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子靶向药物

分子靶向药物

分子靶向药物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400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9篇、会议论文58篇、专利文献284468篇;相关期刊212种,包括四川生理科学杂志、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癌症进展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第九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四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新进展学术研讨会、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等;分子靶向药物的相关文献由82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力、刘宝瑞、孙学英等。

分子靶向药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9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5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84468 占比:99.87%

总计:284845篇

分子靶向药物—发文趋势图

分子靶向药物

-研究学者

  • 张力
  • 刘宝瑞
  • 孙学英
  • 罗荣城
  • 傅咏南
  • 姜文奇
  • 宋三泰
  • 李进
  • 沈琳
  • 王洪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陈倩; 蒋素文; 胡爱荣; 张露侃
    • 摘要: 目的系统综述评价分子靶向药物对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方法检索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考克兰图书馆及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1日,检索内容为分子靶向药物对于中晚期HCC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预先设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及评估文献质量并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相关文献591篇,最终纳入22篇文献,共3782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在中晚期HCC半年、1年、2年及3年总体生存期(OS)方面单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组或分子靶向治疗联合治疗组均优于非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组(均P<0.01),客观缓解率(OR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亦优于非分子靶向治疗组(均P<0.05)。结论分子靶向药物单用或联合治疗对中晚期HCC半年、1年、2年、3年的OS、ORR及PFS的改善均优于非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 陈云莺; 李天传; 张邵琴; 林秀妹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配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70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单双号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采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和观察组(采用分子靶向药物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疾病控制有效率、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晚期肺癌患者,中医辨证配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具有显著优势,患者的疾病控制良好,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下降,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安龙; 牟致平
    • 摘要: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目前.肿瘤治疗的手段有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肿瘤分子靶向药物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抗癌新药.因其较好的治疗效果和昂贵的价格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什么是靶向药物?靶向药物都包括哪些?什么人适合使用靶向药物?使用靶向药物后应注意什么呢?
    • 邢会学
    •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中对于非小细胞肺癌采取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莒县人民医院接诊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化疗,研究组接受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接受分子靶向药物进行治疗的研究组患者临床整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非小细胞肺癌采取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进行治疗的整体疗效确切,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杨学军
    • 摘要: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作为人类难治性肿瘤,传统放化疗受制于相关毒性和耐药性,效果不佳,预后极差,而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临床试验大多因不能延长GBM患者的总生存期而告失败,GBM成为新型治疗的“荒漠”。2018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脑胶质瘤诊疗规范》,推荐肿瘤电场治疗(Tumor Treating Fields,TTFields)用于新发GBM(1级证据)和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2级证据)的治疗。2020年5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Novocure公司的爱普盾在中国上市。目前国内相关企业加大力度研发国产TTFields设备,有3项三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 赵柳燕; 宋守君; 薛海波
    • 摘要: 目的对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难治性甲状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从建库到2022年4月13日关于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文献,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试验组(分子靶向药物)样本量为1201例,对照组(安慰剂)样本量为74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安慰剂,分子靶向药物有更佳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RR=14.19,95%CI 4.12~48.93,P<0.0001)以及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RR=1.40,95%CI 1.20~1.63,P<0.0001),并且明显提高了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HR=0.35,95%CI 0.25~0.51,P<0.00001)。试验组≥3级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s,AEs)发生率高于对照组(RR=3.85,95%CI 2.90~7.10,P<0.0001),主要为腹泻、高血压、疲劳、手足综合征、食欲下降以及体质量下降。结论分子靶向药物具有良好的疗效,并且通过调整剂量和给予支持治疗可使大部分AEs得以控制。因此,分子靶向药物可成为治疗难治性甲状腺癌新的选择。
    • 王昕; 付洁; 严颐丹; 苏颖杰; 寇焰宇; 管丽; 林厚文
    • 摘要: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抗肿瘤药物仍然是目前抗肿瘤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深入研究,新型抗肿瘤药物迅速发展,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发展潜力。本文就新型抗肿瘤药物包括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传统化疗药物新剂型、多靶点新型抗肿瘤药物进行综述,内容涉及其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为新一代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与方法。
    • 蒋莎义; 吕志宝
    • 摘要: 目的:深入了解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在儿童恶性实体瘤中的应用进展。方法:对获批用于儿童恶性实体瘤的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的儿科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结果:分别有近10种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用于儿童恶性实体瘤临床,主要治疗复发难治或/和手术难以切除的病例。Ⅰ期临床均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某些肿瘤完全或部分客观反应,如伴ALK异常的炎性肌成纤维细胞瘤和间变大淋巴瘤对克唑替尼,TRK融合肿瘤对拉罗替尼,都有可观反应。在免疫治疗药物中疗效显著的是GD2单克隆抗体,提高了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生存率20%左右。结论:小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药物是目前儿童复发难治恶性实体瘤的治疗策略,进一步提高了这类患儿的生存率,也是探索新疗法的研究方向。
    • 叶萌萌; 张韬
    • 摘要: 原发性肝癌是进展快、预后差的癌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肝癌的治疗发生了迅速的变化,出现许多治疗药物和新的治疗技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构成了系统治疗的核心,为晚期肝癌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疗方案。故本文对免疫疗法和分子靶向药物在肝癌治疗领域的进展予以综述。
    • 谭余平; 廖正银
    • 摘要: 目前,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多靶点信号转导抑制剂及免疫治疗药物的发展,其在HCC治疗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近年来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药物展示出较好的疗效,TACE联合索拉非尼、仑伐替尼、阿帕替尼等治疗中晚期HCC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以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明显延长。TACE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卡瑞利珠单抗等免疫治疗药物对中晚期HCC,也显示出良好的mPFS和OS率。现将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及免疫药物治疗HCC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