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电子结肠镜

电子结肠镜

电子结肠镜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40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2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760487篇;相关期刊202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中国内镜杂志、中国肛肠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第十七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微创学术交流会、豫、冀、鲁、陕四省肛肠专业学术交流会暨高端论坛、第十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交流会议等;电子结肠镜的相关文献由882位作者贡献,包括乔铁、付肖岩、徐红等。

电子结肠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2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60487 占比:99.95%

总计:760876篇

电子结肠镜—发文趋势图

电子结肠镜

-研究学者

  • 乔铁
  • 付肖岩
  • 徐红
  • 游洁玉
  • 湛小毛
  • 范东俊
  • 陈世雄
  • 陈幼祥
  • 黄治华
  • 于桂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薛峰; 寇媛; 贺海峰; 付晓君
    • 摘要: 目的观察颊针疗法对肝气乘脾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患者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疼痛、完成率的影响。方法2018年4月—2020年1月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脾胃病二科行电子结肠镜的肝气乘脾证IBS-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于电子结肠镜检查开始前10 min给予颊针干预,并在检查过程中留针,选穴:双侧三焦穴、头穴。对照组常规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比较两组电子结肠镜检查的完成率、进镜时间、VAS评分,及检查过程中心率、血压变化。结果治疗组中60人均完成结肠镜检查(完成率100%),对照组中54人完成结肠镜检查(完成率90%),治疗组检查完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进镜时间、VAS评分、心率、血压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结肠镜检查时配合颊针疗法干预,可缓解肝气乘脾证IBS-D患者在结肠镜检查中的疼痛及紧张情绪,提高耐受力、完成率,缩短进镜时间。
    • 唐林; 李朝阳; 支娟娟; 苏红波
    • 摘要: 目的比较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与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小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肠镜室收治的126例结直肠小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息肉切除手术情况、息肉位置与NICE分型、息肉完全切除率与标本回收率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随访2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累计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息肉切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息肉位置与NICE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直径的息肉完全切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病理分型及异型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黏膜下累及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4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累计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小息肉治疗中,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较高频电凝切除术具有优势手术时间短、息肉完全切除率高、不损伤肠黏膜、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推广。
    • 于秀春
    • 摘要: 目的 探讨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选取98例结直肠息肉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9例),其中49例采用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作为对照组,49例采用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作为观察组,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7%(P0.05).结论 采用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王姣; 钟雪梅; 宫幼喆; 马昕; 朱丹; 宁慧娟
    • 摘要: 目的 探讨电子结肠镜检查在儿童下消化道出血(LGI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胃镜替代电子结肠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3月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67例LGIB患儿的病历资料,对病因及电子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学龄前儿童占69.29%.儿童LGIB的常见病因为肠道息肉、结直肠炎、炎症性肠病(IBD)、过敏性结肠炎、过敏性紫癜(HSP)和梅克尔憩室.其中,肠道息肉、IBD、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过敏性结肠炎和白塞病的诊断阳性率达100.00%.通过内镜直视下局部止血治疗29例,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肠道息肉100例,均安全有效.267例患儿行电子结肠镜检查268例次,完成全结肠检查234例,总体盲肠插管率为87.31%.其中,电子结肠镜检查227例(盲肠插镜率为90.31%),胃镜代电子结肠镜检查41例(盲肠插镜率为70.73%).结论 电子结肠镜检查在儿童LGIB诊疗中安全有效,不同病因导致的LGIB在电子结肠镜下表现不同,对于1岁以下或体重小于10 kg的患儿,采用胃镜替代电子结肠镜检查安全可行.
    • 李泉; 张道伟; 张学晶
    • 摘要: 目的观察电子结肠镜检查中静注间苯三酚联合穴位按摩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寿光市中医医院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检查前给予常规准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及静脉输液器入壶给药间苯三酚静注镇痛。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检查中腹痛程度、进镜时间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进镜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电子结肠镜患者予以静注间苯三酚联合穴位按摩,可减轻患者腹痛程度,缩短检查时间,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繆鸣燕; 陈卓
    • 摘要: 目的:对结直肠小息肉患者实施电子结肠镜冷圈套切除术治疗,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8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之进行抽签分对照、观察两组,各39例,分别实施电凝切除术、冷圈套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及息肉切除情况.结果:两组息肉切除量、直径及标本回收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手术时间对照组(6.58±1.24)min明显高于对照组(4.25±0.61)min(P<0.05),息肉切除完整率对照组(83.33%)更低于观察组(99.17%)(P<0.05),结论:电子结肠镜冷圈套切除术对治疗结直肠小息肉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手术时间,保证息肉切除的完整.
    • 李丹丹
    • 摘要: 目的 探究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对结直肠息肉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冷圈组与活检组,每组42例.活检组实施热活检钳切除术治疗,冷圈组实施电子结肠镜冷圈套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手术时间、切除次数、切口大小及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后,计算两组复发率.结果 冷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活检组,手术时间短于活检组,切除次数少于活检组,切口大小小于活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圈组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活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冷圈组复发率低于活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电子结肠镜冷圈套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的效果确切,手术安全性较高.
    • 李泉; 张道伟; 张学晶
    • 摘要: 目的 观察电子结肠镜检查中静注间苯三酚联合穴位按摩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寿光市中医医院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检查前给予常规准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及静脉输液器入壶给药间苯三酚静注镇痛.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检查中腹痛程度、进镜时间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评分、进镜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电子结肠镜患者予以静注间苯三酚联合穴位按摩,可减轻患者腹痛程度,缩短检查时间,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孙红; 费秋霞
    • 摘要: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电子结肠镜患者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把70例实施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35例,常规组予以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一般护理与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舒适护理可使患者疼痛缓解,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提高,可供临床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