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十七年文学

十七年文学

十七年文学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48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641篇;相关期刊302种,包括齐鲁学刊、人文杂志、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等;十七年文学的相关文献由39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成才、刘克宽、李蓉等。

十七年文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0 占比:22.6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1641 占比:77.30%

总计:2123篇

十七年文学—发文趋势图

十七年文学

-研究学者

  • 刘成才
  • 刘克宽
  • 李蓉
  • 李宗刚
  • 王彬彬
  • 程光炜
  • 王涘海
  • 纪海龙
  • 刘卫东
  • 方长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崔谦
    • 摘要: 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学“50后”作家的代表,学界围绕他开展的研究可谓相当丰富。在论及莫言的创作与古今中外艺术资源的关系时,许多研究者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莫言小说以多元艺术资源为基础,追求写作的创新性和独特性上。但通过分析莫言笔下近代历史和农村题材的书写、初期创作对“真善美”的文学价值的直接追求、80年代中期之后作品中的暴力叙事,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小说的题材选择、价值追求和叙事形式等方面,莫言明显地表现出了对“十七年文学”这一当代文学“近传统”的继承与借鉴。
    • 贾安民
    • 摘要: 十七年时期的改编电影作品中有大部分改编自同时期的文学作品,电影叙事主题延续其文学特质偏向乡土文学与农村题材,城市空间在乡土情怀中隐匿,完成了该时期乡土中国的别样书写形式。运用电影具象的呈现形式,将自然人文的乡村空间、凝结社会缩影的乡村人物以及紧贴时代发展的乡村事业作为书写乡土中国的重要现实支撑。借助电影的抽象表达功能,在乡土叙事中展现集体认同价值、新农村人事迹中挖掘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并在整体乡村空间之中描绘自由平等的社会内涵。
    • 李铮
    • 摘要: “十七年”期间,在工业建设现场的大量走访中,徐迟逐渐对科学与技术产生兴趣。在接触并采写大量人物的过程中,他的关注点逐渐从工人阶级转向了包括科学家、技术人员在内的知识分子群体。在文学表现层面,徐迟形成了自己的散文观念和写作风格,精构思巧,语言优美,充满清新而雅致的美感。回溯徐迟“十七年”期间的文学创作,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徐迟文学写作模式的转换,理解他“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的成就和影响。
    • 刘传霞
    • 摘要: 作为"十七年"时期社会主义妇女运动的亲历者,甚至是创建者,女作家的创作既是对这一时期妇女文化与生活图景的一种文学再现,也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性别文化想象与建构。不仅是从其所反映的内容与题材,还是表现方法与表达形式,以及所建立的女性气质与文化审美等方面来看,"十七年"女作家创作都带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探索性,不论其特点特征抑或成就缺陷,都不是"政治化""泯灭性别""中性化写作"等词语所能简单概括与归纳的,它既有主题、人物、风格等方面主导性或者说整体性建构,也有相应方面"异质""复杂"的探索。
    • 尚咿彤
    • 摘要: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发起的妓女改造运动意图消灭罪恶的娼妓制度,无数妓女接受改造焕发新生。而十七年文学也并不缺乏关于妓女改造主题的作品,其中以《小巷深处》最为典型。这些作品体现了十七年文学鲜明的时代特色,展现了妓女得到解放后截然不同的生活,也在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描绘中展现了新时代女性意识的觉醒。然而在男权意识占主导的社会下,妓女这一特殊群体在突破身份藩篱向往新社会生活时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女性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受限。本文意在从上述几个方面对《小巷深处》进行浅析,探究其中妓女这一群体所反映出的女性意识的突破与局限。
    • 孙胜杰
    • 摘要: 在十七年文学与改革文学中,社会主义新人的塑造一直都为主流意识形态所推崇,但在不同阶段,这一新人形象的内涵及其性格特征是彼此不同甚至可以说前后矛盾的。表现在农村题材小说中,其复杂性集中在不安分守己的农民形象的塑造上。某种程度上,不同阶段的社会主义农民新人形象的塑造是与如何定位不安分的农民形象,及其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的。而对不同阶段的小说中农村新人形象的考察,应结合其他相关农民形象的塑造及其人物间的关系配置展开。
    • 朱芬
    • 摘要: 1958年3月,《百合花》于《延河》上发表后当即得到茅盾先生的高度评价:"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1])历经六十年的风雨洗礼,《百合花》的主旨终于由"十七年文学""歌颂军民血肉关系"~([2])回归到当下"表现了战火中的青春美和人性美"~([3]),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艺术风格所形成的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终于得到人们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 张艳茜
    • 摘要: 1956—1966年间,作为"地方性刊物"的《延河》,与"十七年"的文学制度和政治生态密切相关,其创生、流播及发展,也与当代文学进程互动共生,影响着当代文学生态,尤其是陕西文学生态。同时,《延河》的历史超越性也不可否认,"十七年"所刊发的作品及创作倡导,对陕西中青年作家,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和推动作用,奠定了当代陕西文学的发展基础。
    • 魏籽琦
    • 摘要: 《青春之歌》作为"十七年"文学中唯一由女作家撰写的红色经典,以日本侵华过程中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为背景,其间贯穿着女性的情爱叙事及青春成长主题.在情爱叙写上,《青春之歌》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才子佳人叙事模式进行了传承与转化,又对大革命时期"革命+恋爱"的模式进行了改造;另一方面也对西欧骑士叙事进行了借鉴和选择,将骑士精神中国化,使情爱叙事更加具有浪漫主义时代气息.其中西结合的爱情叙事模式强化了革命背景下男女双方的感情向度与深度,为作品蒙上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使严肃的革命叙事题材不失人间温情,显示出作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时代思考.
    • 张艳茜
    • 摘要: 1956-1966年间,作为“地方性刊物”的《延河》,与“十七年”的文学制度和政治生态密切相关,其创生、流播及发展,也与当代文学进程互动共生,影响着当代文学生态,尤其是陕西文学生态.同时,《延河》的历史超越性也不可否认,“十七年”所刊发的作品及创作倡导,对陕西中青年作家,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和推动作用,奠定了当代陕西文学的发展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