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重叠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40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普通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34583篇;相关期刊236种,包括生态科学、生态学报、植物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全国公路生态绿化理论与技术研讨会、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城市规划国际论坛等;生态位重叠的相关文献由172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金屯、张克斌、上官铁梁等。

生态位重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3 占比:0.39%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34583 占比:99.60%

总计:135123篇

生态位重叠—发文趋势图

生态位重叠

-研究学者

  • 张金屯
  • 张克斌
  • 上官铁梁
  • 俞存根
  • 张峰
  • 洪伟
  • 袁位高
  • 郑基
  • 郝锋
  • 吴初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姣姣; 向明学; 拉多; 武俊喜
    • 摘要: 为了探明不同放牧强度如何影响物种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本研究设置三种放牧强度,采用“Levins”方法计算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以及使用方差比率法(VR)、卡方检验、联结系数(association coefficient,AC)和Ochiai(OI)指数分析了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中度放牧和禁牧增加了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但重度放牧却减小了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卡方检验表明三种处理下的15个主要物种所组成的105个种对中,分别有53.3%,52.4%,50.5%的种对表现出负联结性;联结系数AC表明,三种放牧强度下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与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和黑褐穗薹草(Carex atrofusca)之间均呈负联结;OI指数表明,随放牧强度的增加,OI指数逐渐降低。因此,重度放牧使拉萨河谷温性草原主要物种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降低,使群落内物种间联系不紧密,群落处于不稳定状态,不利于植物群落的发展。
    • 张亚芬; 郑子洪; 陈旭波; 骆争荣
    • 摘要: 基于传统生态位理论的生物入侵机制假说认为外来种和土著种生态位的差异是决定入侵成功与否和危害程度的关键。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 L.)是一种在我国南方快速蔓延的恶性入侵种。为了了解藿香蓟与其他杂草在群落中的生态关系,探究造成藿香蓟成功入侵的可能机制及危害,在浙西南的丽水市开展了杂草群落调查,计算了藿香蓟和16种常见本地杂草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种间相关系数,并对主要物种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排序。结果表明(1)藿香蓟与常见本地杂草间的生态位重叠度显著高于本地杂草间的生态位重叠度,这与藿香蓟具有最大的生态位宽度有关;(2)藿香蓟与常见本地杂草的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介于0.04—0.296之间,重叠度处于中下水平;(3)常见本地杂草对于藿香蓟的n-维超体积生态位重叠值显著高于藿香蓟对于常见本地杂草的n-维超体积生态位重叠值;(4)藿香蓟在CCA排序图上处于较中心的位置,说明其具有较高的中生性;不仅如此,外来杂草和本地杂草在排序图上充分混杂,说明外来种相对于本地种并无明显特化;(5)群落中大多数常见杂草间未出现显著种间负相关,仅7个种对显著正相关,大多数种对不相关。总的来说,丽水农村的杂草群落稳定较差,资源相对充足,种间生态位重叠较低,本地植物对于藿香蓟的竞争阻抗较小,加上藿香蓟本身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导致了藿香蓟在本地区广泛而严重的入侵。
    • 徐高兴; 赵鹏; 刘光武; 陈思航; 孙学兵; 高德才; 张国平
    • 摘要: 基于野外调查资料,采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量化指标对民勤绿洲边缘荒漠植物群落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退化固沙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民勤绿洲边缘荒漠植物群落由20个植物种组成,其中灌木7种,多年生草本5种,1 a生草本8种,草本植物占总物种数的65%。(2)不同生活型植物种重要值排序最大的分别为沙拐枣、沙蒿、沙蓬,旱生特征明显。沙拐枣、梭梭、黄花补血草、沙蓬、猪毛菜在群落中表现出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对生境具有较强适应能力。(3)沙拐枣与沙蓬、梭梭生态位重叠最大,分别为0.66、0.56,存在资源位的竞争。细枝山竹子、苦豆子、白刺、芦苇、黄花补血草与沙拐枣的生态位重叠较小,分别为0.11、0.15、0.16、0.20、0.22,种间竞争较小。民勤绿洲边缘荒漠植物群落平均生态位重叠为0.16,群落相对稳定。
    • 李娟; 张昱
    • 摘要: 为准确掌握燕山北部板栗园杂草的发生现状及群落组成,分别于2017年、2018年、2020年对燕山北部板栗林下杂草的种类、数量等进行调查,并运用Levins生态位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板栗林下优势杂草的生态位动态及群落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种间竞争情况。结果表明:(1)2017年、2018年、2020年燕山北部板栗林下杂草群落中分别有53种(27科48属)、47种(24科43属)和44种(24科41属)植物。其中优势杂草15种。(2)15种优势杂草中,葎草和灰绿藜占据较宽的生态位,它们对环境资源利用的多样性程度比较高。鸭跖草、艾蒿、狗尾草、茜草、苦荬菜、白屈菜、紫花地丁、灰绿藜、毛地黄和野大豆等物种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在逐步增强。(3)杂草群落中生态位重叠值<0.2的优势物种种对数明显减少,优势杂草物种在逐渐增加对周边资源环境充分利用的能力,灰绿藜逐渐取代葎草的优势地位,进而导致种间竞争关系更加复杂,群落向更高级更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群落方向演替,逐步形成更加复杂的种群结构。因此,准确掌握板栗园杂草的发生现状、优势种群及群落组成,可为燕山北部板栗林下杂草的针对性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裴顺祥; 法蕾; 杜满义; 郭嘉; 辛学兵
    • 摘要: [目的]为了揭示种间关系对中条山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及群落稳定性的影响,为油松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条山油松人工林群落样地调查数据,分析油松人工林下主要植物的种间关联性、生态位重叠及群落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种间关联和生态位理论在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障碍及群落稳定性形成机制中的作用。[结果]中条山油松人工林下常见物种总体上显著正联结;χ^(2)检验结果显示,无联结种对(372对)远高于有联结种对(34对),说明常见种间联结较松散;联结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正联结种对大于负联结种对,但显著正联结种对(AC≥0.20,145对)小于显著负联结种对(AC≤−0.20,168对),且与油松天然更新竞争最激烈的物种主要为土庄绣线菊、五角枫、粗齿铁线莲、青榨槭、金线草、披碱草。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正相关种对大于负相关种对,但显著相关种对远小于无显著相关种对。油松人工林下披针薹草的生态位最宽(23.47),红椋子最窄(3.87),而油松天然更新的生态位宽度为14.69,相对较高;常见种总体生态位重叠较低,但有11个种对生态位重叠指数大于0.98,说明部分种之间存在较大的生态相似性;油松天然更新与费菜、披针薹草、华山松、赤瓟等物种的生态位重叠较大,但联结系数分析结果显示,油松天然更新与以上物种正联结,说明油松天然更新与这几种植物资源利用相似或占据了相近的生态空间;油松人工林群落稳定性交点坐标为(61.28,38.72),显示群落稳定性较差。[结论]中条山油松人工林群落的成熟度相对较低,存在一些以竞争相同资源的物种,群落的总体资源利用率和稳定性较低。竞争可能是导致该区域油松天然更新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后在以油松为目标树种的森林经营管理中,应注重清除林下与油松天然更新竞争较强的物种。
    • 张东升; 段晨辉; 郝艳龙; 谢稳春; 邓永芳; 刘正学
    • 摘要: 为了揭示三峡水库消落带优势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种间关系,以三峡水库中、上段过渡区一级支流渠溪河河口附近消落带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参考相邻格子法对研究区样地样方调查基础上,采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标对优势植物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优势物种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鬼针草(Bidens pilosa)、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作为泛化种占总物种数的37.50%,具有分布范围较广、适应能力较强的特点,可作为三峡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的先锋物种。干、支流消落带优势植物生态位重叠值>0.50的种对数分别为40、50,生态位重叠值为0的种对数分别为27、13,表明干流优势植物之间的竞争性相对弱于支流。渠溪河河口附近干、支流消落带优势植物之间多为不等宽生态位重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态位共用;少数植物之间呈现出分离生态位重叠,不参与竞争。优势植物生态位重叠具有干支流差异性和高程差异性。优势植物的泛化种与特化种区分与鉴定,对丰富区域性物种组成与生态修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 江月英
    • 摘要: 旨在对网络电影的“影感”“网感”等概念进行拓展性阐释,对传统电影和网络电影的关系演进进行辩证性思考,以探讨传统电影和网络电影生态位重叠的共融之道,促进中国电影内容和平台的协同进化,加速中国“电影+互联网”的全球化进程。
    • 孙红斌; 甘先华; 赵晴; 李一凡; 张卫强; 刘薛杰; 刘梦芸; 张姣
    • 摘要: 为探索深圳田头山市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优势种生态位特征,分析乔木层与灌木层各种群竞争与共存机制,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森林资源管理提供准确数据和理论指导,在野外布设典型样方进行植被调查,选取生态位宽度、重叠值和相似性3个指标探讨优势种对于环境资源的利用状况。结果表明:两种典型林分乔木层的优势种中生态位宽度Levins 指数和 Shannon 指数最大均为鹅掌柴Schefflera heptaphylla和桉Eucalyptus robusta,分别为2.54、1.01 和3.80、1.36;最小为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和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等。灌木层的优势种中生态位宽度最大为假鹰爪Desmos chinensis和秤星树Ilex asprella,两种指数分别为2.93、1.09 和3.81、1.36;最小为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和九节Psychotria asiatica等。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乔木层生态位重叠平均值小于0.5,群落优势种竞争并不激烈;灌木层群落的种间竞争相比乔木层更加激烈。而人工常绿阔叶林的乔木层与灌木层种间竞争都很激烈。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乔木层与灌木层的生态位相似性平均值均在0.5以下,说明多数物种对于环境资源的需求有较大差异。而人工常绿阔叶林群落之间生活习性相似,对于资源需求较为类似,生态位分化尚未稳定。
    • 庞久帅; 原阳晨; 周苗苗; 任俊杰; 高鹏; 成克武
    • 摘要: 槭叶铁线莲(Clematis acerifolia)为太行山特有植物,但数量稀少且分布零散,其生存状况受到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河北省易县葫芦峪沟谷新发现的槭叶铁线莲群落的典型样地调查,以物种重要值作为生态位计量指标,对各物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对槭叶铁线莲的生存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调查样地中共记录到14科15属17种植物,群落物种组成较为简单,槭叶铁线莲在大部分调查样地中的重要值最大,占据优势地位,其他物种重要值相对较低;群落内所有物种中,槭叶铁线莲的生态位宽度最大(B_(i)=6.264),绒毛绣线菊(Spiraea dasyantha)次之(B_(i)=5.144),其他种类较小;所有物种组成的136个种对中,生态位完全重叠(Q_(ik)=1)、重叠程度较高(0.5≤Q_(ik)<1)和重叠程度较低(Q_(ik)<0.5)的种对比例分别为8.09%、16.91%和75.00%,生态位完全相似(C;=1)、相似程度较高(0.5≤C;<1)和相似程度较低(C;<0.5)的种对比例分别为8.09%、5.88%和86.03%,大部分物种之间生态位重叠程度和相似性都处于较低水平;槭叶铁线莲与其他物种构成的16个种对中,62.50%的种对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Q_(ik)<0.5),81.25%的种对生态位相似性程度较低(C;<0.5),反映出群落内各物种间对资源和空间的竞争较为温和,群落较为稳定,槭叶铁线莲在其分布生境中生存状况相对安全;本文研究表明,利用生态位分析方法可以作为珍稀濒危物种生存状态和安全风险评估的一种方法。
    • 叶深; 杨蕊; 丁朋朋; 彭欣; 刘伟成
    • 摘要: 基于2016年8月(夏季)、11月(秋季)、2017年3月(冬季)、5月(春季)浙江南部近海的鱼类调查数据,利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聚类分析、方差比率法、卡方检验、联结系数以及种对共同出现百分率对主要鱼类种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调查共采集鱼类169种,主要鱼类共有26种;(2)在空间维度上,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生态位宽度最大(2.83),青鳞小沙丁(Sardinella zunasi)和芝芜棱鳀(Thryssa chefuensis)生态位重叠值最大(0.97);在时间维度上,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生态位宽度最大(1.34),6组种对时间生态位重叠值等于1.00;在时空维度上,龙头鱼生态位宽度最大(3.50),青鳞小沙丁与芝芜棱鳀时空生态位重叠值最大(0.97);(3)方差比率法分析表明,方差比率偏离显著,主要鱼类总体正联结显著,其中170组种对间联结性达到显著水平(χ^(2)≥3.841),联结系数和种对共同出现频率结果表明种间联结性趋于正联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