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超声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3年内共计102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7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127606篇;相关期刊368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中国社区医师、现代医用影像学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第七次学术研讨会暨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健康营养药膳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等;颈动脉超声的相关文献由235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燕、张蕾、李静等。

颈动脉超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7 占比:0.75%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27606 占比:99.23%

总计:128592篇

颈动脉超声—发文趋势图

颈动脉超声

-研究学者

  • 王燕
  • 张蕾
  • 李静
  • 胡小丽
  • 赵容
  • 邢英琦
  • 刘剑刚
  • 刘超
  • 唐琪
  • 张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梁群秀; 刘玲; 梁活富; 谢翠嫦
    •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行颈动脉超声与心脏彩超检查对病情的诊断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20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接收的1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颈动脉超声联合心脏彩超检查,将检测结果列为实验组;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的心电图检查,并将诊断结果列为参照组;另选取同时期来江门市中心医院诊断的120例健康人员,对其也实施颈动脉超声联合心脏彩超检查,并将结果列为健康组.比较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比较实验组患者与健康组患者的冠心病Tei指数、颈总动脉内膜厚度、斑块积分.结果 实验组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且实验组病人的冠心病Tei指数、颈总动脉内膜厚度、斑块积分与健康组有明显差异(P<0.05);且在冠心病不同病变患者中的Tei指数、颈总动脉内膜厚度、斑块积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行颈动脉超声联合心脏彩超具有理想的诊断效能,相较于传统的心电图诊断,其能够观察到患者的颈总动脉内膜厚度、斑块面积等信息,故能够更为精确地了解患者的临床病情,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 董妮; 张淑娟; 魏秀丹; 于洋
    •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联合应用颈动脉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5例确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5例有"头晕、头疼"等症状确诊为非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联合TCD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内-中膜增厚、颈动脉狭窄发生率及颈动脉斑块情况、颈动脉狭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内-中膜增厚发生率86.67%、颈动脉狭窄发生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溃疡占比86.67%、钙化占比80.00%、均质回声占比40.00%、不均质回声占比60.00%均高于对照组的40.00%、40.00%、6.67%、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039, 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能准确评估颈动脉斑块是否稳定,与TCD联合使用,能填补颈部血管超声的局限性,可进一步评估颅内血管的情况,使超声检查能更准确的诊断缺血性脑卒中,其临床价值较大。
    • 张勇
    •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2例,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以脑血管造影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观察两种检查方式检查下的动脉血管内斑块发生情况、血管狭窄程度,评价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脑血管造影检查后显示,共有52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51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以脑血管造影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准确度为91.94 %,灵敏度为94.23 %,特异度为80.00 %,与脑血管造影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早期筛查缺血性脑血管病,对于无法确诊患者可进一步应用脑血管造影检查。
    • 黄博艺; 王炳山
    • 摘要: 目的:研究能谱CT对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及稳定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8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均予以颈动脉超声和能谱CT检查,以病理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斑块数量、性质检出情况及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比较不同成分斑块的有效原子序数、能谱曲线斜率。结果:经病理手术结果显示,8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共有136处斑块,其中,稳定性斑块49处、不稳定性斑块87处。能谱CT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均高于颈动脉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纤维基质成分>血栓样组织成分>脂质成分(P<0.05)。结论: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采用能谱CT检查,能有效鉴别斑块性质,准确诊断斑块成分和稳定性,各方面均优于颈动脉超声
    • 朱吉平
    • 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颈动脉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次给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与联合检查。以血管造影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血管造影检查显示,阳性40例,阴性40例。以血管造影诊断为金标准,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与联合检查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0.00%(28/40)、72.50%(29/40)、92.50%(37/40),特异度分别为65.00%(26/40)、67.50%(27/40)、95.00%(38/40),准确率分别为67.50%(54/80)、70.00%(56/80)、93.75%(75/80);联合检查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颈动脉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高,优于单纯颈动脉超声及单纯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张俊雅; 曾燕荣; 周静; 李春蕾; 刘冉; 马雪原
    • 摘要: 目的分析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联合颈动脉超声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北京潞河医院经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确诊的21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冠脉造影检查血管为单支病变者纳入对照组,多支病变纳入观察组,两组各10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AASI、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积分及冠脉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均在正常血压范围内;AASI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轻度狭窄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重度狭窄及闭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IMT、斑块积分及冠脉评分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AASI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冠心病的动脉硬化及斑块病变程度的评估提供临床参考,多支病变AASI高于单支病变,数值更接近1,多支病变的IMT、斑块积分及冠脉评分均高于单支病变,且多支病变的颈动脉狭窄程度更重。
    • 杨东恒; 朱启科; 叶博文; 邓海雅; 符姝姝; 莫明树; 徐评议; 田作军
    • 摘要: 目的探讨广州社区高血压控制满意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转归。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在半年至1年内两次住院且均作颈动脉超声检测的广州社区患者326例,其中男166例、女160例,年龄(71.17±0.60)岁。分为非高血压(56例)、高血压控制满意(195例)和高血压控制不满意(75例)3组,比较颈动脉斑块的临床转归(△Crouse评分);再将资料分为70岁以下和70岁及以上两个层次进一步分析3组间斑块的转归;最后,将高血压患者再分为高血压两次控制满意(160例)、一次控制满意(35例)和两次控制均不满意(75例)3个亚组,分析斑块的转归情况。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ANOVA或Kruskal-Wallis法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高血压控制满意组和非高血压组间△Crou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血压控制不满意组与高血压控制满意组、非高血压组之间△Crouse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400(0.000,1.900)分比0.000(-0.200,0.700)分比0.000(-0.200,0.200)分](均P0.05)。3个高血压亚组中,高血压两次控制满意组与两次控制不满意组间△Crou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所有年龄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满意后,颈动脉斑块进展情况与非高血压患者无明显差别;但血压控制不满意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进展明显增快。
    • 马红丽; 任玉菊; 许磊; 吴荣荣
    • 摘要: 目的 研究动态心电图(DCG)、颈动脉超声及CT血管造影(CTA)对不同严重程度冠状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我院CHD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均在1个月内完成DCG、颈动脉超声、CTA和冠脉造影(CAG)检查,根据Gensini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59例、中度组47例和重度组31例,比较各组检查结果并分析DCG、颈动脉超声、CTA对冠脉病变程度诊断价值。结果随着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DCG测量参数正常N-N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 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和相邻N-N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DCG、颈动脉超声和CTA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鉴别的Kappa值分别为0.541、0.752和0.880。结论 DCG、颈动脉超声和CTA用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诊断均具有良好参考价值,对提升CHD患者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 李晴晴; 杨斌
    • 摘要: 目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文中探讨血浆Lp-PLA2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东部战区总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进行颈动脉超声并发现颈动脉斑块的患者70例,其中男44例、女26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的表现将患者分为稳定组(n=24)和不稳定组(n=46)。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所示斑块进行评估,并检测患者的血浆Lp-PLA2水平。结果不稳定组患者的血浆Lp-PLA2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383.38±188.62)μg/mL vs(156.16±81.26)μg/mL,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的Lp-PLA2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独立风险因素(OR=1.03,95%CI:1.01~1.04,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显示,Lp-PLA2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最佳截断值为202.97μg/mL,灵敏度为97.8%、特异度为87.5%。结论血浆Lp-PLA2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相关,高水平的Lp-PLA2是影响斑块稳定性的独立风险因素,同时可对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的预防价值。
    • 邓丽君
    • 摘要: 目的 研究颈动脉超声在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35例和35例健康老年体检者。将35例健康的老年体检者列为参照组,将手术确诊的3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对以上各组研究对象均分别实施心脏彩超联合心电图、颈动脉超声,以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2种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同时根据观察组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差异将其分为单支病变(16例),双支病变(11例),三支病变(8例)患者,对比观察组内不同病变类型患者和参照组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参数、血流动力学[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峰值流速(EDV)]参数、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积分(Crouse积分)上的差异。结果 颈动脉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7.14%,高于心脏彩超联合心电图的80.00%(P<0.05)。与参照组比较,观察组双侧颈总动脉硬化程度(β)、顺应性(AC)、弹性系数(Ep)、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值均较高,PSV、RI较高,EDV较低,IMT较高,Crouse积分较高(P<0.05)。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观察组患者β、AC、Ep、PWVβ值也相应提高,PSV、RI逐渐升高,其中单支病变患者EDV低于非单支病变患者,单支病变患者IMT、Crouse积分均低于非单支病变患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颈动脉超声诊断在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中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老年冠心病的筛选、诊断提供动脉血流动力学、粥样硬化情况等方面的客观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