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态适应

生态适应

生态适应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291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林业、普通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1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60485篇;相关期刊177种,包括四川动物、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生态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等;生态适应的相关文献由751位作者贡献,包括谭敦炎、李强、余龙江等。

生态适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1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0485 占比:99.82%

总计:160776篇

生态适应—发文趋势图

生态适应

-研究学者

  • 谭敦炎
  • 李强
  • 余龙江
  • 周鸿
  • 康乐
  • 张代贵
  • 张富斌
  • 张文静
  • 成向荣
  • 曹建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成菊; 刘玉
    • 摘要: 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本质属性及其所处的自然、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决定了其文化的生态特征,在生存和演化过程中产生了相应的生态适应。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释义的基础上,从自然、社会、文化3个生态维度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具有“生态性”特征,从时间、空间、功能3个维度分析具有“演变性”特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有“演变”“交互”“策略”“趋同”4种适应类型,并从类型对应的4个维度,深入文化内部,从生态学角度展开研究。目的是明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特征,掌握文化生态适应的规律,顺应发展规律,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自然、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
    • 陈逸飞; 林晨蕾; 张硕; 郑德祥; 靳少非; 卢丰林; 林建东
    • 摘要: 为揭示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细根功能性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对郭岩山500、700、900 m海拔处丝栗栲细根功能性状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丝栗栲细根生物量与细根根长密度、表面积密度、组织密度及体积密度呈正相关,细根根长密度、体积密度、表面积密度和比根长4个性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均与细根组织密度呈显著负相关。根际土含水量、C和N含量与细根比根长、根长密度、体积密度、表面积密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土壤容重与细根组织密度呈正相关。海拔700 m的细根生物量、根长密度、表面积密度及体积密度显著大于海拔500和900 m的。500和900 m海拔的根长密度、表面积密度与土壤深度呈负相关,而500 m海拔细根的组织密度与土壤深度呈正相关。因此,郭岩山丝栗栲通过改变细根功能性状来适应海拔和土壤的变化。
    • 谢敏敏; 洪孝友; 李伟; 刘晓莉; 陈辰; 朱新平
    • 摘要: 采用虫蚀法制备了鼋Pelochelys cantorii和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的骨骼标本,对骨骼系统进行了观察、描述、绘图及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鼋的骨骼共169枚,由背甲和腹甲组成的外骨骼、中轴骨和附肢骨组成的内骨骼组成。通过比较鼋和中华鳖的骨骼结构,发现二者在头骨的吻突长度及第三颈椎结构方面有较大差别。鼋眼眶前部至吻突最前端的长度与头骨总长度比为0.082,而中华鳖为0.570,显示中华鳖吻突显著长于鼋。鼋与中华鳖的颈椎骨数目均为9枚,但中华鳖的第三至第九颈椎的横突要更明显,第七颈椎的椎体向上显著翘起,且第九颈椎腹面椎体前端为尖状。从整条颈椎上看,鼋脊椎长度与其背甲长度之比为0.66,中华鳖为1.07,表明中华鳖的颈椎更长;研究结果丰富了鳖科动物的骨骼学基础数据,也为鼋物种鉴定、龟鳖动物系统演化及生态适应性提供骨骼学理论依据。
    • 曹苗苗; 郭煜
    • 摘要: 文章从文化生态视野的角度出发,对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文化的生态适应问题进行了思考,从行业文化需要适应共存共生的生态环境、文化内核的流变及对文化标志物的利用等三个方面对江苏交通运输行业文化的生态适应及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期对今后江苏交通运输行业文化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 王晓荣; 崔鸿侠; 唐万鹏; 付甜; 唐岚; 张玲
    • 摘要: 地果(Ficus tikoua)是桑科榕属多年生藤本的乡土地被植物,具有适应性强、用途广的特点,在生态修复、药用和水果利用价值以及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应用潜力。基于地果相关研究成果,对地果生态适应性、资源调查筛选和繁育技术进行概述;还对其土壤生态修复价值、园林绿化及水土保持利用价值、药用及水果开发价值等进行综述。对地果植物资源利用与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关注的重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地果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吉乃提汗·马木提; 马菡泽; 麦迪娜·牙合牙; 黄代红
    • 摘要: 小疮菊(Garhadiolus papposus)是准噶尔荒漠中常见的、具短寿命花的菊科(Asteraceae)一年生短命植物。对小疮菊的花部特征、传粉特性和繁育系统的观测结果表明,头状花序中的3类小花在花部特征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说明小疮菊多态果实在小花发育过程中就已完成分化;传粉昆虫的访花高峰期与花序开放持续时间、花粉活力最高时期和柱头最佳授粉期高度吻合,从而使其在短时间内完成传粉过程以保障繁殖成功;该物种繁育系统属于兼性自交繁育系统。在准噶尔荒漠环境中,小疮菊可在传粉条件受限时,通过自主自花授粉机制来进行繁殖保障;在传粉条件正常时,通过集中开花机制来快速吸引传粉者并完成异交。该物种表现出的以上特点,避免了不可预测的环境条件对其开花、传粉过程的不利影响,是长期适应准噶尔荒漠环境的结果,对于保障其繁殖成功和种群扩大具有重要的意义。
    • 莫麒颖; 李明轩; 周一凡; 刘玲; 张雪涟; 张婉婷; 吴弘; 赵大鹏
    • 摘要: 肠道中庞大的微生物群落与动物构成一个协同共生的有机体。肠道菌群参与宿主的生长发育、营养吸收、免疫防御等过程。鸟类特殊的肠道结构以及复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使其肠道菌群具有低稳定性和高可塑性。肠道菌群的动态调整可能是鸟类维持体内稳态、提高生态适应的一种重要机制。本文基于国内外123篇野生鸟类肠道菌群的相关文献,从研究物种、研究方法、肠道菌群、影响因素和野生鸟类肠道菌群的生态适应5个角度进行综述。旨在展示当前野生鸟类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为后续探究野生鸟类肠道菌群的建成机制和生态适应提供基础数据。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可能与野生鸟类饮食的时空变化、迁徙面临的生理挑战以及栖息生境的扰动相适应。
    • 王健; 张富斌; 胡华明; 巩政; 曹文宣; 林鹏程
    • 摘要: 研究以采自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段的928尾弧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curvilabiatus)为研究对象,对耳石、脊椎骨和鳃盖骨三种年龄材料的准确性进行比较,并对其种群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耳石是鉴定弧唇裂腹鱼最适合的年龄材料。弧唇裂腹鱼体长为48—508 mm,体重为1.8—1898.9 g。体长体重关系式为W=2.279×10^(–5) SL ^(2.931)。雌鱼最大年龄43龄,雄鱼最大年龄23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雌性:Lt=590.2[1–e^(–0.096(t–0.282))],Wt=3016.8[1–e^(–0.096(t–0.282))]2.931;雄性:Lt=575.3[1–e^(–0.090(t+0.011))],Wt=2798.9[1–e^(–0.090(t+0.011))]2.931。弧唇裂腹鱼雌性和雄性的拐点年龄分别为11.5龄和11.9龄。研究结果表明弧唇裂腹鱼生长缓慢、寿命较长,为典型的K-对策选择者。随着雅鲁藏布江下游河流环境受到的人为干扰逐渐加大,应从控制捕捞、栖息地保护和加强人工繁育等方面保护弧唇裂腹鱼的种群资源。
    • 陈蕾
    • 摘要: 内蒙古生态治理与保护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北疆乌梁素海流域具有古代战略要塞、复合生态环境、引黄灌溉水利及走西口人口迁移等特点的边疆地区,其传统渔民生计在自然环境、国家力量、市场经济以及渔民自身发展诉求等作用下发生转型,以期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发展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地方经验和个案研究.
    • 熊静; 虞木奎; 成向荣; 汪成; 邹汉鲁
    • 摘要: 光照和养分限制是影响林下植物生长和更新的关键影响因素,以亚热带主要常绿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实生幼苗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光照(全光照、遮阴即45%全光照)和N、P供应比例(5,15,45)对幼苗生长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 表明:(1)遮阴不仅严重抑制了木荷各器官和单株生物量积累,更加剧了P限制.尽管N、P添加对木荷生长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但N、P供应比例为5时的性状组合更有利于木荷后期生长,但高N、P供应比例可能导致P限制.(2)遮阴下叶N、P含量显著增加,但叶C/N和C/P比显著降低;不同光照处理组中各器官及总N含量均随N、P供应比例增大而显著增加,而C/N比逐渐降低;P的分配格局发生改变,全光照组各器官P含量为茎>叶>根,遮阴组各器官P含量为根>茎>叶.(3)随N、P供应比例增加或光照强度降低,木荷均趋向降低根冠比和根质比、增加叶质比或茎质比.(4)木荷生物量与各器官N、P含量、叶质比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C/N和C/P比及根冠比、茎质比、根质比呈极显著正相关.光强和N、P比例变化均显著影响了木荷幼苗的养分利用特征,因而木荷作为伴生树种优化林分环境对其早期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