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姜黄

姜黄

姜黄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248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轻工业、手工业、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9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1854篇;相关期刊370种,包括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成药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全国第六届(2015)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暨侗族医药理论培训会、全国第20届光谱仪器与分析监测学术研讨会、第十二次中药鉴定学术会议暨中药资源保护与产业化发展国际学术交流会等;姜黄的相关文献由5430位作者贡献,包括彭师奇、赵明、赵军宁等。

姜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99 占比:24.12%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1.21%

专利文献>

论文:1854 占比:74.67%

总计:2483篇

姜黄—发文趋势图

姜黄

-研究学者

  • 彭师奇
  • 赵明
  • 赵军宁
  • 梁广
  • 王玉记
  • 吴建辉
  • 杜志云
  • 翟光喜
  • 徐德锋
  • 许建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宋科; 秦秦; 郑宪清; 顾富家; 孙丽娟; 孙雅菲; 吕卫光; 薛永
    • 摘要: 为了选育适合在上海崇明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姜黄,分别从日本冲绳、岗山和中国四川引进姜黄属植物6个种,于2018年和2019年通过小区对比试验,研究不同姜黄种在崇明地区种植的产量和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从日本冲绳引进的姜黄(Curcuma longa L.)2年的平均株高最高(130.7 cm)、叶片数最多(22.9),假茎数(5.5)仅低于四川的极苦姜黄(Curcuma amarissima)和岗山的英德姜黄(Curcuma yingdeensis),生长性状最好;单株鲜重为859.82 g,固化率为29.01%,单株干物质重为249.41 g,产量最高,达24.07 t∕hm^(2)。对表征不同姜黄品质的活性成分测定表明:冲绳姜黄姜黄素和挥发油含量分别为1.63%和7.32 mL∕g,均高于其他姜黄种,说明该种在崇明地区种植产量较高,品质较好,具有较大的种植和推广潜力。
    • 郭晓晔; 毛敏; 赵京春
    • 摘要: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中郁金的品种选择。方法:对郁金的基原、产地、药用部位、功效等方面进行本草考证及分析。结果:本草典籍中郁金的基原可能为姜科姜黄姜黄CurcumalongaL.,主产于四川;最初使用根茎,清代转变为使用块根;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入药品种中的姜黄Curcuma longaL.(习称“黄丝郁金”)和古用最接近,也更符合安宫牛黄丸中取郁金芳香化秽浊之效。结论:安宫牛黄丸宜选用黄丝郁金入药。
    • 刘安平; 卜晨琛; 马洁琼; 苏媛; 李维业; 马秀玲; 任东海; 杨增亮
    • 摘要: 目的完善藏药七味兔耳草散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定性特征鉴别朱砂、姜黄、红花、手参;建立短穗兔耳草、诃子、红花、熊胆粉、姜黄的薄层色谱(TLC)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和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新建立的显微鉴别与TLC鉴别特征明显,可行性良好;没食子酸在0.002023~0.02023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木犀草素在0.197~1.97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结论该文建立分析方法科学、准确、可靠;进一步提高该制剂的质量标准,能够更好、更全面地控制七味兔耳草散的质量。
    • 郑丹妮; 陈思哲; 吴芷玥; 张一涵; 崔瑜; 薛闯; 康巍
    • 摘要: 目的α-法尼烯在一系列中草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将利用生物合成法合成α-法尼烯,并建立一种灵敏、快速检测细胞提取物中α-法尼烯成分的方法。方法通过构建表达α-法尼烯合酶质粒,将其转入大肠杆菌,诱导该酶在细菌内进行表达并利用大肠杆菌MEP途径的代谢产物法尼基焦磷酸(FPP)作为底物,生产α-法尼烯;经正十二烷萃取,以氦气为载气上样,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进行分析。检测9.21 min 出峰物质,对其结构进行质谱分析,确定产物为α-法尼烯。结果细胞提取物中α-法尼烯产物含量为3.63 mg/L。GC-MS可以检测浓度低至50 g/L的α-法尼烯。结论通过GC-MS建立了高效灵敏的α-法尼烯检测方法。
    • 周毅; 陈程; 蒋志伟; 苏震; 徐辉; 蒋银燕
    • 摘要: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肉及肉制品是不可缺少的食品,因此研究肉类及制品品质的提升,以及保鲜与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天然氧化剂姜黄,具有抗氧化,抗炎镇痛,抗肿瘤等强大功能;姜黄药理作用的运用也十分广泛,而对于其在畜牧饲料上提升肉品的研究却相对较少。综述了姜黄的主要成分、功能及姜黄对猪肉品质的作用影响,为将来姜黄在肉类食品及畜牧饲料产业的研究中提供一定参考。
    • 刘莉彬; 廉唱唱; 刘庆慧; 陈文正; 张宁磊; 邓辉
    • 摘要: 随着当代人应酬变多,解酒产品需求逐渐变大。但市面上解酒产品多有口感差、携带服用不方便、对人体有较大毒副作用等缺点,且形式单一。为制备一款口感好、服用方便且对人体毒副作用小的新型解酒产品,以含有丰富果糖和维生素的番茄和芹菜,具有护肝作用的姜黄作为原材料制备具有解酒功效的果蔬咀嚼片。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来设计正交试验,筛选出能制备品质优良的果蔬咀嚼片的最佳试验配方。结果表明,制备果蔬咀嚼片的最佳制备工艺是采用湿法制粒压片,预胶化淀粉添加量15%,姜黄浸膏添加量20%,乳糖添加量5.8%,柠檬酸添加量0.2%,硬脂酸镁添加量1.5%,羟丙基纤维素添加量3.5%,番茄提取物添加量13%,微晶纤维素添加量25%,芹菜提取物添加量16%;所用原料安全、制备过程简单、制成产品易携带且方便服用,为解酒产品的形式开发提供新思路。
    • 陈家明; 焦春伟; 梁慧嘉; 钟静; 谢意珍
    • 摘要: 该研究探讨了姜黄植物饮料(以下简称“姜黄饮”)对KM小鼠的解酒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构建高浓度酒精致小鼠醉酒模型,通过小鼠防醉试验行为学变化、醉酒小鼠血液乙醇浓度、体内乙醇代谢关键酶的含量或活性及胃肠组织的变化,评价姜黄饮对小鼠的解酒作用。结果显示,姜黄饮高剂量组醉酒潜伏期为235.00 min,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延长(p<0.05);醒酒时间为232.00 min,与模型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血液乙醇含量为4.21 mg/mL,与模型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活力分别为3.74 U/mg prot和8.36 U/mg prot,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辅酶Ⅰ和还原型辅酶Ⅰ含量分别为0.08 nmol/mg prot和0.39 U/mg prot,NADH/NAD+比值与模型组相比极显著提高(p<0.01);细胞色素P450、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分别为78.51 pg/mg和1341.00 pg/mg,与模型组相比极显著提高(p<0.01)。胃部、肠组织观察和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姜黄饮低、高剂量组可减轻乙醇对小鼠肠道引起的损伤,减少小鼠肠道出血和水肿。上述结果表明,姜黄饮对醉酒小鼠有明显的解酒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强机体乙醇代谢路径关键酶及抗氧化酶的活性,加快体内乙醇代谢速度,保护肝脏及胃肠道有关。
    • 郭芳; 顾哲; 贾训利; 牟燕; 李忠睿; 李瑶; 沈立荣; 张丽霞
    • 摘要: 姜黄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也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目前其市售原材料主要来源于人工栽培。姜黄中主要含有姜黄素类和挥发油等有效成分,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现代临床常用于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菌、神经保护等,可用作药物、天然抗氧化剂、食品添加剂、着色剂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就近十年姜黄的栽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评价、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姜黄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刘玲红; 许国娟; 程荣; 陈凯; 赵安心
    • 摘要: 该研究以天然色素栀子黄和姜黄为材料,采用不同配比共混的方式,以共混体系特征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变化来衡量共混色素的稳定性。利用红外光谱检测共混体系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通过不同光照、温度、pH值、还原剂、氧化剂、金属离子处理不同配比的共混色素,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吸光度。结果表明,该共混体系中栀子黄与姜黄可能主要通过氢键形成复合物,其稳定性优于单一色素,特征吸收峰的波长为430 nm;共混体系受太阳光和单色光(蓝光)的影响较大;共混体系温度在60°C以上时不稳定,在强酸碱环境中不稳定;共混体系对氧化剂、还原剂环境较稳定,但对Fe^(3+)环境敏感;适当增加姜黄的比例,有利于增强体系的稳定性。该研究表明共混色素相较于单一色素可实现稳定性的提升,结果可为栀子黄、姜黄及共混色素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葛昕; 王元智; 龙美贞; 董玉慧; 吕慧源; 袁建敏; 周向梅
    • 摘要: 本试验通过在饲料中连续添加山银花和姜黄提取物(以下简称“植物提取物”),探求其对蛋鸡输卵管组织形态、抗氧化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选取400日龄左右的蛋鸡14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含植物提取物),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0、750 mg/kg和1000 mg/kg的植物提取物。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于正试期第42天,每个重复随机取2只进行剖杀,对蛋鸡输卵管组织学形态进行观察,并检测输卵管不同部位抗氧化指标和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表明:①添加植物提取物能降低无壳蛋率(P<0.05);②添加植物提取物能减少蛋鸡输卵管膨大部的炎性灶,并能显著提高输卵管峡部糖原合成和贮存功能;③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500 mg/kg植物提取物能提高蛋鸡输卵管膨大部、峡部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或P<0.01),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1);④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500 mg/kg植物提取物能降低抑炎因子IL-4、IL-10和促炎因子IL-2、IL-1β、IL-6、TNF-α、IFN-γmRNA水平的表达(P<0.05或P<0.01)。本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植物提取物能改善蛋鸡产蛋后期蛋品质,降低无壳蛋率,减轻蛋鸡输卵管组织学病变,提高蛋鸡输卵管抗氧化能力以及降低蛋鸡输卵管炎症因子的表达,其中对蛋鸡输卵管膨大部和峡部炎症改善作用更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