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产奶性状

产奶性状

产奶性状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3年内共计158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遗传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7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30963篇;相关期刊33种,包括遗传、农业生物技术学报、中国牛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2015中国(北京)国际马科技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研讨会、第五届中国奶业大会等;产奶性状的相关文献由451位作者贡献,包括孙东晓、韩博、俞英等。

产奶性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7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30963 占比:99.63%

总计:31078篇

产奶性状—发文趋势图

产奶性状

-研究学者

  • 孙东晓
  • 韩博
  • 俞英
  • 张勤
  • 张沅
  • 刘林
  • 张胜利
  • 杨宇泽
  • 王雅春
  • 吕小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吕瑞青; 远永来; 岳草子; 吴建宇; 郭春辉; 王志伟
    • 摘要: 奶牛的产奶性状是一种重要的数量经济性状,由微效多基因决定。奶牛产奶性状的更新以及改良是当今遗传育种研究的热点之一。利用候选基因的研究策略去寻找影响奶牛产奶性状的关键基因,进而从根本上改良奶牛产奶性状,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来说具有实际意义。本文综述了与奶牛产奶性状相关基因ABCG2、BLG、CSN3、DGAT1、OPN、POU1F1、PPARGC1A、SCD1和SYP19等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提高奶牛产奶性能的研究提供帮助。
    • 梁莎莎; 庞春英; 邓廷贤; 陆杏蓉; 段安琴; 马小娅; 方艳艳; 梁贤威
    • 摘要: 【目的】研究水牛主要促进因子超家族成员2a(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 domain containing 2a,MFSD2A)基因多态性,并筛选与水牛产奶性状相关联的SNP。【方法】采集383头健康水牛血液DNA,利用PCR扩增和Sequenom MassARRAY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SNP位点进行筛选及基因型检测,并进行遗传多样性、连锁不平衡(LD)和单倍型分析,以及对不同基因型和单倍型与水牛产奶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在水牛MFSD2A基因中检出7个SNPs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在0.25~0.40之间,属于中度多态,除g.8290 T>C位点外,其余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这7个SNPs位点与305 d产奶量均显著关联(PG和g.701 A>G位点与乳脂率显著关联(P野生纯合子>突变杂合子,g.568 C>G、g.3326 G>A、g.8290 T>C和g.8523 C>G位点与乳蛋白率显著关联(P0.05);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结果明,g.568 C>G、g.701 A>G和g.3203 T>G位点可组成一个单倍型模块(Block 1),g.8523 C>G和g.9138 G>T位点可组成另一个单倍型模块(Block 2)。其中g.568 C>G和g.701 A>G、g.568 C>G和g.3326 G>A、g.8523 C>G和g.9138 G>T位点的r~2分别为0.87、0.37和0.48,处于强连锁不平衡状态。Block 1中的H1(CAG)单倍型乳蛋白率显著高于H2(CAT)和H3(GCT)(PG和g.701 A>G位点与乳脂率显著关联,g.568 C>G、g.701 A>G、g.3326 G>A、g.8290 T>C和g.8523 C>G位点与乳蛋白率显著关联,这7个SNPs位点与乳尿素氮均无显著关联。纯合子的基因型在高305 d产奶量和乳脂率的选择上更有优势,H1(CAG)和D3(GG)单倍型是提高水牛305 d产奶量和乳蛋白率的有利单倍型。
    • 吕小青; 杨宇泽; 赵凤; 焦洋; 李艳华; 杨超; 路永强; 孙东晓; 麻柱; 刘林
    • 摘要: 旨在开展奶牛群体高乳成分功能基因的验证与筛选,利用微流控芯片自主选育技术分析北京地区母牛群体高乳蛋白、高乳脂基因频率,同时分析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本研究对北京地区8个大型奶牛场1596头中国荷斯坦奶牛RPL 23A、ACACB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所有个体均为3胎以内的泌乳牛,收集每头牛所有测定日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等数据,同时对3个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与产奶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RPL 23A基因的SNP位点g.20146771G>A,在第一泌乳期,与产奶量、乳脂量、乳脂率和乳蛋白量均达到极显著关联(PA与5个产奶性状均呈极显著关联(PT,在第一泌乳期,与产奶量、乳脂量、乳脂率和乳蛋白量均呈极显著关联(P<0.01),在第二泌乳期,与产奶量、乳脂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呈极显著关联(P<0.01)。结果表明,RPL 23A、ACACB基因可以作为影响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性状的候选基因用于标记辅助选择,以上基因位点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影响奶牛的乳脂或乳蛋白性状,对产奶性状起到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为荷斯坦奶牛后续的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良好基础。
    • 徐昊祺; 许静漪; 胡丽蓉; 张帆; 罗汉鹏; 张海亮; 师睿; 李想; 刘林; 刘巧香; 郭刚; 王雅春
    • 摘要: 【目的】探究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单位β(PIK3C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中国荷斯坦牛繁殖和产奶性状的关系。【方法】通过混池测序对中国荷斯坦牛PIK3CB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筛选,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技术在1 160头健康泌乳中国荷斯坦牛中进行SNP分型并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采用线性模型进行SNP与11个繁殖和产奶性状基于单位点和单倍型组合的关联分析。【结果】在PIK3CB基因中共检测到了17个SNPs,筛选出7个SNPs用于后续分析。关联分析发现,7个SNPs与多个目标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关联(PG位点AA基因型个体和位于可变剪接区域的g.130448069 G>A位点GG基因型个体,其经产牛首末次配种间隔、产奶量、乳蛋白量和乳脂量最低,体细胞评分最高,上述基因型个体具有较短的首末次配种间隔,而产奶性能相对较差;g.130387717 G>A位点AA基因型个体,其初配日龄和青年牛首末次配种间隔最低,产奶量、乳蛋白量和乳脂量最高,该基因型个体的繁殖和产奶性能均较好,上述3个SNPs位点可作为中国荷斯坦牛繁殖和产奶性状的候选位点重点关注。单倍型分析发现,PIK3CB基因的g.130387717 G>A、g.130430832 A>-、g.130433743 A>G、g.130433982 C>T、g.130446073 C>T和g.130448069 G>A 6个SNPs紧密连锁形成一个单倍型块,且与多个目标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关联(PG、g.130448069 G>A和g.130387717 G>A位点可作为潜在分子标记,为中国荷斯坦牛的平衡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彭朋; 李建明; 蒋桂娥; 杨晨东; 马亚宾; 倪俊卿; 孙东晓
    • 摘要: 旨在探究河北省中国荷斯坦牛产奶和体型性状的遗传参数,为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收集了2012-2018年河北省133个牛场8 891头中国荷斯坦母牛第一胎次的3个产奶性状记录(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和26个体型性状记录,利用DMU软件,以场年季、产犊月龄、鉴定年季和鉴定员效应为固定效应,以个体的加性遗传效应为随机效应,采用AIREML结合EM算法并配合动物模型对产奶性状、体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产奶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范围为0.15(产奶量)~0.32(乳脂率),体型性状遗传力估计值范围为0.01(体型总分)~0.28(后乳房附着宽度).产奶性状与体型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估计值范围分别是-0.43(产奶量与骨质地)~0.31(产奶量与尻部)、-0.59(乳脂率与尻部)~0.20(乳脂率与前乳头位置)以及-0.34(乳蛋白率与前乳头长度)~0.23(乳蛋白率与后乳头位置).大部分体型性状与产奶量之间为遗传正相关,而与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为遗传负相关.加强对产奶性状及体型性状中的中高遗传力性状的选择,尤其对后乳房性状以及体型总分的选择,有利于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
    • 葛旭升; 贺永强; 焦蓓蕾; 杨爱芳; 张燕; 赵杰军
    • 摘要: 对于牧场来说,只有保持高产奶量和更多使用胎次,才能获得更高的奶牛饲养收益.多项研究表明,奶牛的使用胎次与生产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奶牛在3~5胎次时,其产奶量达到最高,牛奶品质较高.本文通过对使用胎次与奶牛生产性能的关系和影响奶牛使用胎次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增加奶牛使用胎次的改善措施,以期为现代化牧场确定奶牛淘汰胎龄,提高奶牛养殖收益提供参考.
    • 林珊; 孙东晓; 杨宇泽; 刘林; 李艳华; 韩博; 许令娜; 张俊楠; 麻柱; 张胜利
    • 摘要: 前期研究通过荷斯坦公牛全基因组重测序鉴定到17个奶牛产奶性状候选功能基因,其中,肽基脯氨酸顺反异构酶基因(PIN1)参与甘油三酯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以及mTOR信号通路,且位于产奶量和乳蛋白量性状QTL区间.为进一步系统分析PIN1基因是否对奶牛产奶性状具有遗传效应,本实验基于40头公牛的基因组DNA混池,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PIN1基因的全部编码区以及上下游调控区2000 bp进行扫描,在内含子2检测到1个SNP位点7:g.14432394G>A,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797和0.5203.采用靶向测序基因型技术对北京地区987头中国荷斯坦母牛进行个体基因型检测,对SNP位点7:g.14432394G>A与5个产奶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表明:在第1泌乳期,SNP 7:g.14432394G>A与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和乳蛋白率呈显著或极显著关联(P=0.0001~0.0493);在第2泌乳期,SNP与产奶量、乳脂量、乳脂率和乳蛋白量呈显著或极显著关联(P=0.0001~0.0104);SNP位点7:g.14432394G>A对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和乳蛋白率的加性效应或等位基因替代效应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综上,PIN1基因对中国荷斯坦牛的产奶量和乳蛋白、乳脂性状具有显著遗传效应,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于基因组选择,以加快遗传进展.
    • 刘亚楠; 孙东晓; 彭朋; 郑伟杰; 韩博; 杨晨东; 李建明; 马亚宾; 蒋桂娥; 倪俊卿
    • 摘要: 本课题组前期通过转录组测序发现,中国荷斯坦母牛(Bos taurus)干奶期肝脏组织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型(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1)受体基因(IGF1 receptor,IGF1R)表达量显著高于泌乳初期和高峰期.IGF1R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在IGF的信号传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验证IGF1R基因是否对产奶性状具有显著遗传效应,本研究利用40头荷斯坦公牛的混池基因组DNA,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扫描IGF1R基因的全部编码区以及上下游调控区各2000 bp区段以鉴定潜在多态位点,在947头中国荷斯坦母牛实验群体中,对鉴定到的SNP位点通过靶向测序基因型分型方法测定基因型,采用动物模型与5个产奶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共检测到7个SNP位点,1个位于外显子、5个位于内含子区、1个位于3'调控区;单标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6个SNP位点与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和乳蛋白率性状显著关联(P=0.0146~0.05),单倍型块2和3与产奶量、乳脂量和乳蛋白量性状呈现极显著关联(P=0.0003~<0.0001),单倍型1和单倍型2为优势单倍型,可分别提高产奶量、乳脂量和乳蛋白量.由此,IGF1R基因对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状产奶量、乳脂量和乳蛋白量性状遗传效应显著,可望向奶牛基因组选择提供分子标记.
    • 马丽琴; 温万; 邵怀峰; 田佳; 刘卓; 王玲
    • 摘要: 为探寻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体型外貌性状与产奶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试验选取宁夏地区12个规模化牧场5006头头胎荷斯坦牛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305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高峰奶量4个产奶性状,体型外貌性状采用9分制进行评分,采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鉴定牛只的五大部位20个描述性状和总体得分性状的表型参数,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确定体型总分及7个体型外貌特征性状与各产奶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体型总分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体躯容量与305d奶产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尻部与乳脂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肢蹄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乳房形态与305d产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高峰奶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前乳房与乳脂率成显著正相关(P<0.05);后乳房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泌乳系统与305d产奶量、乳脂率、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乳用特征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可以得出,奶牛体躯容量、肢蹄、乳房形态、后乳房、泌乳系统、乳用特征是影响荷斯坦牛产奶性状的主要因素,加强体型性状的选择对于筛选优质高产核心群及开展选种选配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米布农; 张立; 张立果; 乌日汉; 郭玉林; 王春伟; 徐全忠; 冯爽; 李光鹏; 苏小虎
    • 摘要: 旨在通过对奶绵羊产奶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寻找和定位与奶绵羊产奶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和功能基因.本研究以135只戴瑞奶绵羊为试验材料,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通过SAM TOOLS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使用PLINK v1.90进行质控,利用GEMMA v0.98.1的混合线性模型对质控结果进行奶绵羊产奶性状相关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有1个SNP与泌乳后90天日均产奶量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显著相关,8个SNPs达到潜在显著关联,相关的候选基因包括TRNAQ-CUG-2、LOC114117240、ACADL、MYL1、CHD6、SLCO3A1;有2个SNPs与150天日均产奶量达潜在显著关联,相关的候选基因包括PRMT6、RNF180;有2个SNPs与泌乳周期达潜在显著关联,相关的候选基因包括PRMT6、TRNAW-CCA-68、TRNASGGA-61.进一步基因功能分析推测,ACADL、SLCO3A1可能是影响奶绵羊产奶性状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为奶绵羊产奶性状的分子机制解析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为我国奶绵羊新品种培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