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5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223083篇;相关期刊387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第十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会议、广东省职业健康协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中南六省(区)第十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暨河南省第二十四次神经外科学术年会等;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相关文献由3830位作者贡献,包括姚咏明、盛志勇、董宁等。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95 占比:0.53%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23083 占比:99.46%

总计:224298篇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发文趋势图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研究学者

  • 姚咏明
  • 盛志勇
  • 董宁
  • 陈国千
  • 于燕
  • 栾正刚
  • 李蕾
  • 凌斌
  • 孙洁
  • 王婷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炳奇; 叶俊伟; 梅喜平; 冯辉斌
    • 摘要: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液激活素a(Activin-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7例脓毒症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n=29)和脓毒性休克组(n=58),根据28天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n=36)和存活组(n=51)。另选取同期5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Activin-A,CRP,HMGB1和vWF水平,分析血清Activin-A,CRP,HMGB1和vWF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脓毒性休克组血清Activin-A,CRP,HMGB-1和vWF水平明显高于脓毒症组和对照组(Z=-8.935~-3.558,均P<0.001),脓毒症组明显高于对照组(Z=-7.347~-5.950,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血清Activin-A,CRP,HMGB1,vWF水平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脓毒症相关的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_(APACHEⅡ)=0.396~0.450,均P<0.000;r_(SOFA)=0.381~0.44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Activin-A,CRP,HMGB1,vWF为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Activin-A+CRP+HMGB1+vWF预测不良预后的AUC明显大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以及Activin-A,CRP,HMGB1和vWF单独与两两预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Activin-A,CRP,HMGB1,vWF水平明显提升,与病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相关,联合检测可提升不良预后预测价值。
    • 陆友国; 夏丽丽; 朱洋; 闫萍
    • 摘要: 目的分析脾多肽联合紫杉醇+顺铂(TP)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oll样受体4(TLR4)、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淮南新华医疗集团新华医院收治的13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其中对照组行TP方案化疗,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脾多肽,3~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1、2、3个疗程后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与TLR4、PD-1、HMGB1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18%(62/68)比77.94%(53/68),χ^(2)=4.561,P=0.033];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Z=2.295,P=0.022)。不同时点间、组间KPS评分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PS评分的时点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时点间、组间TLR4、PD-1、HMGB1水平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LR4、PD-1、HMGB1水平的时点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TLR4、PD-1、HMGB1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2.65%(29/68)比61.76%(42/68),χ^(2)=4.980,P=0.026]。结论与单纯应用TP化疗相比,联合应用脾多肽可明显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降低免疫逃逸相关因子TLR4、PD-1、HMGB1的表达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赵瑾; 胡海燕; 周艳红
    • 摘要: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过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Ishikawa细胞分为三组:pcDNA3.0组、pcDNA3.0-HMGB1组与对照组。pcDNA3.0组、pcDNA3.0-HMGB1组分别转染pcDNA3.0载体与pcDNA3.0-HMGB1载体,对照组以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进行转染。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指数、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与转移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转染后36、72 h,pcDNA3.0-HMGB1组的细胞增殖指数高于pcDNA3.0组与对照组(均P<0.05),细胞凋亡指数低于pcDNA3.0组与对照组(均P<0.05)。转染后36、72 h,pcDNA3.0-HMGB1组的G_(0)/G_(1)期比例高于pcDNA3.0组与对照组(均P<0.05),S期和G_(2)/M期比例低于pcDNA3.0组与对照组(均P<0.05)。转染后36、72 h,pcDNA3.0-HMGB1组的细胞侵袭与转移指数高于pcDNA3.0组与对照组(均P<0.05)。转染后36、72 h,pcDNA3.0-HMGB1组的B细胞特异性小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HMGB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pcDNA3.0组与对照组(均P<0.05)。结论:HMGB1过表达能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及Bmi-1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周期。
    • 林永雄; 谭华辉; 陈美兰
    • 摘要: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与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5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研究组给予利培酮片治疗,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析研究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研究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及治疗后研究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治疗前后研究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差值与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差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作为评价首发精神分裂症病情的重要指标。
    • 牟莹莹; 侯玉娇; 王伟
    • 摘要: 目的:探究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核转录因子(NF-κB)、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神经发育关系及预测早产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有早产危险因素孕妇195例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早产组(n=51)和足月分娩组(n=144)。检测两组阴道分泌物中fFN及血清NF-κB、HMGB1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各指标预测早产价值,比较早产组新生儿神经发育与血清NF-κB、HMGB1表达相关性。结果:出现先兆早产症状3 d内、7 d内、14 d内早产组fFN及血清NF-κB、HMGB1水平均高于足月分娩组(P<0.05);以出现先兆早产症状14 d内fFN及血清NF-κB、HMGB1预测早产价值较高,对应预测敏感度为80.4%,特异度为87.5%;娩出后、生后第3 d、第7 d早产组神经发育不良患儿血清NF-κB、HMGB1水平高于神经发育良好新生儿(P<0.05);新生儿神经发育与其血清NF-κB、HMGB1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fFN联合NF-κB、HMGB1检测对早产有较高预测价值,且新生儿血清NF-κB、HMGB1水平与其神经发育关系密切,临床可对早产儿检测上述血清因子以评价神经发育情况,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 张薇; 羊玲; 钟丽花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色素C(Cyt-C)、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联合检测对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EOS患儿97例作为EOS组,选取同期于我院产科分娩的单纯细菌感染新生儿80例及健康新生儿82例分别为细菌感染组、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Cyt-C、HMGB1、TLR4水平及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血清Cyt-C、HMGB1、TLR4水平与炎症因子、肝功能、心肌受损指标的相关性以及Cyt-C与HMGB1、TLR4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三者预测EOS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EOS组血清Cyt-C、HMGB1、TLR4、PCT、hs-CRP、IL-6、TBIL、ALT、AST、CK-MB、cTnI水平高于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P<0.05)。重症组血清Cyt-C、HMGB1、TLR4水平高于轻症组(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EOS患儿血清Cyt-C、HMGB1、TLR4与PCT、hs-CRP、IL-6、TBIL、ALT、AST、CK-MB、cTnI呈正相关,且血清Cyt-C与HMGB1、TLR4呈正相关(P<0.05)。血清Cyt-C、HMGB1、TLR4单独预测EOS的AUC分别为0.781、0.762、0.797,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54。结论EOS患儿血清Cyt-C、HMGB1、TLR4均增高,且Cyt-C与HMGB1、TLR4之间存在相关性,三者联合对EOS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陆贝; 蔡阳; 殷俊杰; 王京瑞; 徐孙兵
    • 摘要: 目的 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JAK2/STAT3在急性胰腺炎模型大鼠肾组织表达及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的调节机制。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O)、模型组(SAP)和罗格列酮组(ROSI),每组各24只。SAP组及ROSI组采用L-精氨酸法成功制备SAP模型,ROSI组制模后30 min静脉注射罗格列酮6 mg/kg,SO组腹腔及静脉分别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注射后再分为6、12、24 h三组(n=8)。观察肾脏病理变化,肾组织JAK2、STAT3、HMGB1蛋白表达,血清TNF-α、IL-1β、IL-6、BUN、Cr浓度作为检测指标。结果与SAP组比较,ROSI组大鼠肾小管细胞病理损害较轻,肾组织内JAK2、STAT3、HMGB1蛋白明显下降(P<0.05),外周血IL-1β、IL-6、TNF-α和BUN、Cr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格列酮能减轻急性胰腺炎大鼠肾小管及间质损伤,同时抑制HMGB1蛋白和JAK2/STAT3的表达,降低外周血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保护肾功能。
    • 赵起
    • 摘要: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1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持续用药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1%(55/56),高于对照组的75.00%(4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炙甘草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血清心肌酶指标、cTnI和HMGB1水平,效果优于单用常规西药治疗。
    • 葛迎春; 杨斌; 吉冬梅
    • 摘要: 目的研究脂肪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增加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及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海安市中医院诊断为GDM并接受剖宫产的126例患者作为GDM组,选择同期在该院接受剖宫产的健康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剖宫产当天孕妇血清HMGB1、空腹胰岛素(FINS)的含量及脂肪组织中HMBG1、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IRS-2的表达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随访产后1年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并绘制K-M曲线。结果GDM组患者脂肪组织中HMGB1的表达水平、血清HMGB1含量及FINS、HOMA-I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4.496、16.503、19.068、13.446,P<0.05),脂肪组织中IRS-1、IRS-2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1.616、10.596,P<0.05);GDM组患者脂肪组织中HMGB-1的表达水平与血清HMGB1、FINS的含量及HOMA-IR的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5、0.358、0.405,P<0.05),与脂肪组织中IRS-1、IRS-2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78、0.255,P<0.05);经K-M曲线分析,与GDM组中脂肪组织HMGB1低表达患者比较,HMGB1高表达患者产后1年糖代谢异常累积发生率明显升高(χ^(2)=3.933,P<0.05)。结论GDM患者脂肪组织中HMGB1表达增加与胰岛素抵抗的加重、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有关。
    • 马琳; 赵世刚; 张哲林; 石树君
    • 摘要: 目的探究影响脑小血管病(SVD)所致认知障碍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68例S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认知功能评价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94例)和认知障碍组(7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认知障碍的因素;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HMGB1分别与TC、UA、Lpa、FIB、D-D、Hcy、hs-CRP的相关性;ROC曲线评价HMGB1对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根据HMGB1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情况。结果年龄>65岁、初中及以下学历、吸烟史、脑梗死、高血压、高血脂、LI合并WMLs型、TC、UA、Lpa、FIB、D-D、Hcy、hs-CRP、HMGB1升高均是导致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因素;HMGB1分别与TC、UA、Lpa、FIB、D-D、Hcy、hs-CRP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5);HMGB1预测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95%CI:0.785~0.897,P<0.001),最佳临界值为6.74μg·L^(-1),灵敏度为92.46%,特异度为88.37%;高危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76.54%)明显高于低危组(13.79%)。结论HMGB1与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有关,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用于临床上识别高危人群,有利于临床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脑部病变,延缓SVD进展,预防认知障碍的发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