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骨髓水肿

骨髓水肿

骨髓水肿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269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1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5350篇;相关期刊140种,包括磁共振成像、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武警部队放射专业委员会第八届放射学术会议 、第20届世界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大会 ·中韩论坛等;骨髓水肿的相关文献由702位作者贡献,包括帅波、徐晓娟、杨艳萍等。

骨髓水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1 占比:4.47%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27%

专利文献>

论文:5350 占比:95.26%

总计:5616篇

骨髓水肿—发文趋势图

骨髓水肿

-研究学者

  • 帅波
  • 徐晓娟
  • 杨艳萍
  • 沈霖
  • 曹玉举
  • 王磊
  • 何伟
  • 何绪成
  • 周丕琪
  • 寿折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章川(综述); 李松军(审校)
    • 摘要: 骨髓水肿是一种非特异性但敏感的原发性病理征象,广泛存在于骨科疾病,这些疾病通常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学者对骨髓水肿的研究不够,认为骨髓水肿是一种正常现象,但骨髓水肿在不同骨科疾病发理机制、治疗及预后方面存在差异。最新研究表明骨髓水肿与骨科疾病关系密切,并且越来越多地被视为疾病活动期的标志物,以及作为慢性退行性或炎症性骨科疾病的治疗新方向。因此,骨髓水肿有着良好研究前景,成为不同骨科疾病研究热点,但具体病因及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就骨髓水肿与骨科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何绪成; 叶菊; 周闪闪; 韩文娟; 陈晓霞; 王贵生
    • 摘要: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虚拟去钙(VNCa)技术在急性创伤患者踝关节处骨髓水肿(BM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63例患者在踝关节急性外伤后24h内接受双源DECT(80k VP和Sn140k VP)和MRI成像。DECT使用Liver VNC软件三材料分解法生成踝关节处的VNCa图像,由两名放射科医师使用二元系统对图像进行分级(1=存在BME,0=不存在BME),对VNCa图像的CT值进行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以MRI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MRI显示51/63例患者存在BME,DECT显示49/51例患者存在BME(96.08%),两名医师通过DECT的VNCa图像显示BME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6.08%、91.67%、84.62%、98.00%、95.24%和96.00%、92.31%、85.71%、97.96%、95.24%,阅片医师间对DECT图像定性分级的一致性较高(Kappa=0.84)。定量分析DECT的阳性区域平均CT值为(-11.84±35.09)HU,阴性区域平均CT值为(-61.82±39.52)HU,两区域CT值对比有显著差异(P<0.001)。VNCa图像CT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5%置信区间0.73~0.93),诊断阈值为-24.14HU,定量分析DE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98.00%、92.31%、92.31%、98.00%、96.83%。结论DECT可以诊断踝关节处急性创伤背景下的BME,与MRI相比无明显差别。
    • 陈盛; 朱新进; 李康倩
    • 摘要: 双能量CT通过两种物质的不同X线衰减特征表达一种物质的X线衰减特征,经过后处理软件生成反映某种物质X线衰减特征的彩色融合图,从而达到物质分离的作用。常规CT只能反映脊柱形态学改变,双能量CT物质分离技术可以实现脊柱骨髓水肿的功能成像和多参数成像。本文概述双能量CT物质分离技术中不同基物质对在椎体骨髓水肿中的应用进展。
    • 梁志鹏; 王伟伟; 毕树雄
    • 摘要: 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患者X线检查所见的关节内结构改变与膝关节疼痛的相关性较差,其原因主要由于X线检查无法可视化关节内的软组织损伤。近年来,随着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成熟以及KOA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加深了对KOA疼痛机制的认识,疼痛来源似乎指向半月板移位、骨髓水肿和滑膜炎,而新生血管、新生神经的形成在其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就KOA患者关节内结构改变与疼痛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徐培强; 黎庆标; 陈莉; 伍清全; 卓文玲; 卢硕明
    • 摘要: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属于一种慢性进行性关节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患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KOA的临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生活质量、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研究指出,软骨下骨病理改变与KO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MRI成像评估骨髓水肿征(Bone marrow edema,BME)可以反映软骨下骨病变程度,为早期诊断KOA提供影像学依据。但是,既往研究主要集中于MRI对KOA患者BME的检出结果和诊断效能,关于BME的危险因素及对患者症状影响的研究较少。
    • 王少青; 姜兴岳
    • 摘要: 目的:使用西门子第三代双源CT(SOMATOM Force)探讨彩色编码双能量骨髓分析VNCa图像诊断骨髓水肿范围面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滨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1月—2021年9月收治的因急症外伤行下肢骨关节检查的患者34例。患者均行双能量CT及MR扫描,两种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7 d。采用双盲法由两名主治及以上医师分别诊断患者双能量CT及磁共振扫描图像是否存在骨髓水肿(0=不存在骨髓水肿,1=存在骨髓水肿)。由另一名放射科主治及以上高年资诊断医师盲法随机选择CT和MRI扫描图像,分别在冠状位、矢状位及横轴位测量最大骨髓水肿范围的三个连续层面,然后分别对骨髓水肿面积取平均值并分为双源CT组与M R组两组,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差异。结果:34例患者(532个检查区域)存在骨髓水肿24例(74个骨髓水肿区域),双能量骨髓成像诊断骨髓水肿22例(灵敏度87.50%,特异度90.00%),骨髓水肿区域70个(灵敏度85.14%,特异度98.47%)。结论:双能量骨髓成像技术可有效诊断及评价骨髓水肿范围及面积。
    • 娄磊; 许和贵; 苏攀
    • 摘要: 目的探讨踝关节周围骨挫伤骨髓水肿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与疼痛和水肿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50例踝关节周围骨挫伤骨髓水肿患者(骨髓水肿组)与50例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无骨髓水肿组),检测血清HIF-1α、MMP-3、TNF-α水平,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骨髓水肿组患者血清HIF-1α、MMP-3、TNF-α水平高于无骨髓水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周围骨挫伤患者骨髓水肿患者表现为血清HIF-1α、MMP-3、TNF-α水平的升高,疼痛程度加重,但水肿程度与血清HIF-1α、MMP-3、TNF-α水平及疼痛程度均无关,疼痛可能与血清HIF-1α、MMP-3、TNF-α的升高有关。
    • 丁浩; 袁文昭; 莫志青; 龙娇玲; 许华; 曾自三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T1mapping及T2mapping序列在类风湿关节炎(RA)兔模型骨髓水肿中定量研究的可行性。方法:将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只,RA模型组10只,利用醋酸泼尼松龙及甲氨蝶呤对模型组进行治疗。采用3.0T磁共振对两组动物的双膝关节作T1mapping及T2mapping等序列扫描,测量动物股骨远端骨髓T1mapping、T2mapping值,同时利用类风湿关节炎磁共振评分系统(RAMRIS)对模型组治疗前、后进行半定量评分,治疗后取兔股骨下端作病理切片并对其评分及相应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T1mapping值比治疗前降低,而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2mapping值比治疗前升高,而模型组低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治疗前、后的T1mapping值与RAMRI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56,r=0.75,均P<0.05)。模型组治疗后的T1mapping值与骨髓水肿病理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67,P<0.05),模型组治疗后的T2mapping值与骨髓水肿病理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57,P<0.05)。结论:磁共振T1mapping及T2mapping值可以定量评估RA兔模型骨髓水肿,T1mapping序列可用于动物RA模型疗效的定量评价。
    • 何绪成; 周闪闪; 叶菊; 韩文娟; 郭轶智; 王贵生; 陈晓霞
    • 摘要: 目的评价双能CT(DECT)虚拟去钙(VNCa)在创伤性距骨骨髓水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间进行DECT和MRI检查的距骨创伤患者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Hawkin距骨骨折分类系统,将距骨分为六个解剖区域(距骨外侧、距骨中央、距骨内侧、距骨后突、距骨外侧突和距骨头),6位放射科医师在未知临床和MRI结果的前提下,独立评估距骨是否存在骨折,至少8周后,阅片医师利用DECT VNCa图像重新评估距骨骨髓水肿情况,由第7位放射科医师利用VNCa图像测量CT值进行定量分析。2位对临床和CT结果设盲的高年资医师共同评估MRI图像,作为本研究的参考标准,对图像质量、图像噪声和诊断置信度分别使用5点Likert评分系统进行单独评级。结果MRI共发现49例患者的247个区域存在骨髓水肿。定性分析显示,基于区域的VNCa图像描述距骨骨髓水肿的总体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和准确性分别为97.4%、86.9%、88.2%、97.1%和95.5%,医师间的一致性较好(K=0.83);基于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和准确性分别为96.8%、91.9%、91.9%、96.8%和95.4%,医师间的一致性较好(K=0.88);采用−24.2HU的诊断阈值,定量分析DECT的敏感性、特异性、PPV、NPV和准确性分别为98.00%、90.31%、91.00%、92.31%和96.83%,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836;MRI和VNCa图像在诊断置信度(P=0.11)、图像噪声(P=0.62)和图像质量(P=0.28)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主观评价一致性较高。结论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与MRI相比,DECT VNCa在诊断距骨创伤性骨髓水肿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 俞顺; 苏家威; 林敏贵; 陈贤源; 马明平
    • 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T1-mapping技术监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拮抗剂(TNFi)治疗中轴型脊柱关节病(axial spondyloarthropathy,axSpA)疗效,以期对axSpA炎症活动性和疗效监测提供有效的量化指标。材料与方法纳入114例研究对象,对照组15例,病例组99例,病例组中20例患者经过系统的TNFi治疗为治疗组。病例组分为活动组和非活动组,活动组分为中度活动组、活动度提高组、活动度非常高组三个亚组,治疗组根据治疗的不同周期分为治疗前组、治疗3周组、治疗6周组和治疗12周组。所有对象均行T1-mapping序列检查,比较对照组、病例组以及病例组各亚组之间骶髂关节软骨下骨髓区域T1-mapping值的差异,运用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并根据治疗组不同治疗周期T1-mapping值下降率对疗效进行监测。结果(1)各组骶髂关节骶侧、髂侧关节软骨下骨髓区域T1-mapping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骶髂关节软骨下骨髓区域T1-mapping值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升,T1-mapping值的差异对活动度提高组和活动度非常高组具有很好的诊断效能;(3)治疗组中不同治疗周期骶髂关节软骨下骨髓区域T1-mapping值的下降率能够有效监测疗效。结论T1-mapping技术可以量化评估axSpA炎症活动性,并有效监测疗效,有益于临床个体化治疗、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