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视网膜损伤

视网膜损伤

视网膜损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75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基础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7818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体育科技文献通报、眼科新进展、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09年北京光谱学术年会、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2010年北京光谱学术年会、达能营养中心第九次学术年会等;视网膜损伤的相关文献由403位作者贡献,包括何伟、何向东、张东蕾等。

视网膜损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5 占比:0.52%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7818 占比:99.46%

总计:27968篇

视网膜损伤—发文趋势图

视网膜损伤

-研究学者

  • 何伟
  • 何向东
  • 张东蕾
  • 林咏翔
  • 钱焕文
  • 单清
  • 张骥远
  • 欧阳宏
  • 王力
  • 任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如一; 郭璐; 李萱儒; 徐心如; 夏道宗
    •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艾柱燃烧产物保护视网膜损伤的机制。方法 从前期研究中得到艾柱燃烧产物的化学成分,并借助PubChem数据库进行作用靶点的检索和筛选,从而建立艾柱燃烧产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OMIM数据库检索和筛选后获得视网膜损伤相关靶点,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艾柱燃烧产物活性成分与视网膜损伤疾病靶点网络模型,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_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通过蓝光诱导成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损伤模型对网络药理学的分析结果进行初步验证。结果 共得到16种活性成分、619个潜在靶点、524个视网膜损伤疾病靶点、17个艾柱燃烧产物-视网膜损伤共同作用靶点,涉及CASP7、RORC、GBA、ATF6等,生物过程主要涉及衰老、对糖皮质激素的反应、对皮质类固醇的反应、去磷酸化、对维生素D的反应等;核心靶点涉及Th17细胞分化、IL-17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核心蛋白为JUN、PTGS2;细胞实验显示,艾柱燃烧产物能降低JUN上游ERK1/2和p38 MAPK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论 艾柱燃烧产物保护蓝光诱导视网膜损伤的主要生物学机制可能与调控JUN上游ERK1/2、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 彭鸿碧; 贾婷; 王政昆; 朱万龙
    • 摘要: 综述光照对哺乳动物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及其基础机制的结果表明,强光照刺激可以引起哺乳动物昼夜节律紊乱、生理性节律紊乱、睡眠节律紊乱、视网膜损伤和激素分泌紊乱等,并导致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其中昼夜节律紊乱、视网膜损伤、激素分泌紊乱、突触可塑性过低和内在光敏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介导可能是强光照刺激引起哺乳动物机体认知障碍的主要机制。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强光照对哺乳动物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 张玉珍; 黄敏仪; 陈可纯; 蔡永铭; 杨祎琦
    • 摘要: 【目的】探讨高脂高果糖饮食对老年小鼠视网膜形态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将12只4周龄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饲养至12月龄后分成普通饮食组(ND)和高脂高果糖饮食组(HFHFD),每组6只,普通饮食组饲喂普通饲料,高脂高果糖饮食组饲喂高脂高果糖饲料,18月龄取眼球,左眼球用眼球固定液固定,右眼球冻存备用;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视网膜组织结构改变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小鼠视网膜组织中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p-ACC)表达,采用免疫荧光(IF)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ing法检测p-ACC、p-AMPK、SREB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普通饮食组相比,高脂高果糖饮食组视网膜组织出现视杆和视椎层厚度不均匀,局部增生,延伸入外颗粒层,细胞排列疏松等现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普通饮食组相比,高脂高果糖饮食组p-ACC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普通饮食组相比,高脂高果糖饮食组SREBP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ing结果显示,与普通饮食组相比,高脂高果糖饮食组p-AMPK和p-ACC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SREB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高脂高果糖饮食可诱导老年小鼠视网膜病变,抑制AMPK的活化,降低p-ACC的表达,升高SREBP1的表达,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索高脂高果糖饮食影响视网膜结构改变的机制提供参考。
    • 杜柏荣; 许衍峰; 韦志强
    • 摘要: 目的 探讨维生素C通过调节巨噬细胞功能缓解大鼠黄斑变性的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尾静脉注射碘酸钠法建立黄斑变性SD大鼠模型,并灌胃维生素C对其进行治疗。30只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给予处理;治疗组尾静脉注射40 mg/kg碘酸钠造模,实验开始后每天灌胃1次维生素C,灌胃剂量100 mg/kg;模型组尾静脉注射40 mg/kg碘酸钠造模,实验开始后每天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结束后,使用视网膜电图记录系统检测大鼠视网膜电位,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对视网膜结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数、视网膜色素细胞上皮层进行观察,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视网膜巨噬细胞的CD36和CD206。结果 维生素C能够减缓大鼠视网膜损伤。模型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数为(72.90±15.60)个/视野,低于治疗组的(126.40±13.60)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层数为(1.56±0.93)层/视野,低于治疗组的(3.49±0.88)层/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C能提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大鼠视网膜电位,保护大鼠视网膜功能,缓解AMD进展。维生素C能够提高CD36阳性细胞比率,降低CD206阳性细胞比率,体现为模型组视网膜巨噬细胞CD36阳性细胞比率为(33.98±6.86)%,低于治疗组的(46.86±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视网膜巨噬细胞CD206阳性细胞比率为(43.59±6.51)%,高于治疗组的(31.52±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维生素C通过增强视网膜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抑制巨噬细胞M2极化发挥缓解大鼠黄斑变性的功效。
    • 曾卿; 陈小芳; 刘畅; 李先恩
    • 摘要: 目的:考察梓醇对2型糖尿病小鼠糖代谢及其胆汁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取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的实验用糖尿病纯合子(db/db)小鼠作为2型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和梓醇低剂量组、梓醇中剂量组、梓醇高剂量组,以糖尿病导入m基因杂合子(db/m)小鼠作为正常组,给药8周后,检测小鼠体质量、血糖、肝功能及视网膜病理变化,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PLC-QTRAP-MS/MS)分析肝脏胆汁酸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梓醇显著控制db/db小鼠体质量并降低其血糖、糖耐量、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且有效降低脏器系数(P<0.05)及改善肝脏和视网膜损伤;同时发现,梓醇与二甲双胍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肝脏中的熊去氧胆酸(UDCA)水平(P<0.05),且提高了小鼠肝脏中的石胆酸(LCA)、脱氧胆酸(DCA)与鹅去氧胆酸(CDCA)水平(P<0.05)及叶酸(FA)、维生素B_(12)的水平。结论:梓醇能通过调节肝脏胆汁酸水平来调节2型糖尿病小鼠的糖代谢,改善肝脏和视网膜损伤,并降低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
    • 李茜; 王红星; 傅强; 任泽钦
    • 摘要: 目的 探讨木犀草素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大鼠Toll样受体4(TLR4)/脾脏酪氨酸激酶(Syk)/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及视网膜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木犀草素低剂量组(5 mg·kg-1)、木犀草素高剂量组(10 mg·kg-1),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RIRI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进行腹腔注射不同试剂处理,每天1次,持续7d.各组大鼠给药结束后24 h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测量视盘周围视网膜厚度;取各组大鼠视网膜行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病理形态、行TUNEL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情况;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大鼠视网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并检测大鼠视网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TLR4/Syk/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视网膜出现水肿、空泡变性及凋亡等损伤,视网膜厚度[(156.31±18.76) μm]、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66.25±15.18)个·mm-1]、SOD活性[(50.33±1.98)U·mg-1]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视网膜细胞凋亡率[(21.36±2.04)%]、视网膜中MDA[(1.82±0.14) μmol·g-1]、TNF-α[(98.42±11.25)g·L-1]、IL-6[(87.34±7.62)g· L-1]含量及TLR4、p-Syk/Syk、p-NF-κB/NF-κ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为P <0.05).与模型组相比,木犀草素低剂量组、木犀草素高剂量组大鼠视网膜水肿等损伤程度逐渐减轻,视网膜厚度[(170.62±12.46) μm、(183.54±13.75) μm]、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86.74±16.21)个·mm-1、(105.44±14.23)个·mm-1]、SOD活性[(65.26±2.64)U·mg-1、(73.48±3.13)U·mg-1]均依次增加(均为P<0.05),视网膜细胞凋亡率[(16.75±1.55)%、(9.65±1.23)%]、视网膜中MDA[(1.23±0.12) μmol·g-1、(0.86±0.09) μmol·g-1]、TNF-α[(61.48±8.37)g· L-1、(36.83±8.49)g·L-1]、IL-6[(55.47±6.12)g·L-1、(38.71±3.85)g·L-1]含量及TLR4、p-Syk/Syk、p-NF-κB/NF-κB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依次降低(均为P <0.05).结论 木犀草素可抑制RIRI大鼠ⅡLR4/Syk/NF-κB信号激活,减轻视网膜组织氧化应激及炎症损伤,进一步减轻视网膜损伤.
    • 黄丹
    • 摘要: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作为一种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疾病,是目前全世界儿童期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红光到近红外光谱的低强度光疗可防止神经细胞和视网膜细胞损伤,670 nm红光作为一种强大的神经保护剂,可以促进线粒体ATP产能增加,减轻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动物(模拟ROP)的氧化应激、细胞死亡、视网膜应激和炎症反应,维持视网膜血管的正常发育,提高感光细胞存活率,减少血管闭塞及新生血管和异常周边分支的形成,减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损害,降低ROP的发生率.670 nm红光对氧源性视网膜病变动物和人类ROP作用的影响,为临床治疗ROP提示一个新的可能方向.
    • 黄丹(综述); 邓燕(审校)
    • 摘要: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作为一种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疾病,是目前全世界儿童期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红光到近红外光谱的低强度光疗可防止神经细胞和视网膜细胞损伤,670 nm红光作为一种强大的神经保护剂,可以促进线粒体ATP产能增加,减轻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动物(模拟ROP)的氧化应激、细胞死亡、视网膜应激和炎症反应,维持视网膜血管的正常发育,提高感光细胞存活率,减少血管闭塞及新生血管和异常周边分支的形成,减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损害,降低ROP的发生率。670 nm红光对氧源性视网膜病变动物和人类ROP作用的影响,为临床治疗ROP提示一个新的可能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