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515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3篇、会议论文48篇、专利文献49387篇;相关期刊244种,包括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国际骨科学杂志、颈腰痛杂志等; 相关会议43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等;脊柱肿瘤的相关文献由1364位作者贡献,包括肖建如、刘忠军、袁慧书等。

脊柱肿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3 占比:0.89%

会议论文>

论文:48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49387 占比:99.02%

总计:49878篇

脊柱肿瘤—发文趋势图

脊柱肿瘤

-研究学者

  • 肖建如
  • 刘忠军
  • 袁慧书
  • 刘晓光
  • 杨兴海
  • 贾连顺
  • 郝定均
  • 屈辉
  • 阮狄克
  • 韦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书行
    •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对脊柱结核与脊柱肿瘤采用磁共振和C T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上海曲阳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脊柱结核与脊柱肿瘤患者共60例,其中30例为脊柱结核患者,30例为脊柱肿瘤患者,全部患者均已确诊。对患者采用磁共振、CT检查以及两者联合诊断,观察两种诊断方法对脊柱结核与脊柱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两种诊断方法对脊柱结核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法对脊柱肿瘤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联合诊断与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联合诊断与磁共振对脊柱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脊柱结核采用磁共振和CT进行鉴别诊断均有着很高的价值,但是对脊柱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不高,需要采用两种方法联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可以更为准确地为患者确诊,避免出现误诊问题。
    • 李其昌; 张佳楠; 杜宇; 晏铮剑; 陈亮
    • 摘要: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良性骨肿瘤,可继发于各种骨病变,也可原发于骨。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占70%,约10%~30%可累及脊柱。脊柱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治疗当前尚不存在“金标准”,本文对其近20年来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陈晓; 杨泽城; 邱玉金
    • 摘要: 1病例资料72岁男性,因左侧臀部肿物渐进性增大伴双侧大腿疼痛8年入院。病人排便前伴肛门下坠不适,便意频繁,伴里急后重及排便不尽感,大便性状变细,多为不成形稀便,小便正常。入院体格检查:左侧臀部上方、骶尾部近骶髂关节投影处可扪及半球形质硬肿物,隆起高度约为5 cm。
    • 张超; 周迎锋; 路坦; 赵红星; 耿晓林; 陶金刚; 徐海斌
    • 摘要: 目的探究脊柱结核与脊柱肿瘤采用SPECT/CT与MRI进行鉴别的价值差异。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67例脊柱病变患者相关资料,患者均接受SPECT/CT、MRI检查及病理检查。比较SPECT/CT、MRI判断脊柱结核以及肿瘤符合率、诊断脊柱结核情况、脊柱结核与脊柱肿瘤诊断价值。结果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SPECT/CT与MRI诊断脊柱结核和肿瘤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88%、98.48%,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CT/CT对死骨检出率高于MRI,椎间盘受累以及椎旁脓肿检出率低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CT/CT诊断脊柱结核以及肿瘤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47.62%、95.33%、78.79%,MRI诊断脊柱结核以及肿瘤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71%、95.56%、92.42%。结论SPECT/CT与MRI均可用于鉴别脊柱结核和脊柱肿瘤,但MRI诊断价值优于SPECT/CT。
    • 李君; 刘旭红; 王工; 程程; 庄洪卿; 杨瑞杰
    • 摘要: 目的:评估患者手臂位置变化对射波刀脊柱肿瘤放射治疗潜在剂量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胸椎与腰椎肿瘤患者各12例,勾画患者手臂轮廓并修改CT值和密度,使其等效为空气,模拟手臂完全移出射野的极端情况。保留原治疗计划的射束条件再次计算剂量,通过与原始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的参数比较,分析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100%处方剂量的覆盖体积(V_(100))、95%PTV体积受照剂量(D_(95))、90%PTV体积受照剂量(D_(90))、适形指数(conformity index,CI)与异质性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HI),以及脊髓、胃、食管、肠道的最大受照剂量(D_(max))、1cc体积(1 mL)受照剂量(D_(1cc))和2cc体积(2 mL)受照剂量(D_(2cc))的变化。结果:与原治疗计划相比,模拟计划的PTV V_(100)、D_(95)、D_(90)、CI平均升高0.86%、2.02%、1.97%、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D_(max)、D_(1cc)与D_(2cc)平均升高2.35%、2.59%、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D_(2cc)平均升高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与肠道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于射波刀的脊柱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最极端的双臂位置情况下,发现手臂位置的改变对剂量学影响很小,并且随手臂位置的改变,靶区与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的剂量有所增加,但增幅相对较小,因此,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患者确实无法始终保持手臂位置一致时,可以进行合理的调整,但是为了保证剂量的精确投照,应尽可能实现患者治疗体位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 吴天翼; 邹俊
    • 摘要: 随着放射技术、靶向药物、微创手术的不断发展,脊柱肿瘤的治疗方式得到了不断进步。对于以往只能采取姑息治疗的肿瘤患者,新的手术方式和辅助治疗方案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本文对近年来不同脊柱肿瘤的治疗方式与发展进行综述。
    • 赵伟丽; 张恩龙; 刘珂; 王奇政; 陈永晔; 袁慧书; 郎宁
    • 摘要: 人工智能主要指机器学习,而深度学习是一种特定类型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特别是深度学习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图像及大数据处理,包括图像重建、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模型建立,而这也使得影像组学得到飞速发展。通过运用人工智能相关方法可以达到对脊柱结构的定位与分割以及脊柱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决策支持、预后预测等一系列综合分析,为脊柱疾病的最合理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 张亚辉; 田玉奇; 王振华
    •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鄢陵县中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80例脊柱肿瘤患者,采用抽样分组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n=40)采用经皮穿刺锥体形成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症状消失时间、脊柱功能恢复时间,并比较分析2组临床疗效和脊柱稳定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症状消失时间、脊柱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t=69.542,P<0.001;t=59.957,P<0.001;t=5.369,P<0.001;t=8.407,P<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χ^(2)=69.542,P=0.025)。观察组脊柱稳定性优于对照组(χ^(2)=4.505,P=0.034)。结论经皮穿刺锥体成形术用于脊柱肿瘤患者的治疗,可获得显著临床疗效,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黄蕤; 许悦
    • 摘要: 目的:以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T,CBCT)六维度匹配结果为参考,探讨胸腰椎在人体定位袋固定下的摆位误差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采用调强放疗技术治疗的胸腰椎肿瘤患者共29例,统计分析不同分段类型患者的六维度摆位误差及方差,分析不同分段类型纠正摆位误差前后CBCT匹配结果及其偏离度。结果:脊柱骨转移在患者身上的标记线保护完好、技术员对线准确的情况下,对平移的三个方向上(x、y、z)和旋转Pitch(Rx)、Roll(Ry)、Yaw(Rz)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中,其结果如下。胸椎:x(-0.39±2.61)mm、y(0.26±3.25)mm、z(-0.09±1.30)mm、Rx(-0.10±1.07)°、Ry(-0.22±0.99)°、Rz(-0.16±0.81)°;腰椎:x(-0.10±2.81)mm、y(1.18±2.50)mm、z(0.14±1.48)mm、Rx(0.23±0.49)°、Ry(0.23±0.66)°、Rz(-0.40±0.88)°。在胸椎、腰椎骨转移Rx、Ry的方向上摆位误差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而其中胸椎的Rx、Ry误差比腰椎大。结论:人体定位袋对于胸腰椎骨的固定较为良好,重复性高。但对胸椎的固定作用比腰椎差。
    • 吴春兵; 潘俊朋; 刘波; 禇言琛; 王志杰
    •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脊柱肿瘤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检索SEER数据库(https://seer.cancer.gov/) 2004~2015年诊断为原发性脊柱肿瘤的患者。利用单因素和Cox回归分析与原发性脊柱肿瘤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R语言建立列线图并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DCA进行评价。利用风险评分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与高风险组并采用Kaplan-Meier (K-M)生存曲线比较高低风险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共135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75例。年龄、肿瘤病理分级和N分期是原发性脊柱肿瘤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3个独立预后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其C指数为0.769,其所对应的1、2和3年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5、0.843和0.786。列线图的校准曲线表明该列线图预测的1、2和3年总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此外,DCA结果表明该列线图在预测原发性脊柱肿瘤患者1、2及3年总生存率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用。生存曲线结果也表明2组患者间预后具有显著差异(P 0.0001)。结论:基于年龄、肿瘤病理分级和N分期构建的列线图可以良好地预测原发性脊柱肿瘤患者的总生存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