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精炼工艺

精炼工艺

精炼工艺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788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轻工业、手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4篇、会议论文204篇、专利文献494153篇;相关期刊125种,包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黄金、特殊钢等; 相关会议115种,包括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暨产品展示会、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学术会议、第十七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等;精炼工艺的相关文献由230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月华、成国光、刘金刚等。

精炼工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4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204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494153 占比:99.92%

总计:494571篇

精炼工艺—发文趋势图

精炼工艺

-研究学者

  • 王月华
  • 成国光
  • 刘金刚
  • 李战军
  • 王东柱
  • 王萍
  • 郝宁
  • 黎敏
  • 史志强
  • 王文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春波; 吴鹏; 唐旭; 林锡煌; 徐长安
    • 摘要: 本研究采用冷冻-解冻的方法提取鳐鱼肝粗脂肪油,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精炼过程中影响较大的脱酸工艺,分析了精炼后鳐鱼肝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使用5%(质量分数)脱胶剂脱胶,20%(质量分数)氢氧化钠、75°C加热20 min进行脱酸,8%(质量分数)活性白土脱色,以及减压蒸馏(60 r/min,40°C)60 min脱臭的鳐鱼肝油精炼工艺为最优精炼工艺条件,所得精炼鳐鱼肝油呈色及各项理化性质均符合国家一级鱼油标准。脂肪酸组成与粗鳐鱼肝油、鳕鱼肝油以及鲨鱼肝油无明显差别,均含有C14~C22脂肪酸23种,但在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别,其中精炼鳐鱼肝油中EPA含量为8.65%,低于粗鳐鱼肝油(10.17%),远高于鲨鱼肝油(2.74%),约等于鳕鱼肝油(8.78%)。精炼鳐鱼肝油中DHA含量则为最高,为15.04%。
    • 刘本同; 秦玉川; 王丽玲; 黄旭波; 童晓青; 方茹; 贺亮; 程俊文; 王衍彬; 杨柳
    • 摘要: 以油茶籽油为原料,采用离子液体-盐离子双水相体系(ABS)对油中的微量蛋白进行提取,并考察离子液体和盐浓度对提取效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茶油中微量蛋白提取的最佳组合浓度,并利用此方法进行油茶籽油精炼过程中蛋白含量的变化研究、压榨与浸提油中蛋白含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00 g/L的[Bmin]Cl+500 g/L的K 2 CO 3为最佳的双水相体系萃取油中的微量蛋白,方法变异系数4.39%,加标回收率(80.95±0.05)%,油茶籽油精炼工艺中的过滤、脱胶、碱炼、脱色工序均能显著性降低油中蛋白含量,其中过滤工序影响最大,蛋白含量减少76.03%,压榨与浸提成品油茶籽油中蛋白含量差异极显著,在实际商品鉴定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 刘学勤; 王美仁; 肖彬; 杨帆
    • 摘要: 本文提供了一种酥油精炼方法,并对精炼酥油的感官性状、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精炼酥油色泽呈淡黄色、味道清淡、质地均匀细腻,脂肪含量为99.8%,酸价为0.11 mg KOH·g^(-1),过氧化值为0.42 mmol·kg^(-1);从精炼酥油中检出14种挥发性物质,主要风味物质有2-壬酮、己酸和十一烷酮,精炼工艺有效减轻了酥油的“膻”味,有助于提高其食用品质及商用价值。
    • 陈予君; 魏冰; 孟橘; 杨敏; 唐佳芮
    • 摘要: 油脂的抗冻性是指在低温下油脂保持澄清的能力,一般用油脂出现结晶时间的长短来衡量油脂的抗冻性好坏。本文通过统计并分析了影响大豆油抗冻性的主要因素。其中,大豆原料是影响大豆油抗冻性的本质原因;另外,大豆油抗冻性变差是由精炼过程逐步影响的,还从理化指标、加工工艺对影响抗冻性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大豆油抗冻性差所导致的油品感官效果变差等问题,已经影响了大豆油市场消费量。因此极有必要开发高凝固点大豆油,并完成稳定性调控和品质评价,推动大豆油精炼技术的精进。
    • 兰昊天; 秦松; 徐晓涵; 宋乙峰; 岳重祥
    • 摘要: 某钢厂生产的易开盖用镀锡板在制盖过程中于铆钉处出现开裂,开裂率约为0.08%,低于客户预期质量要求,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组织观察、夹杂物分析等方法对其开裂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易开盖铆钉处发生韧性开裂,铆钉边部存在的大尺寸Al_(2)O_(3)和CaO夹杂物和明显厚度减薄现象分别是镀锡板开裂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将冶炼过程中的钢包精炼炉(LF)精炼工艺改进为钢液真空循环脱气(RH)精炼工艺后,成品镀锡板内单位面积夹杂物数量为4.7个·mm^(-2),最大尺寸为15.5μm,明显低于工艺改进前的49.8个·mm^(-2)和38.9μm,未发现簇群状大尺寸夹杂物,RH精炼工艺对夹杂物的控制效果较好,同时镀锡板的化学成分、硬度、拉伸性能、显微组织均符合易开盖制盖要求,制盖开裂率降低至0.01%以下。
    • 张鹏飞
    • 摘要: 文章分析了铜电解精炼工艺.电解温度,电流密度计离子浓度会对阴极铜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借助观察和显微观察的方式能够进一步评价精炼工艺效果.传统铜电解精炼工艺和新型铜电解精炼工艺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通过对两种精炼工艺进行对比得出相应的结果,为铜电解精炼提供参考与借鉴.
    • 张国洲
    • 摘要: 高硅铝合金是由硅和铝组成的一种合金,主要被运用于航空 航天以及一些便携类的电子器件,高硅铝合金相对于其他材料的特点 是其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属于高性能的一类合金材料。通过对高硅 铝合金精炼工艺的整体研发,可以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工业生产链, 在此生产链下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质量强度高,伸缩率等各方面因素 都比较高,抗腐蚀能力也较其他材料更优秀,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高 硅铝合金精炼工艺的整体研发,探究如何能够生产出更优秀的合金 材料。
    • 亢敏; 党玲
    • 摘要: 采用脱胶、脱酸、脱色3种工艺方法,研究精炼工艺对亚麻籽油品质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亚麻籽油最佳精炼工艺,分析精炼前后亚麻籽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含量和氧化稳定性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脱胶最佳工艺为温度75°C、加水量5%、时间25 min;脱酸最佳工艺为温度60°C、超碱量0.25%、时间30 min;脱色最佳工艺为温度90°C、活性白土用量3%、时间30 min.精炼后,油脂酸价、过氧化值、色泽均出现下降,但对亚麻籽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影响不大,说明精炼工艺在基本不改变成分的情况下,使亚麻籽油脂肪酸的理化性质得到改善,油脂品质提升.精炼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降低.
    • 董莹莹; 胡重怡; 叶航; 朱启盛; 朱作为; 郭平; 张文中; 王栋
    • 摘要: 不同精炼工序油茶籽油经中性氧化铝柱层析分离,正己烷洗脱后,采用GC-MS测定各工序油茶籽油11种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研究精炼对油茶籽油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环阿屯醇和β-香树脂醇为油茶籽油中两种主要的三萜类化合物,毛油中含量分别达到1043.30 mg/kg和878.24 mg/kg;除羽扇豆醇外,其他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随着脱酸、脱色、脱臭精炼过程不断降低,其中β-谷甾醇、β-香树脂醇含量受脱酸影响较大,角鲨烯含量受脱色过程影响较大,环阿屯醇含量受脱色和脱臭影响较大;各精炼工序油茶籽油中均未检出菜籽甾醇、熊果醇和桦木醇.通过研究初步探明油茶籽油主要三萜类化合物类型,为油茶籽油的适度精炼提供数据支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