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缓释系统

缓释系统

缓释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238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药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729764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第27届学术与技术交流年会、第二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2008年全国眼科临床合理用药专题学术研讨会等;缓释系统的相关文献由609位作者贡献,包括孙逊、张志荣、龚涛等。

缓释系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2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729764 占比:100.00%

总计:3729870篇

缓释系统—发文趋势图

缓释系统

-研究学者

  • 孙逊
  • 张志荣
  • 龚涛
  • 宋旭
  • 万里强
  • 周庆文
  • 尉广飞
  • 符垚
  • 胡梅
  • 谢立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布雨; 张勇; 李飞非; 董晓宇; 邓江; 阮世强
    • 摘要: 背景:骨软骨的缺损修复是目前骨科医生面对的一大挑战,当前的治疗手段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组织工程的发展为骨软骨缺损修复带来了新的希望。骨形态发生蛋白2是参与骨骼生长发育和修复的重要因子,具有良好的骨诱导作用,近些年研究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软骨发育也有影响。目的:从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骨和软骨2个方面的影响,探讨近年来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软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并通过总结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各类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情况,为治疗骨软骨的缺损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方法: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以“骨形态发生蛋白2,软骨细胞,软骨缺损,骨缺损,间充质干细胞,信号通路”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以“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Chondrocytes,Cartilage injury,Bone injury,MSC,Signaling pathways”为检索词,检索2012-01-01/2022-07-01收录的有关骨软骨缺损修复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作用机制及在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结果与结论:(1)骨形态发生蛋白2促进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并且能够维持软骨细胞表型来维持软骨的特性。(2)骨形态发生蛋白2通过调节软骨细胞的糖代谢来控制软骨发育。(3)骨形态发生蛋白2通过经典Smad 1/5/8信号通路对成骨起作用,但成软骨的机制尚不清楚。(4)骨形态发生蛋白2目前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骨缺损修复领域,关于软骨的缺损修复研究较少,如何阻止骨形态发生蛋白2促使软骨细胞向肥大软骨细胞的转化会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 薛媛媛; 陈晓隆
    • 摘要: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甚至失明的重要原因,其治疗方案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曲安奈德及激光光凝等,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近年来,地塞米松缓释剂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案给其他治疗反应欠佳的DME患者带来了希望,同时具有疗效佳、持续时间长、安全性可接受及患者耐受性良好等优点,使其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地塞米松缓释剂的药理特性、治疗DME的临床研究及适用条件进行阐述.
    • 薛媛媛; 陈晓隆
    • 摘要: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及激光光凝是治疗DME的主要手段,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无反应或反应欠佳.激素不仅能减少VEGF的表达,还可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作用途径更加丰富.并有大量研究证实,其他治疗无效的DME改用激素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近些年来,激素缓释系统因长期平稳释放药物的优势,受到广泛关注.但术后存在白内障加重、眼压升高等并发症,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作为首选方案.本文就激素玻璃体腔给药治疗DME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 武丹威; 毛璐; 李静; 张威
    • 摘要: 目的 了解骨科植入型抗菌药物缓释系统局部释放情况.方法 检索PubMed、Elsevier Science Direct、Embase、Springer Link、Wiley Onli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收集植入型抗菌药物缓释系统局部释放情况的研究,提取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1月.结果 共检索到骨科植入型抗菌药物缓释系统局部释放研究17项,其中预防研究2项、治疗研究15项,包括骨感染和假体周围感染治疗.植入型抗菌药物缓释系统负载的抗菌药物多为万古霉素、庆大霉素.不同缓释系统抗菌药物释放度不同,人工骨术后第1天局部释放抗菌药物浓度最高,人工骨混入2g万古霉素,平均局部释放浓度可达1488.33μg/mL.在治疗骨感染研究中,9项研究涉及应用骨科植入型抗菌药物缓释系统的转归,最低治愈率为95.2%.结论 骨科植入型抗菌药物缓释系统局部抗菌药物释放度高,是治疗骨科相关感染的有效手段.
    • 陈桂文; 葛雨庆; 刘杨; 刘锋
    • 摘要: 目的:构建一种自控式缓释系统,能持续、有效地控制大鼠体内异常增高的铬、钴离子.方法:制备负载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的缓释系统.通过膝关节腔注射铬钴钼(CoCrMo)纳米微粒悬液构建体内铬、钴离子升高的大鼠模型.将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EDTA溶液(EDTA组)、二氧化硅微球空载体溶液(空载组)及载有EDTA的自控式缓释系统溶液(载药组).在此过程中继续注射纳米颗粒悬液,观察大鼠血清铬、钴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在经过药物治疗之后,短期内EDTA组和载药组金属离子浓度均显著降低.而随着时间延长,EDTA组大鼠血清金属离子浓度迅速回升,载药组则保持相对正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这种自控式缓释系统能持续有效降低实验动物体内异常增高的金属离子,为治疗金对金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金属离子的异常增高提供选择.
    • 王苗; 张风河
    • 摘要: 壳聚糖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吸附性、生物降解性和成膜性,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生物医学材料,尤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价值备受关注.近几年来壳聚糖在口腔颌面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发展迅速,现对有关壳聚糖与口腔颌面组织工程学的研究作一综述.%Chitosan is of great biocompatibility, antibiotic property, adsorptivity, biodegradability and film -formation.Therefore, it' s a potential biomedical material for future development , especially in tissue engineering , which has caught much attention among researchers.Recently,due to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use of chitosan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tissue engineering , it's necessary to make a review of researches in relate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chitosan to oral and maxillofacial tissue engineering .
    • 王步祥; 杨铁翼; 赵振群; 郭世炳
    • 摘要: 背景: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没有一种同时兼备缓释抗炎、成骨活性、骨传导作用、可降解吸收的一期治疗方法.目的:探讨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2000至2016年相关文献,包括:①抗生素局部应用相关基础、临床研究;②抗生素缓释系统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基础研究;③种子细胞的来源及成骨机制相关基础研究;④支架材料研发相关文章.共纳入55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局部应用抗生素的方法在治疗骨髓炎中均有着不同的效果;②骨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为骨缺损治疗带来新的希望,选择优良的种子细胞也因此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和难点;③抗生素、种子细胞和可吸收支架材料的完美结合为感染性骨缺损的一期治疗提供可能.%BACKGROUND:There are many treatment methods for infected bone defects,but there is no first stage treatment method,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stained-release,anti-inflammation,osteogenic activity,bone conduction and degradable absorption.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cted bone defects.METHODS:A computer-based retrieval of PubMed,WanFang and CNKI databases was conducted for the articles published from 2000 to 2016,concerning the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 on the loc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basic research on infected bone defects with sustained-release of antibiotics;basic studies on the source of seed cells and the osteogenic mechanism;and scaffold materials.A total of 55 eligible articles were included for result analysis.RESULTS AND CONCLUSION:Top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exhibits different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myelitis.The development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has brought new hope for the treatment of bone defects,and in the meanwhile,selection of excellent seed cells has become a hot and difficult research.A rational combination of antibiotics,seed cells and scaffold materials may provide a new treatment strategy for infected bone defects.
    • 王步祥1; 杨铁翼2; 赵振群3; 郭世炳4
    • 摘要: 背景: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没有一种同时兼备缓释抗炎、成骨活性、骨传导作用、可降解吸收的一期治疗方法。目的:探讨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2000至2016年相关文献,包括:①抗生素局部应用相关基础、临床研究;②抗生素缓释系统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基础研究;③种子细胞的来源及成骨机制相关基础研究;④支架材料研发相关文章。共纳入55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局部应用抗生素的方法在治疗骨髓炎中均有着不同的效果;②骨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为骨缺损治疗带来新的希望,选择优良的种子细胞也因此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和难点;③抗生素、种子细胞和可吸收支架材料的完美结合为感染性骨缺损的一期治疗提供可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