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抒情诗

抒情诗

抒情诗的相关文献在1965年到2022年内共计301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1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980种,包括俄罗斯文艺、诗潮、诗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丝绸之路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抒情诗的相关文献由2722位作者贡献,包括谭君强、邹建军、谷羽等。

抒情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15 占比:99.9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0.07%

总计:3018篇

抒情诗—发文趋势图

抒情诗

-研究学者

  • 谭君强
  • 邹建军
  • 谷羽
  • 曾思艺
  • 紫荆
  • 许霆
  • 佚名
  • 吕进
  • 顾蕴璞
  • 徐迅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谭君强
    • 摘要: 在抒情诗中,由情感抒发产生的叙事交流主要不是以线性叙事的方式,而是以空间叙事的方式进行。抒情诗的空间叙事,表现为空间意象叙事,这种意象叙事以多种方式呈现出来。历史空间呈现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不同于历史叙事,抒情诗的历史空间呈现作为一种文学叙事,是感性的、形象的、从个人经验出发的、充满个性的叙事。它使诗歌从个人走向更为广大的空间,将个人的情感与带有历史意味的时代的、社会的、大众的情感融合起来,并将个人的情感上升为一种更具普遍性与一般性、能为更多的人所理解的情感,从而,唤起世世代代更多人的共鸣。
    • 张伯伟
    • 摘要: 问题的提出100多年前,中国学术发生并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文学领域最根本的"转换"就是文学观念的变化,借用鲁迅的说法,"现在新派一点的叫‘文学’,这不是从‘文学子游子夏’上割下来的,是从日本输入,他们的对于英文Literature的译名"。依19世纪以来的欧洲文学观念,文学包含三大体裁,即抒情诗、戏剧和叙事文学(主要是小说),这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常识"。所以,百年前中国学术界"纯文学"观念的获胜,意味着19世纪欧洲文学观念的获胜。
    • 张德平
    • 摘要: 因为工作忙,生活节奏快,且手机里信息量大,阅读方便,很多人不怎么看书了。但我还是喜欢挤出一些时间看书。旧书不厌百回读。除了新买的书(多为文学作品),我还时常翻阅柜子里的旧书:《唐诗三百首》《古文百则》《世界抒情诗选》《外国短篇小说》……重温经典佳作,总有新的收获。看到这些旧书(有的已经泛黄)。
    • 李世磊
    • 摘要: 意识形态与语言的批判是阿多诺思考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的重要切入点,本文试图结合阿多诺的美学思想、哲学思想和艺术思想,尝试性分析阿多诺在对启蒙后世界的批判中所构建的抒情诗与社会的关系——诗与意识形态、诗与语言,探讨阿多诺在批判中所着重探讨的个性与普遍性的关系和在批判中所显现的诗学观念,由此展示阿多诺极具洞见和启发性的批判视角。
    • 郑娟
    • 摘要: “幽暗意识”在科幻小说领域表现为探溯和想象人类最幽微曲折的面向。李宏伟作为文风独特的青年小说家,其《国王与抒情诗》无论从时空架构还是情感表达抑或是哲学思考,都闪烁着“幽暗意识”的微光。首先小说构建了一个即将到来的未来时空,在这个时空下人类的生存空间看似无限开拓实际上却陷入一种科技“垄断”下的逼仄地带,文本的“幽暗”意图在叙事中缓缓浮现;其次“文字”与“抒情”作为小说中的关键隐喻,其背后隐藏着作者“幽暗”的情思,即“文字”是民族国家文化传承之瑰宝,而“抒情”则是建立在“文字”基础之上自我表达和独立意志的体现;最后“凡人如何不死”这一诘问贯穿于小说的始末,作者对人类社会中科技与人性的罅隙与胶着这一“幽暗”问题的探讨也启发着我们对人类未来发展危机的审视与思考。简言之,李宏伟的“幽暗意识”不仅体现了他对文字文学本身在未来社会发展遭际的预设,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思考了个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 王静雯
    • 摘要: 《回延安》,是贺敬之阔别10年之后回到延安写的抒情诗。诗里有重回延安的激动,有回忆延安往昔的感激,有与延安乡亲团聚的兴奋,有对延安巨变的欣喜,有对延安功绩的歌颂。全诗弥漫着浓浓的情感氛围。教师指导学生解读本文,可从“情”字入手,提高学生读诗技能,明白诗中表达的情感,并受到情感的熏陶。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领学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 石了英
    • 摘要: “中国抒情诗史”是高友工建构“中国抒情传统”“中国抒情美学”的重要维度。高友工坚持中国抒情诗的文体学研究,细致辨析各抒情文类的形式成规和美学风格,将中国抒情诗的文体演变史置于中国文化史中予以观照,重视发掘社会历史文化转变与抒情文体形式演变的互动共生关系,以揭示中国抒情美学的发展脉络。高友工对文化史研究视野的践行并不充分,其高足林顺夫予以补充。文体学与文化史融合的研究路径,可为当下的文学史研究提供借鉴。
    • 吴冠中
    • 摘要: 吴冠中先生用纯熟的绘画技法,柔和的色调将江南水乡的春光乍泄景色展现于笔墨丹青之上。画面充满诗意,布局精妙,线条准确有力,枝杆蜿蜒遒劲,富于变化而不呆板。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小村的黑瓦白墙,和谐而清新的色调,宁静而恬淡的境界,使画作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 朱芬
    • 摘要: 1958年3月,《百合花》于《延河》上发表后当即得到茅盾先生的高度评价:"它是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1])历经六十年的风雨洗礼,《百合花》的主旨终于由"十七年文学""歌颂军民血肉关系"~([2])回归到当下"表现了战火中的青春美和人性美"~([3]),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艺术风格所形成的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终于得到人们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 罗潇
    • 摘要: 每一位女性都是一首诗,有的是含蓄隽永的抒情诗,有的是豪情万丈的咏志诗,有的是清新雅致的田园诗,有的是情深意长的送别诗……她们虽千姿百态、个性万千,但都在各自的领域散发着独一无二的芬芳。正如著名作家冰心所言:“世界上若没有了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