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雷达特征

雷达特征

雷达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113220篇;相关期刊45种,包括广东气象、气象研究与应用、气象与环境科学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雷达特征的相关文献由32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向红、张怡、李怀宇等。

雷达特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9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3220 占比:99.92%

总计:113305篇

雷达特征—发文趋势图

雷达特征

-研究学者

  • 李向红
  • 张怡
  • 李怀宇
  • 付相可
  • 任玥
  • 伍志方
  • 何如意
  • 何草青
  • 余慧娟
  • 冷少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慕瑞琪; 徐芬; 孙康远; 李峰; 王易
    •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自动站、多普勒天气雷达以及美国环境预报中心的全球再分析资料,分析江苏2007—2018年间的台风龙卷活动时空分布特征、龙卷产生的环境条件及多普勒雷达关键特征,并与广东台风龙卷相应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江苏台风龙卷与过去相比发生频次有所增加,主要集中在7—8月,且主要发生于午后的16—20时;比起广东台风龙卷多发生于台风登陆后的24 h以内,江苏台风龙卷多发生于登陆24 h之后,位于台风中心的东北象限,多集中于江淮中部以及西北部地区;低空急流输送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为龙卷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地面辐合线是龙卷发生发展的重要系统;江苏和广东龙卷均发生在对流不稳定能量不大、抬升凝结高度较低、深层(0~6 km)和低层(0~1 km)垂直风切变较大以及风暴相对螺旋度较大的环境下,但从均值来看,广东龙卷的对流有效位能和对流抑制能更小,抬升凝结高度更低,具有更大的深层(0~6 km)和低层(0~1 km)垂直风切变,且风暴相对螺旋度较小;江苏台风龙卷单体约有2/3伴随龙卷涡旋特征(TVS),产生强龙卷的雷暴单体生命期同时伴随有中气旋和TVS特征。当TVS的最低仰角速度差超过23 m·s^(-1)时,更易产生强龙卷。与广东台风龙卷TVS关键特征量对比显示,江苏地区产生龙卷的TVS最低仰角速度差和最大切变值均偏小(最大切变值为广东的1/3)。
    • 李彩玲; 杨波; 姚聃; 方翀; 彭斯琪; 何秋蕊; 黄先香; 蔡康龙; 吴翠红; 黄小彦; 何兵
    • 摘要: 2021年5月14日20∶40前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千子山发生龙卷灾害。基于详细的现场灾情调查和观测资料综合分析判断:(1)本次灾害具有受灾路径长、纵横比大,受灾指示物有辐合倒伏、扭曲、被拔起和抛射等龙卷破坏的典型特征,确认为龙卷风灾害。(2)龙卷自西向东移动,总路径长度约17.95 km,其中连续路径约11 km,最大破坏直径1000 m,平均破坏直径800 m。龙卷经历了触地初生、加强成熟到跳跃减弱三个阶段,在影响路径的后半段,龙卷强度较弱,有跳跃式前进的特征。综合评估本次龙卷最大强度为中国龙卷强度行业标准三级(相当于美国EF3级)。(3)雷达资料分析表明,这是一次典型的超级单体龙卷,伴随有强中气旋和龙卷涡旋(TVS)发展,超级单体中气旋和TVS加强,旋转速度、最强切变加大以及顶高底高下降时,龙卷触地引起地面灾害,地面最强破坏路径位于中气旋和TVS路径南侧。对于超级单体龙卷,可依据中气旋和TVS演变特征进行龙卷预警业务试验。
    • 邓意学; 肖天贵; 汤志亚; 史朝
    • 摘要: 2020年7月22日,安徽宿州和苏北宿迁、连云港、盐城三市先后出现了龙卷天气过程。利用ERA-5(0.25°×0.25°)逐小时再分析资料和雷达回波资料对龙卷发生的天气背景、环境条件和雷达特征进行分析并简单对比,结果表明:(1)两次龙卷过程都发生在有利于发生强对流的梅雨期环流背景下,龙卷发生地位于副高边缘且500 hPa上存在西风槽东移,700 hPa和850 h Pa上低涡切变明显,中低空西南急流强盛且不断输送水汽。(2)环境条件的相同点表现在具有强的0—6 km垂直风切变和0—1 km垂直风切变,龙卷发生地处于0—3 km风暴相对螺旋度(SRH)高值中心左侧的高梯度区域,同时位于能量—螺旋度指数(EHI)的高值中心附近,梅雨锋前上升运动强烈且低层假相当位温θse值较大,不同点为两次过程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值存在明显的差异。(3)雷达特征表明,两次龙卷均由准线状对流雨带南端的超级单体所引发,并具有明显的中气旋特征,其中宿州龙卷的钩状回波特征明显,而苏北龙卷具有明显的入流缺口、有界弱回波区和悬垂回波特征。
    • 赵玉娟
    • 摘要: 利用西峰CD雷达资料,结合云图、探空及常规观测资料,对2021年10月1日傍晚发生在庆阳的一次超级单体风暴发生发展机制、环境背景、云物理特征及演变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受500 hPa强西北气流及高低空冷暖平流影响,触发了此次强对流天气。探空图显示,对流发生前期有较大的位势不稳定能量,并且存在一定的对流抑制能量,0°C层高度及-20°C层的高度利于冰雹的产生及增长;云图分析显示,超级单体降雹主要由局地产生的对流云团发展移动而引发的,可见光云图上对流云团有明显的暗影存在;从雷达分析得出,此次风暴天气受超级单体影响,超级单体持续时间较长,钩状回波、前侧入流槽口及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VIL)跃变特征明显。
    • 谌志刚; 李海燕; 肖柳斯; 傅佩玲; 周芯玉
    • 摘要: 利用ECMWF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及广州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1522号台风"彩虹"外围衍生的广州番禺龙卷和1806 号台风"艾云尼"外围衍生的广州南沙龙卷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还挑选了一个未发生龙卷的台风做外围环境参数对比.结果表明:两次强龙卷都发生在登陆台风的东北象限,中低空急流明显、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叠加是产生龙卷的有利天气背景.环境影响因子均表现为对流有效位能较大、低层风速较大、垂直风切变较强、抬升凝结高低较低、抬升指数较小、风暴相对螺旋度较大:相比之下,未发生龙卷的台风外围中低空急流依然明显,但其他环境影响因子大多数未达到发生龙卷的条件阈值.雷达反射率上均表现为一些超级单体特征,最强反射率均在59 dBZ 以上,且低仰角都存在明显的速度对.由于"彩虹"龙卷过程的对流有效位能、中低层风速、低层风切变、抬升指数及中气旋强度等环境影响因子均明显强于"艾云尼"龙卷过程,导致其强度明显强于"艾云尼"龙卷.
    • 苟阿宁; 高正旭; 袁延得; 王志斌
    • 摘要: 2014年6月17日和6月19日午后鄂西山地先后发生了两次对流过程,雷达回波出现了40 dBZ以上的对流特征,最强回波中心超过60 dBZ,全闪定位系统监测仅零星云闪,没有出现地闪.利用雷达、闪电、逐分钟地面观测等资料,对两次对流过程雷电预报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总结两种不同起电机制的对流概念模型.分析表明:(1)两次对流过程是在不同环流形势下发生的,午后热力条件是对流产生的直接影响因子,地面风场和温度场引起的中尺度扰动特征明显,动力和水汽条件偏弱.(2)对流尺度较小,呈直立状且结构松散,对流内部上升气流和环境场垂直风切变偏弱,-20°C高度以上≥40 dBZ回波所占比例较小,起电条件弱,这种类型的对流不利于电荷累积产生闪电.(3)在雷电预报过程中,雷达反射率强的对流并不意味着闪电发生概率大,判断对流过程中是否出现闪电,除考虑环境条件外,强的反射率必须超过0°C层等温线且持续时间较长、回波形态结构是否倾斜以及≥40 dBZ回波在-20°C高度以上的比例和维持时间是决定能否产生闪电的重要预警预报因子.
    • 雷涛; 杨亚宁; 唐佳璐; 杨玲; 苟先太
    • 摘要: 为了能在海上电子对抗战中及时了解敌军的动向与目的 ,以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和知识图谱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套雷达场景识别系统;该系统对雷达的行为特征规律进行了研究和识别,并在雷达行为识别的基础上进行了雷达的场景识别;该系统进行了典型的场景知识构建与集成相似性计算,通过捕获的敌方的雷达数据进行场景识别与仿真;采用了Web仿真技术,搭建了一套三维动态场景,根据场景里面雷达工作剧本进行仿真,产生仿真数据,写入MySQL数据库,然后在场景知识库中进行对比分析,经过实验测试识别出了雷达的行为结果与测试时序内的场景结果;通过场景仿真和识别结果分析,最后能够得出准确率90%以上的识别结果,经实仿真推演满足了实战中的需求;该系统相比其他识别方法,能够以更少的数据和资源就能得出一个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 黄娟; 王米吉; 唐明晖; 张悦; 戴劲; 龚哈燕
    • 摘要: 利用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NCEP格点再分析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比分析湖南2019年7月7—8日(以下简称07.08暴雨)和2019年7月12—13日(以下简称07·13暴雨)夏季2次暖区暴雨天气过程,探讨2次暴雨发生发展的天气学条件差异。结果表明:(1)暖区暴雨形成时,地面均有热低压倒槽发展,地面辐合线加强触发暖区暴雨的发生,850 hPa和700h Pa的低空急流均明显加强。(2)两次过程中比湿均超过14 g/kg;散度场均是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非常有利于垂直上升运动的发展,强降水均出现在假相当位温梯度大的区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