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九次全国妇产科病理学术会议
第九次全国妇产科病理学术会议

第九次全国妇产科病理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沈阳
  • 出版时间: 2007-06-16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

会议文集:第九次全国妇产科病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尸体解剖往往在死亡多日后进行,组织块常常在福尔马林溶液中经过较长时日的固定,所制切片染色暗淡,福尔马林色素沉积,影响观察,只有75%的尸体解剖病例能找到特征性的胎儿有形成分。在诊断过程中,行免疫组化染色和特殊染色可以突出胎儿有形成分。油红O可染胎脂呈红色,Ayoub-Shklar可染角化上皮细胞和毳毛中的角蛋白,PATH可染透明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呈蓝黑色团块。Attwood染色黏液呈绿色,角化上皮呈深红色。也可采用Papanicolau染色突出角化上皮细胞。本例尸体解剖采用AB-PAS法。黏液染成蓝色,突出于淡红色的背景中,效果较好。免疫组化采用不同分子量的CK,低分子量CK染色为阴性;广谱CK角化上皮细胞染色阳性但背景中肺泡上皮同时被染色,使背景不够清晰;高分子量CK背景中肺泡上皮不被染色而微血管中的角化上皮细胞阳性,染色效果较好。
  •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子宫大出血的病理及产科特点。rn 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该院2004年~2006年收治的10例因产后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病理及产科资料进行分析。rn 结果:10例产后大出血经保守治疗而不能控制的产科大出血患者,因病理因素造成出血的3例,病理因素有胎盘粘连、胎盘植入,以及超常胎盘部位反应。因产科因素造成出血的4例,产科因素有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以及胎盘早剥。因病理与产科两种因素造成出血的3例。rn 结论:对产后子宫大出血的患者应当从病理与产科因素两个方面寻找原因。
  • 摘要:目的:探讨腹膜播散性平滑肌瘤病(LPD)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rn 方法:报道2例LPD病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100多例报道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组织发生及鉴别诊断和预后进行探讨。rn 结果:肿瘤在腹腔内呈多发性结节状生长并突出于腹膜表面,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由交错成束的平滑肌细胞组成。分化良好。免疫组化染色示:SMA、ER、PR蛋白均阳性。rn 结论:表明LPD是发生有腹腔内的良性平滑肌增生性病变,必须与分化好的平滑肌肉瘤相鉴别。
  • 摘要:由于部分性葡萄胎和完全性葡萄胎的恶变率存在差异,因此有必要将两者区分开来。在组织学上仅靠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胎盘绒毛水肿的情况来区分这两者存在一定难度并容易产生误差。rn 为此用P57<'KIP2>抗体对过去诊断的47个病例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回顾性检查。结果发现在过去仅靠HE染色诊断的32例部分性葡萄胎中有25%(8/32)的误诊,完全性葡萄胎中也有20%(3/15)的误诊。因此为了尽量减少诊断的误差,认为有必要把P57<'KIP2>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作为葡萄胎鉴别诊断的常规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印记基因P57在妊娠水泡状组织中的诊断价值。rn 方法:50例来自天津中心妇产科医院病理科的妊娠水泡状组织标本,分为明确诊断与诊断欠明确两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并比较P57与细胞增殖标记PCNA在不同妊娠水泡状组织中不同部位的表达。rn 结果:rn (1)P57在明确诊断组的完全性水泡状胎块中,大部分病例的细胞滋养细胞及绒毛间质细胞呈阴性表达,除1例(3.03%)为灶性阳性;相反,在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及水肿性流产的病例中,大部分(88.9%)的呈弥漫阳性表达,仅1例呈阴性表达,与前者阳性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rn (2)P57在所有妊娠水泡状组织的病例中,合体滋养细胞全部呈阴性表达;近乎全部病例的绒毛间滋养叶细胞岛与蜕膜组织呈阳性表达。rn (3)细胞增殖标记PCNA在所有妊娠水泡状组织的病例中,细胞滋养细胞以及合体滋养细胞均呈阳性,且阳性率都>50%。rn (4)P57在完全性水泡状胎块的灵敏度、特异度、标准化阳性预告值与阴性预告值分别为97.3%、92.3%、92.7%、97.2%。rn 结论:P57是一项兼备灵敏性与特异性的生物学指标,有助于从遗传基因学角度对完全性水泡状胎块、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及水肿性流产进行鉴别。
  •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临床病理特征。rn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1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rn 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主要症状为盆腔包块、腹胀、腹痛、痛经。B超检查有10例发现盆腔包块中有实质性结构。病理类型以透明细胞癌和子宫内膜样癌多见。临床分期为:Ⅰ期12例,Ⅱ期3例,Ⅲ期5例,Ⅳ期1例。治疗方法均采用肿瘤细胞减灭术+化学治疗。rn 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早期临床诊断困难,B超检查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该病的治疗以肿瘤细胞减灭术+化学治疗为主。
  • 摘要:目的:探讨散发性Burkitt淋巴瘤(BL)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征。rn 方法:对1例散发性卵巢BL病例进行了光镜、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特征进行临床病理分析。rn 结果:女性1例;36岁。光镜下BL瘤细胞呈弥漫一致的中等大细胞,常伴有"星空现象"和多量的核碎片,易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瘤细胞示CD20+和(或)CD79α+,Ki67+++,bc12、TdT和MPO均-。rn 结论:散发性BL属高度恶性淋巴瘤,镜下瘤细胞表现为弥漫一致的中等大细胞,染色质粗,可见少量胞质,核分裂及核碎片多见;常伴"星空现象";免疫组化示B细胞性,Ki67接近100%。BL主要应与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髓性白血病及非淋巴造血系统小细胞恶性肿瘤等相鉴别。
  • 摘要:原发类癌占卵巢类癌的80%,占卵巢畸胎瘤<5%,比卵巢甲状腺肿少见。大多数原发性类癌与畸胎瘤成分有关,畸胎瘤中的胃肠上皮、呼吸上皮,原始神经外胚层细胞以及具有APUD细胞分化潜能的内胚层上皮细胞等均是原发类癌的起源。非肿瘤性卵巢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可能是与畸胎瘤无关的类癌的起源,但极少见。本文报道一例。
  • 摘要:目的:观察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神经内分泌细胞(NECs)的大体形态和超微结构特征。rn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嗜铬素A(CgA)在41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22例正常卵巢中的表达,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其表达情况;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正常卵巢、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各3例组织中NECs的超微结构特征。rn 结果: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NECs分布范围及染色强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随组织分化程度下降,NECs的表达增强。其超微结构以胞质内出现神经内分泌(NE)颗粒为特征,兼具恶性上皮性肿瘤细胞的特征。rn 结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的NECs是肿瘤的一部分,它们的出现可能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类癌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rn 方法:观察总结7例卵巢原发性类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rn 结果:7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39.86岁(29~54岁),以盆腔肿物或卵巢囊实性肿物为主要临床表现。组织学类型为甲状腺肿型2例,岛状型3例,梁状及岛状混合型2例。rn 结论:卵巢类癌是罕见的卵巢单胚层畸胎瘤,具有低度恶性。诊断中需注意与粒层细胞瘤、支持细胞瘤等鉴别,并需除外转移性类癌。
  • 摘要:目的:探讨AIB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n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中AIB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与24例良性、69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AIB1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同时测定交界性肿瘤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Bcl-2蛋白的表达。rn 结果:rn (1)AIB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89%,而正常卵巢、良性与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分别为8.33%、25%、65.22%,与交界性肿瘤相比,卵巢癌中AIB1蛋白的阳性率明显升高,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率下降,而良性与交界性肿瘤相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n (2)临床Ⅱ-Ⅲ期病例AIB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期者,未发现不同病理类型的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中AIB1蛋白表达存在差异。rn (3)AIB1蛋白表达与ER、PR、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与Bcl-2蛋白的表达间无相关性。rn 结论: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中,AIB1蛋白可能通过类固醇激素受体途径和突变的P53蛋白信号传导通路参与肿瘤的形成。
  •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rn 结果:本组2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均发生于子宫肌壁间,为单发结节,未浸润肌层,未累及粘膜及浆膜层。肉眼:切面为粉红、灰黄色、质软。与周围界限较清,镜下见肿瘤细胞为小圆形或短梭形,均质状伴大片出血坏死,部分肿瘤细胞围绕小血管周围密集排列。免疫组化:其中一例CD10(+)、Vimentin(+)、Actin(-)、Desmin(-)、S-100(-)、ER(+)、PR(+);另一例仅作CD10(+)、ER(+)、PR(+)。rn 结论:2例患者根据肿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诊断为低度内膜间质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与子宫平滑肌瘤不同,平滑肌瘤分化较低时易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混淆,但平滑肌瘤有丰富的胞浆,核呈纺锤型。癌肉瘤亦需与低度内膜间质肉瘤鉴别,有恶性上皮成分伴肉瘤改变的才能诊断癌肉瘤,且核分裂也较低度内膜间质肉瘤多。低度内膜间质肉瘤还必须与高度内膜间质肉瘤鉴别,后者在老年妇女中较多见,有较多的核分裂和细胞间变,可广泛的浸润肌层,有凶险的临床过程,高的转移率及高的死亡率。
  • 摘要:目的:观察ER、PR在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rn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ER、PR的表达。rn 结果:rn 1、ER和PR在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增生期显著高于分泌期;rn 2、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ER和PR的表达在20~30岁与40~49岁两个年龄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rn 3、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与疾病子宫内膜增生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n 4、分泌期子宫内膜与分泌期使用孕激素类药物比较,虽然后者ER和PR表达均下降,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rn 5、子宫平滑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在增生期内膜ER、PR表达无差异;rn 6、绝经后子宫内膜中ER、PR仍呈阳性表达。rn 结论:rn 1、ER和PR参与正常子宫内膜月经周期变化。rn 2、ER、PR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调控。rn 3、正常生育年龄妇女宫内膜腺上皮中ER、PR含量无明显差异。rn 4、通过ER、PR检测可以区分增生期内膜抑或分泌期子宫内膜。
  • 摘要:目的:重视子宫内膜样腺癌伴有癌细胞似组织细胞侵犯脉管和淋巴结转移的组织学表现型式,避免诊断不足。rn 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伴有癌细胞似组织细胞侵犯脉管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rn 结果:临床表现为绝经后或围绝经期不规则阴道流血。诊刮标本病理诊断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手术前临床分期3例为临床Ⅰ期,1例为临床Ⅱ期。手术病理分期均为FIGOⅢc期,内膜样腺癌均浸润子宫深肌层伴脉管内癌栓,盆腔淋巴结转移数量1~8枚。脉管内癌栓及淋巴结转移病灶癌细胞呈单个或数个簇状稀疏分布,癌细胞胞浆丰富嗜淡伊红色或含空泡,胞核增大,核仁显著。免疫组化结果:淋巴结转移癌细胞CK7(+),EMA(+),Ber-EP4(+),CD68(-)。4例均获随访:3例手术后辅助放疗和/或化疗,1例术后21个月发生脑转移,补充放疗,生存26个月;另外2例无瘤生存分别为28个月和2个月。1例术后拒绝辅助治疗及体检,生存13个月。rn 结论:rn 1.重视子宫内膜样腺癌伴有癌细胞似组织细胞侵犯脉管和淋巴结转移的组织学表现型式,应用CK7,EMA和Ber-EP4染色对确定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价值。rn 2.子宫内膜样腺癌伴有癌细胞似组织细胞侵犯脉管和淋巴结转移,其临床意义目前不清楚,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于宫体及宫颈的恶性苗勒管混合瘤(MMMTs)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及肿瘤的生物学行为。rn 方法:对本院2例原发于宫体及宫颈的MMMTs的临床资料、病理学特点进行观察及预后随访。rn 结果:2例MMMTs在临床上均表现为阴道长期不规则流血病史;病变特征为癌与肉瘤样成分混合存在,同源性及异源性肿瘤各一例。rn 结论:MMMTs为一种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肿瘤的预后与癌性成分有关而与肉瘤样成分无关。
  • 摘要:本文通过病例分析,探讨宫颈神经内分泌癌是由形态一致的小细胞构成,癌细胞具有类似于肺小细胞癌的高核/浆比例,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化染色可显示其神经内分泌特征。
  • 摘要: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lα(HIF-1α)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rn 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和RT-PCR等方法检测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和液基细胞中的HIF-lα的表达水平。rn 结果:宫颈癌、CINⅡ-Ⅲ、CINⅠ和正常组织中HIF-l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9%(46/78)、48.0%(12/25)、6.67%(1/15)、0(0/12);宫颈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肿块大小、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年龄无关;宫颈癌组织和CINⅡ-Ⅲ中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及CINⅠ;液基细胞中宫颈癌和HSIL的mRNA和蛋白水平都高于LSIL及正常细胞。rn 结论:宫颈癌和CINⅡ-Ⅲ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INⅠ、癌旁和正常组织,HIF-1α可能是宫颈癌形成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其表达增强与宫颈癌的浸润性发展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新的早期筛查和判断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诊断指标。利用液基细胞标本检测指标是可行的,具有方便,易得,经济的特点。
  • 摘要:本文介绍我院病理科细胞室从1983年1月-2006年12月的23年间,用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方法共检查妇瘤科门诊患者22782例,全部HE染色,光镜观察。除一例为1周岁幼女患阴道及宫颈葡萄簇肉瘤外,其余病例年龄20~87岁。共检出恶性肿瘤401例,占受检总数的1.76%,其中检出宫颈癌400例,占恶性肿瘤组织的99.75%,鳞癌387例,占癌组的96.51%,腺癌13例,占癌组的3.24%。肉瘤1例;占恶性肿瘤组的0.25%.
  • 摘要:目的:研究HCCR在宫颈液基细胞学残液中的表达情况及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探讨其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意义。rn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及原位杂交法对41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残液及相应宫颈组织中HCCR蛋白和HPV16/18 DNA进行检测。rn 结果:HCCR在正常宫颈细胞及组织中不表达,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表达阳性率逐级升高;HPV16/18 DNA的检出率在宫颈病变中随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HCCR和HPV16/18的表达呈正相关;宫颈液基细胞学残液和相应宫颈组织中HC-CR或HPV16/18的检出率一致。rn 结论:通过宫颈液基细胞学残液中HCCR和HPV16/18的检测对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筛查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以及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程度的相关性。rn 方法:对该院妇科2350名患者进行TCT和HCⅡ检测,并对TCT异常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病理检查。rn 讨论:在TCT异常者中,病变程度越高,高危型HPV感染率越高,且宫颈病变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病毒负荷量密切相关,随着病毒负荷量增加,宫颈病变发生率增加,其程度相应越严重。
  • 摘要:目的:报告1例罕见的宫颈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和病理学特征。rn 方法:对1例宫颈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病理形态改变和免疫组化标记进行分析。rn 结果:患者52岁,因接触性出血5个月来院就诊,宫颈活检为中低分化癌,倾向于鳞形细胞癌,B超显示宫颈外口后唇低回声区,内部彩色树枝状,宫颈动脉PI:1.02,RI:0.63。临床分期为Ⅰb1期,行广泛全子宫+双附件+盆腔淋巴清扫术;大体检查见宫颈外口5点到10点处见一菜花状肿块2.5×1.5×1.5cm<'3>,切面灰白色质脆,浸润深度0.6cm,最深距表面1cm,上缘距宫颈内口1.8cm,下缘刚到穹隆。镜下见分化较差的非角化性癌,周围明显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细胞较大,细胞边界不清呈合体细胞样,细胞核呈空泡状有1-2个明显的核仁;未见明显的腺样分化,角化及细胞间桥形成,淋巴结未见转移。免疫组化显示细胞角蛋白、P16、波形蛋白阳性,EBV(LMP-1)阴性,HPV16局灶阳性。rn 结论:宫颈淋巴上皮瘤样癌是宫颈鳞形细胞癌的预后较好的一种亚型,与其它类型鳞癌进行区分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摘要:目的:总结并分析阴道柱状上皮各种病损的特点,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发生的机制。rn 方法:在2002年7月-2006年12月阴道活检组织中筛选出含柱状上皮病损的病例,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rn 结果:阴道柱状上皮病损143例,其中良性病变108例(囊肿54例、腺病8例,宫内膜异位47例),腺癌35例(原发癌6例、可能原发癌5例、转移性腺癌24例)。rn 结论:对上述各种病变的亚型、发病年龄、好发部位及可能恶变等特征,进行归纳分析。阴道柱状上皮病变以良性病变最多(75.72%,108/143),其次为腺癌(24.28%,35/143)。阴道腺癌以转移癌居多,阴道转移性腺癌占腺癌总数(68.57%,24/35)。阴道腺病可能容易癌变,约33.3%发生癌变(4/12)。阴道柱状上皮产生的机制如下:rn (1)胚胎时期某些基因如Hox、Wnt及P63等表达异常,苗勒上皮分化为鳞状上皮发生障碍,出现柱状上皮残留,DES是引起这些基因表达异常的常见原因。rn (2)胚胎发育过程中,中肾管或副中肾管上皮残留。rn (3)阴道鳞状上皮损伤后柱状上皮化生。rn (4)阴道外苗勒上皮(含宫内膜输卵管及宫颈腺上皮)在阴道的异位等。由于阴道柱状上皮有癌变可能,故需积极预防和治疗。
  • 摘要:外阴上皮内病变(VIN),旧称为外阴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是一种发生于外阴鳞状上皮内的病损,以上皮成熟紊乱和细胞核异常为特点,表现为细胞密度增高、排列极性消失、核多形性、染色质增粗、核膜不规则和核分裂增多,包括不典型核分裂。在2003年版的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病理学及遗传学分类──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册,VIN单独归为外阴上皮性肿瘤内鳞状上皮肿瘤及其相关肿瘤和癌前病变中的一种病变。本文研究外阴上皮内病变的组织学上鉴别诊断。
  • 摘要:目的:研究高级别CIN的形态特征、分布特点及生长情况,为研究CIN和宫颈癌提供形态学资料。rn 方法:选择子宫颈锥切标本及子宫全切标本诊断为高级别CIN病例共592例(其中明确为原位癌81例)。组织充分取材。统计高级别CIN宫颈外口情况,分布象限。随机抽取200例镜下观察CIN病变的深度和宽度;孤立性、多灶性、融合性病变的发生率;平铺、内陷、外生性生长方式的发生率;移行病变和骤变的发生率;观察病变细胞的组织类型和形态特征,以及观察病变周围的反应情况。
  •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肝样癌的卵巢病理特点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rn 方法:采用光镜、免疫组化对2例卵巢肝样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结合免疫组化标记对肿瘤的来源进行探讨,并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介绍。rn 结果: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34岁及54岁,主诉均为下腹部肿物,近日迅速增大,分别伴尿频及下腹壁胀,全身检查肝均无占位性病变,经妇科检查及盆腔B超检查证实后遂行患侧卵巢肿瘤切除术。病理检查:两例分别为右侧及左侧卵巢肿瘤,直径5cm及12cm,以实性为主,光镜观察瘤细胞肥硕,呈多角形,胞浆嗜酸或富含类脂质,核居中,核仁明显,呈条索状或巢状排列,血窦丰富,易见核分裂像,常伴有不规则腺腔区域。免疫组化:测定瘤细胞AFP、AAT、CK8、CEA、WT1、均呈弥漫(+),倒1衬覆腺腔瘤细胞测定CA125呈(+),CD99、HCG、α-inhibin均(-)。rn 结论:卵巢肝样癌十分罕见,迄至2006年英文文献共17例,本文2例属国内首次报道,须与卵巢肝样卵黄囊瘤、宫内膜样腺癌、未分化癌、类固醇细胞肿瘤及卵巢转移性肝细胞癌鉴别,经免疫组化测定,本瘤除AFP阳性外,其中1例同时具备CA125阳性表达,提示本瘤可能起源于卵巢表面上皮经肿瘤化生及移行分化。
  • 摘要:胎盘分别有母体的和胎儿的两个循环。母体的循环障碍多为胎盘灌注不良,常引起胎盘梗死、胎盘早剥、绒毛发育不良和缺氧、血栓形成包括绒毛间血栓、绒毛间纤维蛋白样物质沉积等。对于胎盘灌注不良所导致的病变产科医师和病理医师都比较熟悉。胎儿的循环障碍则多导致胎儿血管的血栓形成和胎儿的血栓性血管病变。本文着重介绍以促进临床医师重视胎盘的检查,并增进病理医师对这种疾病病理特征的认识。
  • 摘要:目的:探讨从静脉中寻找羊水内容诊断羊水内容物的可靠性及易行性。资料临床诊断AFE送检外周肘静脉血5例。其中1例送右心血,其中1例尸检。rn 方法:血液静置取上清涂片中找到羊水内容物。rn 结果:5例中有4例在涂片中找到羊水内容物,1例右心血也找到,1例尸检右心血也找到,1例未找到羊水内容物。rn 结论:对临床诊断为AFE或可疑为AFE的病例,采静脉血检查诊断羊水栓塞症是一个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在静脉血中找到羊水内容物的4例中1例右心血也找到,1例尸检诊断为羊水栓塞症,这此阳性结果的检查保证静脉采血检查的可靠性,但是1例未找到羊水内容物则不能证明羊水栓塞症的临床诊断。
  •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观察米非司酮对人早孕期绒毛滋养细胞血小板凝血酶致敏蛋白(TSP)表达及绒毛间质血管生成的影响。探讨TSP在绒毛问质血管生成的作用。rn 方法:取孕6~8周行米非司酮药流、人工流产的绒毛组织各15例,利用免疫组化与图像分析技术检测TSP在滋养细胞的表达,并对绒毛血管行体视学研究。结果:米非司酮药流组绒毛滋养细胞中TSP的表达较人流对照组明显增强(12.08±3.15,7.05±1.56),微血管长度密度较人流对照组减少(0.00277±0.00049,0.00319±0.00051),微血管体积密度显著减少(4.90±1.04,6.57±1.55)。rn 结论:米非司酮可明显上调人早孕绒毛滋养细胞中TSP的表达,抑制绒毛间质血管生成,进而不利于胚胎生存。
  • 摘要:卵巢转移性癌常见的原发部位是胃肠道,乳腺及盆腔器官,组织学类型以腺癌,黏液腺癌多见。有关肺小细胞癌转移至卵巢少见,本文报道一例。
  • 摘要:原发性的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非常少见,现将我院(诊断所遇)一例做以报告。本例也为双侧性发生,并且有盆壁及大网膜受侵。由于此病少见,我们在术中冰冻曾考虑为卵巢颗粒细胞瘤。术后病检和免疫组化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型),原发性恶性淋巴瘤需与颗粒细胞瘤、无性细胞瘤、转移癌和原发性未分化小细胞癌等鉴别。
  •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标准以及特殊形态结构(微乳头,筛孔状及微浸润)的生物学行为特征。rn 方法:按WHO2003年版诊断标准,对68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观察上皮增生层次、细胞异型性、核分裂数/10HPF、有无出芽乳头状及筛孔、微浸润的例数,随访资料完整病例。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SPSS10.0分析软件分析。rn 结果:68例交界瘤,上皮复层增生占82%(56/68),仅有单层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伴出芽状结构17%(12/68),核分裂≤3/10HPF70.6%(48/68),有乳头及筛孔结构29.4%(18/68),伴有微浸润10.2%(7/68),淋巴结病灶2例,随访预后5年生存率100%,10年生存率95%。rn 结论:卵巢交界性上皮肿瘤的形态特征除上皮复层增生,核呈轻-中度异型外,上皮出芽乳头状增生也为主要特征之一,微浸润及微乳头筛孔样结构属高级别交界瘤,其愈后比没有该结构的差,但仍好于高分化卵巢癌。淋巴结及腹膜种植病灶亦不改变患者愈后,根据有无微乳头及微浸润进行分级,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rn 方法:报道一例子宫海绵状血管瘤,结合文献对本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探讨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rn 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剖宫产术后阴道大出血。大体可见子宫肌层呈蜂窝状结构,界限不清,挤压后有暗红色液体流出。镜下可见病变由扩张的大小不等、管壁厚薄不均的血窦组成,其内充满血液,亦可有血栓形成;内衬单层扁平内皮细胞;腔间有纤维结缔组织间隔。免疫组化:FVⅢ(+),PCNA(+)。rn 结论:产后出血除宫缩乏力、胎盘植人、胎盘残留等常见原因外,应想到子宫海绵状血管瘤的可能,以防误诊误治。
  • 摘要:目的:子宫平滑肌肿瘤是妇科中常见的肿瘤,大部分为良性平滑肌瘤,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但是,有些肿瘤表现出异常的形态学特征和生长方式,特别是子宫平滑肌肉瘤,虽然经过手术,但是仍然可以出现复发和转移,而且对放疗、化疗都不敏感,有些晚期及转移的病例,不宜手术治疗,预后则更差,所以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妇科医生关注的焦点。本项研究子宫平滑肌肉瘤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特点,根据c-kit(CD117)的阳性表达率,以证实子宫平滑肌肉瘤是否表达CD117,是否具备胃肠道间质瘤中所含的c-kit(酪氨酸激酶),探讨其组织来源及与胃肠道间质瘤的关系,为有效的靶向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rn 方法:2003年4月-2007年4月8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组织,同时检测30例因卵巢良性肿瘤而切除子宫的正常子宫壁组织及同期诊断的2054例普通型子宫平滑肌瘤抽取50例做对照,均测定SMA及CD117(采用EnVision两步法检测),并选用经病理确诊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D117阳性的胃间质瘤作为阳性对照。rn 结果:8例子宫平滑肌肉瘤测定SMA蛋白均阳性表达8/8例(100%),证实均来源于子宫平滑肌,CD117的阳性表达率为5/8例(62.5%)。子宫正常平滑肌组织SMA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0/30例(100%),而CD117则散在细胞阳性表达。普通型子宫平滑肌瘤SMA均阳性表达50/50例(100%)与CD117均阴性。rn 结论:CD117在正常子宫平滑肌中散在细胞阳性表达,说明正常子宫平滑肌中存在CD117阳性表达细胞,而子宫平滑肌肉瘤CD117阳性表达率为5/8例(62.5%),说明子宫平滑肌肉瘤可能起源于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叶干细胞或肿瘤向卡哈尔间质细胞分化的潜能,所以CD117阳性的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可考虑分子靶向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非典型子宫内膜异位(AEMs)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其发病率、病理形态、诊断以及与肿瘤的相关性。rn 方法:通过复习子宫内膜异位(EMs)和EMs合并肿瘤病例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共3724例6820个部位,诊断AEMs163例,对AEMs病变进行组织学观察与分析。rn 结果:163例共172例次AEMs,其中168例次来自卵巢,另有4例分别来自输卵管、子宫浆膜与子宫颈,卵巢AEMs的发病率为6.81%。AEMs病灶中的腺上皮大多排列成表面上皮状,下方常见不到腺体或仅有零星腺体,上皮细胞有中度或中度以上异型,多数病灶可见到上皮细胞蕾,常见乳头状结构。官内膜样间质大多较薄,而纤维胶原多较厚,易见瘢痕样组织。27例次卵巢AEMs合并肿瘤,包括15例次恶性,9例次交界性,3例次良性。rn 结论:AEMs主要发生在卵巢,偶见于其它部位,在盆腔各部位分布不一,与EMs的数量不成比例。AEMs多表现为不活跃的内膜形态、细胞显著异型以及瘢痕化背景,其向肿瘤方向衍化的方式可为直接或间接性,瘢痕化可能参与EMs至AEMs以至向肿瘤方向发展的过程。AEMs属于癌前病变,伴发的卵巢肿瘤主要为上皮性,从良至恶比率依次递增,应将AEMs的诊断与鉴别列入常规日程。
  • 摘要:目的:研究c-myb和VEGF-C在青年妇女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rn 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宫颈浸润癌、7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C-myb和VEGF-C的表达,并用2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对照。rn 结果:C-myb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浸润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0%、60.7%、76.8%,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浸润癌病理分级Ⅲ级、Ⅰ级阳性率分别为94.1%、50.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VEGF-C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Ⅰ、Ⅱ、Ⅲ)、浸润癌中阳性率分别为(19.0%、21.7%、50.0%、)、53.6%,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伴盆腔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67.7%,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3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1/2肌层组表达阳性率33.3%,浸润深度>1/2肌层组表达阳性率6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rn 结论:C-myb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调节,可作为判断宫颈癌的恶性行为的一项指标,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VEGF-C在肿瘤的浸润、淋巴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对该院2006年6-11月期间宫颈液基涂片检查报告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rn 材料方法:收集2006年6-11月期间该院门诊、健康普查及住院病人宫颈脱落细胞液基涂片2478例,标本由临床医生用细胞刷刷取宫颈及宫颈管内脱落细胞,然后放入装有保存液内的小瓶中充分漂洗,使细胞被细胞液洗到保存液中,送到病理科用LCT制片机进行制片,经过自动化移液及梯度离心/细胞沉降及巴氏染色,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下观察诊断。采用TBS分类诊断:细胞学正常或炎症;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细胞(ASCUS, AG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宫内膜细胞;萎缩性改变及微生物感染等。rn 结果:2478例标本满意2194例(占88.5%),基本满意272例(占ll%),不满意12例(占0.5%)。正常范围内1717例(占69.62%),炎症及出血改变430例(占17.35%),萎缩性改变128例(占5.17%),ASCUS84例(占3.4l%)LISL15例(占0.61%)HSIL5例(占0.20%)AG11例占(0.04%)微生物81例占(3.28%)子宫内膜细胞6例(占0.24%)。rn 结论:2478例涂片结果满意度达到88.5%,11%涂片为基本满意,只有0.5%的涂片视为不满意,LCT在制片技术上有重大突破,制成的涂片薄、细胞分布均匀、图象清晰,使病理医师容易发现异常细胞。报告结果为ASCUS、LSIL、HSIL的百分率分别为3.41%、0.61%、0.20%,阳性结果比率为4.22%,阳性结果年龄分布主要是在20-50岁的病人,以31-40岁为高发年龄。对于2478例患者中产后4个月内的有156例,其中ASCUS有2例,占所有产后患者的比率为1.29%,绝经后患者248例,报告结果ASCUS6例 LSIL2例,占所有绝经后患者的比率为2.45%和0.82,总和为3.27%,孕妇33例未发现阳性病例。因此对于一些医疗资源有限的单位,孕妇、绝经后及产后患者以作普通宫颈涂片检查为宜。
  •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子宫颈12例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有效的诊治方法,以期改善预后。rn 方法:对该院2003年-2007年间收治的12例原发于子宫颈的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rn 结果:12例患者中Ⅰ期5例,Ⅱ期6例,Ⅲ期1例,淋巴结转移者4例,脉管浸润者10例。12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前化疗者3例,其中1例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术后化疗者2例,放疗者4例,同期放化疗者4例。随访10例中死于复发者1例(IB期),出现肝脏转移但存活者1例(IB期),无瘤生存者8例。rn 结论: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恶性度高,易早期转移,短期复发且复发后对后续治疗可能耐受,其治疗多为手术及放化疗的联合治疗,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成熟方案,预后差。
  • 摘要:目的:宫颈微偏腺癌,常因常规宫颈活检取材不到位而延误诊断,本文目的在于探讨B超引导下穿刺肿瘤组织,用于早期诊断子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意义。rn 方法:对临床疑为子宫颈微偏腺癌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针吸穿刺活检,穿刺标本常规经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P法(EFA,ER,PR,CA125,Ki-67),镜下观察、分析;再对患者宫颈切除术后肿瘤组织,进行同样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分析;最后对两次得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rn 结果:针吸组织学病理诊断与宫颈切除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符。rn 结论:B超引导下的针吸组织学诊断可作为宫颈微偏腺癌早期诊断的一种方法。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学涂片检测P16<'INK4a>基因蛋白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价值。rn 方法:采用Thinprep液基薄层制片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染色,TBS诊断报告模式。所有ASC以上病变行阴道镜活检,同时制作涂片进行细胞学涂片标本的P16INK4A基因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作为对照,所有检查均双盲进行。rn 结果:在576例样本中,细胞学诊断ASC227例,经组织学证实58例有CIN改变占25%(58/227),在196例LSIL中,组织学诊断CIN1157例占80%(157/196),在136例HSIL中,78%(107/136)组织学证实为CIN2/3,其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的敏感性总的分别为84.1%、特异性为83.6%、阳性预测值88.2%、阴性预测值78.3%、诊断指数0.678、而P16<'INK4a>基因蛋白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指数分别93.9%、92.8%、95.8%、89.8%、0.869。rn 结论:P16<'INK4a>基因蛋白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中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与宫颈细胞学联合检查应用于筛查宫颈癌前i病变具有可靠、简便、经济的应用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rn 方法: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Ⅱ)和液基薄层细胞学(TCT)对839例受检者同时行13种高危型HPV DNA检测和宫颈细胞学检查;HPV阳性和细胞学结果为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及以上患者行阴道镜下病理活检,分析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关系。rn 结果:HPV检出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呈上升趋势,ASCUS中HPV检测阳性率为75.47%,HPV阳性的ASCUS患者中病理活检47.17%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或更严重病变。rn 结论: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可作为细胞学的辅助手段提高诊断准确性,并可指导HPV感染者的治疗及用于患者的追踪随访。
  • 摘要:目的:探索用常规细胞学与DNA倍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宫颈癌普查。rn 方法:35610名妇女用宫颈刷取材、液基薄层制片,每例标本制成二张玻片,一张玻片进行巴氏染色作TBS诊断;另一张玻片进行Feulgen染色,经全自动DNA图像分析系统做DNA倍体分析。rn 结果:在785例宫颈癌活检病例中,病理证实503例正常、134例CIN1、76例CIN2、52例CIN3/CIS及20例宫颈浸润癌。在785例中,常规细胞学诊断622例正常或ASCUS,122例LSIL和41例HSIL。DNA倍体分析发现87例正常,481例有1-2个>5C的异倍体细胞,217例有3个或3个以上>5C的异倍细胞。如果常规细胞学以LSIL和HSIL作为活检标准,发现CIN2或CIN2以上级别病变的67例,其敏感性为45%,特异性为85%;如果以3个或3个以上>5C的异倍细胞作为活检标准,发现CIN2或CIN2以上级别病变的87例,其敏感性为59%,特异性为80%;如果结合常规细胞学何DNA倍体分析方法,以LSIL、HSIL及3个以上>5C的异倍细胞作为活检标准,发现CIN2或CIN2以上级别病变的98例,其敏感性为67%,特异性为75%。rn 结论:结合常规细胞学和DNA倍体分析方法,可提高宫颈癌普查中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阳性检出率。
  • 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淋巴增殖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rn 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对4例女性生殖道淋巴增殖性病变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并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点。rn 结果:4例女性生殖道淋巴增殖性病变分别为女性阴阜肉瘤样型与巨细胞型混合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宫颈淋巴瘤样病变,宫颈粒细胞肉瘤,子宫淋巴瘤样病变。rn 结论:女性生殖道淋巴增殖性病变少见,可以是良性增生性病变,也可以是原发性或继发性淋巴瘤或白血病,容易误诊。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病史,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分子遗传学。
  • 摘要:近30年来,淋巴瘤的发病率迅速升高,国内外报道的女性生殖道淋巴瘤病例也逐渐增加。本文综述了女性生殖道淋巴瘤的发病率、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等,并探讨了可能的病因。
  • 摘要:宫颈细胞学筛查技术是临床细胞学应用最成功范例,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无症状人群以及宫颈癌的随访,对于筛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大范围的宫颈细胞学筛查,已经将宫颈癌的发现从临床期提前到临床前期,有报告,在普查前的年代,浸润性宫颈癌占所诊断病理的80%,而现代则不足20%。宫颈细胞学的准确率已经相当高。本文就两者在宫颈上皮病变诊断中的命名及其对应关系作简要介绍。
  • 摘要:卵巢交界肿瘤( BOTs)是一类让人捉摸不透的易引起人们认识上混乱的肿瘤,常引起与其发病率不成比例的争论。BOT不能简单归类为良性或恶性。当具有BOT形态的肿瘤浸润到其间质其周围的卵巢组织时不称为浸润性BOT,而称为癌。在本文中报道总结了2003年8月在Bethesda召开的BOT专家论证会议上达成的主要观点同时结合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我们自己的临床病理经验。
  • 摘要:在当今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引进到临床病理诊断中。对于提两诊阶准确率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发现了一些新的病种和类型。病理医师要掌握这些病种的诊断标准,同时临床妇产科医师也必须要理解和认识这些疾病,才能有高质量的医疗。本文就几种新的病种简单介绍。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