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硫醇

硫醇

硫醇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2616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7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2128篇;相关期刊235种,包括炼油技术与工程、石化技术与应用、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第五届全国恶臭污染测试与控制技术研讨会、中国石油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年会、2011年中国甲醇产业大会等;硫醇的相关文献由5004位作者贡献,包括梁万根、崔卫华、夏道宏等。

硫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7 占比:17.47%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1.19%

专利文献>

论文:2128 占比:81.35%

总计:2616篇

硫醇—发文趋势图

硫醇

-研究学者

  • 梁万根
  • 崔卫华
  • 夏道宏
  • 张超
  • 费潇瑶
  • 潘光成
  • 项玉芝
  • 杨意泉
  • 孙志利
  • 许倩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立刚; 欧阳崇钟; 李文风
    • 摘要: 采用新型捕收剂CYC-20对山东某伴生铜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试验室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17.20%、回收率66.37%的铜精矿指标,工业试验可以获得铜精矿铜品位20.33%、回收率73.03%的优良指标,并解决了尾矿水中黄原酸根离子含量超标的问题。实践证明,CYC-20是一种优良的铜浮选捕收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赵敬伟; 宫红; 李飞; 王锐
    • 摘要: 研究了一种有机酸钾盐(KA)催化硫醇与碳酸乙烯酯反应合成β‐羟乙基硫醚的方法。结果表明,在常压、无溶剂条件下,KOAc、KSAc和HCOOK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多元有机酸钾盐的催化活性相对较低,而CF_(3)SO_(3)K和CH_(3)SO_(3)K无催化活性。以KOAc为催化剂,各种硫醇的反应活性顺序为苯硫酚>2‐巯基乙醇>糠硫醇>正构脂肪族硫醇。根据软硬酸碱理论,探讨了钾盐活化−S−H的反应机理。
    • 王运波; 栢海燕
    • 摘要: 脱硫醇是液化石油气精制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专有技术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工艺处理理论体系。从脱硫醇系统、碱液催化氧化再生系统、尾气处理方法与技术、废碱液处理等方面介绍了液化石油气脱硫醇研究的4大方向;从物质的结构、物理特性、化学反应特性、工艺原理、工艺流程、专利技术和方法等方面阐述了液化石油气脱硫醇工艺技术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该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思路。
    • 郭逍遥; 汤汉良; 马晓阳; 陈之善; 郭伟杰; 赖浩城
    • 摘要: 涂层在机械或化学作用力下会形成裂纹从而导致其性能下降,使用寿命缩短。通过加入具有可自修复功能的微胶囊可以使涂层自我修复,延长其使用寿命。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脲甲醛(PUF)-环氧树脂微胶囊。该微胶囊的尺寸、外壳厚度可根据需要调控。微胶囊的芯材(环氧树脂)质量分数为57%,粒径为185 nm。通过向含硫醇的材料中加入该微胶囊,制备了可自修复涂层。
    • 刘佳宁; 马嘉浩; 张军营; 程珏
    • 摘要: 在常温下,叔胺催化的巯基-丙烯酸酯和巯基-环氧反应活性的差异明显,具有可控顺序固化特征。以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SH4)、对苯二甲醇二缩水甘油醚(BOB)或2,5-呋喃二甲醇二缩水甘油醚(BOF)、1,4-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CHDMDA)构建了硫醇-丙烯酸酯-环氧顺序双重热固化体系,并研究氢键对体系固化过程及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流变分析、DSC、DMA、万能材料试验机和硬度仪表征了一重固化后的中间态材料和二重固化后的终态材料的热性能、流变性能、力学性能及常温适用期。结果表明,氢键的存在会延缓双重固化反应的进行,提高终态材料的力学性能。此外,此顺序双重热固化体系所产生的两阶段材料流变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可调控,中间态材料可在室温24 h保持性能稳定。可控顺序双重固化赋予热固性聚合物方便的复杂形状加工成型、高性能于一身,以及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如形状记忆致动器和压敏胶膜,突破了热固性塑料在形状设计与加工上的局限性。
    • 张文青; 王乃鑫; 王威; 刘泽龙; 蔡新恒
    • 摘要: 建立了基于Michael加成反应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汽油中硫醇化合物的方法.以苯基乙烯基砜(PVS)为衍生化试剂,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甲醇为溶剂,反应迅速且各硫醇单体转化率均在99%以上.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汽油中硫醇化合物单体,并对C1~C8烷基硫醇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对焦化汽油、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烷基硫醇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对于13种烷基硫醇的定量标准方程在其质量浓度为1~200mg/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85~0.9997之间,加标回收率处在74.1%~124.6%,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汽油中硫醇化合物集中分布在C2~C3的低碳数硫醇中,占总硫醇化合物的60%以上.焦化汽油中硫醇化合物含量较高,含较多的正构硫醇;而催化裂化汽油硫醇化合物含量相对较低,同碳数异构硫醇的相对含量多大于正构硫醇含量.
    • 张硕; 彭丹; 李静; 王峰; 牟秋红
    • 摘要: 以γ-羟基内酰胺和硫醇为原料,1,2-二氯乙烷为溶剂,在三氯化铁促催化下生成亚胺离子,而后硫醇发生亲核反应构建3-硫醚基异吲哚啉酮类化合物.该反应70°C条件下搅拌6 h即可完成,产率87~94%,该反应底物适用范围广,对于不同的γ-羟基内酰胺类化合物以及不同的伯硫醇和仲硫醇,反应均可以顺利得到相应的产物.
    • 刘伟; 沈俊; 罗仕忠
    • 摘要: 对于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二号联处理站产出的高含硫天然气,其中硫醇(RSH)含量很高,需研发出高效的吸收溶剂对其进行处理.通过分子理论和热力学理论研究分析,在N-甲基二乙醇胺(MDEA)水溶液基础上,以环丁砜(SUL)、聚乙二醇二甲醚(NHD)两种强极性非质子物理溶剂和微量杂环化合物为添加组分,设计出了SCUL系列溶剂;使用有机硫专用气相色谱对气相RSH含量进行了检测,探究了不同吸收温度、吸收压力、添加剂比例下SCUL溶剂对RSH的静态溶解效率,并对SCUL溶剂的抗发泡性能进行了实验测定与优化.结果表明:SCUL1、SCUL2对甲硫醇、乙硫醇的吸收效率均较高,然而由于两种添加剂极性不同,造成二者对RSH吸收效率的差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两种溶剂中甲硫醇的溶解度均大于乙硫醇,SCUL1溶剂对RSH的溶解度大于SCUL2溶剂,且随着添加剂用量的增加,RSH的溶解度增大.抗发泡性能优化实验发现:对于二号联实地净化,DF-4消泡剂可以作为比较优化、适宜的消泡添加剂组分.
    • 郑科旺; 朱澳回; 孟志飞; 冯世荣; 郭连贵; 覃彩芹
    • 摘要: 向新变压器油中添加腐蚀性正十二硫醇制备试验用油,以不同分子筛为吸附脱硫材料,对试验用油进行吸附脱硫处理,考察分子筛类型和尺寸、用量、吸附处理温度和时间对试验用油中腐蚀性硫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直径0.5~1.0 mm的13X分子筛的处理条件更温和、脱硫效果更好;最佳处理条件为13X分子筛添加量(w)6%、吸附次数2次、处理温度30°C、处理时间4 h;在最佳条件下,13X分子筛对试验用油中腐蚀性硫的脱除率达到98.1%.与活性炭相比,13X分子筛对变压器油中腐蚀性硫的脱除效果更好,处理后的变压器油显示为非腐蚀性,且绝缘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 沈星
    • 摘要: 结合某公司的实际生产和分析数据,综合分析了南帕斯凝析油电脱盐后盐含量超标的原因,结论是该公司化验室在采用SY/T 0536-2008《盐含量分析方法》时,因硫醇干扰而导致检测结果失真,为此提出了南帕斯凝析油盐含量检测的改进方法,以避免硫醇影响,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