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的相关文献在1966年到2022年内共计507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3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955780篇;相关期刊350种,包括中学生数理化(高二高三版)、科教文汇、鞍山师范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陕西省物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2008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教育学术研讨会、2007年激光技术发展与应用学术交流会等;波粒二象性的相关文献由604位作者贡献,包括甘永超、黄志洵、刘明等。

波粒二象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3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55780 占比:99.95%

总计:956286篇

波粒二象性—发文趋势图

波粒二象性

-研究学者

  • 甘永超
  • 黄志洵
  • 刘明
  • 何维杰
  • 朱林
  • 沈惠川
  • 翁志远
  • 许弟余
  • 钱振华
  • 何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杨小荻
    • 摘要: 小库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OO杨小荻的演讲“比小说更神奇”,通过柏拉图的《洞中寓言》引出“意识何为”这一经典哲学话题,随后讨论了波粒二象性干涉实验以及物理学家罗杰斯的宇宙意识,即认为人类意识、宇宙意识、人工智能意识本质在于探寻世界本质。在随后的演讲中,杨小荻提出目的与意识、AI的意识,强化智能(IA)的概念,阐述了IA认知建立的逻辑流程,并最后还分享了AI在建筑项目中认知学习的强化过程,以及其在城市肌理预测、形体生成和立面分形处理等方面具体应用。
    • 黄金枝
    • 摘要: 自17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300多年的时间区间里波动学说和微粒学说争持不下,各领风骚上百年。经过众多科学家不懈探索、科学实验及理论论证,二者的融合得到实现,并且物质同时存在波的特性和粒子的特性被首次提出,物质的“波粒二象性”新说被创立,此新说不但破解“光的本性”,对物理发展还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若将时间区间从300年上溯到500年、2500甚至到5000年,赫然发现“波粒二象性”新说在中华的经典中早有记载,中华经典蕴含了丰富的“波粒二象性”理念和思想。即“波粒二象性”虽然对于牛顿力学是新论,但中国古代圣人早有述及,古已有之,是旧事新说,只不过古代圣人不是用物理的语言表达而已。“波粒二象性”的新说与古论,提供了一个新的且古老的看世界的方式,是当下“复杂、模糊、不确定和变动不居”的世界所亟须;同时,彰显了中华经典智慧的现代价值及其意义。
    • 何春凤; 段彬; 白炳莲
    • 摘要: 教师对课程的综合设计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大学物理学”近代物理学篇章的教学设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地向学生展示了近代物理学中晦涩难懂的核心内容和核心思想,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率,掌握近代物理学的精髓,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近代物理学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实例和具体做法进行了讨论。
    • 明风飞扬
    • 摘要: "波粒二象性"是一种物质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微粒性的特殊性质,最早由爱因斯坦在光量子假说中提出,后由德布罗意推广到电子及其他微粒.库恩提出范式理论,指出范式形成后科学即进入常规科学阶段,这一阶段只关注解决难题;范式具有不相容性和不可通约性,当范式无法回答的问题增多则危机产生,新范式会取代旧范式,这一过程就是库恩所说的科学革命.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经过长期的争论走向"波粒二象性"以及量子力学下"场"的解释,这一范式转换大体上符合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但其理论仍然存在过于绝对、有非理性嫌疑等问题.对于"不可通约性"是否过于绝对的质疑,库恩本人在后期论文中做了部分回应;而其非理性之嫌也可借助量变质变和"理性直觉"等理论予以辩护.
    • 王一
    • 摘要: 量子力学本身是一个物理理论,但它又高于一个具体的理论,它是一个理论框架,所有的物理理论都可以融入这个框架中——目前除了广义相对论以外。量子力学量力而学,我们今天只对量子力学中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浅尝辄止”。我们已经了解了“单光子双缝干涉实验”,这是量子力学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我们还知道,不仅光子,世间万物都具有波粒二象性,那么让我们想象一个粒子的“单粒子双缝干涉实验”。
    • 唐玲琪; 涂泓
    • 摘要: 电磁学是研究电磁现象规律的科学,是采用场的思想来讨论问题的.电磁学中的场主要是电场、磁场,深刻认识场的本质,对学好物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牛顿曾认为物质的相互作用是超距作用,作用传播是不需要时间的,场仅仅是辅助概念.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大量事实已证实引力场、电场、磁场等都是物质.本文将从电磁学的角度对场和实物的各种基本属性作比较性阐述,供教学时参考.
    • 马晓苗; 彭剑锋
    • 摘要: "人单合一"模式的演化路径可以用"人""单"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变化过程进行描述,这一路径也可概括为"人的价值实现"从无到有地创生涌现,再形成一种独立力量,对"人单合一"体系以及各组织要素进行反向影响和塑造的过程.无论是表面上的二重性特征,还是在内涵层次、演化路径和发展趋势方面,"波粒二象性"与"人单合一"都具有紧密的对应契合性.文章在分析比较"波粒二象性"与"人单合一"对应契合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人"与"单"之间由"分化对立"到"互补转化"再到"整合创新"关系转化的过程,分析阐释了海尔"人单合一"管理模式的演化路径及其价值实现机理."波粒二象性"不仅为"人单合一"的内涵转变以及发展路径提供了机理解释,而且从跨学科的视角出发,为组织的管理实践与创新变革提供了思路启示.
    • 王向科; 祁会玲
    • 摘要: 2020年人教版新教材在物理学史内容的编排上有了较大变化,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内容要求及学业要求.文章通过将2020年新教材中《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一章与旧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新教材在物理学史处理上的要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阐明了物理学史在本章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 魏昕
    • 摘要: 对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的编写意图进行梳理、说明.明确本章结构的设计特点,展现教材编写的逻辑线索,对教材中如何落实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进行了解读.在具体说明中,围绕本章的具体内容进行细致说明并给出教学建议.
    • 张志
    • 摘要: 用德布罗意波代替连续波,用光的粒子性推导一个粒子通过狭缝后在不同运动方向上出现的概率情况,反映双缝干涉、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规律,诠释光的波动性。在推导过程中主要利用动量表象中的波函数,通过计算结合数学知识得出结果,所得结果与经典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得到的结果一致,并且整个推导过程思路清晰,方法简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