PVN中超氧阴离子水平和NAD(P)H氧化酶活性,其效应可被CLC预处理所消除。PVN微量注射salusin-β增加2K1C大鼠RVLM和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水平,其效应可被PVN中PEG-SOD, apocynin或CLC所消除。2K1C大鼠PVN的PKC活性增加,salusin-β使PKC活性进一步增加。rn 结论:高血压大鼠PVN中PKC-NAD(P)H氧化酶一超氧阴离子通路介导salusin-β的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血压升高和AVP释放效应。
  • 摘要:目的:本实验室以前的研究证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能够加重由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小鼠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在发生动脉瘤局部血管发生严重血管炎症,但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拟探索血管外膜的巨噬细胞在高同型半胱氨酸作用下,增加血管成纤维细胞炎症和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增加的机制。rn 方法:细胞培养: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细胞系),原代巨噬细胞(腹腔来源,骨髓来源),原代成纤维细胞(贴块法)。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组织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白介素lβ(IL-1β), 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一氧化氮(NO)的释放情况,明胶酶谱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释放量,Western Blot检测炎性小体蛋白水平变化,RTPCR检测炎症因子转录水平变化。rn 结果: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腹主动脉瘤的组织切片上,血管外膜巨噬细胞高表达促进炎症的iNOS,低表达抑制炎症的Argl。体外实验,100州同型半肤氨酸(Hcy)离体刺激Raw264.72h、4h,能够使炎性小体复合物NLRP3、下游剪切激活的CaspaseI和成熟释放的IL-1β增加一倍。在10ng/mlLPS的刺激下,给予Hcy8h能够使原代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1β, IL-6. iNOS mRNA合成水平,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24h)及产物NO的合成释放增加50%至70%。与此同时,由原代巨噬细胞释放的MMP-9可以被Hcy作用24h和48h上调。使用Caspase 1抑制剂Z-YVAD-Fmk (15μM)或预先孵育叶酸(20μM)可以阻断巨噬细胞炎性小体的形成及Hcy对于巨噬细胞的致炎作用巨噬细胞与在血管外膜占据多数的成纤维细胞发挥相互作用。一方面,应用Hcy刺激巨噬细胞24h后的上清液培养成纤维细胞的NADPH氧化酶的NOX4亚基明显升高,成肌纤维标志物a-actin和SM-22a表达增多,分泌更多促炎细胞因子。另一方面,Hcy刺激成纤维细胞24h后的细胞上清,能促进巨噬细胞iNOS的合成表达。条件培养过程中,给予Z-YVAD-Fmk和叶酸可以阻断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相互作用.这些结果提示了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致炎作用可能因相互作用而被放大。rn 结论:同型半胱氨酸通过激活巨噬细胞炎性小体、促进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进而可能是其促进腹主动脉瘤的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研究Calmodulin(CaM)及其突变体与去磷酸化CT1的结合情况.rn 方法:本实验中研究的CaM突变体包含CaM12(N-lobe上的两个Ca2+结合发生突变)、CaM34(C-lobe上的两个Ca2+ 结合发生突变)和CaM1234(以上Ca2+结合均发生突变).将CaM及其突变体的eDNA插入pGEX-6p-3质粒载体后,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感受态细胞,大量培养并利用IPTG诱导CaM及其突变体的GST融合蛋白表达,采用超声法破碎大肠杆菌,释放蛋白,利用GS-4Bbeads进行分离纯化,采用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纯度和相对分子量,Bradford方法测定纯化后蛋白浓度.rn 结果:经15%SDS-PAGE电泳检测,在表观分子量约为18kD处出现蛋白条带,表明去磷酸化后的CT1可与CaM及突变体结合,但结合量均低于正常状态CT1与CaM及突变体的结合。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状态CTl和野生型CaM的结合作用相比,去磷酸化后GSTCT1与野生型CaM结合量减少63.1,与正常状态CT1和CaM12, CaM34,CaM1234相比,去磷酸化后GSTCT1与突变体CaM12结合量减少88.2%,与突变体CaM34结合量减少20.4,与突变体CaM1234结合量减少13.4。rn 结论:CaM及其突变体可特异性地与去磷酸化后的CT1结合,但结合作用减弱,其中CaM及CaM12结合作用减弱的最为明显。
  • 摘要:目的:莫索尼定等中枢抗高血压药物可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咪唑啉-1受体从而产生抑制交感心血管活动.头端延髓腹外侧区(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RVLM)在血压、交感心血管活动调控中具有关键作用,同时也认为是莫索尼定产生中枢降压机制的主要靶区域.文献报道RVLM内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氧化应激,尤其是超氧阴离子的增加参与了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目的是明确莫索尼定的中枢降压机制是否与降低RVLM内超氧阴离子有关。rn 方法:本研究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SHR)为模型,第四脑室置管慢性灌流莫索尼定及其受体阻断剂14天后,通过DHE染色检测RVLM区域超氧阴离子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紧张素Ⅱ作用受体AT1受体蛋白表达,从而观察莫索尼定的中枢心血管效应与超氧阴离子之间的关系。rn 结果:莫索尼定第四脑室灌流14天后,SHR血压显著降低(152,4vs183±5mmHg, P<0.05),而给予1-咪唑啉受体和α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Efaroxan可以阻断莫索尼定的降压效应,而α2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育亨宾则不能阻断莫索尼定的降压效应。DHE染色显示莫索尼定灌流后SHR RVLM内超氧阴离子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Efaroxan可以阻断莫索尼定降低RVLM超氧阴离子的效应,而给予育亨宾后较之对照则没有显著差异。Western Blot显示莫索尼定可以显著下调RVLM内血管紧张素AT1受体表达,Efaroxan可以阻断莫索尼定下调ATl受体的效应,而育亨宾则不能阻断。rn 结论:莫索尼定通过作用RVLM内的1-咪唑啉受体,下调RVLM内AT1受体的表达,从而减少RVLM内超氧阴离子的含量,降低交感中枢的氧化应激,改善高血压心血管功能的异常。
  • 摘要: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Ⅱ-A sulfonate,DS-201)对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钙激活钾通道(large 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s,B&ca)的影响,探讨DS-201在分子水平扩张血管的作用机制.rn 方法:采用单通道膜片钳及全细胞穿孔膜片钳技术观察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对DS-201的反应性。rn 结果:在细胞贴附式膜片下(Vm=+40mV),直接加入80μMDS-201,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的活性明显增加,BKCa的开放概率由0.012±0.001增至0.039±0.009,平均开放时间由7.340±1.139ms增至15.261±1.290ms,平均关闭时间由1829.3±408.2ms减至267.5±82.3 ms(n=6,P<0.05),电流幅值给药前后无明显变化。在细胞内面向外式膜片下(Vm=+40mV),直接加入80μMDS-201,BKCa的开放概率由0.027±0.008增至0.175±0.084,平均开放时间由19.849±3.139ms增至43.053±3.286ms,平均关闭时间由708.1±408.2ms减至85.607±32.3ms (n=6,P<0.05),电流幅值给药前后无明显变化。但加入10mM EGTA孵育且浴液为绝对无钙时,加入80μMDS-201,BKCa的开放概率,平均开放时间,关闭时间和电流幅值给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n=5, P<0.05)。在全细胞穿孔膜片钳下,在测试的电压范围内,DS-201(80内)对膜电位从-60mV到+30mV时BKCa,电流密度均无明显影响,而在+40mV+50mV和+60mV时BKCa电流密度分别从12.43±3.62pA/pF,17.52±3.78pA/pF和24.14±4.63pA/pF增加到18.67±3.62pA/pF,25.75±2.52pA/pF和34.51±3.76pA/pF (n=4,P<0.05)。rn 结论:DS-201对人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的激活需要钙离子的参与。
  • 摘要:目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内皮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在2型糖尿病机体内具有一定的血管保护作用.GLP-1受体(GLP-1 receptor, GLP-1R)存在于人内皮细胞内.本文旨在探讨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高血糖对GLP-1R表达的影响。rn 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实验分5mM、10mM、20mM和30mM葡萄糖组;应用siRNA转染技术使GLP-1R表达沉默;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GLP-1R表达;ELISA法测定Caspase-3活性;3H-TdR掺入率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n 结果:相对5mmol/L葡萄糖,10mmol/L、20mmo1/L,30mmo1/L葡萄糖使GLP-1R表达呈剂量依赖性显著增高:此外,20mmol/L葡萄糖使内皮细胞显著增殖;GLP-1R敲除细胞实验结果显示:GLP-1R在HLJVECs增殖与凋亡的调节中发挥一定作用。rn 结论:在人内皮细胞高血糖使GLP-1R表达增加,并且增加GLP-1R表达可能有利于在高血糖环境下内皮的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以高糖刺激的乳鼠心肌细胞模拟糖尿病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给予胰高血糖样多肽-1(GLP-1)预处理,观察其对高糖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细胞内硫氧还蛋白(Trx)系统的变化.rn 方法:将分离培养48h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分为三组,1)正常对照组:使用含葡萄糖5.5mmol/L的DMEM培养基加入甘露醇20mmol/L作为对照培养基进行培养;2)高糖组:使用含葡萄糖25mmo1/L的DMEM培养基作为高糖培养基进行培养模拟糖尿病;3)高糖+GLP-1组:以含葡萄糖25mmo1/L的DMEM培养基加入终浓度10nmol/L的GLP-I继续培养模拟糖尿病GLP-1干预,心肌细胞分别在三种培养基中培养24h后测定指标。rn 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细胞乳酸脱氢酶活性、细胞凋亡率、p38激酶活性均显著升高,Trx活性明显降低(p<0.05);硫氧还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但细胞内蛋白硝基化的标志物3一硝基酪氨酸生成量增加,Trx的内源性抑制蛋白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表达明显上调,活性氧(ROS)生成、丙二醛(MDA)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 2)与高糖组比较,高糖+GLP-1组乳酸脱氢酶活性、细胞凋亡率、p38激酶活性明显降低,Trx活性明显恢复(p<0.05),3-硝基酪氨酸生成、TXNIP表达、活性氧(ROS)生成和丙二醛的产生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rn 结论:高糖可引起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发生损伤和凋亡,这种损伤与高糖引起的Trx活性和功能下降有关;蛋白的硝基化、TXh1IP的表达上调均可抑制Trx的活性,使其抗自由基和抗凋亡功能减弱,自由基生成增加,p38激酶介导的凋亡途径加强,进而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GLP-1处理可使高糖引起的TXNIP的表达明显下调,蛋白硝基化减轻,Trx活性得到改善,细胞自由基损伤和凋亡减轻,通过对Trx系统的保护而逆转高糖引起的细胞损伤和凋亡。
  • 摘要: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protein phosphatase,PP)是否参与豚鼠心肌L-型钙通道的run-down 过程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rn 方法:通过采用胶原酶法分离豚鼠心肌细胞、膜片钳单通道记录手段和蛋白纯化技术,在膜片钳内面向外记录模式下,分别给予PP1 inhibitor-2(PP1组)、fostriecin(PP2A组)和cyclosporinA+cyclophilinA(PP2B组)预处理10分钟后,再给予钙调蛋白(CaM)和三磷酸腺苷(ATP),观察其对L-型钙通道活性和开关动力学的影响.rn 结果:PP1组、PP2A组和PP2B组分别使L-型钙通道的活性恢复到原来的193.94%, 183.41%和7.78%,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P1组L-型钙通道的快/慢开放时间常数从0.89ms/11.55ms明显延长到2.21ms/21.71ms(P<0.05),而快/慢关闭时间常数则从1.19ms/28.17ms缩短到0.81ms/21.67ms;PP2A组L-型钙通道的快馒开放时间常数基本没有改变,即0.81ms/12.22ms到0.92ms/12.04ms,而通道的快/慢关闭时间常数则从2.13ms/24.45ms明显缩短到1.16ms/17.98ms(P<0.05);PP2B组L-型钙通道的快/慢开放时间常数从1.03ms/10.04ms缩短到0.94ms/3.58ms,且快/慢关闭时间常数也从1.39ms117.40ms缩短到1.30ms112.07ms.rn 结论:PP1和PP2A参与豚鼠心肌L一型钙通道的run-down过程,且因两者对通道开关动力学的影响不同,提示PP1和PP2A在L一型钙通道上可能具有不同的去磷酸化位点。
  • 摘要:目的:研究细胞内高镁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rn 方法:利用Langendroff灌流装置,采用胶原酶法急性分离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技术,采用细胞贴附模式和膜内面向外模式记录单个L型钙通道电流,观察不同游离镁离子浓度[Mg2+]i(0.9mM、2.7mM、8.1mM、30mM和100mM)对单通道钙电流的影响.rn 结果:当[Mg2+]i为0.9mM生理值时,膜内面向外模式恢复L型钙通道活性(NPo)至176.5±34.1% (n=7)。2.7mM、8.1mM、30mM和100mM[Mg2+]i分别恢复NPo至131.1±25.9% (n=6), 64.8±18.1% (n=6,P<0.05)、24.4±10.4%(n=7,P<0.01)和23.4±5.0% (n=5,P<0.01)。[Mg2+]i的升高减弱了L型钙通道活性的恢复。进一步分析高镁对L型通道开放和关闭时间。0.9mM[Mg2+]i作用时,L型钙通道平均开放时间(To)和平均关闭时间(Tc)分别为2.67±0.46ms(n=7)和19.73±4.14ms (n=7)。2.7mM、8.1mM、30mM和100mM[Mg2+]i分别减少To至1.04±0.41(n=7,P<0.05), 0.66±0.16(n=7,P<0.01), 0.46±0.07(n=7,P<0.001)和0.37±0.07(n=7,P<0.001)。而[Mg2+]i的升高对Tc没有明显影响。rn 结论:细胞内高镁降低L型钙通道活性,其可能机制是抑制通道平均开放时间。
  • 摘要: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rn 方法: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造模后48只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CON)组、OMT 对照组、模型(CLP)组、CLP+OMT高、中、低(52,26,13mg·kg-1)剂量组,各组给药1次.采用左心室插管检测心功能改变;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含量的改变。rn 结果:不同剂量的OMT能明显降低脓毒症大鼠的HRLVEDP:升高MAPLVSP、±LVdpldtmax(均P<0.0l),降低心肌组织匀浆中TNF-a蛋白含量(P<0.05)及心肌细胞凋t指数((P<0.O5)。rn 结论:OMT(52、26、13mg/kg-1)能减轻大鼠脓毒症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对抗脓毒症引起的心功能损伤。
  • 摘要:目的:Intermedin (IMD)属于降钙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家族成员,与该家族成员共享由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和受体活性修饰蛋白(RAMPs)组成的受体系统.本研究探讨高血压大鼠室旁核(PVN)中IMD对交感神经活动和血压的调节及其下游分子机制.rn 方法:采用SD雄性大鼠制作2K1C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作为对照(Sham).造模4周后在乌拉坦和α-氯醛糖麻醉下进行急性实验,记录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和平均动脉压(MAP)。rn 结果:2K1C大鼠IMDmRNA和蛋白下调;2K1C大鼠PVN微量注射IMD比Sham大鼠引起更强的降压效应,其效应被AM受体拮抗剂AM22-52或非选择性一氧化氮(NO)合酶(NOS)抑制剂L-NAME预处理所阻断,而被选择性nNOS抑制剂N-Progyl或eNOS抑制剂L-NIO预处理所减弱。AM22-52增加2K1C大鼠的RSNA和MAP但对Sham大鼠无显著影响。CGRP受体拮抗剂CGRPB-37无显著效应。2K1C大鼠PVN的CRLR和RAMP3 mRNA水平升高,且CRLR, RAMP2和RAMP3蛋白表达增加。PVN微量注射IMD增加2K1C大鼠PVN中NO代谢物(NOx)水平,其效应被AM22-52预处理阻断。2K1C清醒大鼠PVN应用渗透泵持续给予IMD降低血压,而AM22-52升高血压。rn 结论:2KIC大鼠PVN中IMD抑制交感神经活动和降低血压,其效应是由AM受体和下游的NO介导的。
  • 摘要:目的:Intermedin (IMD)是近年发现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家族新成员,具有调节心血管系统功能稳态的作用.本课题在腹主动脉缩窄导致高血压心肌肥厚模型上研究IMD1-53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和机制.rn 方法:腹主动脉缩窄(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AAC)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检测AAC后2、4、8周心脏中IMD及其受体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AAC术后24h皮下植入微量渗透泵,持续给予IMD1-53(100ng/kg/h)四周后,检测心重/体重比(HW/BW)、心功能、心肌病理结构和心肌细胞凋亡的改变,以及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yiculum stress,ERS)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 Ⅱ)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上,探讨IMD1-53对ERS的直接效应及其可能的机制.rn 结果:AAC术后四周,与对照组相比,AAC组大鼠HWBW增加26% (P<0.01),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压、左室收缩压( LVSP)、左心室舒张压最大变化速率(-LVdp/dtmax)、左心室收缩压最大变化速率(+LVdp/dtrnax)显著增加(P<0.01),超声心动显示左室缩短分数(%LVFS )、左室质量(LVMass )、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显著增加(P<0.05 ),心肌细胞明显增大。心肌组织中IMD及其受体RAMP1, RAMP3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CRLR和RAMP2无显著变化;而IMD及其受体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外源性给予IMD1-53四周后,与AAC组相比,IMD处理组大鼠HWBW显著降低,血流动力学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显著改善,心肌组织中ANP, BNP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心肌细胞凋亡的数目明显减少。另外,IMD1-53显著抑制ERS相关分子的表达,促进单磷酸腺普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的磷酸化。同时在离体实验中,IMD1-53显著改善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ERS及凋亡,IMD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被AMPK信号通路阻断剂compoundC所阻断。rn 结论:IMD1-53显著抑制心肌肥厚,其机制可能与IMD激活AMPK,抑制内质网应激反应所致的凋亡有关。
  • 摘要:前期工作发现Intermedin(IMD)可通过上调MGP的表达并增加梭基化MGP水平抑制BMP2信号通路,从而下调Cbfa-1的基因表达,抑制VSMCs向成骨样细胞表型转化从而抑制血管钙化;IMD还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反应抑制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近期在大鼠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血管钙化模型及离体大鼠VSMCs钙化模型上发现CKD大鼠主动脉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分别较对照组升高3.62倍((P<0.01)和1.86倍(P<0.05),von Kossa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可见血管中膜有大量钙盐颗粒沉积。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CKD大鼠钙化主动脉中IMD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其受体CRLR/RAMP3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外源性给予IMD1-53后CKD大鼠主动脉钙含量和ALP活性较单纯CKD大鼠显著降低,其血管中膜棕黑色颗粒沉积亦明显减少;IMD1-53显著抑制了CKD大鼠钙化主动脉组织中VSMCs由收缩型向成骨样细胞表型的转变。敲低CRLR或RAMP3后IMD1-53降低钙化VSMCs钙含量、ALP活性和减少钙盐沉积的作用消失。cAMP/PKA信号通路阻断剂H89预孵育亦可阻断IMD1-53抑制VSMCs钙化的作用。CKD钙化大鼠主动脉中Kloth。蛋白表达降低,IMD1-53处理可使其上调78.9%(P<0.01)。离体实验进一步证实,IMD1-53能够上调钙化VSMCs中Klotho的蛋白表达水平。敲低VSMCs中Kloth。后IMD1-53抑制VSMCs钙含量和ALP活性的作用消失,同时IMD1-53抑制VSMCs向成骨样细胞表型转变的作用亦被阻断;而敲低VSMCs中CRLR/RAMP3或采用cAMP/PKA信号通路阻断剂H89,均可阻断IMD1-53上调钙化VSMCs中Klotho蛋白表达的作用。血管钙化时内源性的IMD表达减少,而其受体复合物CRLR/RAMP3表达显著增加。IMD1-53减轻血管钙化的作用而维持VSMCs收缩表型,其机制与IMD1-53激活CRLRIRAMP3受体复合物及受体后cAMPfPKA通路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的盐皮质激素受体(MR)在小鼠动脉损伤后内膜新生中的作用及机制.rn 方法:实验用三种小鼠1)巨噬细胞MR敲除小鼠及相对应的对照小鼠;2)血管平滑肌细胞MR敲除小鼠及对照小鼠;3)C57BL/6J小鼠,给予MR拮抗剂依普利酮喂食,普通喂食作为对照.各组小鼠分别行右侧股动脉穿刺手术,术后4周取组织血管,HE染色,进行血管内膜增生面积、内膜面积和中膜面积的比值及狭窄程度的统计学分析。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了平滑肌抗原(α-SMActin)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来衡量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情况。随后用免疫荧光检测了血管损伤后巨噬细胞的招募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血管早期(动脉损伤7天)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急相关基因的表达。利用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结合LPS刺激,探讨了MR调控巨噬细胞炎症和氧化应急的分子机制。用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的共培养,进一步探讨了巨噬细胞MR敲除后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的影响。rn 结果:依普利酮喂食组和巨噬细胞MR敲除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动脉损伤导致的血管内膜新生和重构,而平滑肌细胞MR敲除对此没有影响。血管组织巨噬细胞的染色及基因表达结果显示,巨噬细胞MR敲除可以降低巨噬细胞往损伤部位的招募及抑制血管组织的促炎基因和氧化应急相关基因的表达。体外实验则证明,MR敲除可抑制LPS刺激引起的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抑制作用依赖于PI3K-Akt信号通路。巨噬细胞和平滑肌共培养的结果表明,MR敲除的巨噬细胞可以抑制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其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巨噬细胞表达IL-1β和TNF-α因子实现的。rn 结论:选择性地阻断巨噬细胞MR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以及调节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从而抑制动脉损伤后的内膜新生和血管重构。因此,巨噬细胞MR是调控内膜新生和血管重构的重要靶点。
  • 摘要:目的:研究证实新型血管紧张素原的血管紧张素-(1-12)(angiotensin-(1-12),Ang1-12)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但Ang1-12在中枢心血管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并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明确中枢Ang1-12中枢心血管效应特点,并阐明其作用是否通过转换成其他血管紧张素肽类(血管紧张素Ⅱ或Ang1-7)所介导.rn 方法:麻醉制动大鼠侧脑室(icv)分别注射对照溶剂人工脑脊液(aCSF, 1μl). Angl-12 (100pmo1). AngIIAT1R受体阻断剂Losartan(Los,5OOpmol ), Los+Angl-1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Cap,200nmol ) ,Cap+Angl-12.Angl-7Mas受体阻断剂A-779(5OOpmol)和A-779+Ang1-12等组,观察以上各组大鼠心血管功能情况(血压、心率以及肾交感神经活动)。rn 结果:icv灌注Ang-(1-12)能明显(P<0.05)增加血压(11.210.9mmHg )、心率(14.0±1.4次/分,bpm)和肾交感神经活动(10.7±1.4% ),而压力反射敏感性由对照组的1.02±0.09下降至0.67±0.04(bpm/mmHg)单独灌注Los、Cap、A-779并不影响基础心血管活动,但Los或Cap预处理完全阻断Ang1-12引起的血压、心率、肾交感神经活动兴奋作用和压力反射敏感性的抑制作用,而阻断剂A-779并不影响Angl-12导致的心血管作用。rn 结论:中枢Angl-12通过转换成AngII作用于AT1R途径产生心血管活动的兴奋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和氢水干预对心梗大鼠心脏的保护效应及其机制,为临床选择MI心脏运动康复方案和健康人群如何提高心脏的抗缺血缺氧损伤能力提供实验依据.rn 方法:3月龄SD雄性大鼠108只,实验分为2部分,第1部分为早期有氧运动或/和氢水干预3wk后进行MI手术,术后45min取材.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安静+心梗组(S-MI组)、氢水+心梗组(H-MI组)、运动+心梗组(E-MI组)和氢水+运动+心梗组(HE-MI组),进行有氧运动和氢水干预。rn 结果:早期有氧运动或/和氢水干预可有效保护MI心脏结构.rn 结论:早期有氧运动或/和氢水干预可有效保护大鼠MI心脏结构与功能,降低心肌急性缺血性损伤和氧化应激水平,心肌细胞抗缺血缺氧性损伤效果显著,且有氧运动协同氢水的保护效应优于单一因素,且与心肌线粒体DNA修复酶表达水平提高和抑制线粒体蛋白转运相关蛋白表达减少有关;长期坚持有氧运动有效保护大鼠MI心脏结构和功能,且较单纯心梗后运动或静养对心脏保护效应更显著;心梗前/后坚持有氧运动可有效增强MI大鼠心肌线粒体DNA修复酶表达,有效抑制线粒体蛋白转运相关蛋白表达减少,有效保护心肌线粒体功能,产生心脏保护。
  • 摘要:目的:构建用于鉴定microRNA靶基因的报告基因系统并进行功能验证,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机制奠定良好基础.rn 方法:在pGL3-control载体的荧光素酶基因下游克隆位点插入DNA甲基转移酶3B(DNA methyltransferase 3B,DNMT3B)3'非编码区序列,经酶切、测序验证是否插入及正确性.生物信息学分析DNMT3B与miRNA-125b的靶向关系,并用miRNA-125b过表达载体与所构建载体共转染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rn 结果:成功构建了DNMT3B3’非编码区报告基因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共转染细胞24h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显示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构建载体组荧光素酶活性下降了54.8%(P<0.001)。rn 结论:成功构建了DNMT3B mRNA3’非编码区报告基因载体,且提示miRNA-125b靶向调控了DNMT3B。
  •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β-雌二醇(β-estradio1,β-E2)对动脉平滑肌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large-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s,β-雌二醇)的作用,并比较绝经前女性非高血压(pre-menopause women non-hypertension,PNH)组、绝经后女性非高血压(post-menopause women non-hypertension,NH)组及绝经后女性原发性高血压(post-menopause women essential hypertension,EH)组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上BKCa及STOCs对β-E2敏感性变化,从而探讨β-E2、BKCa与女性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关系.rn 方法:取女性患者手术切除物中的肠系膜动脉,应用急性酶分离法分离女性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按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来源分为PNH组、NH组及EH组,采用穿孔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β-E2及其受体(ER)抑制剂ICI182780对BKca和STOCs的作用。rn 结果: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BKCa和STOCS的开放具有电压依赖性和钙依赖性,可被IbTX所阻断。100EunollLp-E2能够显著增加PNH, NH和EH组BKCa的电流密度和STOCs的幅度和频率,且β-E2处理后PNH组和NH组对β-E2反应性比较,NH组较PNH组低:绝经后女性NH组和EH组对β-E2反应性比较,EH组较NH低。ICI182780可部分抑制β-E2对BKca通道的增强作用。rn 结论:β-E2能够通过激活ER显著增强女性HMASMC的BKCa功能,而高血压可以削弱β-E2对动脉平滑肌BKca功能的增强作用。
  • 摘要:目的:脂肪传入反射(adipose afferent reflex,AAR)是化学刺激白色脂肪组织(WAT)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的反射,增强的AAR在肥胖大鼠的交感神经激活和高血压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下丘脑室旁核(PVN)中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包括NMDA受体(NMDAR)和非NMDA受体介导AAR.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PVN中超氧阴离子在调节AAR中的作用和机制。rn 方法:实验在350-400g麻醉SD大鼠进行,记录肾交感神经活动(RSNA)和平均动脉压(MAP)。在右侧腹股沟WAT内四个部位注射辣椒素(每个注射点8nmol,8μl,2min)引起AAR,以辣椒素引起的RSNA和MAP变化评价AAR。rn 结果:PVN微量注射聚乙二醇一超氧化物歧化酶(PEG-SOD )、超氧阴离子清除剂tempol或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均抑制WAT应用辣椒素引起的AAR; WAT注射辣椒素增加PVN中超氧阴离子水平和NAD(P)H氧化酶活性,这一效应被PVN应用NMDAR拮抗剂APS和非NMDAR拮抗剂CNQX预处理所阻断;PVN微量注射NMDAR激动剂NMDA或非NMDAR激动剂AMPA均增加PVN中超氧阴离子水平和NAD(P)H氧化酶活性。rn 结论:PVN中NAD(P)H氧化酶来源的超氧阴离子调控AAR, NMDAR和非NMDAR介导AAR引起的PVN中的NAD(P)H氧化酶和超氧阴离子生成。
  • 摘要:目的:检测不同生理周期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CaMKⅡ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CaMKⅡ与雌激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关系.rn 方法:通过检测大鼠血液中雌二醇含量和阴道涂片法将大鼠分成动情间期组、动情前期组、动情期组和动情后期组.各组大鼠进行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40min,再灌注60min),同时选取一组动情间期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即对照组.间期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即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不同生理周期组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磷酸化CaMKⅡ(P-CaMKⅡ)和总CaMKⅡ蛋白表达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不同生理周期组之间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P-CaMKⅡ和总CaMKⅡ蛋白的表达改变。rn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动情间期组、动情前期组、动情期组和动情后期组P-CaMKⅡ蛋白均显著升高( P<0.05);实验结果表明,动情前期组P- CaMKⅡ蛋白显著低于动情后期组(P<0.01)。而与对照组相比,总CaMKⅡ蛋白的表达在动情期组、动情后期组、动情间期组均显著下降( P<0.05),动情前期组总CaMKⅡ蛋白的表达也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不仅如此,本研究对P-CaMKⅡ/总CaMKⅡ比值进行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动情前期组、动情期组和动情后期组P-CaMKⅡ/总CaMKⅡ比值显著升高(P<0.05),同时,该比值动情前期组显著低于动情后期组( P<0.05)。rn 结论:雌激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CaMKⅡ信号传导通路相关。
  • 摘要:目的:探讨苯二氮口类镇静催眠药-咪达唑仑对hERG钾通道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rn 方法:使用脂质体介导的瞬时转染法将hERG基因转染进人胚胎肾细胞(HEK-293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咪达唑仑对hERG钾通道电流的影响以及对激活、失活曲线的影响,以了解咪达唑仑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rn 结果:咪达唑仑能浓度依赖性(0.001,0.01,0.1,1.0,10和100μM)的抑制hERG时间依赖性电流(Istep)及其尾电流(Itail),其半数最大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47±0.21μM和1.85±0.96μM。0.1μM咪达唑仑使激活曲线左移,但无显著性差异。失活曲线左移,有显著性差异。rn 结论:咪达唑仑使hERG钾电流失活曲线左移,失活加快,从而抑制hERG钾电流。
  • 摘要:目的:前列腺素D2(PGD2)有舒张血管和调节血管张力作用,其受体(DP1)在肺动脉高压(PAH)的血管中表达下调,本文主要研究DP1在肺动脉高压和肺血管缺氧后重塑的作用.rn 方法:DP1受体敲除小鼠和同背景的WT小鼠分别置于常氧(21%O2)和低氧(10%O2)处理3周,开胸测右心室收缩压,评估右心室肥大,及取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血管重塑.分离肺组织肺动脉,培养肺血管平滑肌细胞,行低氧(1%O2)处理,观察平滑肌细胞形态,收缩型蛋白的表达和有关信号通路分子的改变。并应用相关通路关键分子的抑制剂处理小鼠,观察低氧诱导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塑有无改善。rn 结果:经低氧处理后DP1敲除小鼠右心室压力,右心室肥厚程度较WT小鼠都有显著升高。肺组织HE染色发现DP1敲除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显著肥大。平滑肌细胞低氧处理发现DP1敲除mTOR:通路较WT显著上调,并发现与DP1受体通过cAMP依赖途径促进mTOC 1复合体解聚有关。应用mTOR特异抑制剂雷帕霉素可逆转低氧诱导的DPl敲除小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肥大。rn 结论:激活DP1可以明显通过抑制mTOR介导通路来阻断肺动脉高压进展,因此,DPl受体有望可以作为肺动脉高压治疗靶点。
  • 摘要:目的:内皮细胞Gab1参与对多种生长因子的信号传递,并在剪切力信号转导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在血管牵张刺激反应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运用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门静脉部分狭窄模型来探讨这一问题.rn 方法:建立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手术一周后,测定并比较Control和EGKO小鼠的门脉压力,脾脏重量,肠系膜侧支循环的形成以及肠系膜血管的新生和重构情况。同时我们还在离体器官水平上,从EGKO和CTR小鼠分别分离颈总动脉进行加压实验,看炎症细胞在血管内壁的粘附情况。rn 结果:(1)细胞水平牵张力引起了Gab1在HUVEC细胞膜下的快速聚集和磷酸化。(2)在体水平门静脉部分狭窄手术一周后,CTR和EGKO小鼠门静脉压力明显升高,形成稳定的门脉高压症,二组间无显著差异。从EGKO小鼠分离的血管条进行加压实验后,炎症细胞粘附也明显减少。rn 结论:通过在体和细胞实验,首次发现Gab1在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参与调节机械性牵张反应,并在门脉高压性血管重塑和脾肿大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大鼠肾交感神经与氧化应激在足底电击引发的高血压中的作用.rn 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6组(n=15):对照组,足底电击组,肾交感神经切断组,肾交感神经切断足底电击组,Tempol电击组,肾交感神经切断加Tempol加足底电击组.使用足底电击作为应激方法,麻醉大鼠行肾交感神经切断术切断大鼠双侧肾交感神经(术后修养一周),每日应激前1h腹腔注射Tempol,连续点击两周后结束实验,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保留血浆用Elisa法测定各项氧化应激指标以及Renin及AngⅡ的浓度.rn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足底电击组血压从第7天开始出现显著性增高(P<0.05),肾交感神经切断电击组,Tempol电击组及肾交感神经切断加Tempol加足底电击组血压与足底电击组相比血压均显著降低(P<0.05);氧化应激指标中,TEARS结果显示足底电击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增高(P<0.05),而肾交感神经切断电击组及Tempol电击组与电击组相比有显著性降低(P<0.05);血浆中皮质酮的含量与TBARS结果一致;GSH-Px活性测定显示电击组与肾交感神经切断电击组及Tempol电击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发生显著性降低(P<0.05); Renin及AngⅡ结果显示足底电击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而肾交感神经切断电击组及Tempol电击组与足底电击组相比有显著性降低(P<0.05)。rn 结论:肾交感神经在应激条件下高血压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氧化应激可能通过提高肾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激活外周RAAS。
  • 摘要:目的:迁移运动是巨噬细胞的一项重要生理功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细胞的运动依赖于Ca2+的参与,而对于巨噬细胞来讲,胞内钙来源于通过钙释放激活的钙通道(CRAC)的钙内流或胞内钙库释放.碳纳米管(CNT)作为一种炙手可热的新兴纳米材料,因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常作为药物载体系统被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探索碳纳米管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迁移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CRAC可能的角色.rn 方法:用Transwell小室建立细胞迁移的模型.实验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n=3),多壁碳纳米管(MWCNT)组,n=3)和CRAC抑制剂组(SK&F组,n=3),每组在上室接种5X1护个细胞。MWCNT组加入终浓度为50μg/ml的MWCNT,抑制剂组加入相同浓度的MWCNT和CRAC选择性阻断剂SK&F96365.Transwell小室置于孵箱中作用24h后,取出Transwell小室,PBS冲洗,用棉签轻轻擦去微孔膜上层的细胞,用4%多聚甲醛固定微孔膜下层细胞,结晶紫染色后显微镜下计数,取5个视野的细胞均数作为该样本从微孔膜上层迁移至下层的细胞数。rn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WCNT组Raw264.7细胞的迁移率显著增加(p<0.05),CRAC阻断剂可以明显减少细胞迁移(p<0.05),细胞迁移数量甚至降到对照组的水平。rn 结论:CRAC通道在很大程度上介导了MWCNT对Raw264.7细胞迁移的刺激作用。这种效应为进一步研究碳纳米管刺激巨噬细胞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了新鲜资料。
  • 摘要: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内脂素(visfatin)对心肌细胞肥大的诱导作用及机制。rn 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的visfatin干预不同时间后检测心肌细胞肥大基因变化。在内质网应激( 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ERS)的阻断剂普伐他汀或激动剂毒胡萝卜素预处理2h的基础上再以100ng/m1的visfatin干预24h,观察心肌细胞肥大表型是否改变。采用F-actin免疫荧光法检侧细胞骨架变化,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肥大标志基因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 ),脑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 ). ERS标志基因GRP78, CHOP, ATF6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用Western blot检测GRP78和CHOP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00,I50及200 nglmL浓度的visfatin作用24, 48或72h皆能诱导心肌细胞出现明显的肥大表型,同时细胞内ERS标志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 ERS阻断剂普伐他汀预处理能明显降低心肌细胞ANP,BNP, GRP78、CHOP,ATF6的mRNA表达水平,而ERS激动剂毒胡萝卜素预处理则显著地增加上述因子的表达水平。rn 结论:visfatin可通过诱发ERS从而引起心肌细胞发生肥大表型改变。
  • 摘要:目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large conductance calcium-activated potassium channels,BKCa)的活动直接参与了血管平滑肌的舒缩调节,在血压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在天然细胞上有关B&Ca通道的动力学特性、通道调控点、药物作用靶点等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将BKCa通道蛋白重建到平面双分子层脂质膜(Panar lipid bilayers,PLBMs)上的研究可作为补充.本实验旨在摸索建立稳定的PLBMs制备方法,并摸索将克隆的血管平滑肌细胞BKCa通道蛋白融合其上进行单通道电流研究。rn 方法:通过不同PLBMs制备实验和重建到PLBMs上的BKCa的单通道实验进行研究。rn 结果:结果与转染有BKCaα亚基的人胚肾(HEK293)细胞上的BKce单通道膜片钳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与文献报道一致,其Ca2+敏感范围有一定变化。rn 结论:(1)涂抹法可用于平面双分子层脂质膜的制备。(2)平面双分子层脂质膜技术可用于BKca通道的药理学和动力学特性的研究。(3)重建后的BKCa具有电导值大,电压依赖性,Ca2+敏感性和K+选择性。(4)目前制备的BKCa脂蛋白体含有其他蛋白。
  • 摘要:目的:Jurkat细胞是一种T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系,其电生理学特性与功能的关系以及细胞对磁性纳米粒子的反应目前尚不清楚.超顺磁性Fe2O3纳米粒子(SPION)广泛用于药物递送,进入生物体后能与免疫细胞发生碰撞,然而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却是未知的.电压门控钾通道Kv1.3是T细胞上重要的钾通道,对于T细胞激活、增殖、抗原呈递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探索了SPION对Jurkat E6-1细胞Kv1.3动力学的影响。rn 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Jurkat E6-1细胞,分为两组。(1)实验组:用含SPION的培养基(20μg/ml)孵育细胞分别达1h、3h、6h、12h和24h;(2)对照组:细胞用等体积培养基孵育。实验时弃去培养基,收集细胞,用PBS缓冲液洗两次后置入含有细胞外液的浴槽中,采用膜片钳技术以全细胞模式记录Kv1.3通道的稳态激活曲线、稳态失活曲线及恢复曲线,统计并分析数据。rn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用SPION预孵育一定时间后,Jurkat细胞Kvl.3通道的稳态激活曲线、稳态失活曲线及恢复曲线均右移,半数激活电压、半数失活电压、恢复时间常数均增大;其中半数激活电压在预孵育6h和12h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n=7);半数失活电压在预孵育1h, 3h,6h和12h时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n=7);恢复时间常数在预孵育Ih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n=7)。但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Jurkat细胞的半数激活电压(24h )、半数失活电压(24h)及恢复时间常数(3h,bh,12h,24h)与对照组的统计学差异不再显著(P>0.05,n=7)。rn 结论:Jurkat Eb-1细胞暴露于超顺磁性Fe304纳米粒子后,Kv1.3通道的动力学特性发生了改变,表现为稳态激活曲线、稳态失活曲线及恢复曲线右移,半数激活电压、半数失活电压、恢复时间常数增大,但这种作用只是暂时的,一定时间后会消失。结果提示SPION对Jurkat Eb-1细胞Kv1.3通道的动力学有一定影响。
  • 摘要:目的:壬基酚(nonylphenol,NP)是目前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内分泌干扰物之一,且易在生物体内蓄积.众多研究表明NP对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均具有一定毒性作用,然而NP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目前尚不明确.本文旨在探讨NP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rn 方法:将15只豚鼠离体心脏,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trol, n=5 ). 10-7MNP组(10-7MNP,n=5),10-5MNP组(10-5MNP, n=5 )。各组首先用Krebs-Henseleit(K-H)液经Langendorff灌流平衡15min,稳定10min,再分别用K-H液、含10-7MNP的K-H液、含10-5MNP的K-H液继续灌流90min。分别在稳定10min的最后一分钟和继续灌流90min的第15min,30min, 35min, 40min, 45min, 50min, 55min, 60min, 70min, 80min和90min,观察各实验组的心率(heart rate, HR)和冠脉流量(coronary flow, CF)的变化。并且在稳定10min的最后一分钟和继续灌流90min的第15min, 35min, 45min, 55min, 70min和90min观察各实验组的灌流液中乳酸脱氢酶(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漏出量的变化。rn 结果:在10-7MNP组中,各时间点的HR与control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10-5 M NP组中HR明显降低(P<0.05-0.01)。在CF方面,10-7MNP组与control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10-5MNP组CF则显著下降(P<0.05-0.01) 。10-7MNP组LDH漏出量与control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10-5MNP组则明显升高(P<0.05-0.01)。rn 结论:10-5MNP对豚鼠离体心脏可能存在直接毒性作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