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额窦

额窦

额窦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65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1篇;相关期刊135种,包括法医学杂志、双足与保健、中国内镜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3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五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等;额窦的相关文献由655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兵、张罗、韩德民等。

额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2 占比:83.7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75%

专利文献>

论文:41 占比:15.47%

总计:265篇

额窦—发文趋势图

额窦

-研究学者

  • 周兵
  • 张罗
  • 韩德民
  • 葛文彤
  • 史剑波
  • 黄谦
  • 王成硕
  • 崔顺九
  • 杨钦泰
  • 王振常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奎吉; 赵国强; 王平; 王成硕; 张罗
    • 摘要: 目的 探讨眶上切迹(孔)引导下内镜经眶径路额窦手术的解剖学径路。方法 50例干颅骨标本,观察眶上切迹(孔)的形态,测量其距面中线的距离;解剖5例(10侧)额窦发育良好的尸头标本,定位眶上切迹(孔)后行眶上缘皮肤切口,分离并保护眶上神经血管束,磨除部分眶顶壁骨质(额窦底壁)进入额窦,观察额窦暴露范围。结果 50例(100侧)颅骨标本中,表现为单个眶上切迹48侧(48%),单个眶上孔25侧(25%),表现为切迹与孔混合形式27侧(27%)。眶上切迹(孔)至面中线距离为(2.66±0.22)cm(95%CI:2.61~2.70 cm),右侧眶上切迹(孔)距面中线距离为(2.65±0.25)cm,左侧眶上切迹(孔)距面中线距离为(2.66±0.19)cm,双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17,P=0.86)。所有尸头标本均可准确定位眶上切迹(孔),眶上神经血管束保护良好,内镜下经眶磨除部分额窦底壁可顺利进入额窦,暴露范围向内侧达额窦中隔,向外侧达额窦外侧隐窝。结论 对于气化良好的额窦,以眶上切迹(孔)为指引的内镜经眶径路可以安全进入额窦,充分显露额窦腔。
    • 易长龙
    • 摘要: 鼻窦,又称副鼻窦,是位于颅骨内的含气空腔,具体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左右对称共4对空腔,它们通过一系列孔洞与鼻道相连并相互保持联系。由于鼻与鼻窦接合紧密,鼻内一旦感染病毒和细菌,很容易就扩散到鼻窦,引起鼻窦黏膜发炎,称为鼻窦炎。
    • 杨琴; 王雪洁
    • 摘要: 1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因发现左侧额部瘘口27年于2018-12-10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2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额部红肿、疼痛、局部隆起,伴有视觉不适,就诊于外院诊断为“额骨骨髓炎伴骨膜下脓肿”,予行鼻外径路额部脓肿切开引流手术,术后遗留左侧额部皮肤瘘口。此后曾多次于外院行额部瘘口修补手术,术后术区感染,仍遗留额部瘘口。27年来患者反复有脓性分泌物自瘘口流出,严重影响生活及面部美观。
    • 胡天一
    • 摘要: 儿童鼻窦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的疾病,易患年龄一般为5岁以上。由于不同部位的鼻窦发育年龄不同,故易感染年龄也不同,比如:筛窦发育最早,2~3岁即可发生感染;额窦6~10岁开始发育,所以7岁以后才会发生额窦感染。上颌窦炎和筛窦炎发病率最高。经常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有过敏性鼻炎的孩子容易出现鼻窦炎,因为上述疾病会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影响鼻窦开口的通畅性,使细菌不易从鼻窦被清理出去,最后导致鼻窦感染。相比于大孩子,幼儿的鼻窦开口更大,不容易因被阻塞而感染。
    • 吴畏; 李媛; 范飞; 张奎; 邓振华
    • 摘要: 鉴于额窦不规则气腔形态的高度特异性、成熟后形态不变的稳定性以及放射学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额窦影像已成为法医学个体识别的重要研究对象.利用额窦影像进行个体识别已具有法庭意义.当DNA和指纹等传统个体识别方法应用受限或无法有效进行,或缺乏相应的牙科记录等情况时,额窦影像对比是有效的个体识别替代方法.多种影像资料都可用于额窦的个体识别,以人工视觉观测分析为主要方式,受专业性要求高、效率低及应用范围小等限制,无法有效应用于大型灾难等情况.近年来,一些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被应用于额窦影像的识别中,能显著提高识别的效率,有望克服人工识别效率低等应用困难.本研究对额窦影像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的报道进行总结,以回顾额窦影像用于个体识别的研究进展,为额窦影像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探索及建立一套更加快捷、高效及准确的个体识别方法提供思路.
    • 施晓琼; 唐海红; 郑宏良; 陈争明; 肖凌月; 黄溢群
    • 摘要: 目的 评估在全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额窦口植入缓释糖皮质激素支架(简称支架)对扩大性内镜鼻窦手术(ESS)后额窦术区创面恢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在上海长海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双侧病变程度相近的全组CRSwNP患者,采用自身对照设计,扩大性ESS后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在一侧额窦术区植入支架,另一侧作为对照,术后第30、90天鼻内镜观察支架植入组与对照组额窦术区创面恢复情况.独立评估小组按照评估标准对鼻内镜检查结果进行评分,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及额窦术区是否需要术后干预.CT及内镜评分半定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术后干预率、额窦口通畅度比例以计量资料统计,用配对四格表进行x2检验.结果 共31例全组CRSwNP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7例,女性14例,年龄(44.5±11.8)岁((x)±s).所有患者的一侧额窦口均成功植入支架.术后第30天鼻内镜检查结果显示:支架植入组需要术后干预的比例相比对照组降低了41.0%(x2=5.314,P=0.021),其中口服糖皮质激素干预比例下降了40.0%(x2=4.133,P=0.042),手术干预比例下降了74.8%(x2=4.292,P=0.038);支架植入组较对照组具有更高的额窦口通畅比例(74.2%比48.4%,x2=4.351,P=0.037).术后第90天的结果与第30天一致.结论 缓释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可降解支架在额窦术区的植入能有效降低术后再干预的可能,提高术后额窦口的通畅性.
    • 辛萍; 吴广学; 李昂; 艾虹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头颅侧位片的测量,探讨额窦大小与前颅底平面倾斜角度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450张头颅侧位片,男女数量均衡.以颅中心点(CC点)为坐标原点,以平行眶耳平面(FH平面)的直线为X轴构建直角坐标系.在此坐标系中,以Nx和Ny分别表示鼻根点的水平和垂直位置,以Sx和Sy分别表示蝶鞍中心点的水平和垂直位置.用自行编程的软件测量额窦大小和相关头影测量相关参数后,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 额窦大小与SN/FH、Nx及Sy中度相关(P<0.01),但与Ny不相关(r=-0.009,P=0.864),与Sx也不相关(r=-0.064,P=0.174).结论 额窦的大小主要会影响N点的水平向位置,但不影响N点的垂直向位置.额窦的大小和S点的关系较弱.
    • 张国民; 胡翠玉; 高松; 马贺; 王志杰; 吴文斌
    • 摘要: 目的 探讨额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2017年收治的5例额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全麻下行鼻外额窦切开、鼻内镜下经鼻联合路径病变切除,1例行鼻内镜下DrafⅢ型额窦手术(辅助眉弓切口),1例局麻下行额部切开活检术.病理类型:转移性乳腺癌1例,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2例,鳞状细胞癌1例,乳头状瘤癌变1例.术后辅助放疗2例,化疗1例,放疗+化疗1例.术后随访3年,死亡3例,1例带瘤生存,1例完全缓解.结论 额窦原发性恶性肿瘤少见,偶有由身体其他部位而来的转移性癌,初起常无症状,早期诊断困难,首发症状常为额部肿块、眼球突出,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确诊依靠病理检查.本病预后较差,治疗应根据病理类型行鼻内外联合径路彻底切除病变或(和)放化疗.
    • 李珊
    • 摘要: 目的:观察当钩突上端分叉时额隐窝引流途径及周边毗邻关系,为更好的理解这一区域的解剖特征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搜集本院行颅面部CT扫描的患者的影像资料,重建出鼻窦横轴面、冠状面及矢状面图像,观察当钩突上端为纸板-中鼻甲型、纸板-颅底型、纸板-颅底-中鼻甲型三种分叉类型时额隐窝的引流途径及周边毗邻关系.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134例钩突上端附着类型病例.结果:134例中,双侧钩突均呈分叉型71人,单侧分叉型63人,纸板-中鼻甲型106侧(51.7%),纸板-颅底型82侧(40%),纸板-颅底-中鼻甲型17侧(8.3%).额隐窝引流共有四种途径:通过筛漏斗、下半月裂引流至中鼻道25.4%;通过钩突与中鼻甲之间直接引流至中鼻道26.3%;通过板间区引流至中鼻道46.8%;通过上半月裂引流至中鼻道1.5%.结论:当钩突上端分叉时,除了筛漏斗、直接中鼻道和上半月裂三种引流途径外,额隐窝还存在板间区这种引流途径.由于额隐窝区解剖的复杂性,充分认识其特征有助于提高鼻内镜额窦开放术的手术成功率.
    • 徐勇; 邱锷; 李永; 张天明; 康军
    • 摘要: 目的 探讨开颅术后额窦感染的病因以及采用显微外科联合神经内镜经鼻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例开颅术后额窦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联合神经内镜经鼻手术治疗.分析开颅术后额窦感染的可能病因、术中情况及疗效.结果 20例患者术中均可见额窦引流通路堵塞,其中人工材料堵塞12例,骨质畸形愈合6例,瘢痕形成堵塞2例.术中留取脓液细菌培养阳性者13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星座链球菌3例、阴沟肠杆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20例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6个月至5年),患者头皮切口及皮肤窦道伤口均愈合,颅内、鼻腔均未见迟发性感染征象.结论 开颅术后额窦感染多见于鼻窦内人工异物残留及引流通路不畅;显微外科联合神经内镜经鼻手术治疗有利于彻底清除感染灶并使鼻窦引流通畅,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