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心脏损害

心脏损害

心脏损害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9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儿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9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12763篇;相关期刊449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岐黄论坛—血液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山东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大会暨山东省医师协会急救医学医师分会第四届学术大会等;心脏损害的相关文献由191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芳、张发意、董晓杰等。

心脏损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9 占比:6.29%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22%

专利文献>

论文:12763 占比:93.49%

总计:13652篇

心脏损害—发文趋势图

心脏损害

-研究学者

  • 刘芳
  • 张发意
  • 董晓杰
  • 刘健
  • 张敏州
  • 张静
  • 王有成
  • 蒲传强
  • 陈雄
  • 刘玉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群; 严远飞; 陈数; 陈洁; 常新; 武剑
    • 摘要: 目的分析合并心脏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SLE患者出现心脏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69例SLE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的心脏损害情况将患者分为心脏损害组(n=78)和非心脏损害组(n=91)。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LE患者心脏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脏损害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尿蛋白、甘油三酯、肌酐、尿酸指标水平较非心脏损害组高,红细胞计数及补体C3水平较非心脏损害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LEDAI评分(OR=1.136,P<0.05,95%CI:1.024~1.26)、雷诺现象(OR=0.422,P<0.05,95%CI:0.182~0.977)与SLE患者的心脏损害显著相关。心脏损害组SLEDAI评分≥10分的患者光过敏、雷诺症状及肾炎发生率高于SLEDAI评分<10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双股脱氧核糖核酸(dsDNA)抗体,抗C1q抗体效价,甘油三酯及补体C3、C4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发生心脏损害风险显著增加,SLEDAI评分、尿蛋白、甘油三酯、肌酐、尿酸、红细胞计数及补体C3可以作为SLE合并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合并有雷诺现象和疾病高度活动期的患者应尽早行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检查,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启动预防策略。
    • 贾蝉忆; 吴斌; 张霞; 谢华灵; 刘婷
    • 摘要: 近年来,在风湿病患者临床研究中观察到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查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心脏损害的文献进行综述,认为干燥综合征易继发心脏传导系统病变、心包及瓣膜病变、缺血性心脏病与心功能不全、心肌病变等心脏损害,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罹患心脏相关疾病可能与炎症和免疫学特征相关,但具体作用机制尚未阐明。而大多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心脏损害临床表现隐匿,应引起高度重视,以便对患者进行心血管合并症筛查和特定的预防性干预措施。
    • 任传永; 宣少平; 张青森; 沈诤
    • 摘要: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内分泌科的常见病,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机体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表现为怕热多汗、心慌、手颤、多食、疲乏无力等表现,可合并不同程度突眼症和心脏损害等症状[1-2]。丙基硫氧嘧啶是目前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常用药,虽有一定效果,但部分患者并不能很好的控制症状和缓解进展[3-4]。
    • 颜莹; 蒙智森; 杨京华; 翁泽林; 罗笑容
    • 摘要: 目的提高对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DSS)的早期识别及对川崎病心脏损害多样性的认识,并加强个体化管理。方法报道1例川崎病病儿伴KDSS、心肌炎、瓣膜病变、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瘤及高凝状态、肝功能不全、急性肾损伤等多系统功能损伤的病例,并以“川崎病”“川崎病休克综合征”“冠状动脉瘤”(包括中英文)为关键词或主题词对PubMed和中国知网中截至2020年12月收录的论文进行检索,收集并分析检索到的病人的资料。结果该例川崎病病儿临床诊断明确,起病即出现KDSS且伴有多系统功能受损,病情危重,临床处理存在矛盾。经治疗病儿生命体征平稳,但在亚急性期出现中型冠状动脉瘤。检索文献共收集到8篇相关病例报道,发现近些年KDSS的报道逐渐增多,然而同时合并多种心血管并发症及多系统功能损伤的病例仍较少见。结论川崎病除了有我们熟知的典型并发症冠状动脉病变,还可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并发多种心脏损害,尤其需加强对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KDSS进行早期识别和诊治。
    • 郭敏; 胡良伟; 江坚青; 杨芮; 易小玉; 黄义豪; 晏子友
    • 摘要: 心脏损害常见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肾两脏“水火既济”。慢性肾脏病累及多个脏腑,以气血阴阳正虚为本,瘀毒、痰湿为标,病位主要在脾肾。线粒体自噬水平与心肾功能关系密切,现将慢性肾脏病并发心脏损害病因病机、慢性肾脏病对心肌细胞线粒体联系相结合,探讨慢性肾脏病心脏损害中线粒体自噬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线粒体自噬的机制。
    • 牛亚辉; 余金鸣; 蓝韶仁; 李艺珍; 李晓燕
    • 摘要: 目的:调查流浪精神疾病患者心脏损害的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流浪精神疾病患者66例,根据有无发生心脏损害分为心脏损害组(26例)与非心脏损害组(40例).单因素分析心脏损害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心脏损害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年龄、药物不良反应、存在糖尿病、住院时间、流浪时间、付费方式是导致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药物不良反应、存在糖尿病、住院时间、流浪时间是导致心脏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流浪精神疾病患者心脏损害进行调查并分析危险因素,有利于为临床治疗流浪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一定的依据.
    • 石聪辉; 吴贤聪; 郑志鹏; 郁毅刚; 沈清音; 庄佳毅; 刘惠娜
    • 摘要: 目的 总结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的临床特征和救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收治的57例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3例、女性34例,年龄38(18~80)岁,均为口服中毒.在重症监护下,给予基础救治措施,包括清除毒物、特效解毒剂、血液净化、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针对顽固性低血压和严重心律失常在积极给予容量复苏、纠正酸中毒、稳定内环境的同时,增加保护心肌药、血管活性药和抗心律失常药的使用,必要时安装临时起搏器.观察患者心脏损害发生情况、转归和预后,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73.7%(42/57)的患者合并不同程度心脏损害,表现为心肌酶谱不同程度升高42例(100.0%)、心电图改变39例(92.9%)、心律失常25例(59.5%)、低血压14例(33.3%)、高血压2例(4.8%).本组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2~10?d,平均(5.6±1.7)d;总住院时间2~14?d,平均(9.5±2.4)d.本组患者治愈45例,好转5例,死亡7例(12.3%),其中4例死于心搏骤停或严重?室性心律失常,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较存活者低(分:3.4±0.6比4.3±1.1,P=0.039),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存活者高〔57.1%(4/7)比20.0%(10/50),P=0.033〕.安装临时起搏器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存活率显著高于未安装临?时起搏器者〔20.0%(10/50)比0(0/7),P<0.01〕.存活和死亡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岁:36.8±10.4比?39.5±11.2,P=0.526).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GCS评分≤6分〔优势比(OR)=2.417,95%可信区间(95%CI)为1.853~4.692,P=0.028〕、伴严重心律失常(OR=1.438,95%CI为1.072~3.739,P=0.031)是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安装临时起搏器是患者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OR=0.896,95%CI为0.657~0.964,P=0.015).结论 心脏损害在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中常见,继发严重心律失常与患者死亡相关.在使用保护心肌药和血管活性药的同时,合理选择抗心律失常药,必要时安装临时起搏器能稳定血压、保证循环灌注,提高救治成功率.
    • 唐维晞; 邓和平; 陈彦汝; 叶莎; 张念
    • 摘要: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动态心电图及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诊断嗜铬细胞瘤儿茶酚胺性心脏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20年4月在我院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患者114例,其中嗜铬细胞瘤儿茶酚胺性心脏损害的患者27例.所有患者均完善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胸片、动态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超声、冠状动脉CTA等临床资料,并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如血压、临床症状等.结果:114例嗜铬细胞瘤患者中,27例患者存在嗜铬细胞瘤儿荼酚胺性心脏损害.嗜铬细胞瘤儿茶酚胺性心脏损害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与嗜铬细胞瘤无儿茶酚胺性心脏损害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嗜铬细胞瘤儿茶酚胺性心脏损害以高血压为主要表现,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可伴有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表现.114例患者中,26例患者出现心肌酶谱升高,36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24例患者冠状动脉CTA异常,嗜铬细胞瘤儿茶酚胺性心脏损害患者在心肌酶谱、动态心电图及冠状动脉CTA异常例数与嗜铬细胞瘤无儿荼酚胺性心脏损害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4例患者中心肌酶谱或心电图或冠状动脉CTA异常的患者总共56例,其中嗜铬细胞瘤儿茶酚胺性心脏损害患者23例,嗜铬细胞瘤无儿茶酚胺性心脏损害患者有3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嗜铬细胞瘤儿茶酚胺性心脏损害患者中,心律失常最为常见.结论:嗜铬细胞瘤儿茶酚胺性心脏损害患者心肌酶谱、动态心电图及冠状动脉CTA均可存在异常表现,但特异性、敏感性不高,三者同时综合分析可以提高临床诊断.
    • 侯淼; 孙凌; 周万平; 丁粤粤; 徐秋琴; 曹磊; 沈洁; 杨道平; 吕海涛
    • 摘要: 目的评估原发性高血压儿童的心脏亚临床损害情况,并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心脏亚临床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5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儿治疗前的临床资料,并选取该院同期同年龄、同性别的45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儿童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左心结构、收缩和舒张功能指标的差异,并探讨高血压患儿血尿酸水平与其左心结构、收缩和舒张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及相对室壁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有20例(36%)出现左心室肥厚。高血压组左心房内径和主动脉根部内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儿左心室质量(r=0.534,P<0.01)、左心房内径(r=0.459,P<0.01)、主动脉根部内径(r=0.361,P=0.010)呈正相关;校正血压影响后血尿酸水平仍与上述指标呈正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儿可出现左心室肥厚、舒张功能受损、左心房及主动脉近端扩张等亚临床损害。血尿酸水平增加与原发性高血压患儿心脏损害显著相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