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成形性

成形性

成形性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886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公路运输、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8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478688篇;相关期刊170种,包括精密成形工程、鞍钢技术、世界钢铁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3全国毛纺行业技术改造研讨会、第八届(2011)中国钢铁年会、2011西部汽车产业学术会议暨四川省第十届汽车学术年会等;成形性的相关文献由1855位作者贡献,包括铃木健太、堀久司、尹正凤等。

成形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8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78688 占比:99.92%

总计:479066篇

成形性—发文趋势图

成形性

-研究学者

  • 铃木健太
  • 堀久司
  • 尹正凤
  • 张济山
  • 庄林忠
  • 郭明星
  • 金森圭治
  • 中垣内达也
  • 全贤主
  • 孙元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震; 王鸿斌; 王贺; 张迪; 张济山
    • 摘要: 基于汽车轻量化的大背景,铝合金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成为汽车用板材的优选材料。主要综述了汽车车身板用变形铝合金的研究进展,以汽车车身板材常用的2×××、5×××、6×××和7×××系变形铝合金的应用现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者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对各系变形铝合金应用在汽车车身板中的优劣势展开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各系合金的主要强化方式、常用成分及使用状态,并概述了汽车车身板用材料的主要使用性能。最后,总结了各系变形铝合金在汽车车身板中的使用性能特点,并对变形铝合金在汽车车身板中的应用前景及主要研发方向做出了展望。
    • 马闻宇; 王宝雨; 荣琦; 杨建炜; 章军
    • 摘要: 通过新设计的铝合金热冲压装置进行AA6082-T4铝合金热冲压研究。研究的工艺参数包括成形温度、冲压速度、摩擦系数和压边力。通过Taguchi实验设计、方差分析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量化了工艺参数对成形性的影响程度。采用有限元软件Pamstamp建立了仿真模型,用来分析工艺参数对最小厚度和厚度均匀性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压边力和摩擦系数对零件厚度最小值的影响最显著,影响程度分别为35.3%和34.88%。冲压速度和压边力对厚度均匀性的影响最显著,影响程度分别为40.43%和35.42%。当压边力超过2.4 kN时,在热冲压零件凸模圆角处会产生严重的减薄。随着冲压速度的增加,热冲压零件的厚度均匀性先下降后上升。板料与凸模之间过低的摩擦系数会导致杯形件底部中心发生破裂。同时研究了铝合金热冲压零件的缺陷,比如破裂和起皱的种类、现象和机理。断裂形式主要为以韧窝为主的韧性断裂,主要由微孔洞形核,长大和聚合导致。
    • 范文学; 白玉; 李广阳; 常星阳; 郝海
    • 摘要: 为了拓宽变形镁合金板材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通过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拉伸试验和杯突试验,研究Ca和Sm合金化对热轧Mg-2Zn-0.2Mn合金的织构演变、力学性能和成形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a和Sm后,Mg-2Zn-0.2Mn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减小,基面织构强度显著降低。添加0.64%Ca或0.48%Sm(质量分数)能显著提高Mg-2Zn-0.2Mn合金的拉伸强度、塑性和成形性。此外,Sm和Ca的协同作用可以进一步改善Mg-2Zn-0.2Mn合金的塑性和成形性,这是由于Sm的添加可以影响Ca的分布并减少含Ca颗粒的尺寸。研究结果为在镁合金中利用Ca和Sm替代贵重稀土元素提供了可能性,进而带来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能。
    • 张思婉; 申超
    • 摘要: B柱是汽车侧面碰撞重要的承载结构件,热成形技术作为先进的集工艺和材料于一体的技术,在汽车B柱上的应用越来越多。针对B柱进行热成形钢轻量化设计;根据高强钢减薄强度等效经典公式,从能量角度推导出新的强度等效公式,并根据工程应用对公式进行合理修正;基于修正后的强度等效公式,对汽车B柱原材料进行热成形钢替换设计,对零件的成形性和吸能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用整车侧碰试验对轻量化效果进行验证,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结果可知:根据强度等效原则,并补充了安全系数因子,考虑替换前后钢材料在材料参数因素、残余应力、尺寸偏差和屈强比因素的影响,修正了车身零件的材料强度等效减薄公式;对1500HS材料进行厚度设计,实现零件的材料-工艺-性能的最佳匹配,保证成形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材料厚度由2.2mm降低到1.6mm,重量由原来的4.5kg降至3.2kg,轻量化减重达27.3%;基于C-NACP侧面碰撞分析工况,进行仿真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前后均可以满足五星标准限值要求;同时试验与仿真误差4%以内,表明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 摘要: 面向碳中和时代,日本制铁提出了下一代钢制汽车概念——“NSafe-AutoConcept■”(NSAC)。近期,日本制铁开发的NSAC先进材料——1180 MPa级热轧高强钢在日本首次应用于五十铃汽车的重型卡车“GIGA”和中型卡车“FORWARD”的尾部防撞装置。该1180 MPa级热轧高强钢经过了严谨的成分设计,确定了合适的生产条件,因而具备良好的成形性,实现轻量化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性,减少了生命周期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 付金柱; 武敏; 李国平; 刘春来; 段秀峰
    • 摘要: 425不锈钢是一种针对汽车排气系统冷端开发的资源节约型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其中铬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5%,采用铌钛双元素进行碳、氮的稳定化控制。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电子试验机以及电化学工作站等,研究880~1000°C退火后425不锈钢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演变规律,并与409和439不锈钢进行成形性及耐腐蚀性能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960°C时,425不锈钢具有最佳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组合,其成形性能与439、409相当,点腐蚀速率略大于439、明显低于409,点蚀电位介于409和439之间。总体来说,超纯铁素体不锈钢425具有良好的塑性、成形性和耐腐蚀性能,是汽车排气系统冷端应用的理想材料。
    • 蒋壮
    • 摘要: 在车身制件冲压工艺设计中,为减小材料尺寸,提高材料利用率,开口拉伸是常见的工艺方案,但其弊端就是会使制件成形不充分,从而影响制件强度及品质。介绍了通过特殊的模具结构来弥补开口拉伸成形不充分的弊端,并通过常见制件的实际案例。阐述了该模具结构对提高制件成形性的有效性,实现了采用开口拉伸提高材料利用率的同时,又保证了制件成形充分。为汽车冲压模具设计提供了新思路,降低冲压件生产成本提供了新渠道。
    • 朱国森; 韩赟; 蒋光锐; 滕华湘
    • 摘要: 对近年来汽车车身用新型冷轧薄板的研发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增强成形性双相钢(Dual phase steel with improved formability,DH)、锌铝镁镀层钢板和高鲜映性汽车外板的技术思路、产品优势和应用情况.DH钢中适量稳定性较高的残余奥氏体大幅提高了断后延伸率及加工硬化率,在解决冲压开裂、实现车身轻量化方面效果显著;锌铝镁镀层特殊的相结构决定了其优异的耐蚀性能和成形性能,在汽车内板和外板得到广泛应用;成形零件的表面波纹度是评价高鲜映性汽车外板的重要指标,首钢开发了表面波纹度演变机理及控制技术,解决了钢板表面粗糙度与波纹度协同控制难题.指出了这些新型冷轧薄板要关注的生产和应用方面问题,如DH钢中较高Al、Si含量导致的连铸生产困难和表面质量问题、高合金含量带来的性能波动问题、高强度级别产品的氢脆问题和镀层板焊接的液态金属脆性(Liquid metal embrittlement,LME)问题等;锌铝镁镀层钢板焊接、涂装、粘接、成形等基础数据还不健全,高耐蚀性能还需得到更多用户检验及认可;高鲜映性汽车外板还需要进一步减少表面缺陷的数量、尺寸,进一步压制长波的表面轮廓.
    • 马国栋; 郭雯静; 胡吉永
    • 摘要: 采用电喷印技术在织物上直接打印电线是一种极具前景的大规模制造织物基柔性电子器件的方法,然而,织物表面纹理的复杂性影响着油墨在其表面的扩散和渗透行为,进而影响电线的成形和电性能。因此,为探究织物表面特性对电线的成形及性能的影响机理,文章对三种高密机织物的表面特性、电喷印电线的打印精度、厚度及导电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织物密度的增加,油墨在织物表面的铺展及扩散行为减弱,使得电线在织物表面的成形性和导电性更好。通过促进电喷印技术在织物表面印刷电子领域的应用,可为织物表面柔性电路的数字化快速制备提供思路和指导。
    • 居琪萍; 汪立高; 魏明炜
    • 摘要: 目的研究真空感应熔炼气雾化法(VIGA)制备球形24CrNiMoY高强钢粉末并验证其激光3D打印性能。方法阐明不同雾化气压对粉末形貌、流动性等粉体特征的影响,分析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快速成形合金钢样品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在9.0 MPa雾化气压下制备的粉末球形度最佳,粉末松装密度达到4.89 g/cm^(3),流动性能为21.4 s/(50 g),粉末含氧量0.023%,空心球率<3%,粉末的微观组织主要是马氏体。经过激光工艺参数调控,SLM成形合金钢试样的激光熔池内存在两个明显不同的微区:激光熔化区(LMZ)和热影响区(HAZ)。LMZ主要是马氏体组织,HAZ主要为下贝氏体组织。合金钢试样的平均显微硬度为(402±5.7)HV0.2,其抗拉强度达到(1246±12)MPa,断后伸长率为(11.6±0.5)%。结论VIGA方法制备的24CrNiMoY高强钢粉末满足SLM技术使用要求,具有良好的激光3D打印成形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