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活性位点

活性位点

活性位点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3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生物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0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13781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生物技术通报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5年生物技术药物理化特性分析与质量研究技术研讨会、2012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燃烧学学术年会、第十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等;活性位点的相关文献由1020位作者贡献,包括C·安德森、F·米凯尔森、丁辉等。

活性位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0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3781 占比:99.83%

总计:113974篇

活性位点—发文趋势图

活性位点

-研究学者

  • C·安德森
  • F·米凯尔森
  • 丁辉
  • K·安德森维尔博
  • M·诺里加德-马德森
  • P·汉森坎普
  • 毛裕民
  • 谢毅
  • K·安德森威尔布尔
  • P·汉森坎姆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恒山; 巩冠群; 张英杰; 袁飞; 张永霞
    • 摘要: 二价金属离子Cu^(2+)在很多工矿企业周围水源及土壤中存量超标,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传统的药剂及生物处理容易产生二次污染。黄腐酸由性质相似分子团簇构成,具有水溶性好、络合作用强及化学活性高的特点,对环境中Cu^(2+)分布、迁移和生物利用度可以实现高效控制与环保处理,是近年科学研究热点。现代多光谱表征分析有助于揭示黄腐酸与金属离子作用过程构效关系变化、环境效应及重金属离子迁移行为规律,对黄腐酸与Cu^(2+)络合过程特点及作用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综述了近年来黄腐酸与Cu^(2+)络合作用相关基础理论研究,通过红外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及差分光谱等方法对黄腐酸与Cu^(2+)络合前后表征对比分析和学科交叉协同研究,探讨了pH、离子浓度以及黄腐酸组分构成差异等对络合过程的影响,揭示了黄腐酸与Cu^(2+)络合作用位点的结构特性及作用规律,羧基与酚羟基等含氧酸性官能团是Cu^(2+)与黄腐酸络合的主要位点,羧基型位点络合Cu^(2+)作用显著,酚羟基型位点有助于增加Cu^(2+)络合物稳定性,含氮官能团也在络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pH值的变化将改变黄腐酸活性位点对Cu^(2+)的亲和力,原因主要与活性位点上Cu^(2+)与H^(+)之间的离子交换以及黄腐酸的静电吸引力有关;不同结构特征的黄腐酸对Cu^(2+)络合效果主要体现在具有不同数量的酚羟基、羧基以及含氮官能团活性位点;溶液中共存Fe^(3+),Mg^(2+)和Al^(3+)等离子会与Cu^(2+)在黄腐酸的活性结合位点上产生显著络合竞争;同时溶液环境中K^(+)和Na^(+)等非强吸附作用离子浓度增加,使得溶液中大量正电荷离子就近进入黄腐酸的电子层而增强电荷屏蔽效应,进而也抑制Cu^(2+)与黄腐酸络合。总结并展望了黄腐酸相关学科技术理论在现代农业、生态修复及环境治理等领域科学应用共存的问题及挑战。
    • 殷学明; 印万忠; 杨斌; 孙浩然; 姚金
    • 摘要: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考察了在油酸钠捕收剂体系中脉状和砂状金红石的可浮性差异。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检测、接触角测定、Zeta电位测定、红外光谱测定以及浮选溶液化学计算,对脉状和砂状金红石可浮性差异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脉状和砂状金红石可浮性差异较大,砂状金红石可浮性优于脉状金红石。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砂状金红石表面钛、铝等金属元素相对含量更高,这说明砂状金红石表面有更多的活性位点,更利于油酸钠在矿物表面的吸附。接触角测定结果表明,油酸钠更易在活性位点较多的砂状金红石表面吸附。通过Zeta电位和红外光谱测定,结合浮选溶液化学计算,进一步说明了不同类型金红石表面活性位点数不同,进而影响矿物可浮性,即活性位点越多,矿物可浮性越好。
    • 卢文丽; 王俊刚; 孙德魁; 马中义; 陈从标; 侯博; 李德宝
    • 摘要: 费托合成可将煤、天然气及生物质等各种非石油含碳资源通过合成气转化为各种油品和精细化学品。钴基催化剂因其水煤气变换反应活性低、费托反应活性高、碳链增长能力高的优良特点,在工业应用和相关科学研究上备受关注。钴基催化剂微观活性位的结构和费托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表面吸附物等都会对F-T合成反应的产物分布以及催化性能有影响。本文分析总结了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中尺寸效应、晶相、晶面效应以及微观活性位点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微观活性位的类型和微观活性位的表征方法/表面吸附行为,最后展望了钴基催化剂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 耿超; 陈亚鑫; 石利泺; 孙宗富; 张蕾; 肖安永; 蒋江民; 庄全超; 鞠治成
    • 摘要: 炭材料因低成本、无毒性和微观结构可调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应用潜力的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电化学储钾行为与活性位点的类型密切相关。近年来,为了满足不同电化学储钾器件的应用需求,针对炭结构设计及其活性位点调控已取得大量研究进展。本文讨论了层间插层和离子吸附两种储钾机制的差异,以指导炭结构的合理设计。在此基础上,从库仑效率、容量、电位、倍率和稳定性等方面,综述了不同炭材料的活性位点演变规律及其对储钾性能的影响。同时,总结了炭材料用作钾离子全电池和钾离子电容器负极材料时的结构设计原则和储钾机制差异。并指出了炭材料储钾在活性位点设计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研究和改进方向。
    • 夏菊慕; 王涛; 何雪; 彭安忠
    • 摘要: 基于亲核取代反应,以咔唑和 1,3,5-三(溴甲基)苯为单体合成氮掺杂多孔有机聚合物 DLU-1(DLU 表示大理大学)。通过一系列表征如红外、扫描电镜和 N_(2)吸-脱附等分析样品的结构特征并考察其在 1 bar,273 和 298 K 下对 CO_(2)、CH_(4)和 N_(2)的吸附性能。DLU-1 的BET 比表面积为 621 m^(2)/g,在 273 K 和 1 bar 下,其 CO_(2)吸附量为 4.8 mmol/g,超过普通吸附剂 13X 分子筛(4.1 mmol/g)和活性炭(2.8 mmol/g)的吸附容量。吸附剂 DLU-1 在温和条件下即可完全再生并且通过连续 6 次 CO_(2)吸附-脱附测试,发现其吸附容量未有明显下降,表明DLU-1 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此外,在 CO_(2)、CH_(4)和 N_(2)混合体系中,DLU-1 表现出优异的 CO_(2)选择性。
    • 姜媛; 肖冰茹; 曹洪玉
    • 摘要: G蛋白偶联受体34(GPR34)在肥大细胞、肿瘤组织和人体免疫器官中高度选择性表达,但因属于膜蛋白,其三维结构难以测定,不能从分子水平上分析其与药物作用情况。本文选用PDB数据库中与GPR34一级序列同源性最高的4NTJ为模版蛋白进行同源建模,运用拉氏图和Profile-3D进行评估,通过加膜限制和loop区能量优化等方法最终得到合理并且可信度高的3D结构模型。最优模型Verify Score为124.97(期望Verify Score值区间为69.071 1~153.491),预测分析得到14个可能的活性位点。通过最陡下降法和共轭梯度法构建GPR34激动剂分子的最低能量结构,将激动剂分子与预测的蛋白3D结构模型上的活性位点进行分子模拟对接,根据对接模型比较不同激动剂分子与不同蛋白活性位点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对设计GPR34激动剂分子和进一步研究GPR34的结构和功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 摘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乙烷选择性催化氧化制乙烯研究取得新进展,通过设计双活性位点孤立脱氢和氧化过程,可有效避免目标产物乙烯的过度氧化。该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 刘浩锐; 赵磊; 杨娜娜; 贺立群; 刘馨; 杨来东; 王建吉
    • 摘要: 锂硫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而成为最有前途的储能系统之一。然而,锂硫电池的商业化仍然受到几个技术问题的阻碍,即严重的多硫化物穿梭和缓慢的硫转化动力学。报道了一种独特的中空MOFs来捕获和催化多硫化物,以实现高效锂硫电池。多孔中空结构不仅可以适应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而且还暴露了大量的活性位点,促进了硫氧化还原反应。由于这些结构上的优势,所制备的硫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即在3 C时,800次循环后每圈的平均容量衰率为0.06%。当处于更高的4 C充放电电流时,仍然具有598 mAh/g的初始容量,循环1000圈后,每圈的平均容量衰率仅为0.07%。
    • 张超
    • 摘要: 电催化CO_(2)还原能够在常温常压下利用电能将CO_(2)转化为含碳清洁能源,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应用仍受缓慢的阴极催化剂限制。众所周知,催化剂的尺寸对其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将金属催化剂减少到纳米颗粒级别,能够显著提升其暴露的活性位点数和本征活性,从而提升其催化性能。在这一思路下,如果将催化剂的尺寸降低到单原子分散级别,催化剂的活性能够得到明显提升。近几年,由于单原子分散催化剂具有特殊的微观几何结构和电子态,已经成为电催化还原CO_(2)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本综述中,对单原子分散催化剂在电催化还原CO_(2)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对未来单原子分散催化剂在电催化还原CO_(2)领域的难点问题和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 张宪文; 李政; 刘太丰; 李名润; 曾超斌; 松本弘昭; 韩洪宪
    • 摘要: 光催化全分解水制氢是转换太阳能的理想途径之一.目前,实现光催化全分解水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多为n型半导体,并且需要担载助催化剂.当n型半导体担载产氢助催化剂时,由于能带弯曲,空穴更容易迁移至半导体的表面.因此,n型半导体的表面被认为是产氧活性位点.光催化全分解水过程中,水氧化半反应被认为是速率决定步骤,因此,深入认识水氧化活性位点意义重大.SrTiO_(3)是一种能够高效光催化全分解水的n型半导体光催化剂,Pt是一种常见的产氢助催化剂.本文以Pt/SrTiO_(3)为模型体系,对光催化全分解水过程中水氧化活性位点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光催化全分解水过程中水氧化活性位点主要位于Pt与SrTiO_(3)的界面处.首先,利用光氧化沉积实验研究了水氧化活性位点.光生空穴可以将Pb^(2+)氧化为PbO_(2),因此,可以利用电镜观察PbO_(2)的沉积位置,并推测出水氧化活性位点位置.扫描透射电镜结果表明,更多的PbO_(2)沉积在Pt与SrTiO_(3)的界面处.电子顺磁共振、热分析以及扫描透射电镜等结果表明,真空热处理Pt/SrTiO_(3)样品时,Pt与SrTiO_(3)界面处的氧原子更容易失去,同时伴随着氧空位的生成,该界面氧空位的生成,与Pt/SrTiO_(3)在真空热处理前的光催化全分解水过程密切相关,与助催化剂的担载方式无关.只有先经历光催化全分解水反应的Pt/SrTiO_(3),才更易生成界面氧空位.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对水氧化活性位点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结果发现,当水氧化反应发生在SrTiO_(3)的表面时,第一个质子移除步骤是速率决定步骤,过电势为2.17 V;当水氧化反应发生在Pt与SrTiO_(3)的界面时,第三步是速率决定步骤,过电势仅为0.62 V.Pt与SrTiO_(3)界面处发生水氧化反应的过电势,远低于SrTiO_(3)表面发生水氧化反应的过电势.这表明水氧化活性位点主要位于界面处,理论计算结果也与实验结果一致.本文揭示了当n型半导体SrTiO_(3)担载产氢助催化剂Pt时,光催化全分解水过程中水氧化活性位点主要位于Pt与SrTiO_(3)的界面处.该结果加深了人们对产氢助催化与半导体界面的认识.界面不仅可以调控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迁移,也可提供光催化水氧化的活性位点.本文结果有助于设计和构建高效的全分解水光催化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