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甲酯化

甲酯化

甲酯化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360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6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39592篇;相关期刊132种,包括浙江科技学院学报、农业工程学报、广东化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全国第三届有机合成化学与过程学术讨论会、第七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武汉)研讨会、中国南方省(市、区)渔业学术论坛暨第23次水产学术大会等;甲酯化的相关文献由1014位作者贡献,包括叶活动、贺婧、王彦林等。

甲酯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6 占比:0.57%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9592 占比:99.41%

总计:39827篇

甲酯化—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井喜
    • 摘要: 研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葵花籽油中脂肪酸的甲酯化条件,以峰面积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设计,对葵花籽油氢氧化钾-甲醇法甲酯化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分析葵花籽油中各脂肪酸的种类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GC/MS测定葵花籽油中脂肪酸的最佳甲酯化条件为催化剂用量2.0mL,超声时间9min,超声温度30°C,此条件下测得葵花籽油中各个脂肪酸分离效果好,峰面积最大。分析葵花籽油的脂肪酸种类及相对含量为棕榈酸6.70%、硬脂酸5.55%、亚油酸31.67%、油酸1.24%、亚麻酸55.23%。
    • 冯谢力; 张淑娇; 贾素丽
    • 摘要: 为了研究普通花生油和高油酸花生油脂肪酸成分及区别,采用了国标法对花生油去甲酯化后,在气相色谱分析仪上分别对普通花生油和高油酸花生油脂肪酸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普通花生油和高油酸花生油的脂肪酸组分一样,分别检出15种。其中普通花生油主要组分为油酸39.59%、亚油酸39.00%、棕榈酸11.27%和硬脂酸3.59%;高油酸花生油主要组分为油酸67.45%、亚油酸13.59%、棕榈酸7.44%和硬脂酸3.02%。通过对比两者脂肪酸,总结出高油酸花生油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稳定性和产品开发价值。
    • 贾怡文; 陈小威; 孙尚德; 毕艳兰; 崔胜成
    • 摘要: 为了解决棉籽及其饼(粕)中环丙烯脂肪酸分析测定的技术难题,通过比较脂肪酸衍生化方法、优化气相色谱条件建立了气相色谱技术(GC)测定棉籽及其饼(粕)中环丙烯脂肪酸(锦葵酸和苹婆酸)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碱式甲酯化对环丙烯脂肪酸的衍生化效果最佳;优化的GC条件为DB-1ht毛细管柱,氮气流速0.6 mL/min,升温程序为从100°C以2°C/min的速度上升到220°C。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苹婆酸与锦葵酸回归方程(R^(2 )≥0.997)测得棉籽、棉籽饼和棉籽粕中的锦葵酸含量分别为2.62、0.68 mg/g和0.09 mg/g,苹婆酸含量分别为1.02、0.27 mg/g和0.04 mg/g。方法的重复性和回收率良好,为棉籽及其饼(粕)中环丙烯脂肪酸的分析检测提供了技术依据和指导。
    • 钱俊青; 李新晨; 鄢洪德; 周文武
    • 摘要: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酶法酯化提取天然VE技术绿色经济,具有理想应用前景。为此,开展了针对催化脱臭馏出物脂肪酸酯化的国产树脂吸附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选用弱极性大孔树脂AB-8作为载体,固定的脂肪酶具有较强的酯化活性与较低的水解活性。在固定化条件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出缓冲液pH值、固定化温度和时间为显著影响因素,通过响应面法优化,AB-8树脂固定化脂肪酶的适宜工艺为:缓冲液pH 7.3、固定化温度25°C、时间4 h、酶量50 mg/g树脂、吸附振荡速率150 r/min,得到的固定化酶水解活力为112.4 U/g。应用于催化大豆油脱臭馏出物脂肪酸甲酯化实验,固定化酶催化效果优于游离酶,游离脂肪酸酸值降低88.3%,重复利用3次,酸值降低仍达85%以上,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钱俊青; 李新晨; 鄢洪德; 周文武
    • 摘要: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酶法酯化提取天然VE 技术绿色经济,具有理想应用前景.为此,开展了针对催化脱臭馏出物脂肪酸酯化的国产树脂吸附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选用弱极性大孔树脂AB-8 作为载体,固定的脂肪酶具有较强的酯化活性与较低的水解活性.在固定化条件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Plackett-Bur-man 实验筛选出缓冲液pH 值、固定化温度和时间为显著影响因素,通过响应面法优化,AB-8 树脂固定化脂肪酶的适宜工艺为:缓冲液pH 7.3、固定化温度25°C、时间4 h、酶量50 mg/g 树脂、吸附振荡速率150 r/min,得到的固定化酶水解活力为112.4 U/g.应用于催化大豆油脱臭馏出物脂肪酸甲酯化实验,固定化酶催化效果优于游离酶,游离脂肪酸酸值降低88.3%,重复利用3 次,酸值降低仍达85%以上,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马建坤; 冯昭; 邹仁健; 彭浩南; 徐静
    • 摘要: 随着现代化工业以及城市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以及人为干扰等问题,产生了一些对红树林湿地的面积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水体富营养化的破坏.本文采用酸催化法、碱催化法和BF3催化法进行甲酯化方法筛选,选取最优甲酯化法对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海南澄迈)内8个采样地点的水体样品的有机溶剂提取物进行甲酯化衍生预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选择离子的检测方法进行分离鉴定和归一法分析,并用碳数组成参数和分布特征探索园区内水体油状污染物来源,提出改善园区内水体改善的合理建议,为红树林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海南红树林湿地保护公园内水体油状污染物主要成分为烷烃(占比超过70%),其中正构烷烃呈现出以低碳数为主的分布特征,碳数分布范围在C10~C33,其主峰为nC17且L/H分布范围为1.51~2.19,发现水体污染源主要来自浮游生物和藻类输入.
    • 张梦丽; 崔励; 徐同宽
    • 摘要: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NaOH负载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玉米油甲酯收率的影响.依据单因素实验结果选取NaOH负载量、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为自变量,玉米油甲酯收率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玉米油甲酯适宜工艺条件为:NaOH负载量35%,醇油摩尔比12:1,催化剂用量(相对玉米油质量)7%.在此条件下,玉米油甲酯收率达到91.63%,与理论值91.13% 接近.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玉米油甲酯实验条件具有实用价值,可为玉米油甲酯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新的参考.
    • 王云超; 董华; 高健; 闫军剑; 周万祥
    • 摘要: 本文对酯交换法加以优化,通过增加油样和氢氧化钾甲醇等试剂添加量,以提高样品浓度的方法来解决国家标准方法响应值偏低、结果不精确的问题。经实验表明,该方法重现性好、误差小,低于国家标准规定范围,具有可行性、精确性、可操作性。
    • 王云超; 董华; 高健; 闫军剑; 周万祥
    • 摘要: 本文对酯交换法加以优化,通过增加油样和氢氧化钾甲醇等试剂添加量,以提高样品浓度的方法来解决国家标准方法响应值偏低、结果不精确的问题.经实验表明,该方法重现性好、误差小,低于国家标准规定范围,具有可行性、精确性、可操作性.
    • 卜俊芝; 徐迅; 严利强
    • 摘要: 为了提升螃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尤其是螃蟹脂肪的加工应用,本文对三疣梭子蟹的脂肪提取工艺及其组成进行了研究.本文比较了4种常用的脂肪提取方法(索氏法、Bligh-Dyer法、超声法和微波萃取法)和5种甲酯化方法(酸法、室温碱法、酸碱结合法、常规三氟化硼法和一步三氟化硼法),得到较优的蟹肉脂肪分析方法,并分析三疣梭子蟹肉脂肪酸组成特征.结果 表明,最佳方法为Bligh-Dyer提取和常规三氟化硼甲酯化方法.采用此方法进行测定,得出三疣梭子蟹肉含20种脂肪酸,其中包括9种饱和脂肪酸、4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各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9.43%、16.92%和43.65%,各类特征脂肪酸分别为C16∶0(棕榈酸)、C18∶1(油酸)和C22∶6n3(DHA),其中n-3系/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为5.27,说明蟹肉富含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本文说明螃蟹脂肪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前景,为螃蟹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也为螃蟹脂肪的提取加工及工业应用提供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