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复合组织缺损

复合组织缺损

复合组织缺损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7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644769篇;相关期刊37种,包括现代医院、基层医学论坛、临床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军显微外科学术大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皮瓣学组2013年会、宁波市医学会显微外科并手外科分会2013年会、第三届全国创伤骨科学术会暨组织修复与重建新技术研讨会等;复合组织缺损的相关文献由272位作者贡献,包括喻爱喜、侯瑞兴、潘振宇等。

复合组织缺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44769 占比:99.99%

总计:644845篇

复合组织缺损—发文趋势图

复合组织缺损

-研究学者

  • 喻爱喜
  • 侯瑞兴
  • 潘振宇
  • 陶圣祥
  • 余云兰
  • 俞立新
  • 刘世豪
  • 刘跃飞
  • 吴群峰
  • 周明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有斌; 丁治红; 温永刚
    • 摘要: 目的:比较小腿岛状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与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40例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20例。A组患者采用小腿岛状穿支蒂螺旋桨皮瓣进行修复,B组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皮瓣愈合时间、皮瓣成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AOFAS踝-后足评分及皮瓣感觉评分。结果:两组的皮瓣成活率均为100.00%,B组的手术时间、皮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两组的AOFAS踝-后足评分、皮瓣感觉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B组的增加幅度更加明显(P<0.05)。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对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优于小腿岛状穿支蒂螺旋桨皮瓣。
    • 何海珍; 杨瑛艳; 巫文强; 郭俊光; 刘世豪; 郁成
    • 摘要: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同侧游离腕横纹穿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收治的同侧游离腕横纹穿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手术患者6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男24例,女7例,年龄(32.98±6.02)岁,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男25例,女6例,年龄(33.97±5.83)岁,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皮瓣成活及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术后干预1、2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5492、8.6781,均P<0.05);观察组治愈率80.65%(25/31),对照组64.52%(20/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61,P=0.085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30/31),对照组74.19%(23/31)(χ^(2)=6.3690,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同侧游离腕横纹穿支复合组织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手术患者VAS疼痛评分,有效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促进皮瓣迅速愈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项东全; 赵建文; 赵雪林; 李建雄; 廖松; 郭子轩; 赵子仪; 张建政; 许猛
    • 摘要: 背景由高能量创伤或肿瘤侵犯导致的肢体一种以上组织缺损称为复合组织缺损(compound tissue defect,CTD),是骨科和创伤外科临床中最为棘手的情况之一。对于复合组织缺损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目前无统一的评估标准。目的提出一种新的复合组织缺损分型方式,为复合组织规范化修复重建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团队根据既往研究和临床经验建立了基于软组织(soft tissue defect,S)、骨(bone defect,B)、神经缺损(nerve defect,N)不同组织类型和严重程度的肢体复合组织缺损分型(limb compound tissue defect classification,LCTDC),具体分为3大类8个亚型(3大类为LCTDCⅠ、Ⅱ、Ⅲ型,8个亚型为ⅠA、ⅠB、ⅠC、ⅡA、ⅡB、ⅡC、ⅢA、ⅢB型)。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2019年6月-2021年12月复合组织缺损患者175例,由两组医师(A组为6名骨科主治医师,B组为2名骨科主任医师)根据术前缺损部位专科检查及影像资料进行LCTDC分型,并确定亚型和制定手术计划,以B组结果为金标准,对A组的评价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175例复合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性113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28.3岁。四肢骨与软组织巨大肿瘤113例,四肢高能量损伤清创术后伴复合组织缺损62例。B组两名主任医师评估后LCTDC分型:Ⅰ型40例,Ⅱ型79例、Ⅲ型56例。两组医生LCTDC总分型一致性评估的Kappa值为0.783(P<0.05);各亚型(包括手术计划的制定)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71~0.821(P均<0.05)。结论年轻医生和有经验的骨科医生在术前对患者进行LCTDC分型和确定亚型及手术方案时一致性较高,本研究所建立的LCTDC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评估伤情并选择合理的重建方式,有利于规范和优化手术策略。
    • 周望高; 曾锦浩; 张振伟; 李东扬; 叶学浪; 柯于海; 林慧鑫; 余少校; 陈乐锋
    • 摘要: 目的 探讨桡侧副动脉穿支骨皮瓣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收治9例手部掌、指骨及皮肤复合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桡侧副动脉穿支骨皮瓣修复,皮肤缺损面积3.5 cm × 5.5 cm~4.5 cm×8.5 cm,骨缺损长度3~6 cm.皮瓣切取面积4.0 cm ×6.0 cm~5.0 cm × 9.0 cm,骨瓣切取大小3.0 cm × 1.0 cm × 1.0 cm~6.0 cm × 1.5 cm ×1.0 cm,皮瓣均携带臂后侧皮神经,骨瓣和受区的掌、指骨采用交叉克氏针固定,皮瓣的桡侧副动脉及伴行静脉和受区的桡动脉腕背支、头静脉吻合.术后观察皮瓣存活情况,门诊随访观察骨移植端愈合情况、皮瓣存活质量、皮瓣的感觉恢复情况及指关节的屈伸功能.结果 术后9例桡侧副动脉穿支皮瓣全部存活.随访6~24个月,全部病例的骨移植端均愈合良好,皮瓣外形良好,无臃肿,皮瓣的两点分辨觉为8~12 mm,平均10.2 mm.手功能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7例,良2例.上臂皮瓣供区仅留线状瘢痕,功能无影响.结论 桡侧副动脉穿支骨皮瓣切取方便,操作简单,可同时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及掌、指骨缺损,缩短治疗时间,对供区损伤小,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修复手部骨及皮肤软组织复合缺损的良好方法.
    • 刘铭波; 胡伟; 梁勇; 张子清; 朱伟民
    • 摘要: 目的 探讨带掌长肌腱的动脉化Flow-through静脉皮瓣修复指背侧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自2010年3月至2018年12月,应用带掌长肌腱的动脉化Flow-through静脉皮瓣修复指背侧复合组织缺损23例23指,男17例17指,女6例6指,年龄23~53(平均37.2)岁.致伤原因:绞伤15例,电刨伤5例,热压伤3例.均为指背侧复合组织缺损,其中拇指1例,示指11例,中指9例,环指2例.均为软组织及肌腱缺损,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x1.8 cm~4.2 cmx2.6 cm,肌腱缺损长度1.6~2.6 cm;其中1例伴有伸肌臆终腱止点及中央腱止点缺损,5例伴有终腱止点缺损.3例为急诊手术修复,20例为亚急诊手术修复.供区直接缝合.术后门诊随访皮瓣的外形、色泽、质地、感觉、指体功能恢复情况和供区外形.结果 术后随访8~23个月,平均11个月.皮瓣外形无臃肿,质地柔软,有轻度色素沉着,保护性感觉恢复;指近侧及远侧指骨间关节总活动度145°~170°,平均162.6°,按Strickland手功能评定方法评定,结果全为优.结论 带掌长肌腱的动脉化Flow-through静脉皮瓣是修复指背侧复合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修复方法.
    • 胡智玉; 宋力; 周明武; 朱光显; 熊颖杰; 仓飞成; 杨涛; 张凯; 幸超峰
    •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串联组合穿支嵌合组织瓣在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12月-2019年7月,对6例足踝部复合组织缺损的患者,将分别切取的不同的穿支(嵌合)组织瓣主干血管进行串联吻合后重组,形成新的穿支嵌合组织瓣,以游离移植的方式进行修复.单个创面缺损面积7.0 cmx10.0 cm~15.0 cmx26.0 cm.皮瓣串联形式分别为:股前外侧皮瓣加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3例,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加腓动脉穿支皮瓣嵌合腓骨瓣2例,股前外侧分叶皮瓣加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1例.单个皮瓣切取面积为13.0 cmx22.0 cm~16.0 cmx28.0 cm.所有患者均为门诊随访.结果 术中皮瓣均切取顺利,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皮瓣均顺利成活,1例伤口感染,经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后成功愈合,其余5例伤口均一期完全愈合.随访4~20个月,皮瓣外观饱满,稍显臃肿,色泽与受区相似,质地柔软,肢体功能恢复较好.裸关节背伸活动度为15°~40°,跖屈20°~45°.结论 对于足踝部多部位、大面积复合组织缺损的创面,利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采用串联组合式穿支嵌合组织瓣进行修复,组合方式灵活,可得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 岳振双; 徐钧波; 汤样华; 郑文杰; 胡中青; 熊振飞
    • 摘要: cqvip:2017年5月~2019年12月,我科采用载万古霉素骨水泥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植皮术分期治疗12例手足部复合组织缺损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47~70岁。损伤部位:手背部6例,手掌部3例,足背部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骼、肌腱缺损。软组织缺损面积:5.6 cm×4.5 cm~10.0 cm×6.3 cm。患者均采用载万古霉素骨水泥联合VSD、植皮术分期治疗。
    • 詹宏钢; 汤样华; 徐灿达; 侯桥
    • 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带肌腱的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伴有伸肌腱缺损的指背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5年3月至2018年8月对伴有伸肌腱缺损的指背缺损创面的23例患者,应用两种带肌腱的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其中带掌长肌腱的桡动脉掌浅支复合组织瓣14例、带示指(小指)固有伸肌腱的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瓣9例.皮瓣切取面积2.8 cm×2.0cm~4.4 cm×2.8 cm.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外形、色泽、质地、感觉以及皮瓣供区情况.结果 本组23例皮瓣全部存活.其中1例桡动脉掌浅支复合组织瓣和2例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瓣术后第二天出现静脉危象,经拆除部分缝线后静脉回流正常,皮瓣顺利存活.除1例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瓣远端出现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治疗后创面愈合外,其余患者供、受区伤口均Ⅰ期愈合,未并发深部组织感染.所有病例均获得6~14个月随访,平均7.3个月,皮瓣质地、外形满意,皮瓣供区仅留线性瘢痕、无挛缩,腕关节屈伸功能正常.皮瓣两点分辨觉达9~11 mm.结论 带掌长肌腱的桡动脉掌浅支复合组织瓣、带示指(小指)固有伸肌腱的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瓣具有切取简单、血供可靠、皮瓣外形好和供区损伤小等优点,是修复伴有伸肌腱缺损的指背软组织缺损创面的良好术式,灵活选择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欧昌良; 周鑫; 邹永根; 刘安铭; 罗旭超; 杨杰翔; 刘东
    • 摘要: 目的 探讨游离以旋髂浅动脉为血供的嵌合皮瓣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共收治创伤后足部复合组织缺损25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25~59岁,平均41.3岁;清创后创面面积3.0 cmx11.5 cm~9.0 cmx16.0 cm;骨缺损长度2.0~6.0 cm;均采用游离以旋髂浅动脉为血供的嵌合皮瓣移植修复,皮瓣切取面积3.5 cmx12.0 cm~9.5 cmx16.5 cm,携带髂骨长度2.5~6.5 cm.皮瓣供区20例采用美容缝合直接关闭,5例切取面积较大,采用皮肤牵张闭合器关闭.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25例嵌合皮瓣顺利成活23例;1例术后第1天出现动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消除;1例因切取面积较大,皮瓣远端少许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髂骨填充后骨愈合良好,无骨不连、骨质吸收等并发症发生.2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5个月,皮瓣色泽良好,质地可,足部功能按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定:优18例,良5例,可2例.腹股沟皮瓣供区可见线形瘢痕,无明显功能障碍.结论 游离以旋髂浅动脉为血供的穿支皮瓣,皮瓣供区隐蔽,穿支恒定,携带髂骨时修复足部复合组织缺损,可获取满意的临床疗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