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世界图景

世界图景

世界图景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27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哲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68篇;相关期刊215种,包括哲学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论坛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陕西省社会科学界首届(2007)学术年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8年学术年会等;世界图景的相关文献由260位作者贡献,包括赵磊、查常平、孙正聿等。

世界图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2 占比:18.8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1168 占比:81.00%

总计:1442篇

世界图景—发文趋势图

世界图景

-研究学者

  • 赵磊
  • 查常平
  • 孙正聿
  • 吴国华
  • 曲雅静
  • 杨国荣
  • 王中人
  • 吴国盛
  • 孙玉忠
  • 庄孝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原平方; 王文萧; 梁欣彤
    • 摘要: 作为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国际新闻信息的流动在世界图景的建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文化背景的差异、语言的阻隔和既有的不平衡性报道秩序无疑是影响国际新闻文本差异的重要因素。但新冠肺炎疫情本身所造成的信息封闭则进一步引发了国际范围内的“信息疫情”,基于信息通信技术之上的互联网非但未能构建一个信息共享、有效交流的世界,失序、混乱的信息传播反而加剧了误解和隔膜,进而妨碍了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与理解。然而,真实的世界图景建构与准确的认知外部世界是国际新闻的核心要素,也是判断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排除国际范围内的谣言与不实信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国际新闻“信息疫情”势在必行。
    • 吴遵民; 姜宇辉; 蒋贵友
    • 摘要: 老年教育是现代社会老龄化的产物,也是当代终身教育关注的重要领域。当前在技术理性的支配下,老年人被视为社会秩序中的弱势群体,老年教育被当作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这种对老年教育本质的理解过于机械和偏狭。若从世界图景演变的宏大视角进行分析,则可发现:古典世界图景注重人的智慧与经验,强调"美德即知识";而现代机械论世界图景则把人的价值体现为力量的强与弱,强调"知识即力量"。后者对事实与价值二分的立场,不仅颠倒了物质与精神互为因果的重要关系,还导致了老年教育与老龄化社会的深度捆绑。唯有让老年教育从崇尚力量的理性框架中跳将出来,还原到人作为生命体本身的立场,方可使其回归"育人"的本质。同时,让经历完整生命历程的老人通过其道德实践与经验智慧来弥补青年人在认知层面的不足,亦能彰显老年教育的育人、善人及惠人之价值。未来应加快推进老年教育的立法进程,围绕教育对人产生生命价值的核心角度对老年教育课程及教学进行系统的制度设计,并逐步完善老年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制度建构,由此促进老年教育的深度优化发展。
    • 顾怀燕
    • 摘要: 人类中心主义在科学上表现为世界的图景化,在人文上表现为自我意识的觉醒。世界的图景化意味着广泛的数学化,也就是事物的去差异化。而自我意识的觉醒又使得每种文化都有想要表达、展示、寻求认同、独立存在的要求,世界文化呈现多元的格局。“世界图景”和“多元文化” 两者间有着矛盾而又统一的张力,而现代中国二胡音乐文化正是在此结构上建构起来的。
    • 张树
    • 摘要: 世界图景是维特根斯坦《论确实性》中的核心概念,对它的准确理解是打开该书乃至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一把钥匙。尽管世界图景只在《论确实性》中出现,然而,我们认为该概念及其中蕴含的思想贯穿并内在于维特根斯坦的全部哲学,世界图景与“生活形式”“语言游戏”等其他概念有紧密的联系,此外,通过比较维特根斯坦的早期哲学与世界图景,不难发现他形而上学与基础主义的哲学思想。
    • 霍思伊; 李明子
    • 摘要: 与上世纪初、中期相比,今天的数学世界图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的分支更多了,每个领域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了,所以和天赋相比,努力才是决定一个数学家是否能做岀突破性成果的决定因素。华人数学家陈省身在1988年提出,下个世纪,中国要成为世界数学大国。14年以后的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开幕式并为当届菲尔兹奖获得者颁奖。
    • 张琳
    • 摘要: 一、何谓意义世界意义世界是生命个体在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世界图景、价值意识和精神境界的整全感受和理解。[1]根据杨国荣先生的分类,观念形态的意义世界展现为三个维度:世界图景、价值意境与精神之境。世界图景所展示的是外在事物以何种形态存在,涉及对"是什么"的追问,以世界图景形式表现出来的意义世界,关联着个体的认知过程,是个体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
    • 徐兴君
    • 摘要: 海洋玉髓致密细腻的质地,彰显出晶莹剔透、滑爽水灵的质感,画面出形与质匹配,水乳交融、浑然天成。玻璃鱼缸、细沙铺垫、水草点缀、欢愉游动的金鱼,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水下世界图景。圆润的脑袋、流线型的身段、宽大的尾鳍,一方海洋玉髓的黑色游鱼,静卧水中,如不细看,绝分辨别不出此鱼不是那鱼,可惊可叹。
    • 李易雨篪
    • 摘要: "救赎"是韦伯探讨宗教与现代性等问题时使用的重要概念,韦伯认为人的救赎需求、救赎的形态和方式取决于其眼中的"世界图景".救赎宗教的有意义的世界图景设定了一种有秩序、有目的的理想世界,解释了世界中苦难与无意义等问题,为超越性的价值提供了支撑,明确了"救赎"的需求和路径,并影响了人格的发展、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但在理性化的过程中,宗教性的世界图景为了保持自身的首尾一贯性而逐渐脱离现世,最终在自行其是的现世价值领域的冲击下和支配现世的工具理性的"铁笼"中丧失了统一人格与提供救赎的功能.韦伯不认可回到宗教性世界图景之中寻求救赎的退路,而是要求人从各个理性化的价值领域中寻找自己的现世救赎.在韦伯的人学预设的基础上,这是意义导向的"人"在现代破碎的世界图景中生活的唯一权宜之计.
    • 罗清红
    • 摘要: 教育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教育发展到今天,为什么还要特别强调这样的通识性认知?在我看来,大抵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不少教育人尚不知道科学为何物,二是不少教育活动不遵循科学规律,三是不少教育创新假借伪科学名义,灌注心灵鸡汤,害人不浅。科学是对思维方式的不断探索,其力量在于用想象力推翻预设的观念,揭示实在的新面向,建立新的世界图景
    • 吴寒; 本刊编辑部
    • 摘要: "地图是一种图像表达,帮助人们以空间方式理解人类世界中的事物、概念、状况、过程或事件。"东西方古地图展现了人们对世界的想象与把握,也呈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图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