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五届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
第五届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

第五届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8-11-05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会议文集:第五届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对2008年发生的各类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难点和技术进行了深入研讨,还特别对本年度重大气象服务--奥运气象服务和抗震救灾气象服务经验进行了专题分析.
  • 摘要: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江淮梅雨异常特征及其大尺度环流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入(出)梅显著偏早、梅长略偏短,梅雨分布呈南涝北旱、东多西少,梅雨量偏少、强度偏弱.入梅显著偏早是东亚大气环流由冬季向夏季转换提前所致,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北跳、500 hPa西风带环流调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跳、夏季风北涌至江淮流域的时间均早于常年.出梅显著偏早的主导因素是冷空气活动.南涝北旱梅雨型是受南亚高压东段脊线位置接近常年、副热带高压脊线处于适宜梅雨发生纬度带的南段、低空西南急流和水汽输送带北缘位置、高空强辐散和中低空强辐合区位置偏南的影响.东多西少梅雨型是冷空气路径偏西所致.梅雨期夏季风北涌至江淮流域活动次数偏少是梅雨量偏少的重要因素.
  • 摘要:分析了2008年夏季东亚气候异常的背景和大气环流演变特征,从海洋状况、大气环流异常等主要物理因子作用等方面分析了2008年夏季降水异常的成因,指出:2007年8月-2008年4月的这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表现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发展快,衰减也极为迅速,受其影响,前期冬季偏弱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出现了明显异常响应,春末夏初迅速转强,整个夏季平均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是偏强的,这也是2008年夏季多雨范围较大的原因之一;而副热带高压位置的变化较大,脊线6月正常偏北、7月正常偏南、8月偏南,西伸脊点6月偏东、7月正常偏东、8月偏西;夏季亚洲中高纬环流场上,纬向环流偏强,经向环流偏弱,中纬度西风带急流总体偏强,中高纬度的阻塞活动较弱,日本以南的洋中槽异常发展且长期维持;拉尼娜结束后,整个夏季平均的150°E以西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基本处于正常状态(海温距平接近于零),受其影响,夏季平均的西太平洋暖池和热带对流活动也接近常年,仅出现几次阶段性的活跃;东亚夏季风正常略偏强,这些异常因子的综合作用形成我国汛期降水温度异常分布.rn 对汛期(6-8月)降水、温度预测情况进行了检验,指出了预测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夏季降水、温度异常分布和趋势的总体特征把握较好,我国东部地区将出现南北两个主要多雨区,北方的多雨区位于华北中部至淮河流域,南方的多雨区位于华南大部、西南大部的预测意见与实况是一致的.但"降水总体较常年同期偏少,少雨范围比多雨范围大"的预测意见与实况差异大.对预测思路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 摘要:本文对2008年8月25日上海地区的强对流暴雨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三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北部地区交汇有利于低涡的生成发展,为上海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中低纬度系统相互作用为上海强对流暴雨天气提供了水汽、能量和触发条件.在大暴雨开始前12~24小时,水汽、能量和中低层大的正涡度有向长江下游汇合的趋势,在上海附近逐渐形成强的位势不稳定.上升运动集中在1个经度左右非常窄的地区,是产生特强降水原因之一.GPS/PWV探测可以及时了解大气水汽总量的变化,仅靠本地上空的水汽全部落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水汽辐合.对流云团合并,云核合并后强烈发展移动缓慢同样是产生特强降水原因之一,在对流云团的后侧,对应温度梯度最大,是降水最强的地方.
  • 摘要: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8年梅汛期暴雨过程中干冷空气侵入对暴雨发生、发展和维持的作用,结果表明:梅雨期中高纬度环流的演变和调整与暴雨过程密切相关,亚洲北部阻塞高压(高压脊)的建立和维持,使得500 hPa高度上西风锋区南压,导致干冷空气南下,极涡活动的异常偏东和加强有助于冷空气向江淮流域输送,有利于江淮流域暴雨的发展.在江淮流域梅雨期间,干冷空气的活跃与暴雨过程相对应.干冷空气来源于中高纬度和中高层;江淮流域位于低层的辐合上升区中,辐合的气流源于江淮流域以南的北上暖湿气流和江淮流域以北的南下干冷空气;北风起着加强中低层辐合和中高层辐散的重要作用.干冷空气侵入有利于对流层中高层干层的形成和维持.而且,干冷空气侵入是梅雨湿度锋形成和维持的一个重要动力和热力原因.在此研究基础上,归纳出中期预报着眼点,供实际业务预报参考使用.
  •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资料、卫星、雷达资料和地面自动站资料等,对2008年5月27-28日江西北部发生的一次冷锋前对流性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冷锋前出现对流性暴雨的主要原因是:(1)各层槽线位置近于垂直,锋面陡峭,并出现前倾槽结构;(2)冷锋前低层暖湿气流异常强盛,下暖湿上干冷使对流不稳定能量剧增;(3)冷锋移近、气旋波发展东移和低空急流加强,触发了冷锋前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4)本次暴雨具有明显中小尺度特征,期间有4个β中尺度对流系统沿地面冷锋南侧发展东移,冷锋前地面中气旋、中尺度辐合线、雷达速度图上逆风区及强回波区、滤波分析后850 hPa的中尺度辐合线等均表明有中小尺度扰动存在,且中小尺度扰动系统与暴雨雨团对应很好.
  • 摘要:2008年7月13-14日郑州市出现局地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达174 mm,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第二位.这次大暴雨主要由两个时段的强降水累计而成,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通过对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发现:(1)第一时段的强降水由副热带高压内部产生的局地对流云团加强造成,对流层底层东风气流的加强提供的水汽输送和动力抬升作用,促进了对流发展;(2)新生云团进入潮湿的大气环境中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加强.针对降水具有的明显中尺度特征,综合分析卫星、雷达、自动站等资料,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的组合风廓线拼图可以很好地监测中尺度系统的演变趋势,而区域自动站的10分钟极大风速场上显示中尺度辐合线与郑州附近的气旋中心,则对应了两个时段中对流云团在进入郑州后加强、对流加剧产生暴雨的过程.因此具有中尺度特征的局地强降水可跟踪雷达、自动站等信息做出短时临近预报.
  • 摘要:利用2008年7月20-22日常规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7.22"襄樊特大暴雨过程"鞍"型大尺度背景及两南涡和切变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初步结论如下:(1)在暴雨发生期间,亚洲中高纬维持两槽-脊型、中低纬两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体东北-西南向向西发展、中纬度黄淮-汉水流域稳定的低压带及高原涡东移形成的低槽,构成"鞍"型大尺度环流配置.(2)西南涡东侧强盛西南暖湿急流带来的源源不断水汽与汉水—黄淮静止锋北侧东北气流的水汽通量交汇,造成襄樊地区强的低层水汽输送.(3)雷达观测表明,西南低涡螺旋结构雨带东北移、持续与切变线雨带汇合,在汇合处降水回波不断新生、加强、北移,造成襄樊地区持续性特大暴雨.(4)"鞍"型大尺度背景下,西南涡发展、东北移过程中,其前侧西南气流与切变线北侧偏东气流在襄樊地区交汇上升,触发不稳定能量持续释放.强造雨机制的滞留和持续导致特大暴雨.(5)假相当位温θse的梯度对暴雨的产生同样起了重要作用.位势不稳定的水平分布对暴雨发生和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性.
  • 摘要:结合天气动力学和卫星云图等诊断、分析方法,对2008年7月5-6日吉林省中西部地区一场区域性大到暴雨天气成因,从大尺度环流形势演变、影响系统、高低空急流、水汽条件、中尺度辐合及红外卫星云图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数值预报形势和要素进行综合检验.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是在稳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华北气旋北上发展与蒙古气旋冷锋合并,对本次大到暴雨天气产生起了重要作用;低空急流为水汽输送和辐合提供了有利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为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抬升作用;"上暖下冷"的温度场结构决定了本次降水性质主要是稳定性降水;T213、T639、EC全球模式对本次过程形势场预报较为准确,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T213、T639、德国、日本格点降水要素预报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摘要:利用地闪定位系统、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8年9月17日傍晚到夜间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闪的数目与回波强度关系较密切,当强对流发展旺盛的时候,地闪强度和数量也达到最大值,地闪数目变化与强对流强度变化同步,地闪主要出现在大于40 dBZ的区域内,地闪出现的位置多在强回波移动方向的前部和强回波中心附近,可以用于预测强回波的移动方向和强对流生消的位置.
  • 摘要:通过常规气象资料,对0809号强热带风暴的移动路径、强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表明:热带辐合带南侧低空急流维持,海南岛上空的辐合中心和强涡度中心,促成了强的垂直上升运动;深厚的湿度层,水汽输送充足,是持续强降水的主要原因.
  • 摘要: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受了百年一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广东的受灾程度属80年一遇,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分析发现:灾害过程在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拉尼娜"事件背景下发生的,与欧亚地区持续大气环流异常密切相关.在"北脊南槽"和西太平洋副高偏北偏强的形势下,冷暖气流在我国南方地区频繁交汇使得对流层中低层形成逆温层和局地经向环流产生异常,造成了此次持续低温雨雪冰冻过程.面对灾害引发的公共事件,广东气象部门打破常规、准确预警,启动预案,通过媒体和"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及时传播权威的公共预警信息,为安定民心、稳定社会、减少灾害起到积极作用.灾后反思发现:山区冰灾的监测、灾害的评估、公共信息发布等的能力和规范均亟待加强.
  • 摘要:本文以2008年我国南方暴雪灾害较严重的1月28日天气过程为案例,分析了ATOVS卫星观测资料与降雪分布的印证关系,提出了基于区域ATOVS数据同化的暴雪灾害监测方案,并进行了ATOVS卫星观测辐射率同化试验,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当时的灾害应急服务中.研究表明:基于区域ATOVS数据同化的暴雪监测方案所获得积雪信息能更好地反映降雪的时空发展特征,6小时雪水当量变化能有效反映该天气过程的移动形势.本文基于区域ATOVS数据同化的暴雪监测方案,能及时、有效、准确地监测区域性暴雪灾害的空间格局和时间发展形势,也为区域ATOVS数据在暴雪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 摘要:本文对2008年4月20-22日青海北部强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寒潮天气暴发前期,里黑海脊发展东移与东欧脊同位相叠加,脊前强北风带诱导冷空气南调,使横槽转向南压,强冷空气向南暴发.与强寒潮天气相伴的大到暴雪出现在较强的能量锋区、高湿区和水汽辐合区.
  • 摘要: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及AREM中尺度数值模式要素预报产品资料,对2008年1月中下旬至2月初发生在湖南的特大冰冻灾害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背景、中低层相对湿度和逆温层结、700 hPa西南风速、日降水量等部分AREM模式预报要素产品与天气实况进行了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模式较好地描述了中高纬大气环流的演变特征,对南支低槽和副高的强弱变化以及对700 hPa西南气流的加强与减弱都有较准确的刻画;此外,模式准确预报了中低层逆温层结,对雨量加大或减弱趋势也有较好的预报能力,但对于中低层相对湿度的预报较实况偏小10%左右.
  • 摘要:应用常规观测资料、灾情资料、NCAR/NCEP再分析资料(2.5°×2.5°),对近40年发生在内蒙古地区(草原牧区为主)的21次较强暴风雪天气过程,就暴风雪天气进行了天气学分型和成因分析.同时,针对内蒙古暴风雪天气主要影响系统--蒙古冷涡的结构、发展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强冷空气活动是暴风雪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强盛的高空急流及与之配合的高空辐散区的强迫作用是地面蒙古气旋强烈发展和强风形成的动力条件;远程的较好的水汽输送配合对流层低层冷涡辐合对较强的降雪至关重要;对流层高层辐散强迫、中低层温度差异、中层涡度平流作用对蒙古气旋的爆发性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对流层低层偏南暖湿急流与偏西干冷急流在蒙古气旋控制区交汇是暴风雪天气发生的重要特征;对流层中层强上升运动配合对流层低层强风区的结构特征对确定暴风雪天气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 摘要:利用2008年1月甘肃连阴雪实况资料以及同期EC逐日客观分析场资料和1951-2000年NCEP/NCAR 500 hPa高度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1月甘肃省持续20天之久的低温连阴雪天气的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海温异常所造成的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形成了这次罕见连阴雪天气发生的气候背景.大气环流异常表现在阻塞形势建立并长时间异常维持,西太平洋副高的异常加强西伸、维持.阻高崩溃及副高减弱东退,促使这次连阴雪过程减弱、结束.MM5中尺度数值模式对连阴雪天气的模拟结果表明,高低空形势场以及中尺度的动力、湿度因素的有效配合为较强降雪的出现提供了必要条件.在甘肃南部到中部出现较强降雪时,青藏高原南支槽前有一支明显的偏南风向北输送,并在高原东南侧形成辐合,同时在高原中部也有明显的高原切变线发展东移.强降雪对应区域上空有明显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而且垂直上升运动发展旺盛.
  • 摘要:利用我国新一代数值预报模式GRAPES,采用6个不同的参数化方案组合:即选择Kessler、NCEP3-class simple ice和simple ice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和Kain-Fritsch、Betts-Miller-Janjic积云参数化方案形成6个组合,对新疆"4· 18"寒潮天气的降雪过程进行预报试验,对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与实况资料进行比较、检验.结果表明:就单个降雪个例而言,预报效果相对好的参数化方案存在不确定性,积云参数化方案对降雪的影响比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降雪的影响大.NCEP 3-class simple ice方案与Kain-Fritsch方案组合对"4· 18"寒潮天气降雪量的预报较好.
  • 摘要: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帆船赛和第13届北京残奥运会帆船比赛(以下简称奥帆赛及残奥帆赛)在青岛举行,赛场周边地形复杂,而且期间正值汛期,天气复杂多变.青岛市气象局建立了以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浮标站、自动站等为依托的气象综合探测系统,实现了赛场及其周边高时空分辨率的立体化探测;引进了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建立了以MM5,WRF等多种模式为基础的精细化预报系统,提供赛场内4个浮标站的逐时风速、风向的定量预报以及赛场暴雨、雷雨大风、台风、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的短期、短时临近预报;开发了资料综合显示平台、奥帆赛及残奥帆赛产品制作分发平台以及预警信号和天气预报制作平台,快速生成和分发各种预报产品;建成了一个具有综合、宽带、高速、数字化等特征的信息网络系统.组建了近百人的奥帆赛及残奥帆赛气象服务团队,创新服务理念,确定服务策略,通过英文气象信息发布会、张贴栏、服务网站、手机分区预警短信等多种渠道向赛事组织者、运动员、教练员提供了精细化的气象服务,成功地保障了奥帆赛及残奥帆赛的顺利举行.
  • 摘要:利用加密自动气象站、天津MM5、大气电场仪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2008年夏季北京奥运会期间出现在天津奥运体育场的12次雷电天气进行了天气学总结分析,尤其对临近发布的12期雷电预警信号进行了重点分析,得出雷电天气的环流形势和基本条件,以及雷雨前多普勒雷达和大气电场仪的特征,给出了利用上述资料发布雷电预警的指标.结果表明,天津的雷电天气有四种环流形势:西来槽型、切变型、冷涡型、北涡南槽型,并具备四种基本条件:边界层水汽条件、冷空气、层结不稳定和触发机制.强对流天气出现前的雷达特征:多数过程都有天气尺度影响系统配合,在天津上游地区有强回波带或大片降水回波移来,移动中回波不断发展加强进而影响天津市区.另外大气电场强度的变化与雷电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电场强度曲线的振幅变化早于雷电的发生,对雷电的预警和防范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摘要: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气象中心应用气象室立即投入到对地震灾区的抢险救灾气象保障工作中,陆续开展了震区地质灾害、交通气象和流域面雨量的精细预报服务工作.应用GIS业务系统的精细化制图技术,实现震区精细道路反演、震区精细地理信息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底图,较精确界定地震堰塞湖小流域边界技术.该技术在中央气象台精细降雨预报产品的支持和解释应用下,分析订正制作震区精细道路、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和堰塞湖上游面雨量预报保障服务产品,克服技术困难,实现增加产品发布频次达到服务更精细的效果,为地震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气象保障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产品支持.
  • 摘要: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后,中国气象局紧急下拨救灾资金,组织专家和物资支持四川,四川省局从受灾较轻的市州抽调业务人员支援受灾严重市州,保证了抗震救灾应急气象服务的顺利开展.通过参与抗震救灾气象预报服务,深刻认识到:应急演练是应急气象服务的基础,应急演练,能增强应急意识、灾难意识,有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数值预报产品是开展重大气象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自动站资料处理与显示系统、数值预报释用系统、雷达探测信息显示系统、卫星云图显示系统等是开展应急气象服务的重要技术支撑;气象预报作为启动堰塞湖等排险方案的首要条件,气象的先导性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有针对性开展的抗震救灾决策专题预报服务、雷电监测预警服务、空投空降现场服务、堰塞湖抢险服务、灾区防疫服务、灾民安置区防雷服务等,是抗震救灾气象服务成功的保障;与新浪网、中国移动四川公司、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四川多家电视台、广播电台合作,拓展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扩大气象信息的覆盖面,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当然在抗震救灾服务中也面临应急气象观测资料传输的规范问题,应急气象服务需求单位的联系和产品需求问题,以及业务能力不能满足服务需求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改进,以更好地适应应急气象服务工作的需求.
  • 摘要:2008年1-10月,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0.7℃,为1997年以来历史同期第12个偏暖年份;全国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为1999年以来同期最大值,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2008年灾害性天气特点是,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初夏,南方强降水过程集中、强降水事件频发,珠江流域和湘江上游发生了洪涝灾害;初台登陆早、台风登陆比例高均破历史纪录;盛夏,南方和新疆东部高温天气多、华北和黄淮出现凉夏;全国总体干旱轻、北方局部旱情重;春季北方沙尘天气过程少.2008年,气象预报服务任务艰巨,在经历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台风、暴雨、强对流、干旱等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服务的同时,又精心组织了"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气象预报服务工作.在重大任务多、紧急任务多、复杂任务多的面前,气象预报和服务在以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提升气象服务能力为核心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灾害预警的时效性和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圆满完成了2008年的气象预报和服务工作.
  • 摘要:针对2008年7月2日凌晨滇中暴雨个例,采用逐时的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地基GPS遥感大气水汽、自动雨量站等加密观测资料和Barnus带通滤波方法及NCEP/NCAR 1°×1°格点资料分析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这次突发性暴雨过程主要是中高层的干冷空气入侵,低层的增湿增暖,形成了强的对流不稳定区,低层中尺度气旋的辐合造成水汽、能量的聚积,中尺度扰动及低空西南气流在地面静止锋上被迫抬升,引起凝结和位势不稳定能量释放,是暴雨产生的主要机制;卫星云图分析表明,本次暴雨过程为两个对流单体合并加强为β中尺度对流云团引起的.暴雨过程期间,雷达回波PPI上涡旋带状回波结构特征明显,并有雷暴钩状回波出现、VPPI上显示为典型的气旋式旋转的"S"零线、"牛眼"速度中心结构;VWP垂直风廓线显示,强降水时段暴雨区的风场自低层到高层由西南风呈顺时针旋转至西北风,表明低层有深厚的暖湿水汽抬升,高层西北风辐散下沉.由地基GPS遥感水汽探测技术反演的大气可降水总量在降雨开始前的急升反映了水汽大量积累的过程,在分析大尺度环境场的水汽输送时,配合高时效的大气水汽GPS资料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细致地了解大气的水汽条件;中尺度滤波方法可以获得大尺度环境场中所没有的中尺度系统.
  • 摘要: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和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采用动力诊断分析方法,对2008年9月22-26日发生在四川盆地西北部连续性暴雨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重点分析了暴雨区内的水汽持续输送、热力动力结构特征、对流触发机制三个问题.分析表明:(1)连续性暴雨区产生在异常强盛的副热带高压西北侧,暴雨过程前期具有高能不稳定的热力条件,后期由于冷空气的入侵能量下降、层结趋于稳定;暴雨中心涡度场具有"对流层中低层正涡度、高层负涡度"的典型动力结构,而散度场并无典型暴雨过程所具有的对流层"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结构,尤其是低层动力性辐合较弱.(2)连续性暴雨的水汽主要由2000m以下的对流层低层东南风低空急流输送,连续性暴雨前期由副热带高压外围对流层低层东南风低空急流输送,后期由"黑格比"台风登陆西进过程中其后部强劲的东南风低空急流输送.(3)在副热带高压西北侧能触发对流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连续性暴雨区内一直存在着强盛的垂直上升气流,过程前期对流性降水时段上升气流伸展到了200 hPa、且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过程后期的稳定性降水时段上升气流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中低层.(4)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前期,湿位涡正负区叠置的形式有利于低层气旋式辐合发展,后期大气的斜压性强,有利于垂直涡度发展.强降水出现在对流层中下部MPV1<0和低层MPV2>0的范围内,而MPV1负值中心和MPV2正值中心及其包围的密集区,是暴雨产生的警戒区.对流层高层MPV2负值位涡舌的向下伸展有利于中低层大气斜压性增强,使降水维持.
  • 摘要:陇南市位于青藏高原边坡地带,境内山高坡陡,地势险要,2008年多降局地的或全市性的暴雨天气,给陇南市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2008年7月21日,陇南有6县降暴雨,2县降大雨,除文县县城降中到大雨以外,其他各乡镇也都降大雨或暴雨,其中成县降大暴雨,陇南33个区域气象站中有20个站降暴雨,此次暴雨过程对陇南市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分析表明此次暴雨是由高原低涡造成的,本文分析了高原低涡降暴雨前后的各种物理量特征和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情况,以期找到暴雨预报的着眼点.
  • 摘要:利用实况观测资料、NCEP的再分析资料及FY-2C水汽图像对2008年6月12-13日广西出现的罕见特大暴雨过程中西南涡进行初步分析,位涡分析结果表明,350 K高空等熵面正位涡大值区由北向南伸展下传与310 K低空等熵面的正位涡大值区相遇时,引起西南涡的发展和暴雨的加强.对比分析表明,2008年6月15-16日广西暴雨过程中无干侵入现象,西南涡没有发展,造成暴雨强度弱.有干侵入与无干侵入的西南涡空间结构明显不同.水汽图像所表征的干侵入与高层的高位涡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
  • 摘要:在位涡守恒和反演理论的框架下,对2008年6月广西地区一次特大暴雨过程中的西南涡系统发展过程,及其伴随的MCS(mesoscale convections systems,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特征和机制进行了分析.基于可靠的数值模式分析资料,利用位涡诊断表明,在西南涡发展前期低层系统发展占主导地位,系统发展较为平稳,但在后期受高空正位涡异常影响,高低层系统的耦合导致MCSs有较强发展.利用位涡反演技术表明,西南涡的发展是一个准平衡的动力过程,平衡流描述了低层涡旋风场的主要分量;非平衡流与MCS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结合热力条件进一步分析了西南涡中MCS发展的不稳定机制.
  • 摘要:本项目针对山西省气象灾害的天气气候特征,通过对中期、短期、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建立了12种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模型和预报预警流程,开发了基于GIS的"山西省中短期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山西省中短期气象灾害预警平台、监测报警子系统、预测预警子系统、强风暴报警子系统、气象灾害预警地理信息子系统.研究成果实现了对各种监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资料的自动采集处理及灾害天气客观预报结果的自动生成,并能快捷确定已经出现的灾害天气的影响程度和影响区域,判断即将出现的灾害天气的逼近时间、影响强度、影响区域、出现时段、可能造成的影响,自动提取预报警报内容,给予文本、图形、语音报警提示;准确显示预警对象和预警区域,自动生成(解除)预警信号,进行决策预警服务和网络发布.系统运行两年,发布各类预警信号和重要天气信息186期,效果良好,效益明显.
  • 摘要:利用TRMM卫星的测雨雷达(PR)和微波成像仪(TMI)探测结果,研究了2008年8月1日21:00(世界时,下同)由0808号台风"凤凰"残压环流引起的发生在安徽境内的强降水系统和降水云系中各种水粒子的结构特征,并结合降水期间台风残压环流的演变特征,给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成果:(1)强降水区中以层性降水为主,层性降水的面积大,但降水率小;对流性降水面积小,局地性特征明显,具有很强的降水率,它对短时降水量的贡献大.(2)强降水系统由多个强雨团或雨带组成,以对流性降水表现最为明显;降水三维立体图表明,降水凸起的部分与强降水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TMI的微波亮温区能很好地反映降水区的分布.(4)此次降水云系中2 km到4 km处的降水云含水量丰富.云水和可降水的最大含量值分别出现在距地高度约2 km和4km处.(5)结合前期残压环流系统的演变特征,利用TRMM卫星产品对相似天气形势下暴雨预报的范围、强度,以及持续时间等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 摘要:利用2008年7月14-16日的NCAR/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和辽宁省常规自动站降水资料,对于辽宁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等熵分析,根据等熵面上的等压线、等比湿线以及风场的变化特征,得出暴雨落区并且与等压面的分析结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330 K等熵面上的暖湿输送带为暴雨产生提供了丰沛水汽条件,等熵面上气压与风场的分布有助于了解气流的升降.与等压面分析相比,等熵面上的分析更能直观地判断降水落区,预报效果优于等压面分析预报结果.
  • 摘要:利用EC、T213、GRAPES的格点场、气象常规观测及TBB等资料,对2008年6月28日至7月4日西藏发生的持续强降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以及中尺度强对流系统(s-MCS)和高(低)空急流对强降雨的贡献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表明:此次强降雨发生在欧亚两槽一脊的稳定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高原低涡切变是强降雨的重要影响系统.午后沿高原低涡切变对流云团强烈发展,形成中尺度强对流系统(s— MCS),云顶亮温TBB值低于-75℃,已具备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某些特征.500 hPa西南低空急流为强降雨的发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输送.孟加拉湾是重要的水汽供应源地.水汽通量辐合区位于水汽通量大值区北侧,强降雨区出现在水汽通量辐合中心南侧.西藏高原500 hPa辐合、200 hPa辐散的垂直散度场配置,利于对流上升运动强烈发展.低层增温、增湿与地形的抬升作用为浪卡子冰雹的产生提供了动力和热力条件,零度层高度(H0)提前10个小时左右出现的急剧下降,对冰雹预报具有指示意义.对T213和GRAPES数值产品的检验表明:T213较GRAPES对高度场的预报略好;温度场预报两种数值产品差异较大,T213与实况较为接近,GRAPES明显偏低4℃左右;降水预报T213和GRAPES各有优势;与实况降水量比较均呈现偏小,其中GRAPES偏小幅度较T213大,对强降雨中心预报GRAPES较T213好.
  • 摘要:应用常规资料、NCEP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00-2008年间5次华北冷涡造成的京津冀连续性降雹天气过程.给出了华北冷涡连续降雹的分布特征、形成原因、云图特征、雷达回波特征、天气概念模型和预报着眼点.分析表明:造成华北冷涡连续降雹的天气形势主要有4种:深厚冷涡型、浅薄冷涡型、阶梯槽与冷涡型、横槽与冷涡型.华北冷涡连续降雹一般发生在稳定的阻塞环流背景下,冷涡长期徘徊在蒙古与华北北部,500 hPa冷温槽叠加在850hPa暖脊之上,中高层干冷的西北气流叠加在低层西南暖湿气流之上,造成京津冀大范围位势不稳定,午后到傍晚热力和动力条件加强,在地面冷锋、中尺度辐合线、露点锋等触发下导致降雹发生.华北冷涡连续降雹的类型不同,在卫星云图表现差异较大,深厚冷涡表现为典型的冷涡云系,浅薄冷涡则易形成多个MCS影响河北.雷达回波上,河北中北部降雹回波多为带状回波,不易降大雹;而南部降雹则多块状多单体或超级单体回波,降大雹几率较大.
  • 摘要:利用多源气象探测资料,对2008年7月18日夜间宁夏石炭井短时暴雨雷电天气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出了此类天气的短时监测预报指标.此次暴雨雷电天气是在"0807"台风二次登陆后、稳定的阻高和"西高东低"的环流形势下爆发的,主要影响系统是两高之间的低值系统即中尺度对流系统MCS,MCS在宁夏北部持续时间近6h,云顶亮温梯度最大值维持在石炭井一带;35dBZ以上有效降水回波滞留了3h,强降水阶段,石炭井附近回波强度在40~50 dBZ,顶高达到9~11 km,维持时间在20~30 min,VIL值达到了8~11 kg/m2;对应三次强降水时段,测站气象要素发生了明显变化,回波强度、顶高、VIL出现了三次峰值,径向速度出现了三次"逆风区"结构,其出现时间较强降水出现提前了20~30min,与强降水的发生、发展与减弱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闪电发生高密度区位于降水中心前缘,闪电频率突然增大时较强降水出现超前1h.
  • 摘要:2008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呈现生成个数偏少、台风生成源地偏西、初台登陆时间早、登陆偏多且登陆热带风暴占生成热带风暴比例高、登陆强度大、深入内陆少、造成灾害偏轻等特点.本文还针对几个对我国有明显影响的台风先后分析了在路径预报、强度预报和风雨影响预报方面的预报难点及相应的预报着眼点和可能的解决途径.首先在台风路径预报方面,今年的6号台风"风神"是今年路径预报误差最大的一个,通过对其大的路径预报偏差出现的位置和时间的分析发现,"风神"外围出现强对流云团阶段其预报偏差较大,预报较实况明显偏东.由此看出业务预报中除了考虑大尺度环流条件外,对台风外围对流系统的演变也要加强关注;另外今年13号台风"蔷薇"和14号台风"森拉克"先后登陆台湾后,都在我国浙闽近海滞留较长时间,但最终并没有登陆我国大陆,中央台的综合预报在较长时间内并没有排除它们登陆我国大陆的可能,限于目前资料的限制和日益增加的预报服务压力等因索,对这种近海活动的台风在业务预报中很难给出非常确定的预报.目前已经开始科学试验的飞机观测可能是将来解决上述难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其次在台风强度预报方面,今年的14号强台风"黑格比"在广东西部近海加强并维持,这与通常情况下台风近海减弱截然不同,预报难度很大,从目前分析来看广东近海的高海温是其强度加强并维持的重要原因之一;台风"海高斯"二次登陆广东吴川后明显减弱,停止编号,但当其靠近珠江口西部又有所加强,造成珠江口附近出现较长时间的持续强降水,业务台风预报对台风登陆以后强度的再度加强估计不足.另外在台风的风雨影响预报方面,台风"风神"和台风"蔷薇"的降水都表现出了很强的不对称性,业务降水综合预报对这种显著不对称的台风降水预报不理想.在台风造成的大风预报方面,也存在与降水预报类似的特点,即准确率不高、欠精细.建立针对台风的高分辨率的区域模式可能是解决台风风雨预报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 摘要:0813号"森拉克"台风路径复杂,尤其在过台湾岛前后出现两次打转.分析表明,路径曲折多变是由于引导气流弱,台风处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造成的.在有利的环境形势背景下,台湾中央山脉使过山气流诱生低压是造成台风登岛后南折打转的主要原因;台风强度强,并在台湾东岸的东北沿海登陆是打转台风的主要特征,而两环高压形成的鞍形场和弱的偏东引导气流是有利其发生的形势背景.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