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道德重建

道德重建

道德重建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25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中国政治、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4980篇;相关期刊275种,包括伦理学研究、民主与法制、瞭望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1“伦理学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等;道德重建的相关文献由312位作者贡献,包括郑根成、龚群、周典典等。

道德重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3 占比:2.1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980 占比:97.88%

总计:15305篇

道德重建—发文趋势图

道德重建

-研究学者

  • 郑根成
  • 龚群
  • 周典典
  • 崔淳
  • 张元奎
  • 张平
  • 张西勇
  • 徐培成
  • 李微
  • 李恒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克亮
    • 摘要: 大数据颠覆了人类生物记忆与遗忘的传统观念,遗忘成为例外,而记忆成为常态。大数据时代塑造的完整数字记忆皮肤,让遗忘的本能变得困难。在大数据时代,有必要重新审察记忆与遗忘的时间性、心理性、质料性、功能性、确证性这“五重观念”。另一方面,重建遗忘的美德不能寄希望于去做新卢德主义分子,而是要将记忆数据库的信息收集奠基于合乎伦理的设计之上,并通过重建人类遗忘道德自主性来完成。
    • 刘佳慧
    • 摘要: 孙犁的文风转型与其身份变化有着重要关系,只有对其身份与创作之间的关系进行把握,才能将作家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贯通起来。孙犁因秉持不同身份,而努力统一兼容自己的各种身份,这种身份合力经过艺术协调反射到其具体的文学创作中,使其作品衍生出超越时代的深意。
    • 雷蕾
    • 摘要: 本文在阐释隐性采访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隐性采访中道德失范的表现,探讨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在使用隐性采访的过程中规避道德失范问题的措施,期望能够从法律、政府、媒体、新闻采访者等方面规制隐性采访的使用,促进其良性发展。
    • 马新亚
    • 摘要: 《文城》延续了余华作品一贯的“苦难”与“温情”两大主题。余华用温婉的笔法写了乱世的温情,但主人公过于完美的形象预设以及内在冲突的缺失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情感力度。1990年以后,余华用乡土文化资源缓解了他与现实的对抗关系,转以一种悲悯情怀来弥合美与丑、爱与憎、生与死之间的界限,这体现了他用审美意识统摄文化观念的尝试以及他对国民道德重建的思考,但由于乡土文化资源内在的驳杂性的制约,他的作品在人性深度上并未比以前有很大超越。
    • 陈高华
    • 摘要: 道德问题是基因编辑技术发展过程中争论的焦点,学术界存在两种有关技术与道德耦合的假设:或者技术的发展超越了现实争论和挑战,适应并保持了人类的道德需求;或者技术的发展导致了未曾意料的方向,完成了对既有道德的毁坏和颠覆.作为冲突消解的可能向度,唯有推进严谨的科学研究和传播,建立坚实的实证基础;保持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道德及社会问题研究;建立广泛、有效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对话机制,才可能建构一种普遍化的社会共识,更好地推进基因编辑技术的有效治理.
    • 李红文
    • 摘要: 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存在多重困境,为此必须重构美德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实践路径,从根本上优化改进美德教育的基本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方式。这需要逻辑上解决美德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核心问题。美德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需要寻找新的价值引领、目标定位与使命担当,必须将真正触及灵魂深处的道德实践引入日常生活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做出不负新时代的选择。
    • 尹娟
    • 摘要: 新品格理论作为当代美国社会道德重建的主要理论范式,其勃兴源于对美国社会道德失范这一现实的破局之思,与社会在文化与政治领域的新保守主义转向有关,也离不开当代德性伦理学所建构的理论之基.与传统品格理论及其实践相比,新品格理论及其实践注重培养亲社会行为的良善公民,侧重培育德性与核心价值观,并在道德建设中呈现出矛盾协调、学科交融、资源整合的基本特点.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社会的道德重建,但也存在着自身难以逾越的诸如核心价值观的"无根性"、本质上的保守性、教学方法的强制性和说教性等局限.美国社会道德重建范式为我国道德实践中摒弃历史虚无主义与道德相对主义,激发道德实践主体的自主性提供了启示.
    • 董名杰
    • 摘要: 民国民间艺术的“重新发现”既是民间艺术本体发展的必然诉求,也是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文化现象。面对传统国民道德与现代共和政体的结构性矛盾,民间艺术被国家权力与知识阶层视为重建国民道德的本土化精神资源与理性工具,两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话语空间。在发扬民间艺术德育传统的基础上,知识阶层对民间艺术道德启蒙功能予以现代性的理论建构,使之从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伦理关系两方面重建国民道德,既与“人性化”和“世俗化”的现代文明特征相契合,又体现出民国社会的“文明”转向。
    • 苏锑平
    • 摘要: 在西方文学的诱惑叙事谱系中,美国"新浪潮派"科幻作家理查德·麦瑟逊接续柏拉图所开创的匿名诱惑想象,把人文关怀和社会问题作为关注的焦点.他的短篇科幻小说《按钮,按钮》以伊甸园的诱惑故事为原型,加入现代科技赋予人的"隐身功能",围绕"是否按下按钮"这一事件展开,揭露一个随着科技发展而日益突显的社会问题,即匿名诱惑与作恶.小说以寓言的形式预见了互联网时代的三大特征:全球化、去身份化和匿名化,但其咒语式的结局表明作者对新社会形态的迷茫.经过逾50年发展,互联网事实上已催生出匿名社会,不时出现的跨国匿名作恶事件宣示了传统道德的坍塌和现有社会治理模式应对互联网时代匿名社会的无力,重建个体道德和探索新的社会治理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 董名杰
    • 摘要: 民国民间艺术的"重新发现"既是民间艺术本体发展的必然诉求,也是民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文化现象.面对传统国民道德与现代共和政体的结构性矛盾,民间艺术被国家权力与知识阶层视为重建国民道德的本土化精神资源与理性工具,两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话语空间.在发扬民间艺术德育传统的基础上,知识阶层对民间艺术道德启蒙功能予以现代性的理论建构,使之从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伦理关系两方面重建国民道德,既与"人性化"和"世俗化"的现代文明特征相契合,又体现出民国社会的"文明"转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