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2011高校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
2011高校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

2011高校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长春
  • 出版时间: 2011-09-20

主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会议文集:2011高校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地方高校已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和主力军.从某种意义上说,地方高校的教育质量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重视和开展教师发展工作是地方高校顺应全球化要求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地方高校作为高校教师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应遵循个人发展、制度先行和"上下结合"原则,着力于转变观念、制度发展、组织发展、专业发展等方面开展教师发展工作.
  • 摘要:教师是大学发展的命脉,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体发展,也影响着大学发展.从个体角度看,新时期的大学教师应强调个人角色管理,在教书育人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并加强过程的反思与研究,同时,还应在对外合作交流中多面向拓展专业能力,进而构建对应于大学功能实现的复合型教师专业能力结构.为更好实现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大学还应提供优良的管理环境,强化柔性管理,弱化刚性管理,给予教师良好的自主发展空间.
  • 摘要:简要分析了国际助教制度的发展及其对助教培训工作的启示,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北京大学助教学校的具体做法和经验,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举办助教学校开学典礼作为助教岗前培训,渗透责任教育,科普教育心理学,帮助助教在正式工作之前作好准备,开发助教工作FAQ手册,以助教工作进程为主线,推荐成功做法,帮助助教快速掌握教学辅助技巧,开展系统培训课程和主题讲座,对助教工作提供过程性支持,设置灵活而严格的考核制度,采用任务驱动,引导助教在工作中学习进步,借助网络平台营造助教交流平台,引导助教形成学习共同体,提供两种助教能力结业证书,证明助教培训经历和工作经历,举办优秀助教评选活动,树立成功典型,激发助教工作积极性的构建我国助教培训体系的若干设想和思考.
  • 摘要:教师发展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的教育发展政策和满足北京外国语大学发展的需要,北京外国语大学2011年6月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中心总结了本校英语学院已有的教师发展工作,并结合我校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成功的英语教师发展研究经验,在全校全面推进教师发展工作.中心秉承"师德为重、育人为本、教研并举、传承创新"的发展理念,帮助各院系的教师不断完善学习、教学与科学研究,促进教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辨性教学模式,为教师提供促进教学与科研不断提升的教学技术手段.为达成上述目标和认识,为促进中心与教师之间互动,形成教师发展的自主与自觉,中心通过五个专项计划和十项活动开展具体工作,并不断进行相关的研究,与兄弟院校,尤其是外语类院校,进行有关教师发展方面有益经验的交流.
  • 摘要:教师教学发展是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保障和学校发展的基础,教师教学发展是教师发展的核心,外部牵引是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要坚持管理柔性、调动积极性、增强服务性的基本原则,统领各项教师教学发展工作.开展研究性教学,搭建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组建教学团队,开展科学的教师教学评价等是当前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的几个重点领域.
  • 摘要:高校教师的素质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因此必须重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素质培养,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大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这一问题,抓住课程是教师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和途径这一特点,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适应期-成长期-称职期-成熟期"四阶段特性,构建了以课程为核心全程化闭环式的"培训(Train)、培养(Cultivate)、督导(Supervise)、激励(Motivate)"四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化建设体系(简称TCSM体系),形成了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通过构建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校本培训"机制,重点强化适应期和成长期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建设;建立以团队建设为载体的"教师培养"机制,搭建了教师培养平台,丰富了教师称职期和成熟期专业化发展的培养途径;构建以强化过程管理为手段的"教学督导"体系,保障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序进行;构建以提高教学水平为目标的"教学激励"体系,实现了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人民对知识的需求日增,台湾的高等教育发展取向已由精英教育走向普及教育,而高等教育的大幅转型及学校数量的急剧扩张,让高教品质的优劣与高教产出的水准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事项,因此,为维持高教品质及学生素质,教学品质的提升更加不容忽略.有鉴于世界先进国家已投注相当多的经费资源以提升大学教学、研究水准,并致力于高等教育之改革与发展;台湾"教育部"于2004年12月特订颁"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且于2005年度编列台币10亿元经费,采取竞争性的奖励机制,由各大学提出计划争取,推动之最终目的,在于鼓励大学提升教学品质并发展台湾教学卓越大学典范.教学品质的提升,教师教学专业成长尤为关键,由于在台湾既有的师范体系大专校院中并无高等教育相关学系,以培育未来的大学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如何提升教学品质;本文以世新大学为例,探究台湾教学卓越大学如何协助教师教学发展.世新大学于2004年12月设置协助教师专业成长专责单位——教学卓越中心,并透过教学卓越计划之规划与执行,持续辅助教师教学成长;以提供教学辅助、推广数位教学、协助教学精进及提供优质教学诱因四项为主,其间规划多项执行做法,例如:建置"数位媒体行销资源库",强化教学助理,推动教学辅导,推广网络辅助教学,强化教师数位教学能力,办理教学专业知能研习及遴选教学优良教师等;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多年努力下,不仅教师教学专业日益精进,教学品质更加提升,并已连续六年获得台湾"教育部"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之补助,办学绩效深获肯定.综合而言,面对严峻的高等教育环境,大专校院须能及时回应社会大众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与要求,方能在竞争激烈的高教环境中生存甚而追求卓越发展;期许高等教育政策及各校能重视并辅助教师教学成长,不断提升大学教学品质及强化大学竞争力,让高等教育迈向教学卓越之路.
  • 摘要:按照高校英语教师活动的主要因素,大致可将高校英语教师发展活动划分为四个维度,即专业维度、教学维度、个人维度和组织维度.这四个维度是教师发展活动的主要维度,并且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以此为分析框架,对某财经类四年制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师发展进行了案例研究.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校英语教师发展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取得一定成绩.在教学方面,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能力,努力争取更多、更优秀的教学成果;科研方面,通过奖励机制激励教师多出标志性成果,在各类期刊多发表学科论文.但是英语教师的发展尚存在一定问题,如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英语教师科研能力,使英语教师发展系统化,这就要求加强英语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成立英语教师发展中心,有针对性地促进英语教师的发展,使英语教师发展系统化、制度化,将教师发展内化为教师的自主需求.
  • 摘要:面试是各高校引进和聘用人才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研究和分析高校教师面试和选拔的过程,以映象理论为基础,采用实验模拟的方法,考察高校教师面试选拔的过程及其关键特征,探索高校教师面试选拔的映象决策机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面试选拔决策是一种映象决策,表现出拒绝阈限.同时,决策框架影响着面试决策,推荐是一种得益框架,淘汰是一种损失框架,推荐框架下的拒绝阈限高于损失框架.
  • 摘要:本文首先从大学使命的延伸入手,提出需要关注大学教师的多维学术发展,将多维学术现与四维教师发展理念相结合作为研究的理论框架,提出了融多维学术观与四维大学教师发展为一体的系统的大学教师发展理念,以这种理念为理论基础探讨和研究欧洲的大学教师发展并构思我国的未来大学教师发展体系.在案例研究方面的研究框架包括背景与理念的演变、政策的规划、组织机构的设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激励机制与评估机制的特点.结合理论与案例研究框架对英国、荷兰、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拉脱雏亚、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大学教师发展体系与特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我国的高校教师培训政策与三级培训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我国从教师培训到大学教师发展学术研究的演变与趋势进行了动态研究,并对我国的一些率先进行大学教师发展的学校进行了案例研究,最终提出了未来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的理念框架、政策框架与体系框架.
  • 摘要:青年教师培养问题是关乎我国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青年教师发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在青年教师发展问题上,可以借鉴教育先进国家的经验,为我国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参考.文章分析了日本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我国青年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包括严格进入审核制度,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实行导师带动制度,完善青年教师工作评估系统,健全奖励机制,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和全国性网络机构几个方面。
  • 摘要:教师是大学最宝贵的智力资源,是大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条件.英国大学教师发展体系的发展经过了精英高等教育的形成阶段和大众化普及化的形成发展阶段.英国的大学教师发展体系的特征是:体现了大学教师发展体系建设对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性这一理念,设立专门的大学教师发展体系机构,以加强科研管理来促进大学教师发展体系建设,大学教师发展体系建设的经费保障和大学教师发展体系的监督和评价.研究英国大学教师发展体系的成功经验,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教师发展体系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摘要:澳大利亚的高校教师发展体制非常成熟,却鲜有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本文采用网络文本数据分析调查法,以ultiBASE电子刊物为中介,通过访问澳大利亚19个"高校教师发展机构"网站,从各机构的名称、性质、员工数量与分工、主要功能、有无明显的研究功能、如何利用教育技术六大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发现:(1)机构名称概括机构的主要职能,并体现机构文化;(2)运作模式符合高校运行结构,员工分工合理;(3)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4)紧跟信息时代步伐,突出教育技术特色.这些发现为今后中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实践依据.
  • 摘要:教师信念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改革的成败,目前国际上对大学教师信念比较研究的重视正日益凸显.加强中外大学教师信念比较研究一方面能够拓展高等教育中的教学问题,尤其是促进大学教师信念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推进不同文明之间大学教育的交流与对话,有兼听则明和博采众长的功效.其实践价值表现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要改革者和教师共同关注教师信念;全球化时代的教与学需要大学教师理解他国的教师信念.我国教育研究界应加强对大学教师信念研究的重视,并创造机会开展跨文化比较研究,以为我国大学教师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指导大学教育实践.
  • 摘要:实践研习性教师教学发展是教师教学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主张在阅读实践、梳理实践、反思实践、观摩实践、解剖实践与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高实践认识,积累实践经验,丰富实践智慧,促进教师教学发展.该方式以观摩、言说、概念化、开究、模仿、练习与试验作为教师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式,力求实现研究、学习、练习与思考的有机结合,以促进教师实现教学上的全面、协调、高效与可持续发展.
  • 摘要:1880年由哈佛大学首创的学术休假制度,是最古老的大学教师发展形式.该制度所以能够沿用至今,并在全世界大学中普遍推广,在于它能够:有效缓解大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促进大学教师的学术专业成长和教学发展;提升大学教师的士气;推动大学教师的国际化.中国的学术休假制度起步较晚,最早出现于明国时期的大学中,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大学中曾一度被废除,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又有大学重新开始试行学术休假制度.由于理论和实践上的缺位,学术休假制度在中国大学的推广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应该从观念、制度建设、资金保障、管理运行等方面加以重视和完善.
  • 摘要:教学学术是高校入职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职业生涯的立身之本.但长期以来入职培训内容的不合理、不到位,导致了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下降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降低.从教学理念、教学规范和教学技能三个维度展开对入职教师教学学术培训的探索,为高校入职教师培训范式的变革与转型提供一种新的视域.
  • 摘要:教师个体反思可以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教师的主体性,是近年来国内学者颇为关注的话题.然而仅仅停留于教师个体反思是不够的,由于教学过程和对象的复杂,教师团队自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教师团队自省可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建设的共赢,形成教师团队成员知识共享和相互促进,引发对专业问题的更深层次思考.教师团队自省是教师个体反思的新层次.
  • 摘要: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逐渐暴露出教师能动性不足、缺乏有效的学习组织、政策与制度滞后、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非正式学习作为一种自发、灵活、自主的学习方式,是教师学习的主要形式,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非正式学习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教师自身各项素质的提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非正式学习的策略,即改变教师的传统学习观念,增强非正式学习意识与动机;优化非正式学习的资源,完善教师非正式学习环境;创造学习氛围,推动知识共享;重视教学反思,促使经验积累;促进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融合.
  •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大规模的外延扩张之后,注重内涵发展已成为必然,建立"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教师教学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让每一名高校教师追求"教学卓越"是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立需要解决教师对教学发展的认识、协调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教师教学发展的路径等问题.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职能是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服务",标志是建成教学服务平台,目的是使广大教师享用提升的愉悦,推进学校的整体教学改革.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可以通过专家引领、课程引领、项目引领、资源引领等途径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 摘要:本文通过回顾过去20年的显著差异,对目前英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实践和态度——进行了简要思考。在20世纪90年代“专业化”的影响日益增大——这种影响来自不同方面。在21世纪的前10年,一方面来自“专业化”的压力依然存在,而另一方面在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下,作为制衡出现了另一种软性政策,从而营造了另一种积极向上的令人鼓舞的氛围。在过去二十多年,由于正面和负面的压力使得英国在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从资金和荣誉方面来看研究的优先性在各个部门都体现得非常明显,但科研和教学的确是朝着更加平等和受到尊重的方向发展——挑战依然存在。尽管被列在英国政府高等教育三个优先考虑的第二项(在资金变化后)“机构必须提供更好的学生体验实践;改善教学、评价、反馈以及为让学生为将来的工作做更好的准备”,但资金的变化意味着学生将为大学教育投入更多的资金,相应地他们也会对大学教育质量和学习体验提出更高的要求。
  • 摘要:本文首先就目前日本的高校教师发展现状及其问题进行讨论,然后通过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学生成绩,大学教师及学生支持,大学教师及学生评价,因特网体系建构五个方面来介绍如何通过信息技术促进高校教师发展。最后,本文结合日本的经验,着重介绍师范院校中的高校教师发展,以及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标准。
  • 摘要:台湾的大学过去一直重研究而轻教学,近年来由于大学数量急剧扩增,大学教育趋于大众化,社会大众对大学教学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重视.本文阐述影响近年台湾高等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四个主要因素,包括"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高等教育评鉴、教师教学评鉴及教学发展单位设置等;以台湾师范大学为例,说明教师教学评鉴制度的执行与实施,以及教学发展中心的组织及工作内涵.
  • 摘要:"本科教学工程"定位于本科人才培养,突出本科教学改革,解决高校专业结构、办学特色、资源整合、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存在的问题.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时代任务和课题,社会和高校自身发展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质量的青年教师队伍,既是各高校深入推进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又快又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本科教学工程"的实施为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引导和平台支持.在青年教师培养上,高校应紧紧抓住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发挥"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示范、引领和培育作用,引领青年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 摘要:本研究基于对9所"211工程"高校1417名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考察了教学研究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和特点.研究表明:从教学实施、教学监控两个维度,可以重点考察目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状况.学历、学校和课程类别在青年教师教学实施能力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专业职务在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能力方面都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不同地区学校的青年教师在总体教学能力变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 摘要:该成果源自北京理工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研究课题《高水平大学教师培养与职业发展规划研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比较研究以及实践探索,目的在于探寻中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的良性运行机制.研究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目标的时代,措施之一便是各高校纷纷成立了"教学促进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之类的机构.同样,中国重视大学教师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但是高校在成立促进教师发展的专门机构时,既要借鉴外国经验,更应立足国情、校情,对其功能和性质恰当定位,处理好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保障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富有实效,不断创新.
  • 摘要:林业院校是我国重要的行业类学校,肩负着为我国林业现代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林业科技创新的历史重任,随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变革,林业院校在高层次人才建设方面面临着很大压力.本文分析了林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和面临的形势,并提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多途径引进大师级领军人才,大胆采用柔性人才政策,创新机制,解除压抑人才作用发挥的各种僵化的机制障碍,环境创新,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的加强高层次人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 摘要: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既是地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特殊性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成立以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为核心,不断加强组织管理,形成学校统一培养、教师自主发展的二维互动,目标、内容、践行培养、评价、反馈等五步循环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模式,是地方高校发展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模式.同时,发展教师教学能力还必须澄清课程设置与学生学习需要,教学评价标准与教师个性化发展,教学与科研,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等几对关系.
  • 摘要:本研究将教学能力分解为教师角色认知能力、课程规划与设计能力、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育技术能力五个维度,从态度倾向、教学能力自评和教学知识三个层面设计调查问卷,对某部属师范院校部分教师开展问卷调查,进而从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学历等角度对数据进行分组统计和差异检验,探索这些因素与教师教学能力之间的关系,总结影响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各种因素.通过研究结果可以推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整体偏低,且在各维度上发展不均衡.与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方式紧密相关的教学评价能力和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最低.从影响教师发展因素的分析结果看,我国目前的高校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制度中都缺乏对发展教师教学能力的关注.因此,建议我国高校教师发展实践,应加强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开展、制度完善和组织建设工作.
  • 摘要: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理工科大学新进教师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但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较弱.通过听课和检查,研究分析了新进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以河海大学为例,介绍了组织新进教师岗前培训,提高其教育理论水平,组织新进教师岗前试讲,提高其教学实践水平,采用“一对一”的培养模式,帮助新进教师不断成长,加强对教案的要求,帮助新进教师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名师工作坊,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建立教师教学档案,长期跟踪,进行个性化指导和培养,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激励,促使教师主动提高教学能力的促进新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具体措施.
  • 摘要:教师是高校中最可贵的也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高校发展的水平.基于以往对北京某高校教师压力源的研究结果,并借鉴员工帮助计划(EAP)在企业实施的经验,研究者尝试将员工帮助计划(EAP)引入高校,探索其在高校青年教师发展中的运用.文章详细阐述了员工帮助计划(EAP)在高校中的运行模式、内容和载体,并通过对49名青年教师的测评及访谈,证明该模式在促进青年教师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另外,研究者还提出了实施员工帮助计划(EAP)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启示,以期为高校教师发展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本研究对一所师范大学的化学师范生和任课教师关于科学本质教育进行了调查和访谈.研究表明:化学师范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总体来讲较朴素,且学业成绩与科学本质观水平不一致;化学专业课教授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优于化学师范生的理解,而对于是否有必要进行科学本质教育的意见不一。
  • 摘要:拥有4个诺贝尔奖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从1946年建校至今,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把自己成功推入了世界一流大学的行业,除了国家强大的政策与经费支持外,ANU对世界研究热点的敏感性和对世界优秀学者与优质大学生的吸引力均是其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ANU在人才选择方面有严格的标准,虽然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支付的经济待遇无法与英美一些一流大学相比,但ANU仍依靠其政策和学术氛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人才,并用有效的培育与激励机制留住了这些人才.ANU非常重视课程的教学质量,鼓励教师们探索先进的教法,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积极的政策、经费和硬件支撑.ANU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为教师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交流、课后作业布置与提交等提供协助,同时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ANU对教师的教学、科研采用高自由度与高标准管理模式,对制定的政策执行非常坚决,从而推动了科研的高水平发展,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ANU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学校对教师教学的支持和管理模式,以及澳大利亚全国性的科研教学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教学监督与评价机制等对我国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 摘要:新教师是大学教师群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大学在新教师发展上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形成了促进新教师适应校园环境和促进新教师适应各项工作的发展项目.分析美国大学新教师发展中的经验有助于为改进我国高校新教师发展的服务工作.并提出了更加重视新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将新教师发展作为高校教师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新教师发展提供全面的服务,要加强对新教师发展的研究,了解并满足新教师的发展需求的建议。
  • 摘要:HEDG对英国EDU的建设与运行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调查,于2008年发布了第三次调查报告.HEDG在报告中介绍了EDU的现状和影响高校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与运行的五个重要问题:EDU在学校组织中的位置、分布式发展模式、EDU与高层领导的关系、参与学校制定学校政策和策略、EDU与高校师生的关系.英国EDU建设与运行经验,为我国建设高校教师发展机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日渐增多.与此同时,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正全面刷新着传统的教育体系,在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巨大动力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利用ICT技术与环境,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将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效地结合起来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所在.联结教学模式正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结合课程改革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该论文对联结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主要特点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促进联结教学模式运用的一些措施,对于转变高校教师的教育理念、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 摘要: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严重制约着高校人力资源的创新性和主动性.本文在阐释了柔性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和特征、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实施柔性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柔性管理模式在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施路径:树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理念、创建扁平式、服务型的柔性组织结构、构建科学和完善的柔性考评体系、创建富于个性化的柔性激励机制.
  • 摘要:一所大学的发展依赖于教师的发展,而职业发展规划是促进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不仅是教育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教师体现自己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和主动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大学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如果不能很好地规划,不仅会影响他们自身发展,还会影响大学发展,乃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帮助大学与青年教师更好地认识职业发展规划的意义与存在问题,并结合实际作好职业发展规划,是实现大学与青年教师共同发展的需要.
  • 摘要:伴随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对高校工科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提高工科教师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就必须重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构建.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制度困境,主要表现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性与制度单一化的矛盾,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急迫性与制度高端性的矛盾,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性与制度外在性的矛盾.本文认为,保障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构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制度,构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高校组织发展相协同的制度,构建政府、社会和高校"三位一体"推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
  • 摘要:分布式领导是一种促进学校效能提高,强调教师参与的学校管理有效模式,在西方国家已经实施很多年.从分布式领导的理论出发,阐述了分布式领导的来源、定义、影响因素及有效促进分布式领导发展的相关条件.并提出了鼓励教师自我管理,建立教师领导团队,模糊学校组织结构,构筑‘超越疆界-的组织文化,容纳多元差异文化,促进共同愿景的多元型专业化学习社区形成的建议。
  • 摘要:高校教师发展是教师的自主发展和自我提高,其内涵包括学术水平的提高、教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以及师德修养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决定了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发展的必要性.目前,高等师范学院学科教学论教师发展主要存在身份归属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和学术研究"夹缝"问题.促进学科论教师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有:对学科论教师进行正确的学科定位;不断提高学科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等.
  • 摘要:提高师资水平、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是中国大学争取跨入世界先进大学行列的共同选择.中国海洋大学在实施多项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的同时,专门成立了"教学支持中心",为帮助在职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增强职业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学校教学支持中心的经验,就是努力促进教师与学生同成长,促进教师与学校共发展.
  • 摘要:本文勾画出了一个概念上的框架结构,以便帮助教学顾问自我评估其教学专业知识并确认自我的学习需求。教学顾问是指那些拥有可以帮助别人的专业知识的人。文章利用教学与学习的情境模型,分析了教师在教学与学习情境中的作用和教学中的技能,总结了设计课程的决策,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什么,课程主题的特点几个方面的问题。为了帮助教师有效地和学生互动,学习怎样设计有效课程,教学顾问要注重这些重要的职业发展方面的问题:教学理论和实践及教学设计。熟悉这些问题的研究文献是很重要的。教学顾问也应该熟悉当地的教师,谁和学生互动得好,谁的教学方案设计得好,等等。那些当地的学科专家作为非常重要的部分,可以和教学顾问联合起来。从学科专家那获得一些知识,同时开发一些校园网络功能,教学顾问就能有效地协助教师展开他们的教学,这样学生可以拥有丰富而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 摘要:越来越多的人呼吁改善本科生理工科(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美国国家工程院2004,2Q05;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1999,2003a,2003b),而且美国国家研究院(由全国研究委员会、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医学研究院组成)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对本科生STEM教育推荐一系列理想实践(Promising Practice)。为支持委员会工作,这本白皮书利用两个标准:实施标准与学生绩效标准,为高校教师提供了八项理想教学实践,用以支持(不同程度上)教师的课程决策。本文提到的八项理想教学实践并未试图涵盖能够促进大学生STEM课程学习的所有可能的策略,但这八项措施是一个坚实的起点。根据这两个标准,对每个前沿措施进行了评估。每一个前沿措施都可以为大学教师或课程委员会在创建课程时提供一种或多种参考方案。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