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黄嘌呤氧化酶

黄嘌呤氧化酶

黄嘌呤氧化酶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76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4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334991篇;相关期刊360种,包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中成药、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2013年全国桉树研讨会、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等;黄嘌呤氧化酶的相关文献由240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武、朱继孝、李忠琴等。

黄嘌呤氧化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4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34991 占比:99.82%

总计:335600篇

黄嘌呤氧化酶—发文趋势图

黄嘌呤氧化酶

-研究学者

  • 王武
  • 朱继孝
  • 李忠琴
  • 王晓云
  • 王绍杰
  • 杜冠华
  • 杨海麟
  • 洪敏
  • 许小平
  • 廖尚高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锐; 陈丹丹; 邓晓翠; 高林瑞; 丁章贵
    • 摘要: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云南特有名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随着研究的深入,普洱茶的降尿酸作用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普洱茶不仅可以抑制关键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的生成,还能调节尿酸相关转运体的表达抑制尿酸盐的重吸收和促进尿酸排泄。普洱茶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日常饮品,化学成分复杂,文章对普洱茶中具有降尿酸作用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概括,以期为开发具有降尿酸功效的功能食品提供更多可能。
    • 王宇; 汪鋆植; 王丹阳; 聂淞莹; 张宏岐
    • 摘要: 目的 观察海棠茶水提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为高尿酸血症患者提供更好的饮食调控策略。方法 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检测给予海棠茶水提物及其主要成分根皮苷后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和肝组织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考察海棠茶中根皮苷、根皮素、三羟基根皮苷对体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影响,并判断其抑制机理和抑制类型,计算K_(i)值。再检测根皮苷和根皮素联合应用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结果 海棠茶水提物和根皮苷均能有效降低小鼠血清尿酸水平和肝组织黄嘌呤氧化酶活性(P<0.05)。根皮苷对黄嘌呤氧化酶的IC_(50)为(355.2±1.78)μg/mL,属于可逆竞争性抑制中的混合型抑制;根皮素IC_(50)为(123.4±1.03)μg/mL,属于竞争性可逆抑制;三羟基根皮苷IC_(50)为(2.02±1.79)μg/mL,属于反竞争性可逆抑制。根皮苷、根皮素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结论 海棠茶水提物对黄嘌呤氧化酶具有抑制活性,其主要活性成分为根皮苷等黄酮类成分,在调节尿酸代谢、防治高尿酸血症、减少痛风风险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 张伟; 陈雪洁; 刘蓉; 肖朝江; 沈磊; 田新雁; 姜北
    • 摘要: 目的:运用模型大鼠探究民族民间药物分心木(DJF)水提物预处理对单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防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JF水提物高、低剂量组。DJF水提物高、低剂量组在建模前,每天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DJF水提物,连续用药14 d,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相同方式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DJF水提物组和模型组进行缺血-再灌注处理,对照组只分离肾动脉。24 h后,取血和肾脏组织。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肾脏组织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活力,H&E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结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分心木水提物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Cr、BUN、MDA的含量及抑制XOD的活性,提高SOD的活力,明显改善肾脏结构。结论:分心木水提物具有抑制XOD活性、调节氧化应激的功效,且可一定程度改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肾功能。
    • 林娜; 王筑山; 廖兴江; 王永林; 廖尚高
    • 摘要: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药食两用中药具有安全性好、保健功能突出的特点。本文从国家公布的药食同源中药材目录中,通过查阅文献,筛选出葛根、白芷、桑叶等24种降尿酸中药,蝮蛇、葛根等4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中药,并对其作用加以综述,以冀为基于药食同源中药的抗痛风产品研发提供借鉴。
    • 王家彬; 潘力
    • 摘要: 为得到具有较高降血尿酸活性的特殊乳酸菌,首先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筛选出具有降解肌苷和鸟苷等核苷类物质的乳酸菌,其中菌株LB1lac20具有最高的肌苷降解率(91.19%)和鸟苷降解率(89.67%)。基于16S rDNA序列进行BLAST比对,菌株LB1lac20被鉴定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为进一步分析菌株LB1lac20的潜在降尿酸作用,采用尿酸生成法建立体外模型,分析菌株LB1lac20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菌株LB1lac20活菌悬液和胞内提取物最终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21.27%和19.60%(P<0.05)。综上,本研究成功筛选出1株具有高效核苷降解能力的短乳杆菌LB1lac20,并对黄嘌呤氧化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在不同方面发挥其潜在的降尿酸能力。本研究筛选获得的菌株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降尿酸天然来源,为开发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药物提供理论基础和菌种资源。
    • 谭海; 员林娜; 卢南巡; 张中华; 常景玲; 李志刚
    • 摘要: 利用补救途径发酵生产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时,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受次黄嘌呤诱导大量生成,将部分次黄嘌呤分解为尿酸,并伴随活性氧的产生,导致次黄嘌呤转化率低下和cAMP产量难以提高等问题。摇瓶发酵实验表明,添加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可以提高cAMP产量。在7 L发酵罐上,通过添加12 mg/L槲皮素,cAMP发酵产量达到5.33 g/L,与对照相比提高了33.92%,同时次黄嘌呤转化率得到明显提升,发酵性能显著提高。关键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槲皮素有效抑制XOD活性,减少了次黄嘌呤的分解,进而提高其转化率;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腺苷琥珀酸合成酶与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均得到显著提高,更多碳流分配到磷酸戊糖途径用于产物合成。副产物尿酸含量的显著减少也表明次黄嘌呤的分解得到有效抑制。活性氧、丙二醛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槲皮素抑制XOD的活性,显著降低了活性氧含量,缓解氧化胁迫对细胞组分造成的损伤,增强细胞活性,使cAMP产量得到显著提升。
    • 王敏; 徐国辉; 赵一灵; 王刚强; 黄赣辉
    • 摘要: 膳食黄酮具有很高的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潜力,本文通过酶抑制动力学、多光谱法和分子对接研究金丝桃苷对XOD的抑制特性并分析其分子机制。酶动力学结果表明,金丝桃苷对XOD具有混合竞争性的可逆抑制作用,IC;值为(162.059±2.291)μmol/L,抑制常数Ki为(18.079±0.154)μmol/L。多光谱实验表明,金丝桃苷与XOD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其相互作用主要受氢键和范德华力驱动。圆二色谱表明,金丝桃苷诱导XOD的构象变化,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含量增加,β-折叠和β-转角含量减少。分子对接结果证实,金丝桃苷与XOD活性区域内的氨基酸残基(如:GLN767,GLY797和PHE798等)产生相互作用。这些结果将为金丝桃苷在开发具有潜力的功能性食品或药品方面提供实验和理论基础。
    • 王启宪; 林诗伟; 赵敞; 陈炎炼; 陈劲初
    • 摘要: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的盛行率居高不下,高嘌呤饮食为引起高尿酸血症之重要因素,高尿酸血症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脏病功能异常、高血压等疾病的机率,而降尿酸药物具有副作用,因此需开发替代治疗之策略。本试验先以体外试验筛选具有降尿酸潜力菌株,发现效果最佳菌株为Lactobacillus reuteri GKR1,再以高嘌呤饮食饲料评估Lactobacillus reuteri GKR1于小鼠之降尿酸效果,试验将ICR小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负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GKR1组及高剂量GKR1组,连续14天将试验物质经管喂投予小鼠,在试验第7及第14天收集各组小鼠血清,分析尿酸(Uric acid)、尿素氮(BUN)与肌肝酸(Creatinine)含量,在试验第14天采集小鼠肝脏分析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实验结果显示,低、高剂量组GKR1可降低血清中尿酸、尿素氮含量,高剂量GKR1组显着减少肝脏中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综合以上结果,GKR1具有开发为降尿酸保健食品之潜力。
    • 王敏; 徐国辉; 赵一灵; 王刚强; 朱湘玥; 黄赣辉
    • 摘要: 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协同超声波提取黄蜀葵花中总黄酮,并研究其对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高效利用黄蜀葵花资源的目的。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料液比、超声波功率、SDS浓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再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提取液抑制XOD的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方案为料液比1:48 g/mL,超声功率320 W,SDS浓度0.05 g/mL,在此条件下对黄蜀葵花中总黄酮进行提取,含量为4.63 mg/g;在抑制剂浓度为0.38~1.92 mg/mL范围内,黄蜀葵花提取液XOD抑制率最高为98.35%,对XOD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 汪绪龙; 姜开元; 刘洋; 杨文宁; 隋强
    • 摘要: 以2-(3-氰基-4-羟基苯基)-4-甲基-1,3-噻唑-5-羧酸乙酯为原料,经水解得到中间体10;以二甲基膦乙酸苄酯为原料,经Witting反应、氢化还原双键、环合及钯/碳催化氢化脱苄基4步反应,得到中间体BODIPY-FL;10与BODIPY-FL缩合得到非布司他荧光药物探针分子,其结构经^(1)H NMR,MS(ESI)表征。体外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该荧光探针的IC_(50)为8.3 nM,说明接入荧光基团后探针分子与黄嘌呤氧化酶(XOD)之间的亲和力略有下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