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腓骨移植

腓骨移植

腓骨移植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3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2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8993篇;相关期刊136种,包括临床骨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1第七届全军手外科会议、第12届全国骨肿瘤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创伤骨科学术会暨组织修复与重建新技术研讨会等;腓骨移植的相关文献由64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兴炎、王坤正、甄平等。

腓骨移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2 占比:2.41%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8993 占比:97.51%

总计:9223篇

腓骨移植—发文趋势图

腓骨移植

-研究学者

  • 刘兴炎
  • 王坤正
  • 甄平
  • 傅晨
  • 曾炳芳
  • 高秋明
  • 李旭升
  • 毛履真
  • 葛宝丰
  • 俞光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宏国; 高征煜; 罗彬; 晏桂明; 何天颂
    • 摘要: 目的探析在股骨头坏死患者治疗过程中合理应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将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髓芯干细胞植入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全髋关节功能评分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排异反应、感染、假性囊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整体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全髋关节功能评分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 戚金凤; 张成
    • 摘要: 随着恶性骨肿瘤新辅助化疗、放疗和靶向药物治疗的发展以及术前影像学的准确评估,保肢手术已成为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现有报道已经证实,保肢后患者的预后不会受到影响,生活质量比截肢更高[1]。保肢手术包括两项关键技术: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和骨缺损的有效重建。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重建一直是临床治疗的巨大挑战,目前临床上已报道了多种重建修复方法,包括肿瘤骨灭活回植重建技术、牵拉成骨骨搬移技术、膜诱导技术、异体骨重建技术、腓骨移植重建技术、新型生物材料重建技术、肿瘤假体以及3D打印内置物重建技术等,各重建修复方法均展现了良好的治疗疗效。
    • 刘莹; 沈杰; 韩巍; 刘路
    • 摘要: 目的比较骨科机器人辅助腓骨移植治疗和传统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早期临床结果和护理效果差异,从术后护理角度对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和减轻术后疼痛进行探讨。方法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腓骨移植的患者共31例,其中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腓骨移植患者18例,采用传统腓骨移植患者13例。机器人辅助组在术后6 h进行下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泵运动,而传统组患者在术后24 h进行下肢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因、髋部Steinberg分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治疗前后Harri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31例(31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女性患者9例(29%),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Steinberg分期等基线数据无显著性差异。机器人辅助腓骨移植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89.0±5.5 vs.80.5±6.2,P<0.05)方面显著优于传统腓骨移植组。在围手术期护理方面,机器人辅助腓骨移植组术后4 h及术后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均低于传统组,且具有较高的患者满意度。结论骨科机器人辅助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够保留患者股骨头,提高腓骨植入的精准性。在护理方面,帮助患者实现术后早期床上功能锻炼,减轻患者髋关节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围手术期满意度,同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朱燕宾; 赵阔; 张奇; 陈伟; 连晓东; 王忠正; 王宇钏; 张英泽
    • 摘要: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有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其中,大多数患者为单纯内侧间室型KOA。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是治疗内侧间室型KOA的一种有效方式,可推迟或避免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发生。内侧撑开式截骨术,具有创伤小、不破坏胫腓关节、降低腓总神经损伤、术中灵活调整截骨角度等优点,是当下进行HTO的主要选择方式。然而,其显著缺点之一在于,截骨间隙较大,缺乏有效填充,相关的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屡见不鲜,困扰着广大骨科医生。通过总结临床经验,本团队率先提出应用腓骨移植和推进骨瓣技术,在胫骨高位截骨、接骨板支撑固定后有效填充截骨间隙,以达到快速建立骨连接、促进骨愈合的目的。
    • 刘凯; 刘彦士; 蔡飞宇; 阿里木江·阿不来提; 任鹏; 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 摘要: 目的 探讨单边外固定架与带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9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显微修复外科收治的12例采用单边外固定架与带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感染性骨缺损的患者,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31-53岁,平均41.5岁;道路交通伤8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1例;术前窦道及术中病灶处分泌物经细菌培养均证实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混合感染2例,大肠杆菌感染1例.一期手术8例,清创待感染控制后二期行游离腓骨移植4例.清创后行外固定架联合带蒂游离腓骨移植修复,术后对骨结合部愈合及移植腓骨的成活情况进行影像学评估,应用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评估术后下肢功能.结果 12例患者术后获(19.5±4.7)个月门诊随访,经清创后骨缺损长度(8.2±0.7)cm,移植腓骨均成活并达到骨性连接.移植腓骨长度(9.0±0.7)cm,愈合时间(9.1±1.5)个月,末次随访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23.9±2.1)分.移植腓骨无应力骨折,供区肢体无功能障碍,供区及移植区均无感染复发.结论 单边外固定架与带蒂游离腓骨移植是重建股骨感染性骨缺损的可行选择,该术式术后护理简易,可尽早展开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
    • 张文涛; 高铭
    • 摘要: 目的 分析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在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0例骨肿瘤患者,依据腓骨移植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26例)及对照组(24例).实验组患者实施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对照组患者实施不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的肢体功能.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533.88±216.45)ml多于对照组的(357.78±205.55)ml、手术时间(5.25±1.15)h长于对照组的(3.35±0.85)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的2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Enneking评分分别为(19.75±2.55)、(21.05±2.85)、(23.20±3.4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4.28±2.30)、(16.65±2.75)、(18.58±3.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肿瘤临床治疗中应用带血管蒂腓骨移植不但疗效确切,而且手术安全性较高,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 朱燕宾; 赵阔; 张奇; 陈伟; 连晓东; 王忠正; 王宇钏; 张英泽
    • 摘要: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病变,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有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其中,大多数患者为单纯内侧间室型KOA.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是治疗内侧间室型KOA的一种有效方式,可推迟或避免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发生.内侧撑开式截骨术,具有创伤小、不破坏胫腓关节、降低腓总神经损伤、术中灵活调整截骨角度等优点,是当下进行HTO的主要选择方式.然而,其显著缺点之一在于,截骨间隙较大,缺乏有效填充,相关的骨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屡见不鲜,困扰着广大骨科医生.通过总结临床经验,本团队率先提出应用腓骨移植和推进骨瓣技术,在胫骨高位截骨、接骨板支撑固定后有效填充截骨间隙,以达到快速建立骨连接、促进骨愈合的目的.
    • 胡雷鸣; 欧学海; 魏登科; 成德亮; 李晓旭
    • 摘要: 目的 探讨带监测皮岛的游离腓骨移植治疗尺桡骨萎缩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5月我科应用带监测皮岛的游离腓骨移植治疗尺桡骨萎缩性骨不连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尺骨9例,桡骨11例,骨缺损长度3.5~8 cm,平均5.8 cm.监测皮岛切取面积(5.5 cm×4.0 cm)~(13.0 cm×6.5 cm).术中切除患侧前臂挛缩瘢痕组织,清理骨不连断端,去除萎缩、细小的尺桡骨干.供区为对侧下肢,术前应用多普勒对腓动脉穿支进行定位,根据骨缺损长度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切取带腓动脉及其穿支的复合腓骨组织瓣,并与受区尺桡动脉及伴行静脉吻合.结果 本组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6~26个月,平均21.3个月.骨移植愈合时间为8~12个月,平均9.9个月.20例监测皮岛均成活,无血管危象发生,皮瓣外形良好,质地、色泽接近受区,无骨断端移位及内固定断裂、松动.供受区伤口均无感染,供区无明显肌力下降及皮肤浅感觉减退.腕关节掌屈、背伸及肘关节屈伸活动度较健侧无明显差异,前臂旋前40° ~70°,旋后30°~50°.结论 游离腓骨与受区骨匹配程度好,血运可靠,临床骨愈合时间缩短;皮岛可用来监测游离腓骨血运的同时改善前臂软组织条件;尽管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仍是治疗尺桡骨萎缩性骨不连的一种理想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