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耐撞性

耐撞性

耐撞性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518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6篇、会议论文48篇、专利文献497174篇;相关期刊179种,包括大连交通大学学报、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机械科学与技术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2016年全国智慧城市与轨道交通学术会议、第十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 、2015第十八届汽车安全技术学术会议等;耐撞性的相关文献由1260位作者贡献,包括雷正保、兆文忠、林忠钦等。

耐撞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6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4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97174 占比:99.90%

总计:497648篇

耐撞性—发文趋势图

耐撞性

-研究学者

  • 雷正保
  • 兆文忠
  • 林忠钦
  • 陈秉智
  • 任毅如
  • 刘卫国
  • 张勇
  • 朱平
  • 肖守讷
  • 许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林峰; 苏来华; 王文
    • 摘要: 汽车发生低速碰撞时,动能主要由车身前部吸能盒屈曲塑性变形来吸收,从而保护与之相连的前纵梁等比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以减少汽车的维修成本。本文以六边形截面吸能盒为研究对象,利用非线性显示有限元分析软件Workbench LS-DYNA,研究了截面参数及壁厚对吸能盒耐撞性的影响,并在Isight软件中建立二阶响应面模型,采用多目标粒子群(MOPSO)算法,以初始峰值力和比吸能为目标函数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初始峰值力降低7.47%,比吸能增加11.14%,平均压溃力降低8.16%。
    • 刘岩松; 马建宇; 马箫
    • 摘要: 为提高薄壁管件耐撞性,在基础截面薄壁管的基础上,设计了八边形组合结构薄壁管件,并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仿真对不同的组合结构以及基础截面薄壁结构进行了轴向压溃动力学分析,从而对比研究了八边形组合薄壁结构的耐撞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组合薄壁结构的整体耐撞性相对于基础截面薄壁结构有着极大的提高,其中比吸能平均提高了63.6%。在组合结构薄壁管中O-hex结构的峰值压溃力最低,且具有最高的压溃力效率以及较高的比吸能,所以O-hex的耐撞性表现最好,其次是具有最高比吸能的O-squ。将多边形组合结构应用到吸能结构中可以有效提高薄壁管件的耐撞性能,同时为吸能结构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参考。
    • 邓小林; 黄家乐
    •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轴向变厚度星形管,采用软件ABAQUS/Explicit对该结构有限元建模,并验证了模型的精度。系统研究了该结构在轴向冲击下的变形模式、力-位移和能量吸收等耐撞性能并分析了其关键耐撞性指标,开展了不同角数星形管在保持相同质量下的耐撞性能研究,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开展了星形管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轴向变厚度星形管相比常规的等壁厚星形管在降低初始峰值载荷和提升结构冲击载荷效率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多目标优化得到的最优设计相比原始设计的耐撞性能得到了有效改善,比能量吸收最大提升了6.02%,初始峰值载荷最高减少了39.56%。该研究能为轴向变厚度吸能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 谢嘉悦; 陈有松; 沈国民
    • 摘要: 针对电动汽车车身与电池包在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变量多、非线性强等问题,文章使用一种基于松弛因子的电动汽车车身与电池包结构的协同优化方法,将多学科设计优化问题拆解为一个系统级和数个子学科级的优化问题;根据动量分析和灵敏度分析等方法合理选择各子学科的设计变量。根据不同工况选择各子学科约束,采用最优拉丁方抽样方法分别对各子学科目标模型进行均匀采样,并选择不同算法构建高精度代理模型,为系统级及各子学科选择合适的优化算法。基于Isight软件搭建了电动汽车车身与电池包多学科设计优化框架,计算得出电动汽车车身与电池包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将方案运用到详细模型中,并对车身与电池包优化前后的性能进行对比,得出在各性能与初始状态相比基本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实现白车身结构减重19.95 kg,电池包结构减重7.15 kg,总减重27.1 kg,验证了该方案在实际工程问题中应用的有效性,为实际车身与电池包多学科优化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途径。
    • 许平; 杨丽婷; 姚曙光; 郭维年; 车全伟; 王傲
    • 摘要: 为了提高列车的耐撞性能,采用基于模型的多目标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研究城轨列车方锥式防爬吸能结构碰撞力学参数的最优配置。设计一种方锥式防爬吸能结构,通过建立8编组列车碰撞纵向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吸能结构不同力学参数配置对列车耐撞性能的影响;提出头车吸能量(EA)和列车总体减速度(TMA)的车体端部耐撞性评价指标,基于实验设计采用径向基函数法建立F,K和Fmax关于EA和TMA的响应面模型,并基于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防爬吸能结构的力学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优参数配置下,EA提高了1.933%,TMA降低了14.810%;优化后的力学参数配置方案降低了列车碰撞减速度,提高了头车吸能量占比和整车的耐撞性能。
    • 章成; 铁瑛; 宋峥硕
    • 摘要: 基于梯度概念,提出了复合材料梯度和厚度梯度两种负泊松比蜂窝结构,并研究了不同梯度特性对其耐撞性能的影响。与传统无梯度蜂窝相比,对两种梯度结构的平台应力和吸能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压缩过程中的蜂窝胞元变形模式以及负泊松比效应来揭示结构的增强机理。结果表明:预测的压缩变形和参考结果相似;相比于传统蜂窝结构,在法向应变为0.6时复合材料梯度蜂窝增加了27.6%的平台应力和70.5%的比吸能,厚度交替梯度蜂窝增加了243%的平台应力和166%的比吸能,且梯度蜂窝的平台应力的增加率呈渐进模式,压缩变形模式呈现交替塑性变形;相比于复合材料梯度蜂窝结构,厚度交替梯度蜂窝结构在压缩过程中有更高的平台应力和比吸能,在法向应变为0.6时有高于其169%的平台应力和55.7%的比吸能,具有更强的吸能能力;梯度结构对蜂窝各层的负泊松比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 朱宇; 张乐乐; 窦伟元; 张海峰
    • 摘要: 针对轨道车辆现有防爬器难以兼顾稳定全向防爬及大吸能阈值下高载荷效率的功能需求,提出一种基于Voronoi吸能管的新型全向防爬器,该防爬器由具有“引导-啮合”作用的全向防爬齿板及二维Voronoi异面拉伸吸能结构组成,建立基于显式动力学的吸能结构及防爬器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胞元数和胞元规则度增大,胞元可控的Voronoi吸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Voronoi吸能管的吸能效率;该新型防爬器在由水平、垂直及倾斜3个偏置参数相组合的7个工况中均能有效引导对中并稳定啮合,且随着引导偏置量的增大,防爬器所提供摆正车体的力增大。在结构耐撞性方面,由于2对撞吸能管所形成塑性铰的差异以及防爬齿板引导的共同作用,防爬器撞击时的初始峰值力明显降低;相比于理想对心碰撞,偏置的存在会提高该防爬器的吸能效率、载荷效率和初始峰值力(倾斜偏置工况除外)。
    • 杨毅; 朱涛; 张江田; 黄明惠; 肖守讷; 丁浩谞
    • 摘要: 为提高电力机车被动安全性,提出回退式车钩剪切螺栓设计方法,并对机车端部结构进行耐撞性设计,提高既有机车的耐撞性。首先,对剪切螺栓开展准静态与动态冲击试验,研究剪切螺栓失效的最大剪切力及失效形式;然后,基于试验数据对剪切螺栓用45号钢J-C本构模型参数进行优化,结合数值仿真讨论最大剪切力的参数依赖性;最后,基于数值仿真,验证回退式车钩的功能可行性,同时,基于多级能量吸收的原则,改进既有机车端部结构并对耐撞性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剪切螺栓可有效应用于回退式车钩,以保证机车碰撞中车钩回退到恰当的位置;基于试验数据优化后的45号钢J-C本构模型能够准确模拟剪切螺栓剪切力及失效形式,剪切力最大相对误差为4.31%;剪切螺栓的最大剪切力与螺栓自身直径无关,与剪切螺栓凹槽横截面面积成正比;随着螺栓凹槽宽度增大,螺栓的最大剪切力减小,螺栓剪切段的塑性逐渐增强;剪切螺栓的回退式车钩在整车仿真中能够实现回退功能,使吸能装置有效发挥吸能作用;改进后的机车相较于既有机车的纵向最大平均加速度减少了2.49g,峰值界面力减少了472 kN,碰撞前后司机室纵向生存空间增加了12.54%。
    • 梁习锋; 陈劼昊; 李治祥; 马闻; 许平
    • 摘要: 通过在高速列车端部吸能结构的不同区域加入诱导孔,研究不同位置的开孔方案对多胞结构的吸能特性影响。通过有限元软件LS-DYNA建立开孔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在冲击试验数据中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然后,分别在结构内侧、中部和外侧3个位置布置诱导孔,诱导孔类型有4孔和8孔2种,共形成6种不同诱导结构,研究结构耐撞性随位置变化的规律,并通过复杂比例评价决策方法,选择其中耐撞性最佳的开孔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多胞结构中加入诱导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的褶皱数量,而在内侧加入诱导孔对于提高褶皱数量的效果好于在结构外侧加入诱导孔产生的效果,在内侧开孔能够提高结构整体的褶皱数量,而在外侧开孔能够提高部分相邻胞壁的褶皱数量,但可能会对原本规则变形的胞壁造成一定影响;在外侧加入诱导孔会使结构的峰值力更低,力波动更平稳,但会使结构出现整体屈曲变形;在内侧加入诱导孔能提升更多的吸能量和比吸能;最优开孔结构的初始峰值力降低14.20%,压溃力效率提高20.63%。
    • 邵云霄; 何佳欢; 侯全龙; 尹熙桐; 刘冬
    • 摘要: 为了兼顾汽车结构轻量化和安全性的使用要求,同时提高汽车耐撞性结构的综合吸能效率。基于硬质聚氨酯泡沫优异减振性能,以及铝蜂窝结构良好的力学性能及吸能特性,将聚氨酯泡沫与铝蜂窝结构相结合制备了聚氨酯—蜂窝复合吸能结构,分析了泡沫密度、铝板结构参数变化对其耐撞吸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轻型聚氨酯泡沫作为铝蜂窝芯填料,显著增强了铝蜂窝结构的承载和能量吸收能力,总吸能最大值提高了97.33%,比吸能最大值达到14.920。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