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病理形态学

病理形态学

病理形态学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771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9篇、会议论文121篇、专利文献26137篇;相关期刊386种,包括肉品卫生、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华病理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03种,包括2016年第六届全国药物毒理学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一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等;病理形态学的相关文献由225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正国、杨志焕、潘耀谦等。

病理形态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9 占比:2.41%

会议论文>

论文:121 占比:0.45%

专利文献>

论文:26137 占比:97.14%

总计:26907篇

病理形态学—发文趋势图

病理形态学

-研究学者

  • 王正国
  • 杨志焕
  • 潘耀谦
  • 范焕芳
  • 高丰
  • 任凤兰
  • 孙笑非
  • 孙艳萍
  • 李晓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秦翔宇; 任金龙; 王银霞
    • 摘要: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传统扁桃体切除术后所形成的白膜有无差异,以及白膜是否可以作为术后创面恢复情况的观察指标。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组和传统扁桃体切除术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术后白膜的形成情况、形成时间及脱落时间。实验ICR小鼠30只,所有小鼠两侧口腔黏膜分别采用低温等离子术与传统手术制备创面,获取白膜后制作病理切片,比较两种术式后白膜的病理形态学特征。结果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组白膜形成情况优于传统扁桃体切除术组(P<0.05);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组白膜形成时间早于传统扁桃体切除术组(P<0.05);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组白膜开始脱落、完全脱落时间晚于传统扁桃体切除术组(P<0.05)。小鼠口腔右侧采用低温等离子刀切割后形成的白膜是由变性的胶原蛋白与炎症细胞组成,小鼠口腔左侧采用传统手术刀切割后形成的白膜由浸润的炎症细胞与增生的纤维组织组成。结论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具有白膜形成早、生长好的优势,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但白膜脱落时间长于传统扁桃体切除术。在扁桃体切除术后的预防感染方面,传统手术则更有优势。
    • 王小平; 杜少兵; 白吉庆; 周慧慧; 李菁; 权利娜; 王鹏飞
    • 摘要: 目的探讨丹参-红花药对抗心肌缺血的机制。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等体积纯净水)、模型组(B组,等体积纯净水)、复方丹参滴丸组(C组,73 mg/kg)及丹参-红花低、中、高剂量组(D_(1)组、D_(2)组、D_(3)组,原药材4,8,16 g/kg),各10只,各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纯净水,每天1次,连续7 d。于第6天、第7天灌胃给药1 h后,除A组外,其余各组均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85 mg/kg)以复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观察大鼠心肌病理形态、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心肌酶水平;采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计算各组总效应值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LS-DA)得分,筛选效果最佳的剂量组进行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结果D_(3)组的综合指数最高(7.68),其次是D_(2)组(7.18),D_(3)组和D_(2)组PLS-DA得分差异较小,选用D_(2)组进行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与B组比较,D_(2)组放线菌门、TM7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乳杆菌属、棒状杆菌属、葡萄球菌属和SMB53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或P<0.01),拟杆菌门、软壁菌门、脱铁杆菌门、颤螺菌属和罗斯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丹参-红花药对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而发挥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 刘园园; 詹雯雯; 缪林益; 刘军
    • 摘要: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模型大鼠深静脉血栓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低分子肝素钠组(360 IU/kg皮下注射)及前列地尔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μg/kg腹腔注射),各10只。采用结扎下腔静脉法复制深静脉血栓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腹腔。建模成功后,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14 d。测定大鼠静脉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血栓素B_(2)(TXB_(2))、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组织病理形态学;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及Westernblot法测定血管组织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组织因子(TF)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的APTT,PT,TT均显著延长(P<0.05),t-PA水平及TM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D-D,TXB_(2),PAI-1水平及VCAM-1和T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静脉血管血栓可见形成及血管内皮炎性浸润;各用药组大鼠与之比较,静脉血管血栓形成减少,血管内皮炎性浸润程度减轻。结论前列地尔能抑制模型大鼠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凝血功能和修复深静脉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 王伟; 周红海; 陈龙豪; 陆延
    • 摘要: 腰部多裂肌对于维持腰椎稳定至关重要。近年来,关于腰部多裂肌的生物力学研究及病理形态学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对腰部多裂肌的生物力学和病理形态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基于这些研究成果从多裂肌的角度探讨腰部疾患的诊治,为腰部疾患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饶青青; 项琼; 刘荣济; 刘梦兰; 唐飞; 陶彩; 万启军
    • 摘要: 膜性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基底膜(GBM)弥漫增厚伴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点的病理形态学诊断,免疫组化和电镜中常可观察到典型的IgG抗体(多属于IgG4亚类)颗粒沉积[1]。70%~80%膜性肾病患者诊断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2],发病高峰年龄为50~60岁,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2倍,90%的患者起病时肾功能正常[3]。
    • 熊怡凡; 王晓燕; 黄蓉飞; 龙小艺; 张君莉; 蒋安科
    •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癌组织病理形态学特征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扩增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测定90例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标本HER2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测定HER2蛋白表达,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并分析HER2基因扩增/蛋白过表达与患者病理形态学特征的关系.结果9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FISH检出HER2基因扩增32例,阳性率为35.56%;IHC检出HER2蛋白过表达24例,阳性率为26.67%,Spearman分析显示FISH、IHC检测结果存在相关性(P0.05),在不同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雌激素受体(ER)表达情况、孕激素受体(PR)表达情况中差异显著(P<0.05).结论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与IHC检测HER2蛋白过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及ER/PR受体表达均与HER2基因扩增/蛋白过表达有关.
    • 叶淳
    • 摘要: 基于线上教学平台和线下实践结合的教学改革是目前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技术背景下,让互联网与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本课题探索将线上教学平台与线下实验课完美地结合,并将其应用于病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病理形态学实验课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 乔红梅; 江帆; 蔡云; 宁鹏; 蔡媛
    • 摘要: 涎腺的类似乳腺分泌性癌(mammary analogue secretory carcinoma of the salivary gland,MASCSG)是涎腺肿瘤分类中独立的类型,简称分泌性癌。MASCSG以男性发病率较高,腮腺是常见发病部位,预后相对良好。其有相对特异性的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基因特征。该文重点复习国内近年报道的病例,对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遗传基因等进行综述,为临床与病理医师正确识别MASCSG提供参考。
    • 杨英; 王炜; 马芳芳
    • 摘要: 目的 探讨共同性外斜视患者眼外肌肌球蛋白重链13基因(MYH13)水平与病理形态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该院眼科收治的86例行斜视矫正术治疗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作为斜视组,另选取28例因外伤所致需眼球摘除患者的眼外肌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MYH13 mRNA与蛋白水平变化及与病理形态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斜视组眼外肌MYH13 mRNA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0.21±0.06)vs.(0.79±0.20),P<0.05],斜视组眼外肌MYH13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0.19±0.05)vs.(0.72±0.15),P<0.05];MYH13高表达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内直肌肌纤维平均横截面积、肌纤维含量高于MYH13低表达患者(P<0.05);术后6个月,MYH13高表达患者外斜视度数低于MYH13低表达患者,同时视、融合范围、立体视优于MYH13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 共同性斜视患者眼外肌MYH13低表达,与眼外肌病变程度及术后视觉功能恢复有关.
    • 陈英华; 王浩宇; 孙玮; 李俊峰; 苏晓庆; 秦瑞琦; 孙忠人
    •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四神聪、风池穴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区病理形态学及PTEN、Akt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对VD治疗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Morris水迷宫试验筛选后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15只/组),分别为正常组、假手术组、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4-VO)的VD大鼠模型组、手针组(毫针组)和电针组.造模成功7d后予针刺干预,手针组选择四神聪穴、风池穴,每次30 min;电针组选取相同穴位,连接电疗仪于同侧穴位,选取连续波,调节波幅大小以见到大鼠肢体微颤,留针30 min;均每日1次,共干预3周.采用光镜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PTEN mRNA、Akt mRNA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经过手针和电针治疗后,大鼠海马区病理改变较模型组相应时间点有明显改善,主要表现为神经细胞排列较规整,核仁较清晰,胶质细胞数目有所减少,凋亡小体和炎细胞数量有所减轻,这种改变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表现更为明显.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在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治疗第21天各时点PTEN mRNA均明显升高(P<0.01),Akt mRNA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手针组、电针组大鼠在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治疗第21天各时点PTEN mRNA明显降低(P<0.05或P<0.01),Akt mRNA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手针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在治疗第14天、治疗第21天时点PTEN mRNA降低更为显著(P<0.05),在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和治疗第21天各时点Akt mRNA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刺四神聪、风池穴能够减轻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区炎症反应,改善病变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PTEN mRNA表达、上调Akt mRNA表达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