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免疫防御

免疫防御

免疫防御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3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6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47058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海洋科学、昆虫学报、遗传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养猪业创新发展论坛、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第十七届学术年会、2009年上海研究生学术论坛——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免疫防御的相关文献由405位作者贡献,包括熊翠玲、郑海斌、郑燕珍等。

免疫防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6 占比:0.31%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7058 占比:99.67%

总计:47213篇

免疫防御—发文趋势图

免疫防御

-研究学者

  • 熊翠玲
  • 郑海斌
  • 郑燕珍
  • 郭睿
  • 陈大福
  • 万峻
  • 于波
  • 付中民
  • 冯睿蓉
  • 刘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兰蕾; 郑旭; 迟媛媛; 王雪婷; 王梦园; 朱元祺; 闫志勇
    • 摘要: CRISPR-Cas系统是一种细菌的适应性免疫系统,参与特异性防御不同类型的可移动遗传元件,如质粒、噬菌体、转座子等的入侵。旨在分析肠球菌(Enterococcus)基因组中该系统的基因结构,并探讨其与细菌耐药基因之间的关系。NCBI数据库中下载10种肠球菌的全基因组信息,利用软件对CRISPR-Cas系统的分布、cas1基因、重复序列、间隔序列等进行比对分析;查找耐药相关基因,分析其与CRISPR-Cas系统之间的关系。235株肠球菌中含完整CRISPR-cas系统的有35株(14.9%),含确定CRISPR阵列196个和cas基因簇46个。肠球菌基因组中CRISPR系统主要为II-A型(80.4%),其次是II-C型(15.2%),cas1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与CRISPR-cas系统的分型基本一致。肠球菌CRISPR-Cas系统的分布在不同菌种之间差异较大;CRISPR-Cas系统可能阻碍肠球菌某些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
    • 杨艳艳; 邢增厚; 任辉; 朱鹏; 青松丽; 许尤厚; 严雪瑜; 佘智彩; 潘英; 杨家林
    • 摘要: 为探究钝缀锦蛤(Tapes dorsatus) TXNDC5基因特征,本实验采用梯度PCR技术扩增获得TdTXNDC5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其长度为1236 bp,可编码411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得知,钝缀锦蛤TXNDC5蛋白等电点为5.05,理论分子量为46.40 kD,分子中具有3个典型的PDI结构域,N末端具有1段长度为20 aa的信号肽。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钝缀锦蛤TXNDC5蛋白与其它3种海水贝类的同源性为37.9%~70.8%,表明TXNDC5蛋白在不同种类的海水贝类物种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基于TXNDC5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钝缀锦蛤仅与硬壳蛤聚为一支。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TdTXNDC5基因在钝缀锦蛤的8种组织中均有表达,鳃的表达量最高,外套膜次之。溶藻弧菌胁迫下,TdTXNDC5基因在钝缀锦蛤鳃和内脏团组织中的表达量均在第3 h时达到峰值,外套膜在第6 h达到峰值。上述结果表明,TdTXNDC5基因可能参与了钝缀锦蛤应对细菌感染的过程,在钝缀锦蛤先天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
    • 陈钰莹; 韩怡静; 刘相全; 何金霞; 杨顶珑
    • 摘要: 本研究从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中鉴定并克隆了一种肽聚糖识别蛋白(PGRP),命名为HdPGRP。HdPGRP的cDNA全长为1467 bp,共编码354个氨基酸,其中含有1个信号肽(1~18氨基酸)、1个SH3b结构域(93~160氨基酸)、1个PGRP结构域(179~322氨基酸)和1个Ami_2结构域(191~332氨基酸)。此外,在HdPGRP序列中发现了4个保守的Zn^(2+)结合位点(H^(209)、Y^(255)、H^(318)和C^(330))以及5个保守的酰胺酶催化位点(H^(209)、Y^(255)、H^(318)、T^(328)和C^(330))。经多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HdPGRP属于短型PGRP家族成员。在健康鲍鱼中,hdpgrp主要在肝胰腺中表达,其次依次在血细胞、外套膜和鳃中。在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刺激后,血细胞中的hdpgrp表达量在72 h内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4 h表达量达到最高。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HdPGRP(rHdPGRP)的分子量为30 kDa。rHdPGRP表现为Zn^(2+)依赖酰胺酶活性,可催化降解不溶性肽聚糖。此外,rHdPGRP对革兰氏阳性菌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其酰胺酶活性有关。本研究表明,HdPGRP在机体抵御入侵细菌等免疫防御中起重要作用。
    • 王磊
    • 摘要: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人的健康除了受遗传、环境、社会等因素影响外,个人的生活方式占很大一部分比重。对于肝脏的健康也不例外,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承担着代谢、分泌胆汁、解毒、免疫防御、造血储血、调节循环血量、凝血等重要功能。但肝脏自身没有末梢神经,总是在默默地工作与承受,早期发生病变时一般没有痛感,很难被察觉,查出肝病时往往已到了晚期。
    • 周烨
    • 摘要: 为探究文蛤(Meretrix meretrix)防御素基因big defensin(MmBD)在其机体免疫防御中的作用,采用RACE技术(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获得了文蛤MmBD的c 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共758 bp,包含181 bp的5′非翻译区(UTR),214 bp的3′UTR,开放阅读框(ORF)长363 bp,编码氨基酸120 aa。预测的氨基酸序列包含1个信号肽、2个跨膜结构域、高度保守的Cys残基C-X6-C-X3-C-X13(14)-C-X4-C-C和kex2样蛋白酶(KEKR-AV)的裂解位点。组织表达结果表明,MmBD基因在鳃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P<0.05),其次是外套膜和肝胰腺,在足中的表达量最低。不同胚胎发育时期表达结果显示,MmBD基因在D形幼虫期表达量最高(P<0.05),其次是原肠胚期。经高浓度铜离子(Cu^(2+))胁迫后,试验组MmBD基因表达量明显升高,极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尤其是36和72 h。指出,文蛤MmBD基因可能在机体免疫中发挥重要功能。
    • 么建强
    • 摘要: 目的探究β-防御素-3(humanβ-defensin-3,hBD-3在口腔潜在恶性病变(oral potential malignant disorder,OPMD)及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变化意义。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黑龙江省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100例,其中确诊为OPMD的患者40例、确诊为OSCC的患者40例、口腔黏膜正常的患者20例,采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这两种检测方法来对参与研究者的hBD-3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hBD-3蛋白表达:hBD-3蛋白在正常组、OPMD组和OSC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5/10)、82.5%(33/40)、90.0%(36/40);且OSCC组和OPMD组hBD-3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CC组的hBD-3表达强度也高于OPM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BD-3基因相对表达量:正常组的hBD-3 mRNA相对表达量为(1.24±0.49);OPMD组的相对表达量为(2.18±0.54);OSCC组的相对表达量为(6.92±0.75)。OSCC组和OPMD组的hBD-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CC组的hBD-3 mRNA表达水平也高于OPM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D-3在口腔黏膜的早期其变过程中表达水平会升高,提示hBD-3可能参与了OPMD与OSCC的发生发展。
    • 谢梦; 张哲华; 周江; 许巧情; 邹远超
    • 摘要: 为了解白介素在黄鳝抗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感染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黄鳝il-6、il-12p35、il-12p40、il-15、ebi3和il-34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序列特征,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了这些基因在健康和维氏气单胞菌感染后黄鳝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黄鳝6个白介素蛋白氨基酸序列与尼罗罗非鱼相似性最高且进化关系最近;6个白介素基因与其他鱼类的基因结构基本相同;共线性分析显示il-15在进化上相对保守;白介素基因在健康黄鳝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与对照组相比,白介素基因的表达在维氏气单胞菌感染后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il-6、il-12p35和ebi3参与早期阶段的黄鳝抗菌免疫反应。研究结果表明,il-6、il-12p35、il-12p40、il-15、e bi3和il-34基因在黄鳝抵抗病原入侵的免疫防御活动中均有调控作用。
    • 范小雪; 熊翠玲; 郑燕珍; 陈大福; 郭睿; 杜宇; 张文德; 王杰; 蒋海宾; 范元婵; 冯睿蓉; 万洁琦; 周紫彧
    • 摘要: [目的]本研究结合前期已获得的miRNA和mRNA组学数据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 的差异表达 miRNA(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iRNA,DEmiRNA)靶向意大利蜜蜂 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工蜂中肠的 mRNA 和差异表达 mRNA(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mRNA,DEmRNA)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数据库注释和调控网络分析,旨在解析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意大利蜜蜂工蜂中肠的基因表达调控.[方法]比较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感染7 d(AmT1)和10 d(AmT2)的意大利蜜蜂工蜂中肠和未感染中肠(分别为AmCK1和AmCK2)的mRNA数据,筛选意大利蜜蜂工蜂的显著性DEmRNA;通过比较侵染AmT1和AmT2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分别为NcT1和NcT2)和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纯净孢子(NcCK)的miRNA数据筛选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DEmiRNA.利用TargetFinder软件预测东方蜜蜂微孢子虫DEmiRNA靶向的意大利蜜蜂工蜂中肠DEmRNA.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工具对上述意大利蜜蜂工蜂中肠靶DEmRNA进行GO和KEGG数据库注释.根据KEGG数据库注释信息筛选出意大利蜜蜂工蜂中肠免疫防御和能量代谢通路相关DEmRNA,并构建和分析上述DEmRNA与相应的东方蜜蜂微孢子虫DEmiRNA之间的调控网络.[结果]NcCK vs NcT1比较组中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77条显著上调miRNA和52条显著下调miRNA可分别靶向AmCK1 vs AmT1比较组中意大利蜜蜂工蜂中肠的118条显著下调mRNA和135条显著上调mRNA,这些mRNA可分别注释到31和25个GO条目,以及113和107条KEGG通路.NcCK vs NcT2比较组中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52条显著上调miRNA和49条显著下调miRNA可分别靶向AmCK2 vs AmT2比较组中意大利蜜蜂工蜂中肠的97条显著下调mRNA和210条显著上调mRNA,这些mRNA可分别注释到27和30个GO条目以及97和127条KEGG通路.NcCK vs NcT1和NcCK vs NcT2比较组中的11条共同显著上调miRNA和19条共同显著下调miRNA分别靶向AmCK1 vs AmT1和AmCK2 vs AmT2比较组的6条共同显著下调和14条共同显著上调mRNA,可分别注释到7和10个GO条目以及0和9条KEGG通路.NcCK vs NcT1和NcCK vs NcT2比较组中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DEmiRNA可靶向AmCK1 vs AmT1和AmCK2 vs AmT2比较组中意大利蜜蜂工蜂中肠的氧化磷酸化和硫代谢等能量代谢通路相关DEmRNA,以及胞吞作用、黑色素生成、溶酶体、自噬、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凋亡、Ras信号通路、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和MAPK信号通路等免疫防御通路相关DEmRNA.进一步分析发现,miR-216-x,miR-5119-y,bantam-y和miR-8-y在NcCK vs NcT1和NcCK vs NcT2比较组中皆显著上调表达,且靶向意大利蜜蜂工蜂中肠的溶酶体、黑色素生成、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MAPK信号通路及Ras信号通路等免疫防御通路相关的显著下调mRNA.[结论]在侵染过程中,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DEmiRNA对意大利蜜蜂工蜂的基因表达具有广泛的潜在影响,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可能通过上调部分miRNA跨界调控意大利蜜蜂工蜂的免疫防御以促进侵染,通过下调部分miRNA跨界调控意大利蜜蜂工蜂的能量代谢以加强能量窃取并促进增殖.
    • 张翔宇; 宋菁晨; 刘坤娜; 毛帆; 肖述; 向志明; 张扬; 喻子牛
    • 摘要: 在双壳类软体动物中,血淋巴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是清除入侵微生物的主要方式.本文在长牡蛎中鉴定了一个包含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eucine-rich repeat,LRR)结构域的新型基因,命名为CgLRRC69.对该基因的组织分布分析表明,CgLRRC69mRNA在血淋巴细胞、鳃、肌肉、外套膜、心脏、消化腺和性腺中广泛表达.副溶血弧菌感染可以显著地刺激CgLRRC69在血淋巴细胞中表达,并且在感染后6h达到峰值.同时,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发现CgLRRC69可以特异性结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表明它可能在免疫防御中有功能.吞噬实验结果显示,CgLRRC69重组蛋白可以显著地提高血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RNAi干扰CgLRRC69在牡蛎体内的表达,显著降低了血淋巴细胞对细菌的清除能力.因此,这些结果揭示了CgLRRC69作为一种新型模式识别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革兰氏阴性菌的主要成分LPS,通过调理作用有效地清除细菌.
    • 王磊
    • 摘要: 中医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就提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中医认为,肝脏作为五脏之一,五行属木,与四时之春相通,与六腑之胆互为表里,与人的精神情志、消化吸收、气血运行、水液代谢、性与生殖等息息相关。西医研究发现肝脏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具有解毒、营养合成、分泌胆汁、免疫防御等生理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