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免疫药物

免疫药物

免疫药物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52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内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12998篇;相关期刊41种,包括农村经济与科技、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与湖沼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54届美国血液年会、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中医药防治SARS学术研讨会等;免疫药物的相关文献由30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俊、李荣、程文明等。

免疫药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8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12998 占比:99.96%

总计:213080篇

免疫药物—发文趋势图

免疫药物

-研究学者

  • 李俊
  • 李荣
  • 程文明
  • 卢伍党
  • 张丽梅
  • 张国霞
  • 张樱山
  • 张薛勤
  • 李永强
  • 李爱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肠道微生物被称为人体内第二基因组,与人体的多种疾病有关。肠道微生物与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均有密切联系。免疫治疗的出现改善了肿瘤治疗现状,但是只有少部分患者对免疫治疗有效,大部分肿瘤患者仍然无法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肿瘤免疫治疗已进入疗效瓶颈期。肠道微生物不仅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还可以作为标记物预测免疫治疗的反应;此外肠道微生物也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逆转肿瘤免疫耐药、缓解免疫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等。因此,基于肠道微生物的相关研究有望成为解决肿瘤免疫治疗瓶颈的新途径。2021年第48卷第22期《中国肿瘤临床》国家基金研究进展综述栏目刊发了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巴一教授撰写的《肠道微生物与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新进展》一文,该文对肠道微生物与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以期对该领域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 卢礼悦; 雍玥; 宋建钢
    • 摘要: 尽管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脓毒症依然是导致外科ICU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且其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近年来,随着对脓毒症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一系列针对脓毒症早期过度炎症反应和晚期抑制的特异性治疗药物被研发出来,以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本文就这些药物疗效的临床试验结果进行综述。
    • 孙渭; 冯静; 高海侠
    • 摘要: 生物制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为了产业高层次发展,开始推动生物制药技术创新发展,为生物制药水平提升提供支持。生物制药技术属于一种高新技术,在生物制药企业中应用,加强质量风险管理,有助于优化生产流程,剖析潜在的风险隐患,及时发现和解决,提升我国生物制药工程水平,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重点分析生物制药的质量风险管理工作重要性,剖析相关概念下,创新应用生物制药技术。
    • 摘要: 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抗血管生成治疗已经成为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其与化疗、放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以及免疫药物联合均取得了公认的疗效。但肿瘤微环境治疗药物的特性也使其面临着特有的“瓶颈”:如何有效克服其耐药、早期评估疗效、筛选治疗优势人群、将毒性降至最小等。
    • 摘要: 经历了20余年的发展,抗血管生成治疗已经成为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其与化疗、放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以及免疫药物联合均取得了公认的疗效。但肿瘤微环境治疗药物的特性也使其面临着特有的"瓶颈":如何有效克服其耐药、早期评估疗效、筛选治疗优势人群、将毒性降至最小等。为阐明这些问题,2020年第22期《中国肿瘤临床》的专家论坛栏目刊发了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肺部肿瘤内科李凯教授撰写的《抗血管生成治疗之路的瓶颈对策与方向》一文。该文仅就抗血管生成治疗的障碍及相关对策进行了阐述,对临床上提升抗血管生成治疗水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李国雨; 何明
    • 摘要: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xtensive-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ES-SCLC)是一种预后不良的高度恶性疾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尽管有许多关于新化学疗法及其组合和新生物制剂的临床试验不断开展,但总生存率一直止步不前,含铂类药物的EP/EC化疗方案一直是ES-SCLC的标准治疗模式,然而化疗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中位生存时间和2年生存率分别只有7~10个月和10%~20%.近年来关于ES-SCLC的免疫联合疗法有了新的进展,打破了以往的治疗瓶颈.ES-SCLC的全基因组分析显示,大多数ES-SCLC患者p53(90%)和Rb1(65%)基因失活,这些基因突变导致了基因组的不稳定性,使肿瘤产生持久的相关抗原,使得ES-SCLC具有较高的突变负荷,从而奠定了免疫治疗的基础.回顾和分析最近的文献,讨论免疫联合化疗、免疫联合放疗、免疫联合免疫、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ES-SCLC方案和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此外就目前ES-SCLC免疫联合治疗模式的探索进行综述.
    • 周爱娇; 彭琦; 邵秋月; 尤林燕
    • 摘要: 目的 观察优化流程在肺癌患者免疫药物静脉给药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6—12月(流程优化前)该院收治的需免疫治疗的患者65例设为传统组,免疫药物静脉给药99例次.将2019年1—6月(流程优化后)收治的需免疫治疗的患者66例设为优化组,免疫药物静脉给药97例次.比较两组给药错误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传统组静脉给药的错误发生率为5.1%,优化组均未发生给药错误,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护理满意度86.2%低于优化组的9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免疫药物静脉给药的护理流程,可有效降低差错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 蒋玲
    • 摘要: 目的:探讨免疫药物胸腺肽、抗结核药物联合在多耐药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结核药治疗,观察组实施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痰菌转阴率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耐药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应用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重要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 沈小波
    • 摘要: 目的 观察化疗联合免疫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9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52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利福喷丁、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司帕沙星、丙硫异烟胺、卷曲霉素、克拉霉素治疗18个月,同时治疗组加用免疫调节剂治疗9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在第1、2、6、18个月末两组痰菌阴转率(涂片及培养均阴性)情况分别为:治疗组:23.85%、44.62%、54.62%、74.62%.对照组:21.54%、43.46%、53.85%、72.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改变情况:显效率:治疗组72.69%、对照组46.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6个月时CD8高于对照组,在3、9个月时CD3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免疫细胞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化疗方案临床效果明显,但加用免疫调节剂可促进病灶吸收和改善临床症状,疗效好,安全性高.
    • 摘要: 目的 分析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实施化学治疗联合免疫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接收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82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纯进行化学治疗,研究组以此为基础,实施胸腺法新进行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更高,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化学治疗联合免疫药物法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可有效免疫学指标水平改善,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