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长动态

生长动态

生长动态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501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0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158503篇;相关期刊229种,包括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北方园艺、中国蔬菜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全国花卉资源、育种、栽培及应用技术交流会、中国棉花学会2015年年会、2014年全国桉树研讨会等;生长动态的相关文献由1725位作者贡献,包括蔺海明、董鸣、贾宏炎等。

生长动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0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58503 占比:99.71%

总计:158960篇

生长动态—发文趋势图

生长动态

-研究学者

  • 蔺海明
  • 董鸣
  • 贾宏炎
  • 关佩聪
  • 吴列洪
  • 吴旭银
  • 李兵
  • 沈升法
  • 刘厚诚
  • 张恒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文磊; 吕美琴; 林威鹏; 康蓉蓉; 曾红英; 施迎迎
    • 摘要: 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对泉豆13号的生长动态、农艺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泉豆13号的高产栽培及示范推广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穴距单因素6水平(M1)9.5、(M2)11.1、(M3)13.5、(M4)18.5、(M5)22.2、(M6)33.3 cm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泉豆13号生育期的株高、干物质重、叶面积指数均有显著影响;通过种植密度与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相关性分析可知,种植密度与株高、底荚高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各处理下产量水平依次为:M2>M4>M1>M3>M5>M6。M6处理产量最小2007.5 kg·hm^(-2),极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的产量;M2处理产量最大2745.0 kg·hm^(-2),显著高于M5处理,与M4、M1、M3处理无显著差异。在实际生产中,建议以(M4)18.5 cm的穴距种植泉豆13号,对应的种植密度为22.2万株·hm^(-2)。
    • 邓力豪; 刘雨沛; 张庆费; 戴兴安
    • 摘要: 研究城市绿化树种生长发育过程特征是城市植物群落构建、养护管理和生态功能评估的基础。以上海嘉松南路绿带的香樟林和意杨林为研究对象,在2010年、2015年与2020年间,分别定位测量两个群落的生长参数,并利用单木异速生长方程估测生物量和碳储量变化。结果表明,香樟林和意杨林的平均胸径分别从2010年的5.71 cm、10.38 cm增长到2015年的9.69 cm、15.53 cm和2020年的18.14 cm、24.50 cm;同时,2020年的香樟林单位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为2010年的4.44倍、2015年的1.93倍;而2020年意杨林单位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是为2010年的3.55倍、2015年的1.35倍。虽然意杨的生长速度和生物量增长速度较快,但随着时间推移,意杨种群发展趋于衰弱,生长量增长率低于香樟林,而香樟林则呈持续发展趋势。研究结果可以为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的合理选择提供借鉴,也为城市绿地碳汇估算提供参考。
    • 周晓果; 孙冬婧; 温远光; 王磊; 明安刚; 贾宏炎; 朱宏光; 赵岩岩; 黄勇杰; 梁佳
    • 摘要: 为阐明岩溶石漠化不同修复林分的早期生长动态特征及变化规律,选择2011年营造的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纯林(PAFP)、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纯林(PDOP)和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林(MADP)为研究对象,设置固定监测样地,基于2013年、2015年、2019年、2021年的4次林分调查,研究了3种修复林分胸径、树高、蓄积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监测期8 a内,3种修复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和林分蓄积量均随时间推移显著增加;PAFP林分蓄积量增长率为137.23%,MADP为292.28%,PDOP为1090.39%;3种林分单株胸径、树高和蓄积量年平均生长量均表现为PDOP(0.76 cm,0.56 m,0.004 m^(3))>MADP(0.55 cm,0.53 m,0.003 m^(3))>PAFP(0.34 cm,0.30 m,0.002 m^(3)),3种林分蓄积量年平均生长量也表现为PDOP(5.49 m^(3)/hm^(2))>MADP(4.50 m^(3)/hm^(2))>PAFP(3.01 m^(3)/hm^(2)),3种林分间差异显著;3种林分的平均胸径与树高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1),顶果木与降香黄檀混交可以促进顶果木的胸径和树高生长,同时也能促进降香黄檀的树高生长。这一结果表明混交有利于促进顶果木和降香黄檀的生长,减缓顶果木的生长衰退。
    • 何日广
    • 摘要: 对高峰林场41.2 hm^(2)红锥+灰木莲+火力楠同龄混交林与23 hm^(2)红锥纯林实施森林经营,并监测了2种林分在4~6年林龄时在林木生长、林下植被多样性、林分健康和稳定性等3个方面的动态及差异。结果表明:在森林经营措施相同的情况下,从第4年到第6年,红锥+灰木莲+火力楠同龄混交林每公顷蓄积量增加了409.0%,红锥纯林每公顷蓄积量增加548.1%;6年林龄的红锥+灰木莲+火力楠同龄混交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比纯林高7.6%。混交林灌木植被较为丰富,种类多于纯林;6年林龄林下灌木种类>4年林龄林下灌木种类。2种林分均健康有活力,林分稳定性好,无病虫害,无风灾和冻灾等。
    • 陈庭巧; 袁涛; 解梦雨; 唐英; 曾秀丽
    • 摘要: 【目的】确定引种栽培条件下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及其顶芽生长发育特点、引种地和原产地花芽分化进程,为大花黄牡丹的引种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河南栾川引种栽培的成年株大花黄牡丹为对象,观测其二次枝及其顶芽的生长发育动态,并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大花黄牡丹在引种地(栾川和拉萨)及原产地(林芝)三地的二次枝顶芽花芽分化进程。【结果】(1)在栾川栽植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的生长期从5月上旬持续到9月中旬,其中5月上旬-6月上旬为生长高峰;但部分花枝的腋芽发育停滞,不形成二次枝。(2)栾川栽植的大花黄牡丹二次枝的生长可分为三类:第1类占比28.57%,于7月中旬形成顶芽并开始花芽分化,次年正常开花结实;第2类主要位于花枝/果枝中下部,形成顶芽但不分化,次年仅营养生长;第3类不形成顶芽,入冬后至次年春受冻干枯。(3)原产地林芝大花黄牡丹二次枝56.25%的顶芽可分化成花芽,次年开花结实,未观察到第3类二次枝。(4)在引种地和原产地,大花黄牡丹的二次枝顶芽分化过程一致,历经6个分化阶段后,最终形成含1个主花蕾、2~3个侧花蕾、腋芽原基和叶原基的复合芽,主花蕾较侧花蕾分化时间早;腋芽原基位于第3~4个叶原基基部,次年在花枝上发育形成新的二次枝。(5)引种地和原产地顶芽花芽分化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引种地栾川分化起始晚,历时相对较长(88~97 d),引种地拉萨及原产地林芝花芽分化较早,历时相对较短(近70 d)。【结论】栾川引种栽培的大花黄牡丹花芽分化比例低,分化起始较晚,持续时间较长,但能够形成稳定且正常花芽分化、开花结实的二次枝,其自然环境可作为选择大花黄牡丹的引种栽培地点的参考。
    • 韦庆翠; 余梁伟; 黄心成; 张衡锋; 张焕朝
    • 摘要: 为获得番红花种球大田规模化生产的最佳施肥方案,以番红花鳞茎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施肥处理,探讨施肥对番红花种球生长动态、仔球品质和仔球产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根系生成前,母球是仔球生长的“营养源”,根系生成后逐渐替代母球为仔球输送营养;返青期氮显著促进仔球增重,增强光合作用和蛋白合成,磷和微量元素促进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快速生长期和成熟期羊粪表现出最佳的供肥能力,对磷、钾需求量也较大。建议生产中以羊粪为基肥,返青期追施氮肥,快速生长期和成熟期追施磷肥和钾肥,追肥中适当添加微肥。
    • 付慧敏; 蒋运宁; 邓崇岭; 陈传武; 刘升球
    • 摘要: 以8年生枳砧尤力克柠檬和北京柠檬为试材,对其果实生长过程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柠檬品种果实纵、横径净增长量的动态变化趋势大体一致,果实生长过程中均出现三个生长高峰期,并呈“S”形曲线增长。果实第一个生长高峰期,生长量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两个柠檬品种均出现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约60d;第二个生长高峰期,生长量及持续时间均低于第一个生长高峰期,尤力克柠檬出现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约40d,北京柠檬出现在8月上旬至9月下旬,约50d;第三个生长高峰期,生长量最小持续时间最短,两个柠檬品种均出现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约30d。11月中旬以后两个柠檬品种果实纵、横径逐渐停止生长,达到最大值。
    • 刘晓刚; 杨秀清; 解甜甜
    • 摘要: 以晋中市太谷区栽培的6 a生平欧21号大果榛为研究对象,跟踪监测其不同生长期(果壳硬化前期、果壳硬化期、种仁发育期、种仁充实期、果实成熟期)枝、叶、果实表型生长指标及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测定成熟期果实与种仁性状、出仁性状、丰产性及种仁营养成分,旨在探究平欧21号大果榛在山西栽培的生长表现及果实经济性状。结果表明,该种质枝、叶在果实发育前(至果壳硬化前期)已完成大幅生长,枝条在果壳硬化期仍有快速增长,之后随果实发育基径、长度增长缓慢。果实及种仁三径及鲜重随发育期先增加后降低,在种仁充实期达最大,进入果实成熟期有所下降。枝、叶及果苞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果实生长前期呈增加趋势,随种仁发育出现下降。而种仁中二者含量随其发育的充实程度在增加。经济性状分析可得,平欧21号单果重2.60 g,三径均值20.35 mm,种仁质量1.40 g,壳厚1.17 mm,出仁率高达53.84%。果序坐果数为2.67,调查年份单株结果数521个,单株产量1.35 kg,丰产性尚好。榛仁可溶性糖及蛋白含量分别为6.68%和15.26 mg·g^(-1),脂肪含量为37.29%,维生素E含量高达0.92 mg·g^(-1)。相比国内其他地区,平欧21号(B-21)在山西晋中地区栽培经济性状尚可,具有良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 刘春燕; 刘嫒; 吴雨卓; 卢秀瑶
    • 摘要: 研究生物菌肥对桃生长动态和果实发育的影响,为新疆桃高品质生产及生物菌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桃8年生‘早露蟠’为试材,设置单株施肥20 kg(AF20)、单株施肥40 kg(AF40)、常规施肥(CK) 3个处理。在桃树出土后采用条状施肥法进行施肥。结果表明:不同量生物菌肥施肥处理对桃生长发育均有影响。与对照相比,AF40和AF20芽生长速率显著增加,分别提高15.25%,3.34%;AF40和AF20叶片生长速率显著增加,分别提高7.11%,9.07%;AF40单叶质量较CK增加25%,较AF20增加15.38%;AF20处理的单果质量增加最明显,较CK增加105.51%。综上,施用生物菌肥能够明显促进桃生长发育,促进花芽、叶片生长,提高果实产量。其中单株施肥20 kg效果最佳。
    • 马瑞; 王西娜; 谭军利; 柳雪; 王湘银
    • 摘要: 为明确氯对西瓜植株生长的影响及其毒害阈值,并为安全利用含氯微咸水和含氯肥料提供理论依据,以金城5号西瓜为供试材料,进行无土栽培试验,在0、20、40、60、80、100 mmol·L^(-1) Cl溶液处理下,观测西瓜植株生长指标、叶绿素相对含量、相对生物量及Cl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西瓜的主蔓长、茎粗、叶片数均随着Cl水平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在生长后期,100 mmol·L^(-1) Cl处理的西瓜主蔓长、茎粗及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显著降低。西瓜的相对生物量随着生长天数的增加也有所降低,受氯的毒害程度较大。由于第一批施氯方式为直接进行各浓度Cl溶液的处理,第二批则是由低浓度至高浓度依次进行Cl溶液的处理(达到缓苗的效果),因此第一批西瓜植株较第二批对不同Cl浓度处理表现的更加敏感。第一批西瓜植株在100 mmol·L^(-1) Cl处理下较其他处理及第二批西瓜植株更早出现枯萎死亡现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植株中所含Cl含量与西瓜茎粗、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片数、生物量呈负相关关系。因此,适当的Cl(-0~40 mmol·L^(-1))对西瓜植株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当外源Cl浓度超过85.34 mmol·L^(-1)、西瓜植株Cl浓度为121.12 mmol·L^(-1)时,西瓜幼苗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并产生毒害现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