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道德教化

道德教化

道德教化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87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伦理学(道德哲学)、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2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80篇;相关期刊641种,包括管子学刊、伦理学研究、求实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与软法国际研讨会、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余杭)论坛暨2013年良渚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等;道德教化的相关文献由88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铁芳、沈壮海、詹世友等。

道德教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2 占比:90.36%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1.26%

专利文献>

论文:80 占比:8.39%

总计:954篇

道德教化—发文趋势图

道德教化

-研究学者

  • 刘铁芳
  • 沈壮海
  • 詹世友
  • 李强
  • 王治军
  • 邓明波
  • 钱逊
  • 韩玉胜
  • 高维
  • 宋晔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红河州石屏县杨凯华:自制食品小作坊要提升改造、打造品牌,相关部门要通过推行“一品一策”“一坊一策”“一户一策”等改造模式,加大指导力度,加快小作坊转型升级,让小作坊从“脏乱差”向“小而精”华丽转身。楚雄州大姚县任茂松:一要吸取被曝光的“老坛酸菜”等反面典型的深刻教训,并加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教和道德教化力度,让从业者明白只有他人“食安”,自己才能“心安”的道理,坚持做安全食品。二要加强监管,确保农村自制食品生产、经营、售后不出现安全隐患和问题。
    • 陈苏珍; 詹石窗
    • 摘要: 在朱子齐家思想意涵中“家”不仅是社会组织的概念,而且是一种伦理范畴的本体论建构,折射出宋明理学对于“齐家”环节基于存在论意义的审思。朱子齐家思想从宇宙本体论的发生视角透视了家现象的哲学根基,揭示了“家”在中国传统中重要文化地位背后的存在论基础。朱子的齐家思想涉及家族规训、童蒙教育与礼俗建制等内容,从理与事、教与学、公与私的辩证互释中获得理解周遭世界的基本模式。由朱子齐家思想出发考察中国哲学基于“家”的本体论和存在论建构而延展出意涵丰厚的家文化,对于当代中国家庭道德建设与社会美德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启发意义。
    • 周霞
    • 摘要: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的新价值也得以体现。首先给出艺术教育形成的原因,然后分别从四个方面挖掘艺术教育的价值:第一,人才培养视角下艺术教育的价值体现,这一点分别从审美能力的提升、人文知识的扩充与人文素质的提升、培养人的认知能力、创造创新潜能的开发、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五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第二,对学校而言艺术教育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第三,对社会而言艺术教育具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第四,对民族而言,艺术教育具有促进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通过这几个方面的论述,把新时代高校艺术教育的价值具体摆在人们面前,从而证实新时代大学艺术教育的价值。
    • 袁雨梦
    • 摘要: “孝”不仅是个人行为和治理家庭的准绳,也是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纲领。作为十三经之一的《孝经》,是一部儒家孝伦理系统化著作,主要通过了“家”、“国”、“天下”三大关系论证,从而逐步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价值取向与伦理道德。《孝经》在中国被尊奉为扬名立身齐家治国的经典。《孝经》既是儒家经典文献,也是通俗读物;既为士人君子研读,又为平民百姓普及。《孝经》对于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德治国的政治补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新世纪新时代下,对《孝经》的深入研究,积极践行孝道孝行,弘扬《孝经》中所载的孝文化精髓,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现实借鉴意义。
    • 何诗怡
    • 摘要: 《中庸》思想继承了孔子的相关理论,内涵有天命和心性之关联,至诚至善、达德成仁成为了个人内在涵养的本体和方法依据。中庸并不是模棱两可,它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正之道。德性作为人之向往促使人们致力于追求由诚而中、和而不同、内外兼修的君子品格。修身是为了成人治世,“知仁勇”作为道德教化的内在要求,衍生出一套修身养性,推己及人的教化方法。从诚善、君子、知仁勇三种维度对《中庸》思想里有关人之秉性,道之伦理进行解剖,旨在诠释如何认识并且践行君子之道,超越其内在精神,使之落实到社会整体道德教化中去,实现治身和治世的统一。
    • 李广赞
    • 摘要: 戏曲艺术从诞生发展到今天,经历了近千年的兴衰流变,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都是中国最具群众性的传统艺术形式。看戏成为普通民众最为日常化的娱乐休闲活动,同时人们也从观赏中习得各种知识及传统道德教化,让精神与灵魂获得滋养与洗礼。
    • 郭烨佳
    • 摘要: 明清时期,贤妻良母的故事在方志书写中逐渐式微,殉节类型的女性形象则代之成为主流论述。烈女传记,寄寓着撰写者的价值观念与潜在诉求,他们亦希冀以女性典范向民众传递坚贞情感与气节态度。从闽南地区的风俗与信仰入手,又可见民间社会的现实与知识分子的理想有所差异。对此,地方官绅对于“烈行”的定义愈发细致,以纠正部分民众为利益而逼迫女性的风气。另一方面,民间社会因畏惧死亡烈女而衍生出的女厉信仰,最终则因“女性成神”的结局而逐渐强化了人们对于烈女典范的敬意。民间信仰发挥着秩序整合、道德教化、心理调节的社会功能,既为英年早逝的女性赋予了精神领域的归属与慰藉,亦超脱文字领域,而以传说故事、宗教空间的方式,将烈女故事背后所蕴含的道德与礼仪进一步普及于民。
    • 贾振鑫
    • 摘要: 陕北说书是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地方曲种,一般由说书人自弹三弦(或琵琶)坐唱或多人组合演出,主要流行于陕北的延安、榆林及周边的甘肃、宁夏等地区。2006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曲艺类名录。一直以来,陕北说书的主要演出阵地都在农村,为了保持与听书人的平视、亲切,势必“在内容上表现农民生活,在追求上反映农民理想,在形式上符合农民审美情趣”[1],确保艺术传达到位,完成愉悦民众、调节生活、道德教化、情感补偿、思想启迪的功能。
    • 常运立; 武润哲; 李杨
    • 摘要: 既往道德创伤理论隐含以个体为研究对象的前提,而对群体性道德创伤研究较少。群体道德创伤是指创伤事件违背群体认同的道德信仰所产生的一系列结果,而非群体范围受创个体的简单加和。通过美国“弗洛伊德事件”引入,剖析了群体道德创伤的作用要素和生成机理,即多样化的创伤源既可单独出现又可交织作用,群体道德韧性具有社会整体性和时间累积性特征,群体创伤源与群体韧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群体道德创伤的发生。在当前自媒体时代,道德创伤的群体性特征突显,呈现为互联网平台成为创伤源事件集散地和互联网记忆巩固了群体道德韧性的新特征。应对群体道德创伤,需要回应社会关切问题,管控道德舆论;尊重内生秩序,传承传统文化;合理满足道德需求,引领道德教化
    • 卢艺
    • 摘要: 冠礼是古代的一种传统文化礼仪,其目的是通过成人礼仪,让受礼者获得各种义务与权利,并接受规范、系统的传统道德教化及文化礼仪熏陶,从而使其学会调适自我,修身养性并承担使命。作为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冠礼的德行教育内容及功能,意义深远。挖掘中国古代冠礼中所蕴含的道德教化功能和文化思想精髓,从中汲取“立德树人”的精神养分,可以为我国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启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