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龙脑

龙脑

龙脑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81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9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522篇;相关期刊143种,包括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成药、今日药学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中药分析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药杂志》第十届编委会暨中药新产品创制与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高端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世界中联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暨“龙津杯”中药制剂创新与发展论坛等;龙脑的相关文献由152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华、彭建军、苏健裕等。

龙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9 占比:34.28%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1.60%

专利文献>

论文:522 占比:64.13%

总计:814篇

龙脑—发文趋势图

龙脑

-研究学者

  • 李华
  • 彭建军
  • 苏健裕
  • 范加家
  • 谭双庆
  • 曹舒林
  • 李允隆
  • 赵振东
  • 陈庆之
  • 陈建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梁思怡; 纪胜男; 田璐肖; 智静驿; 李丽丽; 哈婧
    • 摘要: 为减少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制备过程中挥发油的损失,将挥发油与β-环糊精(β-CD)包合,以挥发油的包合率为评价指标,优化艾叶挥发油与β-CD的包合工艺,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包合率.通过指标成分桉油精和龙脑的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考查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相关性.最终确定最佳包合条件,所得挥发油平均包合率为96.40%,建立了艾叶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配方颗粒中桉油精的平均质量分数0.7384 mg/g,转移率33.48%,龙脑的平均质量分数0.3341 mg/g,转移率25.41%.所建立包合工艺和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稳定性高,重复性好,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在指标成分含量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为企业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 胡珊; 黄皓; 陈杰连; 梁卫驱; 连辉明; 侯晨; 罗华建; 谢佩吾
    • 摘要: 研究采用丙烷、四氟乙烷、正丁烷、正丁烷与乙醇(9:1)混合物为溶剂,分别对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叶进行亚临界提取。提取得到的叶精油用GC/MS 法进行成分分析,并开展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以比较不同提取溶剂获得的产物在化学组成成分和抑菌效果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以正丁烷与乙醇(9:1)混合物为溶剂的亚临界萃取精油得率(3.67%)高于其他3种溶剂;(2)在4种樟树叶精油样品中鉴定出的化合物分别为29、33、34和22种,以醇类和烯烃类化合物为主,其中共同鉴定出的化合物为18种;所有样品均以龙脑为主要成分,其相对含量分别为44.91%、43.85%、45.41%和50.44%;(3)4种樟树叶精油对真菌病原菌水稻纹枯病原菌Rhizoctonia solani、辣椒疫霉病原菌Phytophthora capsici和细菌病原菌青枯菌Ralstonia salanacearum、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四氟乙烷萃取得到的樟树叶精油抑菌效果最优。
    • 莫开林; 吴斌; 李江; 姜勇刚
    • 摘要: 油樟和樟树化学型中的芳樟、龙脑樟是中国特色樟科树种,总面积约8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四川宜宾、四川广安、江西赣州、广西南宁、湖南新晃等地.樟树叶油中的1,8-桉叶素、芳樟醇和天然龙脑是重要的出口产品,也是医药、香精香料和日化行业的主要原料.本文综述了樟树资源特征、分布,介绍了油樟油、芳樟油、龙脑樟油的化学组成和生物活性,樟树油的主要产品及其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以及质量控制、分析检测方法和存在的技术瓶颈;分析了樟树产业现状及其在医药、香料日化、食品等行业中的应用,阐述了樟树产业在应用基础研究、终端产品研发、国家、省级相关规划、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樟树定向培育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为樟树资源化学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 吴子立
    • 摘要: 《聊斋志异》提及"香"的有101处,能见具体香料名称者甚少,多是"上香""香柱""进香"之语.书中对麝香的描写共18处,其中兰麝16处,脑麝2处,且写兰麝强调其味道,写脑麝强调其药效,其作用可以分为香为熏和香为药.蒲松龄毫不吝啬地将它赋予笔下的狐魅,拉近她们与人的距离,使花妖狐鬼,更具人情.
    • 冯欣; 鲁晓光; 仲格嘉; 看召本
    • 摘要: 目的:建立藏药松石散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完善质控标准,提升其质量控制水平.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方法对制剂中丁香、檀香、波棱瓜子进行鉴别.选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丁香、熊胆、波棱瓜子进行定性鉴别.选择气相色谱法(GC)测定龙脑、丁香酚和麝香酮的含量:DB-WAX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程序升温;载气为氮气;流速1.0 mL·min-1;空气流速450 mL·min-1;氢气流速45 mL·min-1;进样量1μL;分流进样,分流比20∶1;FID检测器,温度250C;进样口温度210C.结果:丁香、檀香、波棱瓜子的显微鉴别特征显著;丁香、波棱瓜子、熊胆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楚,阴性对照无干扰;GC含量测定法中,龙脑、丁香酚、麝香酮分别在0.1958~3.9172μg、0.0306 ~ 0.6124μg、0.0050 ~ 0.0992μg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8、0.9944、0.992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9%、98.66%、94.13%,RSD分别为1.86%、1.43%、1.91%.结论:所建方法具有较强的专属性,准确度高,为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了依据.
    • 杨莹; 郭琪; 苗爱东; 刘海英; 雷虹
    • 摘要: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大活络丸中异龙脑龙脑和丁香酚含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并对不同厂家和不同批次的大活络丸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HP-5毛细管柱(30 m×0.32 mm,0.25μm),升温程序为70°C保持5 min,以5°C/min升温至150°C,再以20°C/min升温至280°C,保持5 min,进样分流比为5:1;进样口温度为200°C;FID检测器温度为300°C;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速为2.0 mL/min;进样量为1μL.结果 异龙脑龙脑和丁香酚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可完全分离,分别在1.565~78.230μg/mL,1.660~83.010μg/mL,1.570~78.50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2%、99.83%、101.79%,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02%、0.98%、1.14%.结论 该方法为大活络丸中冰片和丁香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 郑美娟; 王小平; 谢伟容
    • 摘要: 目的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长泰砂仁中樟脑、龙脑、乙酸龙脑酯含量的影响.方法 运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检测器,RTX-5毛细管色谱柱(30m×0.53 mm×0.25 μm),柱温:80°C,程序升温,检测器温度250°C,分流比25∶1,顶空进样恒温炉温度:110°C,样品流路温度:120°C,传输线温度:120°C,平衡时间:30m in,进样量:0.5 g.结果 该方法不需要前处理,简单快速且准确度高,线性好,r在0.9993~ 0.9996,RSD<3%.结论 长泰砂仁经炮削后其中的樟脑、龙脑和乙酸龙脑酯含量依次为:净砂仁>姜炙砂仁>盐炙砂仁>炒砂仁.炮制方法对3种成分含量的影响为:炒制法影响最大,姜炙法最小,盐炙法居中.
    • 刘莎莎; 唐钢锋; 李会香; 雷杰
    • 摘要: 介绍了一个适用于本科教学的仪器分析实验——气相色谱法测定野菊花中樟脑和龙脑的含量。实验从笔者的科研成果转化而来,并在教学过程中逐年优化,展示了一个实际样品的完整分析流程。首先采用水蒸馏同时溶剂萃取法提取野菊花中的挥发油,然后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挥发油中的樟脑和龙脑进行定性和定量。在掌握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内标标准曲线法及气相色谱仪的原理和使用的基础上,通过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自主选择合理的实验条件对实验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刘莎莎; 唐钢锋; 李会香; 雷杰
    • 摘要: 介绍了一个适用于本科教学的仪器分析实验——气相色谱法测定野菊花中樟脑和龙脑的含量.实验从笔者的科研成果转化而来,并在教学过程中逐年优化,展示了一个实际样品的完整分析流程.首先采用水蒸馏同时溶剂萃取法提取野菊花中的挥发油,然后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挥发油中的樟脑和龙脑进行定性和定量.在掌握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内标标准曲线法及气相色谱仪的原理和使用的基础上,通过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自主选择合理的实验条件对实验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进,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