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亚油酸

亚油酸

亚油酸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712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中国医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7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2426篇;相关期刊534种,包括中成药、药物分析杂志、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第三届学术会议、第十届海峡两岸蜜蜂与蜂产品学术研讨会暨首届全国蜂产业高峰论坛、首届全国方剂组成原理高峰论坛等;亚油酸的相关文献由390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灏、陈卫、陈海琴等。

亚油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7 占比:28.46%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87%

专利文献>

论文:2426 占比:70.67%

总计:3433篇

亚油酸—发文趋势图

亚油酸

-研究学者

  • 张灏
  • 陈卫
  • 陈海琴
  • 赵建新
  • 吴文忠
  • 陈永泉
  • 吾满江·艾力
  • 杨波
  • 文彬
  • 何国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江聪; 李心怡; 姜青山; 王小三; 陈徽岳; 马宗新; 陈金良
    • 摘要: 采用溶剂浸出法提取马泡瓜籽油,对马泡瓜籽油的理化性质和营养组分进行了分析,通过Rancimat加速氧化实验对其氧化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泡瓜籽的粗脂肪含量为(27.96±2.15)%;马泡瓜籽油的酸值(KOH)(0.24 mg/g)、过氧化值(0.036 g/100 g)均达到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马泡瓜籽油中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和7种甘油三酯,主要是亚油酸(68.56%)和三不饱和甘油三酯(66.50%);马泡瓜籽油中植物甾醇(总含量619.21 mg/100 g,其中粘霉烯醇140.83 mg/100 g)、角鲨烯(38.01 mg/100 g)和生育酚(546.60 mg/kg)的含量较高;马泡瓜籽油的氧化稳定性优于葵花籽油,运用外推法计算出25°C条件下马泡瓜籽油的氧化诱导时间为582.43 h。研究证明马泡瓜籽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宋明发; 杨芸; 白冉冉; 梁芳芳; 章乾; 陈高飞; 许粟; 马立志
    • 摘要: 文章研究了压榨法、水酶法、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山桐子油及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率分别为压榨法20.9%、水酶法20.54%、有机溶剂浸提法28.47%;浸提法的提取率最大,但耗时长,存在一定溶剂残留;水酶法过氧化值最低,但耗时长;压榨法不饱和脂肪酸高于水酶法及溶剂浸提法,且耗时短,操作简单。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顺序:水酶法>压榨法>溶剂浸提法,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顺序:水酶法>压榨法>溶剂浸提法,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顺序:压榨法>溶剂浸提法>水酶法。水酶法的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IC_(50)值分别为7.25,3.94 mg/mL;压榨法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其IC_(50)值为1.82 mg/mL;通过GC分析,山桐子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压榨法82.70%、水酶法82.56%、溶剂浸提法82.52%。综上所述,选取压榨法提取山桐子油。
    • Andrew J.SINCLAIR
    • 摘要: 在过去的70年里,中国食物供应的常量营养素和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脂肪(油)摄入增加了4.2倍以上,碳水化合物摄入下降了34%。植物油是摄入脂肪的主要来源,由于很多植物油富含亚油酸,所以亚油酸的消耗量也显著增长(增加了4倍)。亚油酸(LA)在人体皮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是前列腺素及其相关化合物的前体物质。现在人们亚油酸的摄入量远远超过了最低需求。综述摄入富含亚油酸的食物对关节炎和头痛、非酒精性脂肪肝和神经功能的影响,重点是来自亚油酸和其他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质介质。当前,世界饮食结构造成膳食亚油酸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不平衡,以及源自这些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质介质的不平衡,这极易导致人体亚健康状态。
    • 蒋海艳; 庞贵尹; 康泰然
    • 摘要: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对尿素包合纯化的亚油酸纯度和得率进行分析,并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纯化亚油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尿素/混合脂肪酸质量比2:1、包合温度-5°C、包合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亚油酸纯度为87.952%、得率为87.951%,并且对DPPH和ABTS^(+)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
    • 吴贝; 刘念; 黄莉; 罗怀勇; 周小静; 陈伟刚; 郭建斌; 淮东欣; 夏友霖; 雷永; 廖伯寿; 姜慧芳
    • 摘要: 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是花生油脂中最主要的3种脂肪酸,其含量是影响花生油脂品质的重要因素。提高油酸含量并降低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是花生品质性状改良的重要方向之一。本研究利用292份中国花生种质资源材料及583个SSR标记基因型数据对四个环境下不同脂肪酸含量进行关联分析,分别检测到与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稳定关联标记14,14和9个,其中8个标记同时与上述3种脂肪酸含量稳定关联,分布在A02、A03、A08和A09染色体上。AHGS2050-226bp和AHGS3647-253bp是两个新关联标记的优异等位位点,在花生微微核心种质中证实,AHGS2050-226bp可提高油酸(9.99%~11.26%)并降低亚油酸(8.04%~9.31%)和棕榈酸含量(1.86%~1.97%),AHGS3647-253bp可提高油酸(9.79%~10.44%)并降低亚油酸(8.09%~8.62%)和棕榈酸含量(1.81%~1.95%)。本研究鉴定的多环境稳定关联标记AHGS2050和AHGS3647具有辅助选择高油酸且低亚油酸和低棕榈酸品种的潜在应用价值。
    • 姚英政; 梁强; 熊伟; 宣朴; 刘培; 黎剑; 徐霞; 赵玲
    • 摘要: 菜籽油是我国第一大自产食用植物油。菜籽油为人体提供的营养包括脂肪酸和脂溶性营养素两大类。菜籽油中主要脂肪酸包括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其组成合理,适宜人体营养健康需求。菜籽油是多酚、植物甾醇、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等脂溶性营养素的重要来源,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菜籽油是一种物美价廉的健康食用植物油。
    • 蒋海艳; 庞贵尹; 郭晓强; 陈联梅; 康泰然
    • 摘要: 亚油酸(LA)在高温和碱性条件下可以异构化为共轭亚油酸(CLA)。文章以微波辅助加热,氢氧化钠为碱,丙二醇为溶剂,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相结合的分析技术,探索了以山桐子油为原料制备共轭亚油酸的工艺条件。应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制备的共轭亚油酸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丙二醇和LA的质量比4∶1、LA和NaOH的质量比2∶1、反应温度163°C,得到共轭亚油酸的纯度为(93.78±1.86)%,产率为(89.15±1.28)%。
    • 沙爽; 冯启鑫; 张欣蕊; 王玥; 尹贺; 李冲伟
    • 摘要: 为探究亚油酸/α-亚麻酸复合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细胞和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80只昆明SPF小鼠分为8组,分别为正常组、CCl_(4)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以及亚油酸/α-亚麻酸复合物1∶4组、1∶2组、1∶1组、2∶1组和4∶1组,测定8组实验小鼠血清免疫功能指标和肠道细菌菌群结构。结果表明,CCl_(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相比,5种复合物均可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力(P0.05),降低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P<0.05),降低肝组织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表达水平(P<0.05),这些指标变化与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完全对应。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与普通组相比,CCl_(4)模型组小鼠肠道细菌多样性降低(P<0.05),亚油酸/α-亚麻酸复合物2∶1组与CCl_(4)模型组相比小鼠肠道细菌多样性和丰度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肠道细菌菌群结构发生改变。同时发现,亚油酸/α-亚麻酸为2∶1时对肝脏的保护效果优于其他比例,与水飞蓟宾阳性对照组效果基本一致。本实验结果不仅证明了亚油酸/α-亚麻酸复合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而且为亚油酸/α-亚麻酸的科学摄入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为护肝药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 赵美霞; 巴根纳; 樊启程; 孙超
    • 摘要: 大豆中脂肪含量为10%-16%,脂肪酸中接近75%-80%为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油酸、亚麻酸是最主要的含双键、三键脂肪酸,极易发生氧化,产生醛类、烯醇、呋喃、醇类物质,使产品风味呈现动态变化,豆乳产品也因此成为长保质期液态产品中风味较难保持的一类产品。
    • 刘婷; 熊强; 耿志明; 徐为民
    • 摘要: 为建立同时测定肉制品中13-羟基-9Z,11E-十八碳二烯酸(13-hydroxy-9Z,11E-octadecadienoic acid,13-Z,E-HODE)、13-羟基-9E,11E-十八碳二烯酸(13-hydroxy-9E,11E-octadecadienoic acid,13-E,E-HODE)、9-羟基-10Z,12E-十八碳二烯酸(9-hydroxy-10Z,12E-octadecadienoic acid,9-Z,E-HODE)、9-羟基-10E,12E-十八碳二烯酸(9-hydroxy-10E,12E-octadecadienoic acid,9-E,E-HODE)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肉制品中的13-Z,E-HODE、13-E,E-HODE、9-Z,E-HODE和9-E,E-HODE经甲醇提取、采用Sep-Pak C18柱净化浓缩后,在硅胶柱AbsoluteSiO2(250 mm×4.6 mm,5μm)上以正己烷-异丙醇-乙酸(98.3:1.6:0.1,V/V)为流动相进行分离,选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34 nm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3-Z,E-HODE、13-E,E-HODE、9-Z,E-HODE和9-E,E-HODE分别在质量浓度为0.5~20.0、0.25~10.0、0.75~12.5μg/mL和0.5~7.5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分别为0.9994、0.9992、0.9992、0.9996),检出限分别为0.075、0.035、0.090、0.060μg/g,定量限分别为0.25、0.12、0.32、0.20μg/g,不同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03%、89.03%、89.33%、87.93%.对18种肉制品含量分析表明,所有样本都含有13-Z,E-HODE、13-E,E-HODE、9-Z,E-HODE和9-E,E-HODE,含量分别为1.73~9.10、0.56~5.79、2.37~11.02、0.78~5.82μg/g.综上,建立的检测方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肉制品中13-Z,E-HODE、13-E,E-HODE、9-Z,E-HODE和9-E,E-HODE的含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