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内脏高敏感性

内脏高敏感性

内脏高敏感性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4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21090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医药学报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二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第二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等;内脏高敏感性的相关文献由34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兆申、杨敏、邹多武等。

内脏高敏感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7 占比:0.60%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1090 占比:99.35%

总计:21228篇

内脏高敏感性—发文趋势图

内脏高敏感性

-研究学者

  • 李兆申
  • 杨敏
  • 邹多武
  • 左秀丽
  • 李延青
  • 石君杰
  • 许国铭
  • 徐晓蓉
  • 孙振兴
  • 张海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范建超; 徐派的; 韩永丽; 文彩玉珠; 张红星; 潘小丽
    • 摘要: 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复杂,内脏高敏感性是其最主要的病理机制之一,但从内脏高敏感性机制层面论证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调节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内脏高敏感性的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7 d龄SD乳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后2组采用多因素应激干预法(碘乙酰胺灌胃+不规则喂养+改良郭氏夹尾刺激法)复制功能性消化不良内脏高敏感性大鼠模型,大鼠8周龄即进行电针干预.电针组给予针刺大鼠双侧后肢足三里穴7-10 mm,连接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参数设置为疏密波,频率2/100 Hz,强度1 mA,每次电针干预20 min,1次/d,每周连续5 d后休息2 d,共2周.计算各组大鼠不同阶段平均体质量,采用足底机械痛阈值反映各组大鼠内脏敏感性,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胃底黏膜组织5-羟色胺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胃底黏膜组织环核苷酸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1、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蛋白PIEZO2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平均体质量、足底机械痛阈值均显著降低,血清和胃底黏膜组织5-羟色胺水平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1);胃底黏膜组织环核苷酸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1、PIEZO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均<0.01);②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干预7,14 d后的平均体质量、足底机械痛阈值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血清和胃底黏膜组织5-羟色胺水平及胃底黏膜组织环核苷酸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1、PIEZO2 mRNA水平均降低(P均<0.01);③提示电针足三里可以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嗜铬细胞5-羟色胺释放及环核苷酸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1、PIEZO2表达有关.
    • 范建超; 徐派的; 韩永丽; 文彩玉珠; 张红星; 潘小丽
    • 摘要: 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复杂,内脏高敏感性是其最主要的病理机制之一,但从内脏高敏感性机制层面论证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调节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内脏高敏感性的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7 d龄SD乳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8只,后2组采用多因素应激干预法(碘乙酰胺灌胃+不规则喂养+改良郭氏夹尾刺激法)复制功能性消化不良内脏高敏感性大鼠模型,大鼠8周龄即进行电针干预。电针组给予针刺大鼠双侧后肢足三里穴7-10 mm,连接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参数设置为疏密波,频率2/100 Hz,强度1 mA,每次电针干预20 min,1次/d,每周连续5 d后休息2 d,共2周。计算各组大鼠不同阶段平均体质量,采用足底机械痛阈值反映各组大鼠内脏敏感性,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胃底黏膜组织5-羟色胺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胃底黏膜组织环核苷酸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1、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蛋白PIEZO2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平均体质量、足底机械痛阈值均显著降低,血清和胃底黏膜组织5-羟色胺水平升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1);胃底黏膜组织环核苷酸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1、PIEZO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均<0.01);②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干预7,14 d后的平均体质量、足底机械痛阈值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血清和胃底黏膜组织5-羟色胺水平及胃底黏膜组织环核苷酸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1、PIEZO2 mRNA水平均降低(P均<0.01);③提示电针足三里可以显著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嗜铬细胞5-羟色胺释放及环核苷酸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1、PIEZO2表达有关。
    • 孙章胤; 毕宇峰; 谢思睿; 纪昌春
    • 摘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并在全球范围内造成高昂的医疗费用。内脏高敏感性是该病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故调节内脏高敏感性是治疗该病的重要靶点。针刺可有效地调节患者内脏高敏感性以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然而其调节机制尚不明确。因此通过调研并梳理近几年相关文献发现针刺可从调节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系统、肠神经系统以及其他胃肠道血清指标等方面降低内脏超敏反应,从而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这将为针刺调节内脏高敏感性提供理论依据,且便于有针对性地引导进一步研究。
    • 朱传和
    • 摘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系统的心身疾病之一,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与排便相关或伴随排便习惯如频率和(或)粪便性状改变,且未发现能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1]。IBS临床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及未定型4种亚型,其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在我国南方一项调查显示IBS-D占IBS患者人群的74.1%[2]。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情绪、饮食、内脏高敏感性、肠道菌群失调等有关;目前认为IBS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肠-脑互动异常[3]。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以中青年居多,无明显性别与地域差异。IBS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心理健康,多伴有焦虑、抑郁、神经质等心理异常。目前治疗目标在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西医常用药物包括解痉剂、止泻剂、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益生菌、神经递质调节剂等,虽然缓解症状有效,尚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且不宜长期服用,临床依从性差。中医药治疗IBS-D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个体化治疗,IBS也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4]。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自拟痛泻消汤治疗IBS-D肝气乘脾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张开光
    • 摘要: ☆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属于胃痛最常见原因,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消化不良两种。前者主要与运动功能障碍、内脏高敏感性、胃酸分泌增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后者主要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当发生消化不良时,患者会有上腹痛、胃胀、暧气等不适。
    • 蔡芳芳; 曾庆新; 邱锋; 张富春; 彭如洁
    • 摘要: 目的 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内脏高敏感性与血清Ghrelin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在福建省老年医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0例设为FD组,根据疾病亚型分为PDS亚组(n=40)和EPS亚组(n=40),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正常对照组,均开展37°C饮水负荷试验测量胃感知阈值及胃不适阈值,并进行血清Ghrelin水平检测,比较各组的检测结果.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胃感知阈值、胃不适阈值与血清Ghrelin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FD组的胃感知阈值、胃不适阈值、血清Ghrelin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尤其是EPS的病理生理机制为内脏高敏感性,而血清Ghrelin水平与内脏高敏感性呈正相关,故通过对其检测能够在一定程度指导疾病分型及治疗,提高诊疗效率.
    • 何苏月; 马卓琳; 范昕然; 庞瑞萍
    • 摘要: 目的:研究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在慢性避水应激(WAS)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结肠组织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采用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只.实验组大鼠受到连续10 d、每天1 h的WAS以建立内脏高敏感性模型;记录24 h粪便颗粒数、含水量及胃肠道转运时间来检测大鼠肠道分泌及运动功能的变化;以结直肠扩张所导致的腹壁撤退反射(AWR)来检测内脏敏感性;用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来观察大鼠焦虑及抑郁样行为;RT-q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结肠黏膜Piezo1的表达变化;ELISA检测结肠和血清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WAS组大鼠出现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表现,大鼠胃肠道转运时间显著缩短(P<0.05),在40 mmHg和60 mmHg结直肠压力扩张下的AWR评分显著增加(P<0.05),并出现焦虑抑郁样行为,大鼠结肠组织Piezo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肠黏膜5-HT含量显著增加(P<0.05),血清5-HT含量变化不明显.大鼠结肠黏膜Piezo1表达与内脏敏感性显著相关(R2=0.5420,P=0.0373),与结肠组织5-HT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2=0.8351,P=0.0108).结论:连续10 d的WAS使大鼠结肠粘膜内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表达增加(可能是内脏高敏感性的标志物),并通过促进结肠5-HT的分泌和释放,改变肠道分泌和运动,增加肠道的敏感性,从而导致大鼠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
    • 毛广通; 苗蓓; 王德广
    • 摘要: 目的 研究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2(HCN2)在慢性内脏高敏感性(CVH)大鼠下丘脑视上核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新生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结直肠扩张(CRD)、溶剂(Vehicle)、ZD72881 ng、ZD728810 ng和ZD7288100 ng组,每组6只.新生大鼠CRD法制备CVH模型.大鼠8周龄时,采用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内脏痛阈和腹外斜肌放电肌电图(EMG)等方法评估HCN2通道抑制剂ZD7288视上核立体定位注射对大鼠内脏感知的影响,之后处死大鼠.应用HE法对大鼠结肠进行病理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视上核HCN2、c-Fos的表达.结果 光镜下,大鼠结肠组织HE染色未见显著病理性改变.与Sham组相比,CRD组大鼠视上核HCN2表达显著上调(P<0.05);c-Fos阳性细胞显著增多(P<0.05);HCN2和c-Fos共表达细胞显著增多(P<0.05).ZD7288视上核立体定位注射可剂量依赖性地升高CVH大鼠的AWR评分和EMG曲线下面积,降低内脏痛阈(P<0.05).结论 下丘脑视上核通过上调HCN2通道蛋白参与抑制大鼠的内脏高敏感性.
    • 李方文卉; 唐宏图
    • 摘要: 目的:观察标本配穴电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一般体征、血清中TNF-α、INF-γ、SP含量水平、内脏高敏感性及肠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探讨标本配穴电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SPF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质量180 ~220 g,编号后随机分空白组、模型组、标本配穴组和西药组,每组各10只.空白组正常饲养,其余3组以急性应激与慢性应激相结合的方法制备IBS-D大鼠模型.标本配穴组以电针足三里、关元和内关穴方法治疗;西药组每日予以15 mg/kg匹维溴铵混悬液灌胃进行治疗.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标本配穴组及西药组的粪便含水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标本配穴组和西药组较模型组粪便含水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空白组外,其他3组内脏敏感性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标本配穴组和西药组较模型组内脏高敏感性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其他3组血清中TNF-α、INF-γ、SP和D-乳酸含量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标本配穴组和西药组较模型组血清中TNF-α、INF-γ、SP和D-乳酸含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其他3组大鼠肠粘膜超微结构损伤,治疗后标本配穴组和西药组较模型组大鼠肠粘膜超微结构完整.结论:标本配穴电针可以改善IBS-D大鼠一般体征、内脏高敏感性及肠组织形态学.
    • 马靖; 王凤云; 许琳; 王一帆; 唐旭东
    • 摘要: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功能性胃肠病的一种,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黏膜低度炎症、肠道屏障改变、肠道菌群紊乱、神经免疫异常及内脏高敏感性等多种机制.近年来,内脏高敏感性在IBS中的作用机制成为研究热点.肥大细胞(mast cells,MCs)是分布在中枢系统及消化系统的一种免疫细胞,其活化介导的COX2-PGE2-Eps信号通路从外周致敏及中枢敏化多方面协同作用参与了IBS内脏高敏感性的发生,为进一步明确IBS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