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浆蛋白结合率

血浆蛋白结合率

血浆蛋白结合率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216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中国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5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53648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生理科学杂志、海峡药学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甘肃省第十三届色谱年会、中国西部地区第四届色谱学术报告会、西北地区第八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届色谱年会、2014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四川省生理科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等;血浆蛋白结合率的相关文献由76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振清、王平、王永林等。

血浆蛋白结合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5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53648 占比:99.92%

总计:253861篇

血浆蛋白结合率—发文趋势图

血浆蛋白结合率

-研究学者

  • 张振清
  • 王平
  • 王永林
  • 詹淑玉
  • 傅旭春
  • 叶勇
  • 吴健鸿
  • 孙冰婷
  • 孟宪丽
  • 居文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苏晓丹; 覃裕翠; 麦琬婷; 陆建媚; 韦妍妍; 黄秋洁; 叶勇
    • 摘要: 目的:采用微透析技术研究秋水仙碱的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并与超滤法比较。方法:微透析探针分别浸于含125μg/mL、250μg/mL、500μg/mL秋水仙碱的兔、大鼠血浆中。灌注器以2.5μL/min的流速依次灌注40 min不同浓度的血浆平衡,每60 min间隔采样1次,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秋水仙碱浓度,计算兔、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并与超滤法进行比较。结果:秋水仙碱在0.09992~99.9200μg/mL呈良好线性关系,标准方程为A=25052 C-6613.6,r=0.9997;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0.36%、0.85%、0.92%和2.53%、1.74%、1.19%;秋水仙碱浓度在13.96μg/mL、52.10μg/mL、71.44μg/mL的回收率分别为(99.53±0.04)%、(99.99±0.13)%、(99.92±0.22)%;秋水仙碱浓度在120μg/mL、250μg/mL、500μg/mL的兔、大鼠血浆体外平均回收率分别为46.43%、35.46%,秋水仙碱浓度为125μg/mL时,兔、大鼠体外血浆8 h内稳定性考察平均值分别为41.22%、30.23%,RSD分别为1.36%、1.01%。在相同浓度相同种属下,低、中浓度秋水仙碱在大鼠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兔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秋水仙碱与兔、大鼠血浆有较高的蛋白结合率,微透析法和超滤法结果差异不大。
    • 摘要: (一)药理作用本药为合成的唑烷酮类抗菌药。特点是对肠球菌和葡萄球菌起抑菌作用,对链球菌的多数菌株起杀菌作用。(二)体内过程口服吸收迅速完全,口服400mg,于1.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高脂饮食可降低本药血药浓度。血浆蛋白结合率约31%。体内代谢成无效代谢物,此反应与细胞色素无关。代谢物有30%由尿液、10%由粪便排泄。
    • 摘要: (一)体内过程文拉法辛口服易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7%~30%,经肝脏代谢,代谢产物具有活性。本药及其代谢产物的半衰期分别为5和11h,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泄,亦可随乳汁泌出。(二)不良反应①常见不良反应: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厌食、腹泻等),亦可出现头痛、嗜睡、失眠、头晕、震颤等。
    • 银晓晶
    • 摘要: 为了建立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模拟SN-38在人体内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过程,并以HPLC法测定SN-38在透析袋内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与透析袋外缓冲液中的浓度;透析内液用含0.5%乙酸的乙腈沉淀蛋白,透析内液过滤后直接测定。结果表明:透析内液和透析外液在25~50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提取回收率大于80%;SN-38与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9.9%~59.1%,平均为55.3%。SN-38与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相对较高,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
    • 杜春洁; 朱麒臻; 郝季; 王巍
    • 摘要: 血浆蛋白结合率是药代动力学参数之一,对于连翘苷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采用超滤法结合HPLC测定连翘苷在大鼠血浆中的游离型药物浓度,考察连翘苷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发现当连翘苷在大鼠血浆中的血药浓度分别为10、20、40μg/mL时,与大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2.78±2.69%),(62.61±2.73%),(60.07±2.81%)。建立的连翘苷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方法符合生物药物分析要求,连翘苷与大鼠血浆蛋白结合属于中等强度结合,且无浓度依赖性。
    • 摘要: (一)体内过程空腹给药吸收良好,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2~3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7%。本药在组织中广泛分布,可通过血脑屏障。在肝脏内经羟化、氧化和葡萄糖醛酸化进行代谢。主要通过肝脏清除,少于1%的药物以原型从尿中排出。(二)适应症①骨关节炎。②类风湿关节炎。③急性疼痛。④强直性脊柱炎。(三)禁忌症①对塞来昔布过敏者。
    • 王敦建; 焦慧文; 钱依; 徐江浩; 徐皓; 孙鲁宁; 王永庆
    • 摘要: 目的建立测定伊马替尼及其代谢物(N-去甲基伊马替尼)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方法,并应用于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方法以伊马替尼-d8为内标,采用甲醇沉淀蛋白处理样品,以平衡透析法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并同法检测GIST患者血浆中伊马替尼及其代谢物的游离浓度。结果伊马替尼在120、4000 ng/mL浓度下,与白蛋白、α1-酸性糖蛋白、球蛋白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2.5±1.0)%和(91.7±0.4)%、(56.6±2.0)%和(62.6±2.6)%、(56.3±3.1)%和(68.0±8.6)%;N-去甲基伊马替尼在60、2000 ng/mL浓度下,上述结合率分别为(90.6±3.5)%和(91.3±1.5)%、(54.1±5.1)%和(63.7±1.3)%、(56.2±7.6)%和(67.5±7.3)%。与低浓度伊马替尼(120 ng/mL)及其代谢物(60 ng/mL)比较,高浓度伊马替尼(4000 ng/mL)及其代谢物(2000 ng/mL)与α1-酸性糖蛋白、球蛋白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显著提高(P0.05)。空白血浆中,高浓度伊马替尼(4000 ng/mL)及其代谢物(2000 ng/mL)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显著低于低(120、60 ng/mL)、中(750、375 ng/mL)浓度(P<0.01)。GIST患者血浆中,伊马替尼及其代谢物的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99.0±0.3)%、(99.2±0.3)%,伊马替尼及其代谢物的浓度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985、-3.3323(P均小于0.05)。结论成功建立了测定伊马替尼及其代谢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方法;GIST患者伊马替尼及其代谢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与药物浓度呈负相关。
    • 摘要: (一)体内过程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血浆清除率半衰期范围为0.7~1.2h,不受剂量和给药时间的影响。二者主要以原型药物的形式经肾脏排泄。其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30%。肾功能损害时清除下降。(二)适应症①大肠埃希菌和拟杆菌属所致的阑尾炎(伴发穿孔)和腹膜炎。②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非复杂性和复杂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包括蜂窝组织炎、皮肤脓肿、缺血性或糖尿病性足部感染。
    • 王维刚; 李晓琳; 王俊丽; 刘天龙; 王芃; 李茂星
    • 摘要: 目的建立红景天苷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方法,比较常氧及缺氧大鼠血浆中红景天苷蛋白结合率的差异。方法采用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海拔7500 m)制备缺氧大鼠模型,采用超滤法分离血浆中游离型药物,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常氧及缺氧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并计算常氧及缺氧大鼠血浆中红景天苷的蛋白结合率。色谱柱为Thermo C18,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0~16 min,5%~8%A,16~20 min,5%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5 nm,柱温:30°C,进样量:15μl。结果当大鼠血浆中红景天苷浓度为3、6、12μg·ml^(-1)时,红景天苷与常氧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18.34±4.33)%、(18.84±4.45)%和(19.25±2.98)%;与缺氧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12.19±2.78)%、(11.74±4.34)%和(11.47±1.50)%,其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7.0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红景天苷与常氧大鼠血浆蛋白属于低强度结合,在本研究的浓度范围内,不具浓度依赖性。相比于常氧大鼠,红景天苷与缺氧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强度有小幅度的降低。
    • 郭明鑫; 范文韬; 吴霞; 沈颖; 胡志强
    • 摘要: 目的测定厚朴排气合剂主要药效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在不同种属动物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并比较种属差异。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将牛、兔、大鼠血浆(即透析内液)置于4.5、9.0、13.5μg/mL(按厚朴排气合剂饮片质量计)的含药透析液中平衡透析24 h;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技术检测透析内、外液中厚朴酚、和厚朴酚的质量浓度,计算血浆蛋白结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在4.5、9.0、13.5μg/mL质量浓度下,厚朴酚在牛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8.13±4.52)%、(74.34±1.12)%、(86.22±0.50)%,在兔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59.55±4.62)%、(72.81±4.56)%、(86.40±1.91)%,在大鼠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56.63±2.87)%、(77.81±1.83)%、(83.18±0.65)%;和厚朴酚在牛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34.82±1.67)%、(40.29±3.28)%、(63.57±0.59)%,在兔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34.25±5.62)%、(62.12±7.36)%、(80.86±4.01)%,在大鼠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37.06±3.28)%、(52.61±1.69)%、(79.83±7.38)%,组间比较差异大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厚朴排气合剂主要药效成分厚朴酚、和厚朴酚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存在明显的种属差异,且有一定的浓度依赖趋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