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蛋白含量

蛋白含量

蛋白含量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1201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轻工业、手工业、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8篇、会议论文46篇、专利文献158381篇;相关期刊411种,包括致富天地、技术与市场、今日畜牧兽医等; 相关会议44种,包括2016年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农业与气象论坛、第十七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中国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第十一届年会等;蛋白含量的相关文献由309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刚、林凌、刘卫星等。

蛋白含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18 占比:0.39%

会议论文>

论文:4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58381 占比:99.58%

总计:159045篇

蛋白含量—发文趋势图

蛋白含量

-研究学者

  • 李刚
  • 林凌
  • 刘卫星
  • 王玉宇
  • 王艳军
  • 甄建芸
  • 孙国庆
  • 康小红
  • 张梦秋
  • 罗永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振祥; 胡文攀; 李克克
    • 摘要: 全价配合饲料是水产养殖动物所需要维持机体生长的最常见的日粮,尤其是水产养殖动物在生长期更是需要持续大量的投喂高蛋白全价配合饲料才能维持稳定的生长速度。但高蛋白日粮在养殖水产动物过程中由于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高会加重水产养殖动物的肝脏负担,导致脂肪肝炎的发生。
    • 兰丽; 张彩霞; 高万东; 余志宝; 徐红; 唐振鑫; 范敏; 杨明阳; 田加美; 张雪娇; 张晶; 贺晓鸣; 郭素芳
    • 摘要: 建立一种超高温(ultra high temperature,UHT)灭菌乳中α-酪蛋白、β-酪蛋白、κ-酪蛋白、α-乳白蛋白及β-乳球蛋白含量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采用含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胍、柠檬酸钠、二硫苏糖醇等的缓冲液及试剂使蛋白溶解变性,运用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各蛋白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在0.995以上,加标回收率为95.2%~105.0%,检出限为0.01~0.02 g/100 mL,相对标准偏差为0.78%~2.70%。该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的特点,适用于UHT灭菌乳中α-酪蛋白、β-酪蛋白、κ-酪蛋白、α-乳白蛋白及β-乳球蛋白的定量分析。
    • 刘本同; 秦玉川; 王丽玲; 黄旭波; 童晓青; 方茹; 贺亮; 程俊文; 王衍彬; 杨柳
    • 摘要: 以油茶籽油为原料,采用离子液体-盐离子双水相体系(ABS)对油中的微量蛋白进行提取,并考察离子液体和盐浓度对提取效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茶油中微量蛋白提取的最佳组合浓度,并利用此方法进行油茶籽油精炼过程中蛋白含量的变化研究、压榨与浸提油中蛋白含量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00 g/L的[Bmin]Cl+500 g/L的K 2 CO 3为最佳的双水相体系萃取油中的微量蛋白,方法变异系数4.39%,加标回收率(80.95±0.05)%,油茶籽油精炼工艺中的过滤、脱胶、碱炼、脱色工序均能显著性降低油中蛋白含量,其中过滤工序影响最大,蛋白含量减少76.03%,压榨与浸提成品油茶籽油中蛋白含量差异极显著,在实际商品鉴定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 张黎杰; 刘书华; 周玲玲
    • 摘要: 【目的】筛选大豆蛋白合成相关转录因子,预测蛋白合成候选基因和代谢通路。【方法】以低蛋白大豆材料中豆4901和高蛋白大豆材料淮豆98-28为研究对象,采用RNA-Seq技术,对不同蛋白含量的大豆籽粒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获取到43.14 Gb Clean Data,每个样品数据量都在6.46 Gb以上,GC含量在45.73%以上,Q20碱基百分比在94.78%以上,Q30碱基百分比在88.53%以上,数据质量符合要求。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的总数为916个,其中,上调的差异基因有248个、下调的差异基因有668个。筛选出差异的转录因子属于26个转录因子家族,可能参与大豆蛋白合成的转录因子家族有4个,分别为b HLH、AP2/ERF、MYB、B3。【结论】大豆蛋白的内质网加工途径中蛋白传导通道的Sec61基因发生下调,导致蛋白合成能力下降,品种蛋白含量降低,推测Sec61基因是蛋白合成的关键基因。造成品种间蛋白差异的相关代谢途径与蛋白内质网加工、硫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等通路紧密相关。
    • 刘虹洁; 王金星; 刘昭军; 刘书; 侯兴亮; 李晓明
    • 摘要: 作为重要的粮油饲兼用作物,大豆为世界膳食提供高达约71%的蛋白质和29%的油脂。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大豆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在有限的耕地面积和单产条件下,大豆品质的遗传改良则更具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大豆种子蛋白和油脂含量两个重要品质性状调控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调控大豆蛋白和油脂合成的关键酶和转录因子及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并根据蛋白和油脂合成代谢调控途径中关键酶和转录因子作用机制,绘制了大豆蛋白和油脂合成代谢的分子调控网络。此外,该文还讨论了当前大豆种子蛋白油脂含量调控研究存在的瓶颈及对策,以期为大豆种子品质的遗传改良和高产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 洪迪珊; 王余德
    • 摘要: 为了探究中草药添加剂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免疫功能的影响,以罗氏沼虾为对象,在水温20~30°C、pH 7~8的试验条件下,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1.0%、1.5%、2.0%、2.5%、3.0%的复方中草药制剂,连续饲喂25 d.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复方中草药质量分数的提高,罗氏沼虾的生长指标、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血清蛋白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有很大提高;中草药质量分数的提高引起的血清中蛋白含量的提高远远大于肌肉中蛋白的含量,在各试验组中2.5%的复合中草药制剂的添加量效果最好.试验证明,添加复方中草药制剂对罗氏沼虾的免疫活性、生长性能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该结果能够为罗氏沼虾的健康养殖提供基础资料.
    • 刘力强; 任娟娟; 刘浩; 周晓辉
    • 摘要: 目的 探究阿莫西林生产合成过程中蛋白残留量,确定最适生产条件.方法 通过单一变量法,研究不同条件酶法合成阿莫西林过程中蛋白残留量.结果 随着母核侧链摩尔比降低,合成阿莫西林过程中蛋白残留量却有所提高,当比例达到1∶1.15后,蛋白含量趋于稳定.生产温度越低、反应时间越长,蛋白质残留量越高,当温度达到15°C时蛋白含量最低,随着温度升高蛋白含量逐渐升高.磁力搅拌反应过程中蛋白残留量(2189.0 lmg/L)远远大于机械搅拌(177.50mg/L).反应批次对蛋白残留量影响较小,其残留量稳定在180~190mg/L左右.结论 生产过程中采用15°C,1∶1的母核侧链摩尔比,机械搅拌的方式合成的阿莫西林蛋白残留量最少.
    • 张亚军; 王玉杰; 张龙; 王鹏; 张建强
    • 摘要: 以市售马铃薯块茎为材料,用海藻酸钠法和酸碱沉淀法提取马铃薯蛋白质,采用Bradford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同时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SDS-PAGE)对马铃薯蛋白种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以海藻酸钠提取马铃薯蛋白质,随着海藻酸钠百分含量增加,蛋白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且以海藻酸钠浓度为0.15%,pH为4.2时蛋白含量最高.以酸碱沉淀法提取马铃薯蛋白,随着pH值增大,蛋白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且以碱沉淀pH=8.0、酸提取pH=4.6时蛋白含量最高.电泳结果分析表明:海藻酸钠法和酸碱沉淀法提取的蛋白种类无显著差异,为深入研究不同马铃薯中蛋白的种类差异奠定基础.
    • 高瑞平; 梁琪; 白莉莉
    • 摘要: 通过不同截留分子质量的再生纤维素膜过滤纯化牦牛原乳清液和牦牛甜乳清液,分别制取牦牛原乳清蛋白浓缩物(native whey protein concentrate,NWPC)和牦牛甜乳清蛋白浓缩物(sweet whey protein concentrate,SWPC),研究蛋白含量不同的乳清蛋白浓缩物(whey protein concentrate,WPC)主要成分(乳糖含量、pH值和总蛋白质含量)和功能特性(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乳化性及热稳定性)的特征.结果 表明:10000 Da再生纤维素膜透析得到的牦牛WPC中总蛋白含量达到80%以上,不含乳糖,功能特性(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起泡性、乳化性及热稳定性)均显著高于经3500 Da卷式膜、5000 Da再生纤维素膜透析得牦牛WPC,WPC蛋白含量越高,其功能特性越好;不同蛋白含量的牦牛SWPC起泡能力、泡沫稳定性、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均显著(P<0.05)高于牦牛NWPC.牦牛乳WPC最不稳定温度为85°C,高于荷斯坦牛乳WPC的80°C,热处理会适当改善牦牛WPC的起泡性能、乳化性能和热稳定性.通过膜牦牛处理获取的高蛋白含量的WPC,功能特性较好,应用广泛,对解决牦牛乳清资源的利用问题、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关键性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