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机器人导航

机器人导航

机器人导航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3年内共计718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仪表工业、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360198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传感技术学报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2009年全国模式识别学术会议暨首届中日韩模式识别学术研讨会、先进制造技术与工业信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等;机器人导航的相关文献由1951位作者贡献,包括熊友军、庞建新、张伟等。

机器人导航—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1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60198 占比:99.97%

总计:360301篇

机器人导航—发文趋势图

机器人导航

-研究学者

  • 熊友军
  • 庞建新
  • 张伟
  • 张涛
  • 不公告发明人
  • 刘志超
  • 刘星宇
  • 孙长银
  • 张毅
  • 张逸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佳琦; 罗晓中; 童祎; 石维祥; 丁勇; 周欣; 吴刚
    • 摘要: 背景:目前3枚空心螺钉倒三角构型固定不能为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提供足够的稳定,有研究认为4枚空心螺钉较3枚空心螺钉能提供更好的稳定性,但是股骨颈空间有限,螺钉置入极容易失败,而机器人导航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目的:对比机器人导航下3枚与4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20年5月机器人导航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7例,女45例,年龄16-66岁,采用3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42例,4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30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置针次数、术中透视次数、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情况、骨折愈合率、骨折复位情况、股骨头坏死情况、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完全负重时间.结果 与结论:①72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病例,骨折愈合率均为100%,其中3枚空心螺钉组3例出现股骨头坏死,4枚空心螺钉组未出现股骨头坏死,随访过程中未发生空心螺钉引起的不良反应;②两组患者置针次数、出血量、骨折复位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4枚空心螺钉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透视次数多均多于3枚空心螺钉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短于3枚空心螺钉组(P<0.05),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3枚空心螺钉组(P<0.05);③结果 表明,在机器人导航辅助下与3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4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骨折愈合时间短、完全负重时间缩短、髋关节功能更好.
    • 李硕; 苏鸣; 赵燕
    • 摘要: 为了减少机器人导航路径长度和优化时间,提出了基于蛙跳多种群粒子群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建立了机器人工作环境的Maklink模型,首先使用MS算法搜索出若干最短路径,然后提出了蛙跳多种群粒子群算法进行路径二次优化。将蛙跳算法的深度搜索思想引入到粒子群算法中,提出了多种群粒子群算法的分群方法、更新策略和合作机制,进而给出了基于蛙跳多种群粒子群算法的机器人导航路径优化方法。经过仿真验证,蛙跳多种群粒子群算法具有最佳的优化效果,最短路径长度比MSCPSO算法减少了3.82%,比PSO算法减少了5.46%;另外,蛙跳多种群粒子群算法的运行时间比MSCPSO算法减少了25.53%,比PSO算法减少了18.79%。
    • 王险峰; 邱祖泽; 丁子琳; 赵通; 杨浩伟
    • 摘要: 传统的机器人导航系统在复杂的地形环境中常常无法引导机器人躲避突然出现的障碍物,无法精准采集数据;为此提出一种改进RBPF算法的轮式机器人SLAM导航系统,对系统硬件和软件进行设计;改进RBPF算法是一种滤波算法,将激光雷达与里程计的信息作为提议分布,提高了导航精度;系统硬件主要由导航功能模块、底盘驱动模块、控制模块组成,利用RPLIDAR A1型激光雷达设计导航功能模块,并设计底盘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软件设计中,以改进RBPF算法为基础,设计了轮式机器人SLAM导航系统的实现程序,应用算法代入的方式加强了普通轮式机器人导航算法对粒子计算与卡尔曼滤波的敏感程度;实验结果表明,在有障碍物的室内场景中,与传统滤波算法以及基于软件库系统相比,改进RBPF算法规划的路径更短,导航错误点出现率降低了30%左右。
    • 白创; 闫昱; 陈立
    • 摘要: 实现了一种低成本高性能室内移动机器人导航系统。针对Cartographer算法使用激光雷达数据在室内Long-Corridor场景下建图的局部匹配错误导致定位不准的问题,使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融合激光雷达、里程计和惯性测量单元3种数据进行位姿估计,得到较为精准的定位,可有效提高建图精度;针对传统AMCL算法重定位耗时长的问题,采用基于扫描匹配的重定位方法,通过将当前Scan与Submap进行匹配,降低了扫描匹配方法的重定位耗时;针对A^(*)全局规划算法路径搜索时间长、拐点较多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A^(*)算法,通过优化启发函数和增加拐角优化函数,缩短了算法搜索时间,同时去除了冗余拐点。结果表明,重定位耗时减少80.43%,改进A^(*)算法搜索时间减少22.79%。
    • 代军; 李志明; 李艳琴; 赵俊伟
    • 摘要: 为了解决Informed-RRT^(*)算法在路径规划中目的性差、收敛速度慢、路径优化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贪心算法并改变其搜索对象的方法,对Informed-RRT^(*)算法进行优化。首先,在首次路径规划时引入贪心算法思想,当得到一个新节点时判断该节点能否直接到达目标点,增强路径规划的目的性;其次,将潜在最优父节点的搜索对象由路径规划构建的节点树替换为构建的路径,减少需要搜索的节点数量,提高规划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Informed-RRT^(*)算法规划路径长度比原算法的缩短了10%~20%,规划路径时间缩短了80%~90%。
    • 陈银燕; 高安邦
    • 摘要: 为了降低移动机器人工作路径长度、减少算法迭代次数、提高路径平滑性,提出了多种群博弈蚁群算法的规划方法.建立了机器人工作环境的栅格模型;提出了由1个主种群和2个从种群组成的多种群蚁群算法;将博弈论应用于种群的协同与竞争中,设计了合作博弈机制、奖惩机制、针锋相对机制和协调博弈机制;针锋相对机制和协调博弈机制应用于从种群间的交流与竞争,以帕累托最优为目的提高整个从种群的搜索多样性;合作博弈机制和奖惩机制应用与主从种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从种群将搜索经验和较优路径片段传递给主种群,从而提高主种群搜索效率和质量.经仿真验证,多种群博弈蚁群算法的路径多样性在迭代过程中保持较高水平;多种群博弈算法规划的路径长度比最大最小蚂蚁系统减小了5.98%,搜索迭代次数和路径平滑性也优于最大最小蚂蚁系统,证明了多种群博弈蚁群算法在路径规划中的有效性.
    • 王明超
    • 摘要: 为了减少机器人导航路径长度和路径规划时间,提出了基于自主选择搜索策略蜂群算法的规划方法.分析了人工蜂群算法原理,依据蜜蜂从自身认知、种群认知和其他个体认知等多种环境认知方式,对应给出了多种蜜源搜索方式;通过建立不同蜜源搜索方式的即时价值和后效价值模型,计算了蜜蜂选择不同蜜源搜索方式的概率,从而给出了蜜蜂对蜜源搜索方式的自主选择策略,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自主选择搜索策略蜂群算法.使用坐标旋转法将二维路径规划问题转化为一维,设计了两种环境下的导航路径规划仿真实验,在两种环境下自主选择搜索策略蜂群算法规划的路径长度均远远小于人工蜂群算法,且搜索到最优值的迭代次数也远远小于人工蜂群算法,充分证明了自主选择搜索策略蜂群算法在导航路径规划中的有效性.
    • 周艳芳
    • 摘要: 针对当前现代机器人技术主要依托多种传感器、计算机视觉导航系统等,首先对移动机器人运动中用到的目标路径识别、视觉跟踪导航技术做了简要介绍,其次对移动机器人NXT主体结构及其路径识别、跟踪导航的实现做了详细分析,通过摄像机图像、超声波传感器数据信息的处理,来完成对机器人目标运动路径、瞬时位置的跟踪.特别在人工智能及传感器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会在机器人内部安装AGV磁导航传感器、GPS导航模块、光电编码器及陀螺仪,进行移动机器人周围环境数据、运动路径及位置的识别,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非结构化道路环境作出特征描述,从而实现对作业机器人行走路径的识别与目标跟踪.
    • 王永胜; 孙明辉; 李强; 王家宝
    • 摘要: 目的 探讨机器人导航下单边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机器人导航下单边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6例,观察椎体后凸角度、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X线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及手术前后VAS评分.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出现血管和神经损伤.手术时间平均(39.1±7.2)min,术中透视次数为(10.3±3.9)次,骨水泥注入量平均(5.1±1.3)mL.术中出现3例骨水泥渗漏,发生率8.33%.骨水泥双侧分布为Ⅰ级21例,Ⅱ级12例,Ⅲ级3例.术后疼痛VAS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 机器人导航下单边弯角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有效减少透视次数,同时具有满意的双侧骨水泥分布和降低骨水泥渗漏等优点,术后患者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陈文佑; 章伟; 胡陟; 史晓帆
    • 摘要: 为解决室内移动机器人导航过程中容易碰撞障碍物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深度相机和激光雷达的室内移动机器人建图与导航方法,在机器人底盘上安装激光雷达、深度相机和里程计,利用Gmapping算法进行室内二维地图构建,同时用ROS中depthimagetolaserscan功能包对深度图像进行二维投影,生成的二维栅格地图与激光雷达所建的地图进行融合。实验证明该方法使建立的地图更加完善,提高了室内移动机器人检测周围障碍物的能力和自主导航的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