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副溶血弧菌

副溶血弧菌

副溶血弧菌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6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6篇、会议论文37篇、专利文献21754篇;相关期刊294种,包括海洋与湖沼、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第四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福建省第七届猪病学术研讨会、第166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人兽共患病防控等;副溶血弧菌的相关文献由2673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冬生、钟青萍、张义全等。

副溶血弧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6 占比:3.27%

会议论文>

论文:37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21754 占比:96.57%

总计:22527篇

副溶血弧菌—发文趋势图

副溶血弧菌

-研究学者

  • 周冬生
  • 钟青萍
  • 张义全
  • 王丽
  • 刘阳
  • 赵勇
  • 刘伟
  • 刘萍
  • 吕建建
  • 曹永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唐为沂
    • 摘要: 近几年,鱼类人工养殖已经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在银鲫养殖中,细菌性疾病已成为常见疾病,其发生概率逐年增高,严重影响银鲫的经济效益。银鲫养殖中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荧光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和副溶血弧菌等。鱼菌清主要的成分为盐酸环丙沙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球菌均有效,包括铜绿假单胞杆菌、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耶尔森氏菌、沙雷氏菌和弧菌等多数菌株。分别采用体外抑菌和体内治疗的方法,以验证鱼菌清对银鲫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为银鲫细菌性疾病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 上官文丹; 陈可; 陈清莹; 张杏果; 钟青萍
    • 摘要: 以副溶血弧菌的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为靶标,研究戊糖乳杆菌DF9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QS inhibitor,QSI)对其的淬灭效果。在确定DF9-QSI对副溶血弧菌和哈维氏弧菌BB170生长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亚抑菌浓度的DF9-QSI对副溶血弧菌QS信号分子AI-2的活性、动力(群集、泳动和蹭行)、生物被膜形成和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F9-QSI≤0.8 mg/mL时,其不影响副溶血弧菌的生长,且可有效降低其AI-2活性,抑制副溶血弧菌的运动、生物被膜形成及胞外多糖的产生,呈现浓度依赖性。三种显微结果(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联合表明DF9-QSI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被膜的破坏作用。因此,本研究发现DF9-QSI具有良好的AI-2类QS淬灭活性,为开发一种新型、有效的乳酸菌源QSIs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控制副溶血弧菌QS系统提供潜在的微生物资源。
    • 焦厚琪; 霍诗天; 闫黎明; 李艳和; 刘学芹
    • 摘要: 抗菌肽是无脊椎动物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重要的免疫因子,抗菌肽具有良好且广谱的抗菌活性,并且不易产生耐药性,有望替代传统抗生素药物发挥功能。甲壳素(Crustin)是目前甲壳类动物中研究比较广泛的一类抗菌肽家族。研究鉴定了来自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中的一种新型Crustin基因,命名为Pc-CruL。通过Pc-CruL抵抗病原性细菌的免疫防御反应的初步探究,发现Pc-CruL对克氏原螯虾的天然免疫系统至关重要,为深入研究克氏原螯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克氏原螯虾的人工养殖过程中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且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Pc-CruL包含330 bp,编码109个氨基酸,与已知的克氏原螯虾甲壳素同源性较低,为Ⅰ型甲壳素蛋白家族新成员。Pc-CruL在健康的克氏原螯虾的血淋巴、鳃、肠道、胃、心和肝胰腺中均存在,在血淋巴中的含量最高,而在肝胰腺中含量最低。同时进行了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Pc-CruL重组蛋白显著地抑制了几种常见的病原性细菌的生长,具有良好的广谱抑菌活性。体内实验表明,对健康的克氏原螯虾注射Pc-CruL重组蛋白可以保护克氏原螯虾,在副溶血弧菌感染后,提高存活率。Pc-CruL是克氏原螯虾中关键的免疫因子,在克氏原螯虾抵抗外界病原菌入侵和感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刘玉玲; 黄焕宜; 肖树荣; 何国华; 谢淑贤; 黎青梅
    • 摘要: 目的通过优化粪便的分离培养方法,提高沙门菌、志贺菌和副溶血弧菌的检出率。方法分别对沙门菌、志贺菌和副溶血弧菌在不同放置温度(包括4°C和25°C、常温)、不同放置时间(0 h、2 h、3 h和6 h)及不同肉汤增菌时间(0 h、8 h、12 h和24 h)等实验条件下进行培养,记录检出率。结果将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弧菌三种病原菌在4°C和25°C放置2 h,其检出率(95%和90%、60%和50%、85%和9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三种病原菌分别于常温放置0 h、2 h、3 h和6 h,沙门菌和副溶血弧菌的检出率无明显变化,志贺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5%、55%、20%、5%,呈下降趋势;三种病原菌增菌前(0 h)检出率均为0,增菌8 h、12 h和24 h,沙门菌的检出率分别为90%、90%和95%,志贺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0%、20%和5%,副溶血弧菌的检出率均为95%,增菌后检出率均有升高;使用沙门志贺肉汤,沙门菌的适宜增菌时间为8~24 h,志贺菌为8 h,使用碱性蛋白胨水,副溶血弧菌的适宜增菌时间为8~24 h;志贺菌在三组实验中的检出率均较低。结论粪便经增菌肉汤增菌至适宜时间接种选择性显色平板可显著提高沙门菌、志贺菌和副溶血弧菌的检出率;4°C或25°C放置,6 h内直接接种选择性平板,适用于沙门菌和副溶血弧菌菌量大于10^(6) cfu/mL的粪便样本;培养志贺菌不宜单独使用麦康凯琼脂平板。
    • 刘文军; 尚东维; 于小涵; 崔培; 杨燕菁; 孙金辉
    • 摘要: 为探究引起天津某养殖场线纹海马发病死亡的病因,从患病线纹海马肝胰脏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Par-1,经细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检测、16S rRNA测序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等方法确定其种。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检测结果表明,Par-1为短小、弯曲呈弧状的革兰氏阴性菌,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赖氨酸脱羧酶、硝酸盐还原等为阳性;菌株所扩增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18 bp,与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同源性达99%~100%,从而鉴定该菌株为副溶血弧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其对线纹海马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5.01×10^(6)CFU/mL。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噻肟、阿齐霉素、诺氟沙星、链霉素、四环素等22种药物敏感。本研究为防治天津地区线纹海马细菌性病害提供参考。
    • 孔裕琴
    • 摘要: 从西宁市5个市场采集鱼、虾各30份样品,通过常规的细菌分离技术分离到副溶血弧菌6株,其平均检出率为1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所得副溶血弧菌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等出现高度敏感;对头孢拉啶、头孢唑啉出现中度敏感;对氨苄西林、青霉素不敏感。
    • 胡玉城
    •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某大型婚宴食物中毒暴发事件发生的原因,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方法对事发饭店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和采样检测。制定病例定义,在附近医院搜索病例,从发现的患者中抽取一定数量的病例为病例组,在与患者有共同就餐史的家属、朋友中选择未发病者为对照组,开展问卷调查,进行病例对照分析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食物中毒事件同期暴露人数1270人,发病190例,罹患率为14.9%。共纳入病例组90例和对照组90人进行病例对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中以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等为主;婚宴上的"元宝扣蹄花"为中毒的危险因素(OR值为5.80,95%CI为2.80-12.00)。实验室检测158份样品,有5份副溶血弧菌阳性。结论本次食物中毒暴发事件由被副溶血弧菌污染食品引起,建议酒店加强厨房硬件建设和卫生管理,防止生熟食品交叉污染,食物过餐存放后要彻底加热才能食用。
    • 倪妍; 王梦轩; 王丽君; 贺君; 曲江勇; 王绪敏; 刘秀梅
    • 摘要: 海水贝类养殖产业在海水养殖总产量中名列前茅。在贝类养殖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贝类常受到严重的病害影响,导致贝类养殖过程中发生大批的死亡,制约着贝类养殖业的发展。在贝类的养殖中,常见的微生物疾病种类包括四类: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原核生物样微生物疾病。本文分别对四类疾病中的典型疾病副溶血弧菌病、牡蛎疱疹病毒病、壳病以及立克次体样微生物导致的疾病进行介绍。
    • 杨维琴; 钱亮亮; 张宗艺; 刘洋; 郭雷
    • 摘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连提取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法测定黄连提取物抗副溶血弧菌的活性。采用生长曲线法、紫外吸收法、电导率法和碱性磷酸酶法解析黄连提取物抗副溶血弧菌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黄连提取物中主要含表小檗碱、黄连碱、药根碱、巴马汀和小檗碱等5种化合物,其中,小檗碱和表小檗碱为黄连提取物中主要的抗副溶血弧菌活性化合物。黄连提取物对副溶血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0mg/mL和2.0mg/mL。黄连提取物通过增加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抑制副溶血弧菌的增殖,且抑制效果同提取物浓度呈正相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黄连提取物作为天然生物防腐剂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 芦平; 刘欢; 肖苗; 李莹玉; 赵燕妮
    • 摘要: 该研究旨在探讨原儿茶酸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活性和减毒作用,揭示原儿茶酸抑菌的作用机制。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生长曲线、核酸与蛋白质泄漏量、丙二醛(MDA)含量,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副溶血弧菌形态的变化,来评估原儿茶酸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细胞膜完整性和通透性的影响。同时,通过检测亚抑菌浓度(Sub-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SICs)下原儿茶酸对副溶血弧菌毒力因子合成的影响,研究原儿茶酸对副溶血弧菌的毒力衰减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原儿茶酸的MIC为2 mg/mL,经MIC浓度原儿茶酸处理后,副溶血弧菌发生严重内陷和破裂,上清液中核酸、蛋白质、MDA含量分别是对照组的2.65倍、1.94倍和10.05倍。此外,原儿茶酸在浓度为1/4 MIC时对胞外多糖、胞外蛋白酶、生物被膜的抑制率分别为40.57%、19.79%和26.04%,在浓度为1/2 MIC时的抑制率分别为52.85%、28.38%和34.69%。原儿茶酸主要作用于细胞膜,通过影响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抑制副溶血弧菌的生长,在亚抑菌浓度下便可有效减弱副溶血弧菌毒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