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8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2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24164篇;相关期刊403种,包括疾病监测、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4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五届知识产权论坛、第五届中国药师大会、2013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第十三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等;乙型肝炎疫苗的相关文献由2463位作者贡献,包括梁争论、李河民、金立杰等。

乙型肝炎疫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2 占比:4.09%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24164 占比:95.82%

总计:25217篇

乙型肝炎疫苗—发文趋势图

乙型肝炎疫苗

-研究学者

  • 梁争论
  • 李河民
  • 金立杰
  • 胡忠玉
  • 庄辉
  • 李艳萍
  • 梁晓峰
  • 赵小琳
  • 刘甲野
  • 张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石金美; 杨立新; 白淑芬
    • 摘要: 目的 观察孕晚期替诺福韦和替比夫定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母婴阻断治疗的效果及12月龄、24月龄婴幼儿对乙肝疫苗的应答情况,为乙肝母婴阻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南京市第二医院妇产科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双阳性且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高载量(≥1.0×10^(6)copies/ml)孕妇189例,根据孕期口服核苷类似药物抗病毒阻断治疗,按照服药与否及药物种类分A、B、C三组;A组:61例为替诺福韦抗病毒组;B组:97例为替比夫定抗病毒组;C组:31例为未抗病毒组。观察孕妇用药前和分娩前HBV DNA载量、HBeAg滴度值,随诊150例12月龄、24月龄婴幼儿HBsAb滴度、HBeAg滴度。统计学应用SPSS 25.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A、B两组HBV DNA载量、HBeAg滴度均有下降,A组用药前与分娩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HBV DNA载量、HBeAg滴度用药前与分娩前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 两组婴幼儿无宫内感染免疫失败者,母婴阻断成功率100%,C组婴幼儿有1例宫内感染且免疫失败者,母婴阻断成功率96.8%。观察A、B、C三组无宫内感染(将C组宫内感染婴幼儿剔除),乙肝疫苗免疫成功婴幼儿12月龄HBsAb 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月龄替诺福韦组婴幼儿的HBsAb 滴度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药物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替诺福韦与替比夫定用于孕晚期妇女乙肝母婴阻断治疗安全有效,母婴阻断成功率高;各组婴幼儿对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应答良好。
    • 陈松; 张伟杰
    • 摘要: 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因此免疫功能低下,是感染的高危人群,且其住院率、危重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接种疫苗是目前公认的预防感染的有效方式,器官移植受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疫苗接种。但器官移植受者对疫苗的敏感性降低,其接种疫苗的种类、接种方式和时机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器官移植受者疫苗接种的一般原则、器官移植受者特定疫苗的接种以及器官移植受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接种做一简要述评,以期为器官移植受者的疫苗接种提供参考,并特别关注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流行的情况下器官移植受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现状。
    • 谌丽妃; 喻林玲; 刘晓; 李迎丽; 谭斌
    • 摘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乙肝疫苗(HepB)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免疫后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重庆市渝北区妇幼保健院、重庆市渝北区区人民医院、重庆市渝北区区中医院开展现场监测工作、经产前筛查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及新生儿638例,获随访220例。采取HepB与HBIG联合免疫和HepB全程免疫的措施后检测婴儿血清HBsAg和抗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分析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220例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HepB1、HepB联合HBIG、HepB1-3接种率分别为99.1%(218/220)、99.1%(218/220)、99.1%(218/220);全程免疫后婴儿HBsAg阳性率为0.5%(1/220),母婴传播阻断成功婴儿HBsAb阳性率为97.3%(214/220)。不同HBsAg阳性母亲年龄、胎次、新生儿出生体重、喂养方式婴儿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pB与HBIG联合免疫措施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乙肝母婴传播阻断效果显著。
    • 杨瑞锋
    • 摘要: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简称乙肝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是我国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给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从20世纪60年代乙肝病毒被发现到现在,仍然没有药物可以根治慢性乙肝。然而,人类凭借乙肝疫苗这一有力武器,逐步取得了对抗乙肝病毒战役的主动权。作为控制传染病最有效而经济的手段,疫苗被视为20世纪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之一。
    • 赵梅娥; 张慧; 甄宏斌; 黄焕源; 王春霞(指导); 谢小冬(指导)
    • 摘要: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有效策略,但仍有5%~10%的接种者无应答,机制尚未明确。乙肝疫苗无应答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疫苗因素、机体自身特征及环境特征、免疫相关遗传因素及分子特征等方面,其中免疫相关遗传因素及分子特征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起关键作用。本文主要对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无应答者的免疫相关遗传因素及细胞分子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免疫无应答的遗传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朱逢麒; 李少华; 金岩; 丁静忆; 杨若男; 蔡金贞
    • 摘要: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病人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注射对抗体产生的影响及其与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2019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肝移植手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采集9例符合纳入条件病人空腹肘静脉血,通过流式细胞术与ELISA法分别检测Tfh细胞亚群的细胞频率与乙肝表面抗体(HBsAb),通过CXC亚族趋化因子受体3和5(CXCR3、CXCR5)及CC趋化因子受体6(CCR6)的表达鉴别Tfh细胞亚群,并与受试者体内HBsAb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移植术后乙肝疫苗接种者应答组为4例,未应答组为5例。应答组外周血Tfh和Tfh1细胞频率均显著高于非应答组(t=2.534、3.038,P0.05)。应答组体内HBsAb滴度与Tfh1/Tfh17比值呈正相关(r=0.982,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乙肝疫苗接种者体内HBsAb的产生可能依赖于外周血Tfh与Tfh1细胞的细胞频率,Tfh1与Tfh17细胞频率比值的偏移可能影响HBsAb的滴度。
    • 贺昔春; 严玲; 彭晓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102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研究组分为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双阳性组(n=29)和HBsAg阳性、HBeAg阴性组(n=22)。对照组给予单纯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研究组给予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比较两组HBsAg阳性率及研究组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结果 研究组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BsAg、HBeAg双阳性组的新生儿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HBsAg阳性、HBeAg阴性组(P<0.05)。结论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于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临床效果显著,孕妇携带的HBeAg阳性能够使乙肝母婴传播阻断失败。
    • 单姗; 贾继东
    • 摘要: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大会于2016年5月发布“全球卫生部门2016—2021年病毒性肝炎战略(Global Health Sector Strategy on Viral Hepatitis,GHSS)”,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2022年5月发布的《2022—2030年全球卫生部门关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性传播疾病行动计划》决议,对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指标,包括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流行率由2020年的0.94%,2025年降至0.5%,2030年再降至0.1%。
    • 师燕; 朱一凡; 刘海洋
    • 摘要: 目的:探讨2018~2020年我院出生的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01~2020-12于我院出生的652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了解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接种情况,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分析可能导致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未接种的影响因素。结果:6520例新生儿中540例未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未接种率为8.28%;未接种组父母居住在农村、产妇产前未在本院产检、看护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新生儿低体质量占比较接种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P<0.05)。结论:2018~2020年我院出生的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较高,父母居住地在农村、产妇产前未在本院产检、看护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新生儿低体质量均为2018~2020年我院出生的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未接种的影响因素。
    • 叶志明; 高东奔; 袁锐坤; 宋茂舟; 张东常; 于海华
    • 摘要: 目的 探究替诺福韦(TDF)治疗高载量乙肝病毒(HBV)感染孕妇对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16年5月至2020年7月接收的52例高载量HBV感染孕妇纳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接受TDF治疗将其分为常规组(26例,未接受TDF治疗)和研究组(26例,接受TDF治疗),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予以标准免疫预防[乙型肝炎人Ig(HBIG)+乙型肝炎疫苗].比较两组孕妇HBV-DNA载量变化及母婴阻断效果[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V-DNA阳性率],观察两组孕妇用药不良反应及新生儿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孕妇HBV-DNA载量低于常规组;研究组新生儿HBsAg、HBV-DNA阳性率均低于常规组,其母婴阻断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TDF治疗高载量HBV感染孕妇可明显降低母体外周血清HBV-DNA水平,有效阻断母婴传播,且不会导致孕妇发生过多药物不良反应或对新生儿产生过多不良影响,整体安全性较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