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运动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766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7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213944篇;相关期刊319种,包括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解剖学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六届全国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大会、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全国周围神经学术会议暨东北地区第三届手外科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等;运动神经元的相关文献由1609位作者贡献,包括汪萌芽、李春岩、周丽华等。

运动神经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7 占比:0.31%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13944 占比:99.68%

总计:214629篇

运动神经元—发文趋势图

运动神经元

-研究学者

  • 汪萌芽
  • 李春岩
  • 周丽华
  • 吴武田
  • 袁群芳
  • 姚志彬
  • 陈哲宇
  • 樊东升
  • 王庚
  • 贾连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彦琛; 李晶晶; 陆广旭; 代二庆; 陈静; 钟士江
    • 摘要: 背景:神经炎症是影响肌萎缩侧索硬化进展的重要因素,体外研究显示神经干细胞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但在肌萎缩侧索硬化鼠体内能否抗炎,其机制及最佳移植途径尚不清楚。目的:研究不同途径移植神经干细胞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模型G93A-SOD1小鼠的抗炎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鉴定神经干细胞后用绿色荧光蛋白转染;将78只70日龄G93A-SOD1小鼠分为脑室内注射组、尾静脉注射组、对照组,适应性喂养后,于84日龄经侧脑室移植入5×10^(5) 个绿色荧光蛋白转染神经干细胞,经尾静脉注射1×106个绿色荧光蛋白转染神经干细胞;从85日龄开始,每周进行1次改良Wrathall运动评分、旋转实验来评价运动功能,记录起病时间、病程时间及生存时间;10^(5) 日龄时,采用免疫荧光检测绿色荧光蛋白转染的神经干细胞存活、迁移、分化情况,采用Nissl染色检测运动神经元数量、Western blot检测ChAT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NeuN的表达,采用ELISA和RT-PCT检测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转化生长因子β的蛋白和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中iNOS、CD206及NF-κB通路蛋白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腓肠肌病理变化。结果与结论:①提取的神经干细胞生长、分化良好,可被绿色荧光蛋白转染;②起病后超早期,侧脑室途径更利于神经干细胞进入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并提升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降低iNOS并提升CD206表达水平,抑制NF-κB通路激活,减缓运动功能损害进展,减轻骨骼肌病理损害程度;③起病后超早期,2种途径移植神经干细胞保护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延长小鼠病程时间及生存时间的能力均有限;④结果表明,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起病后超早期,侧脑室可能是神经干细胞更好的移植途径,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方向、抑制NF-κB通路激活有关。
    • 漆黎明; 汪萌芽
    • 摘要: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对脊髓内在调控运动神经元(MN)通路激活诱发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影响。方法:选用8~14日龄的新生SD大鼠制备脊髓切片,应用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TRH对MN膜电学特性及同侧中央管周围区(iPCC)电刺激诱发的EPSP(iPCC-EPSP)的影响。结果:对25个MN灌流0.2μmol/L TRH,其静息电位从(-66.07±3.36)mV变化至(-58.14±4.99)mV,显示可产生去极化反应(P<0.01),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并伴有膜电阻增大(P<0.01)且可增加MN的放电频率。对18个MN给予0.2μmol/L TRH后除可产生去极化外,还可致使iPCC-EPSP产生锋电位发放,或使iPCC-EPSP的幅度从(2.41±1.02)mV增大至(3.34±1.29)mV(P<0.01)、曲线下面积从(44.58±27.11)mV·ms增大至(72.13±41.84)mV·ms(P<0.01)、时程从(47.67±17.59)ms延长至(69.00±24.96)ms(P<0.01)。结论:TRH具有易化iPCC-EPSP的作用,可以增强脊髓iPCC内在调控通路而调节MN的活动。
    • 张博刚; 彭敏; 王国玲; 闫喜格
    • 摘要: 手结区梗死(HKI)为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率低,表现为单纯性手运动障碍,常缺乏其他阳性体征,故在临床中极易漏诊、误诊。现将2021年1月我科收治1例累及HKI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
    • 袁本
    • 摘要: 高热惊厥又称热性惊厥,是小儿最常见的惊厥之一,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常发生在疾病初期体温骤然升高时,持续的时间一般较为短暂,发作后意识恢复也较快。6个月至5岁的孩子多发,主要是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小儿大脑发育不良,对刺激的分析和识别能力差,微弱的刺激会导致大脑运动神经元的异常释放,并导致抽搐。一般到6岁后大脑发育完善而惊厥缓解。据统计,3%~4%的儿童至少有过一次热性惊厥。常见的病因是感染性疾病,出现了持续高热,少数是颅内感染引起的,比如患有脑炎、脑膜炎或者是脑脓肿等。
    • 王昊; 刘焕兵
    • 摘要: 抽搐是指四肢、躯干与颜面骨骼肌非自主的强烈收缩或抽动,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甚至窒息。抽搐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运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低血钙等因素有关。老年人抽搐最常见的病因是癫痫,癫痫的患病率和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有资料显示,55~64岁人群癫痫发病率为0.7%,85~94岁人群为1.2%[1]。其他因素如感染、中毒、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也可导致抽搐发作,因而正确识别病因对于抽搐的治疗至关重要。本综述就引起老年人抽搐的几种病因详述老年人抽搐的临床特征和治疗。
    • 王仕林; 孙远征; 于天洋; 孙妍
    • 摘要: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不同时间点干预对ALS-SOD1^(G93A)小鼠发病期、运动功能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TLR4、NF-κB和IL-1β的影响,探究夹脊电针治疗ALS的最佳干预时间及机制。方法:将36只ALS-SOD1^(G93A)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60 d夹脊电针组和90 d夹脊电针组,12只/组;选取同窝经PCR鉴定的12只ALS-SOD1^(G93A)阴性鼠作为野生组。60 d夹脊电针组和90 d夹脊电针组分别在60日龄和90日龄时将小鼠固定在无菌操作台,针刺双侧L_(1~2)、L_(5~6)夹脊穴,针刺深度2~3 mm,连接电针2 Hz、1 mA,20 min/次,2次/周,共4周;模型组和野生组在小鼠60日龄时,将小鼠固定在无菌操作台,20 min/次,2次/周,共4周,不予治疗。采用悬尾实验判定小鼠发病日龄;转棒式疲劳仪评价小鼠肢体运动功能变化;各组小鼠均于120日龄取材,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腰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态;尼氏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腰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腰髓TLR4、NF-κB及IL-1β相对表达量。结果:经治疗后,模型组与90 d夹脊电针组发病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 d夹脊电针组发病时间明显推迟(P<0.01);与野生组比较,其他各组小鼠转棒时间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0 d夹脊电针组较模型组、90 d夹脊电针组降低时间延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野生组比较,各组运动神经元数量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0 d夹脊电针组运动神经元数量较模型组、90 d夹脊电针组保留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野生组比较,各组TLR4、NF-κB及IL-1β表达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0 d夹脊电针组较模型组、90 d夹脊电针组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电针可以延缓ALS-SOD1^(G93A)小鼠的发病时间,改善小鼠肢体活动功能,且60日龄时的早期干预疗效优于90日龄时干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介导的神经炎症有关。
    • 潘丽军; 李沙
    • 摘要: 卒中后吞咽障碍(DAS)是脑卒中后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45%~65%[1]。DAS易引起吸入性肺炎、误吸及营养不良等诸多并发症,严重者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则危及生命[2];因此积极有效地进行DAS的防治尤为重要。采取康复功能训练能够促进DAS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但仍难以达到理想效果[3]。冰刺激疗法通过低温直接刺激舌体、软硬腭及口腔黏膜和肌肉,提高舌体、软腭、腭舌弓、腭咽弓以及口腔黏膜和肌肉等部位的敏感性,促进运动神经元兴奋,增强感觉信号传入,进而改善传导通路,促进食物下咽[4]。续命汤类方为治疗中风的主要系列方剂,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笔者在冰刺激治疗基础上加用续命汤治疗DAS患者,观察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整理如下。
    • 郑志隆; 郭兴
    • 摘要: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典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大脑和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进行性病变。虽然DNA测序技术筛查出众多的ALS致病基因,拓宽了人们对ALS疾病发生的认识,但是这些功能各异的基因导致ALS疾病进程的分子机制仍是有待阐明的。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进展,人们发现线粒体的损伤,线粒体的动力学异常以及线粒体自噬等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ALS的发病具有重要联系。在本篇综述中,我们主要讨论了ALS致病基因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旨在强调线粒体功能障碍在ALS疾病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闫睿; 冯涛
    • 摘要: 震颤是指身体特定部位不自主节律性运动,依据病因分为生理性震颤和病理性震颤。病理性震颤常见于原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 ET)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主要应用药物治疗ET和PD,严重震颤也可以考虑脑深部电刺激为主的中枢性神经调控治疗。部分病理性震颤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而脑深部电刺激疗法虽然属于微创手术治疗.
    • 杨天米; 曹蓓; 商慧芳
    • 摘要: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快速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选择性上、下神经元受累为特征,下运动神经元受累导致的运动单位进行性丢失是ALS重要的病理改变之一.目前在ALS的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中,仍缺乏特异生物标志物.近年来,随着电生理技术的发展,用于定量反映运动单位丢失的方法 和技术也不断发展.本文主要对运动单位估数和运动单位数量指数检测技术在ALS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