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小卒中

小卒中

小卒中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74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916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中国卒中杂志、中国药物与临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卒中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17等;小卒中的相关文献由18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拥军、伊文、刘丽萍等。

小卒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 占比:3.6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1916 占比:96.28%

总计:1990篇

小卒中—发文趋势图

小卒中

-研究学者

  • 王拥军
  • 伊文
  • 刘丽萍
  • 刘替红
  • 周宝玉
  • 张东
  • 李俐
  • 李勇
  • 杨婷
  • 沈永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艾运政; 王晓刚; 赖杰宇; 李创忠; 王二威; 董金鹏; 梁国标
    • 摘要: 目的探讨小卒中后不同时间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372例小卒中后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A组(2周内手术,n=55)、B组(2~4周手术,n=107)、C组(4周以上手术,n=210)。随访记录3组患者术后主要不良事件,次要不良事件。比较各组患者术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各组患者主要不良事件(脑卒中发生率、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次要不良事件(血流动力学抑制事件发生率、主要局部并发症发生率、高灌注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发生小卒中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可适当提前手术时间,解除血管狭窄,起到预防脑梗塞的作用。
    • 陈晨; 郭建勇; 陈小飞; 刘替红; 杨婷; 李俐; 马义鹏
    • 摘要: 目的了解小卒中患者的抑郁状况,探索小卒中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选取研究对象,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0~3)作为标准来筛选小卒中患者,对筛选出的研究对象进行一般资料的收集,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小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状况评估,了解患者的抑郁状况,探索小卒中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年龄[OR 95%CI:4.591(1.791,10.984),P=0.001]、饮酒[OR 95%CI:2.219(1.037,4.146),P=0.032]和小卒中评分[OR 95%CI:3.517(1.817,8.431),P=0.001]是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②睡眠质量[OR 95%CI:0.754(0.414,0.872)],P=0.013)是患者抑郁的保护因素。结论小卒中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况。年龄、饮酒和小卒中评分是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睡眠质量越好,抑郁状况相对较轻。
    • 陈晨; 郭建勇; 陈小飞; 刘替红; 杨婷; 李俐; 马义鹏
    • 摘要: 目的 了解小卒中患者的抑郁状况,探索小卒中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 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选取研究对象,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0~3)作为标准来筛选小卒中患者,对筛选出的研究对象进行一般资料的收集,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小卒中患者进行抑郁状况评估,了解患者的抑郁状况,探索小卒中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①年龄[OR 95%CI:4.591(1.791,10.984),P=0.001]、饮酒[OR 95%CI:2.219(1.037,4.146),P=0.032]和小卒中评分[OR 95%CI:3.517(1.817,8.431),P=0.001]是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②睡眠质量[OR 95%CI:0.754(0.414,0.872)],P=0.013)是患者抑郁的保护因素.结论 小卒中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况.年龄、饮酒和小卒中评分是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睡眠质量越好,抑郁状况相对较轻.
    • 陈科宇; 余凤; 何亮; 黄敏
    • 摘要: 目的 观察护脑通络方配合活血散风针刺法防治2型糖尿病伴小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7年5月—2020年3月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伴小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护脑通络方配合活血散风针刺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记录2组住院期间END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期间总END发生率为10.0%(5/48),对照组为31.3%(15/48),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D-二聚体水平和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明显延长,Barthel指数和MoCA量表中注意力、抽象能力、视空间与执行力、定向力、命名、语言能力、延迟回忆评分及总分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护脑通络方配合活血散风针刺法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伴小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END发生率,并改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脂代谢和降低高凝状态有关.
    • 李广华; 赵越; 张禹; 董洪波
    •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溶栓的安全性及血压管理方案.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轻型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共82例,根据是否溶栓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溶栓组37例,对照组45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出血性事件发生率评估溶栓治疗安全性.结果 溶栓组有5例牙龈出血,无颅内出血并发症及死亡发生,表明小卒中溶栓不会增加颅内出血风险和病死率.结论 对小卒中患者发病4.5小时内进行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高.
    • 李春; 赵高峰; 王新新; 赵莘瑜; 滕军放
    •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卒中后情感淡漠发生率的动态变化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满足研究标准的106例急性小卒中(NIHSS≤3分)患者为研究组,10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淡漠评估量表(apathy evaluation scale,clinician version,AES-C)评估卒中后淡漠程度,分为小卒中后淡漠(minor post-stroke apathy mPSA)组与非卒中后淡漠(non post-stroke apathy NPSA)组,于发病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进行随访,进行AES-C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改良Rankin Scale量表(mRS)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分析小卒中后淡漠的发生率及其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比较mPSA组与NPSA组相关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中淡漠的发生率(35.1%)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SA组MRS评分在卒中后1个月[(1.06±0.86)分]、3个月[(1.18±0.97)分]、6个月[(1.09±0.85)分]、9个月[(1.11±0.71)分]、12个月[(1.11±0.72)分],与NPSA组1个月[(1.00±0.89)分],3个月[(0.95±0.83)分]、6个月[(0.97±0.87)分]、9个月[(1.00±0.80)分]、12个月[(1.03±0.79)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SA组MBI评分在卒中后1个月[(92.42±5.75)分]、3个月[(91.32±5.81)分]、6个月[(91.71±5.14)分]、9个月[(91.67±4.78)分]、12个月[(91.14±5.01)分],与NPSA组1个月[(91.97±5.79)分]、3个月[(92.42±5.64)分]、6个月[(92.29±5.67)分]、9个月[(92.07±5.46)分]、12个月[(92.12±5.35)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SA组SS-QOL评分在卒中后1个月[(135.09±26.88)分]、3个月[(132.71±24.91)分]、6个月[(134.31±26.63)分]、9个月[(135.89±24.86)分]、12个月[(138.77±27.83)分],低于NPSA组1个月[(183.79±24.80)分]、3个月[(183.77±24.18)分]、6个月[(181.80±26.62)分]、9个月[(179.86±28.92)分]、12个月[(179.98±29.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随访时间点mPSA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卒中后情感淡漠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在发病后12个月仍保持较高水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李婧; 王聪杰; 吕晓培; 梁晓雪; 习玉芳; 卢海丽; 李虹; 张斌; 康梅; 杨爱丛
    • 摘要: 目的探讨载体动脉堵塞穿支型小卒中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聚集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NIHSS评分0.05);但两组在治疗后72 h和1周,NIHSS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1.4%和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过治疗后1周、2周,其BI评分均逐渐升高,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及3个月,观察组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发病3月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 7%及6. 1%(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可有效减轻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型小卒中脑梗死患者的残疾程度及预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且二级预防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