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间祭祀

民间祭祀

民间祭祀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07篇,主要集中在风俗习惯、宗教、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47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台声、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中国西藏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二届年会、第三届中国民俗钱币研讨会、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等;民间祭祀的相关文献由10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琪亚、余群、吴兴明等。

民间祭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 占比:18.77%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54%

专利文献>

论文:447 占比:80.69%

总计:554篇

民间祭祀—发文趋势图

民间祭祀

-研究学者

  • 张琪亚
  • 余群
  • 吴兴明
  • 吴真
  • 张建华
  • 段金龙
  • 濮筱旭
  • 王萍
  • ?????
  • 三拾映画(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双晖
    • 摘要: 山西在悠久历史文化背景的熏陶之下,所形成的地域民俗文化遗产,体现了山西在农耕文化区域内的物质及精神面貌。山西划旱船在民间祭祀活动、农耕文化等多种文化中产生并发展,在保存完整的基础上又有独特创新。着眼划旱船的独特之处与文化的复合交叉点,通过对山西地域下民俗艺术的文化特点、民俗内容梳理可见其中农耕文化意蕴以及文化区内的性格底色。
    • 侯耀忠; 耿宝山; 赵德润(图)
    • 摘要: 西华地处中原腹地,史称华邑、娲城、箕城。这块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从古至今流传着盘古女娲创世神话,保存着久远而丰富的盘古女娲文化遗址和被称为“活化石”的经歌及传统民俗活动。特别是盘古寨遗址、女娲城遗址都存在于同一县域内,并在民间祭祀活动中同时供奉,同时祭拜,这一现象在我国已知的盘古女娲神话及文化遗存中极为罕见。因此,深入研究和论证这一文化现象,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创世神话体系,确立盘古女娲的神圣创世地位,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 濮筱旭
    • 摘要: 先秦楚地音乐艺术发达,《九歌》是一部具有楚地独特魅力的祭祀乐舞。其歌词流传为后世楚辞体诗歌,对后世文学发展有重要影响。学术界对《九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戏剧、诗歌、语音学、辞体及绘画等领域。近年来音乐学界对《九歌》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旨在梳理音乐学界对《九歌》研究的现状,包括对《九歌》名称的探讨、《九歌》与夏代韶乐的关系、《九歌》的音乐语言、乐器规模及其与后世音乐发展的联系,及"东皇太一"乐章体现的音乐美学思想等方面,以期对《九歌》中的音乐内容进一步归纳总结。
    • 段金龙
    • 摘要: 旱灾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灾害类型和历史文献记录最多和最具连续性的灾害类型,对历代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而在科技相对落后、观念固守和来自政府、个人的救灾能力不足之时,在民间针对旱灾及其相关神灵信仰的禳灾演剧祭祀活动便成为最为普遍的灾荒献祭行为和应对旱灾的手段之一。而民众的这一行为和心理,反映在民间信仰和文化习俗上,就是对旱灾形成的相应神灵的信仰与祭祀,最常见的是对龙王、汤王和关帝的祭祀,还有一些对地方性神灵的祭祀,如流行于山西洪洞县的水神明应王也是当地面对旱灾时祈祷的神灵。正是民众将演剧之行为依附于神灵信仰之上,从而形成了灾荒献祭时自我虔诚的表达。
    • 朱麟钦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对于中国的乡村社会(rural society)来说是一段重要的全面重建时期。经济的复苏、基础设施的建设、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教育文化的普及对宗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①李天纲于2017年出版的专著《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下文略作《金泽》),其田野调查的对象--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正是处在这一“宗教复兴”的时代背景之中。此外,就其历史沿革来说,它还具有其他重要的参考价值:“金泽镇地处江南核心地带,这里历来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信仰体系……是江南市镇由传统到现代,从本土向全球过渡的普通例子。”
    • 杨佳岚; 三拾映画(图)
    • 摘要: 质朴、性感、浪漫的伦巴,是西班牙文Rumba的音译,也被称为爱情之舞。它源自于16世纪非洲黑人的民间祭祀歌舞等各种舞蹈,流行于拉丁美洲,后来在古巴得到发展,又叫古巴伦巴。它最初表现思乡之情,也是表达男女爱慕情感的一种舞蹈。伦巴的特点是质朴、浪漫、性感,步伐婀娜,舞态柔媚曼妙,引人入胜的节奏和身体表现,使得伦巴被誉为是拉丁舞蹈和音乐的精髓和灵魂。
    • 濮筱旭
    • 摘要: 先秦楚地音乐艺术发达,《九歌》是一部具有楚地独特魅力的祭祀乐舞.其歌词流传为后世楚辞体诗歌,对后世文学发展有重要影响.学术界对《九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戏剧、诗歌、语音学、辞体及绘画等领域.近年来音乐学界对《九歌》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旨在梳理音乐学界对《九歌》研究的现状,包括对《九歌》名称的探讨、《九歌》与夏代韶乐的关系、《九歌》的音乐语言、乐器规模及其与后世音乐发展的联系,及"东皇太一"乐章体现的音乐美学思想等方面,以期对《九歌》中的音乐内容进一步归纳总结.
    • 段金龙; 陶君艳
    • 摘要: 禳蝗祭祀演剧作为古代民众巫术禳灾的基本方式之一,虽属非理性行为,但是这种应对灾害灾荒的方式在民众观念中却具有重要的作用。民众以自认为最能够表达虔诚的戏曲艺术作为精神祭品向神灵献祭,从而以期获取护佑而渡过灾荒。也正是这样本质上于救灾无效的行为,却成为民众团结应对灾荒不可缺少的心理抚慰与精神支撑,客观上亦形成演剧献祭酬神这一特殊的灾害民俗,且在长久的演变中固化传承。
    • 李贵连
    • 摘要: 满族入主中原,依赖治国方略的儒学化.出于实际统治的需要和对经学义理的折服,君主及满族智识阶层始终保有对经学研究的高度热情.政治意识形态的经学化,使记载民族习俗的官方文献表述更加正统,去除了“怪力乱神”的因素.满族的民间祭祀既与官方倡导大致趋同,又相对保持了自然纯粹的民族特性,但最终消泯于满汉两族的文化融合.由于经学的潜移默化和满汉共俗的交互影响,满族民间祭祀表现为部分家祭、族祭对象的汉化,和对敬宗收族意念的着意强调.在野祭中,对自然、动物、英灵崇拜的庄重娱神,也更多转换为民俗意义上的乐群娱众.在正统意识形态中,对萨满神性着意弱化,相应于满族民众的态度,也由迷信崇奉转到理性质疑.
    • 薛恬恬
    • 摘要: 老婆会是兴平地区规模最大的庙会,它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祭拜庙宇神仙洞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老婆会供奉的是城隍婆,求拜的主体是老年妇女,这样的祭拜内容具有独特性.庙会的举办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贸易与集市的发展,而且还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庙会具有深刻的审美文化意义,也体现了当地的文化底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