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学业成就

学业成就

学业成就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9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0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121篇;相关期刊616种,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国德育、上海教育科研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2014齐鲁高教论坛、第九届全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年会、第十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等;学业成就的相关文献由1536位作者贡献,包括吴红斌、蔡文伯、信忠义等。

学业成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20 占比:87.55%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2.06%

专利文献>

论文:121 占比:10.39%

总计:1165篇

学业成就—发文趋势图

学业成就

-研究学者

  • 吴红斌
  • 蔡文伯
  • 信忠义
  • 张晓宏
  • 张锋
  • 江燕
  • 汪昌华
  • 王艳霞
  • 王颖
  • 苏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龚伯韬
    • 摘要: 根据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对中学生互联网获得、使用及其学业影响分析发现:在“互联网+”教育公平的起点上,学生互联网获得存在显著群体差异,但该差距呈缩小趋势,城乡与家庭经济水平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互联网+”教育过程的不平等程度低于起点不平等,学校与家庭等维度优弱势学生群体的互联网使用时长出现逆差,总体上该差距随时间呈缩小趋势;对于“互联网+”教育公平的结果,学生互联网使用对学业综合成就产生负向影响,对家长职业地位、留守、流动等维度优势学生群体的负向影响更大。促进“互联网+”教育公平,应针对互联网教育公平起点、过程与结果的异质性进行精准统筹,积极发挥社会协同作用,提升互联网教育效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 陈孝钟
    • 摘要: 本文使用CTS量表以及自编职前教师学业成就量表,对278名职前教师进行计算思维以及学业成就进行调研,基于该调研数据对职前教师学业成就与计算思维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研究发现,职前教师计算思维水平与其学业成就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线性相关,与学业成就各维度之间也存在正向相关关系。本文最后总结了研究结论并对不足进行了反思。
    • 摘要: 英国中小学校扩展服务政策变迁研究贺芳、彭虹斌在《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第3期撰文指出,英国较早提倡中小学校向学生、家庭及社区提供一系列扩展服务。英国中小学校扩展服务是英国政府帮助解决工薪家庭儿童看护困难、少数族裔学业成就低等问题的重要教育战略举措。目前,英国部分中小学校除了提供课堂教学服务外,还提供餐食营养、课后看护、弱势群体救助发展、家庭育儿支持等一系列服务。
    • 孟婉秋; 何敏
    • 摘要: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每个班级总有一些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不会主动和教师、同伴互动,不轻易表露情感。在集体活动中教师期望幼儿有外显的表现,即和教师对话、交流、互动,这样教师才能给幼儿回应和反馈。实际上,幼儿投入集体活动不仅表现在行为上,还包括认知和情感的卷入[1]。已有研究证明,幼儿投入学习的水平对学业成就有重要影响,贯穿在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整个过程[2]。由此,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投入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
    • 王碧梅
    • 摘要: 教育质量的提高是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社会、学校对教育的现实需求。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指标很多,其中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业成就是最为核心的指标,且二者具有正向影响的关系。为探索教师教学能力对学生学业成就增值的影响因素,研究以东西部两省2 827名五年级学生两次学业成就的增值数据为评价标准,运用多水平线性模型计算教师教学能力对学生学业成就增值的“净效应值”。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业成绩增值与教师的性别、教龄、职称、所处学校层级和班级人数这些变量相关。而影响机制是学科性别的作用、文化资本类型和数量的差异、社会结构中资源和规则的互构。这些因素不仅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作用于学生的学业成就增值。
    • 李响; 王轶晰
    • 摘要: 家庭教育并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家庭教养方式会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产生显著的正面作用,但其影响的总效应中有一半以上是以非认知能力作为中介的间接效应实现的。同时,家庭教养方式在城乡之间也存在着差异。相对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的学业成就受其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更大,当父母采取更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时,其在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上受到的正面影响均将大于城市学生。针对结论,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倪菲菲; 张艳
    • 摘要: 基于Pekrun的学业情绪理论,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研究合作学习对于大学英语学业情绪的影响,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业成就。调查结果显示:合作学习促进了学习者的积极高唤醒和积极低唤醒情绪,同时减轻了消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情绪;合作学习对于促进积极高唤醒情绪的作用最为显著;在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喜爱度的促进作用方面,性别与年级因素有较大影响,而英语水平因素基本没有影响;学生对合作学习时长和组织形式提出了建议。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灵活的组织形式,并注意合作学习的时间长度和任务难度的把握。
    • 刘莹; 郭瑞; 杨光钦
    • 摘要: 基于“中国教育调查追踪调查”项目(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简称CEPS)基线调查数据,探究家庭文化资本在不同家庭间的分布情况以及家庭文化资本对初中生学业成就影响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的家庭之间存在着文化资本存量的差异。家庭客体化文化资本对职业地位较高家庭学生学业成就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家庭制度化文化资本对男生的学业成就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家庭文化资本对非农业户口学生学业成就有更大的促进作用。提高农村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强化文化资本的社会支持,提升学业参与的家长支持,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
    • 刘晶晶
    • 摘要: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24将开展创新领域评估项目--在数字世界中学习(Learning in the Digital World)。PISA将"在数字世界中学习"定义为"利用数字资源了解复杂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调节他们的学习过程"。该评估项目的主要任务不仅为发展学业成就提供衡量标准,而且将收集有关学生如何在数字环境中调节学习体验的信息。
    • 何莹; 赵永乐
    • 摘要: 为了研究民族地区学生的儒家文化认同状况是否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效果,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索了民族地区学生的儒家文化认同感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儒家文化价值观测验(CVS)和学业成就问卷为工具,调查了来自云南民族聚居区的790名学生。结果发现,儒家文化认同对学业成就有显著的促进效果。其中对人格的自我完善和社会责任的认同是更为重要的因素。而且这一效果在不同民族的学生身上均有体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研究认为,对儒家文化价值观的良好认同是助推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因素,也是帮助学生提升学业成就水平的重要非智力因素。同时,这种效应的跨民族存在也证明,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具有超越民族文化的普遍性,其对教育的助益效果有利于多民族在多元一体格局下共存共荣,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